軟背景實力對於(yu) 留學申請的加分效果而言,沒有大家說得那麽(me) 玄乎,不過在留學申請競爭(zheng) 越來越激烈的當下,能起到的作用也越來越顯著。
至少對於(yu) 學習(xi) 背景相差不大的同一批申請者,有一個(ge) 還不錯的軟背景,肯定比沒有相關(guan) 背景的申請者更容易拿到offer。
學姐給大家篩選了目前收集到的23fall港碩錄取案例,港前三的基本申請背景如下:
從(cong) 以上軟背景經曆的統計情況來看,實習(xi) +科研+競賽三項是大家主要選擇的提升方向,此外,還有小部分同學會(hui) 選擇通過論文發表來提升自己的軟背景競爭(zheng) 力。
從(cong) 大家申請學科方向來看,基本都是一些競爭(zheng) 激烈的強商科專(zhuan) 業(ye) 。
除了商科,申請文社科的學生也更傾(qing) 向於(yu) 用實習(xi) 經曆來增強自己的軟背景,詳細的案例情況如下:
通常來說,相比科研競賽,實習(xi) 經曆對大家而言普遍更容易實現,而想在本科學校平台一般的情況下獲得一個(ge) 靠譜有效的科研競賽機會(hui) ,難度其實是比較大的。
針對這個(ge) 問題,學姐接下來重點介紹了科研競賽的一些獲取方式,在這方麵還不是很清晰的同學可以重點學習(xi) 。
01、校內(nei) 實驗室項目
通常你的專(zhuan) 業(ye) 課老師都會(hui) 有自己的課題項目,還會(hui) 帶研究生們(men) 做一些小的課程性研究,所以實驗室其實有很多打雜的機會(hui) ,比如做一些實驗觀測、數據記錄、數據處理、論文撰寫(xie) 等,這些基礎性的工作難度不高,很適合本科學生在大二的時候參加。
如果你不知道怎麽(me) 找這些帶項目的老師,就去學院的教務辦公室,谘詢教務老師。
一般學院有哪些專(zhuan) 業(ye) 任課老師、各自負責什麽(me) 領域的教學工作、手裏有哪些公開的科研項目、帶了哪些課題小組,都會(hui) 有記錄,教務老師也是了解得最清楚的。
除此之外,你還可以看看學校有沒有SRTP項目申請平台,這個(ge) 項目也叫本科生科研訓練計劃,是為(wei) 在校本科生設計的一種科研項目資助計劃,通過設立創新基金和本科生自主申報的方式確定立項並給予以資金支持,鼓勵學生在導師指導下獨立完成項目研究。
如果你的本專(zhuan) 業(ye) 實驗條件比較差,可以考慮申請同校實力較強、實驗設備很好的專(zhuan) 業(ye) ,進行跨學科研究,比如計算機學院學生就經常會(hui) 跟數學學院、機械自動化學院、土木工程學院的學生一起做項目。
如果都不行,那就要考慮校外的暑期實驗室了。
02、校外暑期實驗室
國內(nei) 實驗室
一般就找你所在專(zhuan) 業(ye) 排在領域top10的一些學校,去他們(men) 的學校官網或者學院公眾(zhong) 號,看看有沒有發布一些比較好的暑期實驗室項目,比如EE(電子工程)專(zhuan) 業(ye) ,清華和華中科技大學就會(hui) 有許多著名的實驗室。
對於(yu) 文社科學生,沒有實驗室的話也可以參加一些專(zhuan) 業(ye) 頂尖院校承辦的暑期報告會(hui) ,會(hui) 頒發參加的證書(shu) ,還有機會(hui) 將自己的作品選入會(hui) 議年鑒。
不過,這些實驗室和報告會(hui) 的參與(yu) 資格以及對人的要求會(hui) 比較高,要麽(me) 你的本科學校是985/211/雙一流,要麽(me) 你的專(zhuan) 業(ye) 排名很靠前,比如是文科老牌重鎮、土木“老八校”、“新四軍(jun) ”等,要麽(me) 你能拿出高質量的作品,否則很難拿到參與(yu) 的入場券。
對此我的建議是多去找一些關(guan) 係,多跟學校的教授們(men) 溝通,能拿到他們(men) 的推薦信也是有很大機會(hui) 的。
或者降低預期,最頂級的去不了,就去次級的,其實比起級別的高低,最重要的是參與(yu) 程度以及你所能呈現在文書(shu) 、麵試的一些科研經曆的描述。
國外實驗室
相比國內(nei) 實驗室,拿到國外實驗室的機會(hui) 就更難了,有點相當出去做交換生的意思。而且,比起國內(nei) 實驗室,國外實驗室對人的要求更高,你需要對國外的專(zhuan) 業(ye) 研究也有一定了解,同時還要有不錯的外語交流能力。
雖然國外實驗室難上加難,但是對那些要衝(chong) 刺頂尖名校的學生來說,無疑是很加分的一項經曆,而且你可能還會(hui) 拿到牛導的推薦信、海校教授的內(nei) 推名額。
總而言之,隻要你能力足夠,就能提前拿到名校的入場券。
如果你對這些國外實驗室完全不了解,可以查查本科學校是否跟哪些海校有交流合作,把目光鎖定在這些機會(hui) 上。
一般國內(nei) 的好學校每年都會(hui) 從(cong) 本校篩選一些優(you) 秀的學生去海外參加暑期科研項目,比如UCLA的CSST等。
這些項目含金量很高,申請難度也高,大家不妨一試。
下麵我給大家推薦幾個(ge) 申請國外實驗室暑期科研的重要途徑:
1)國內(nei) 外高校官方合作的科研項目
該類型科研項目隻有合作方學校學生才能申請,比如斯坦福與(yu) 清華、北大、中科大四校合作的SoE UGVR本科生暑期研究項目,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暑期科研項目GREAT,級別很高,但是競爭(zheng) 也是最激烈的,一般每個(ge) 專(zhuan) 業(ye) 隻有個(ge) 位數的申請名額。
2)接受個(ge) 人的申請的國際科研項目
比較火的有卡耐基梅隆大學的RISS項目、加州大學歐文分校的UCInspire項目以及聖母大學的iSURE項目,該類項目對學生的本科背景要求不高,適合專(zhuan) 業(ye) 背景相關(guan) 、學習(xi) 成績很好的本科學生申請,限製較少,因此申請的人數也是最多的。
3)國內(nei) 導師推薦的科研項目
該類項目一般是學生已經在某導師手下做科研,表現很好有機會(hui) 被推薦至同一領域的海校教授項目,因為(wei) 是教授之間內(nei) 推,所以成功率大,但更適合本身有科研潛力和成果的學生。
企業(ye) 研發部門
如果你是應用型比較強的專(zhuan) 業(ye) ,可以尋找一些校企合作的單位,投遞研發崗位的實習(xi) 機會(hui) 。
很多大企業(ye) 都會(hui) 有自己獨立的研發機構,而且比學術性科研更注重投入與(yu) 產(chan) 出,傾(qing) 向於(yu) 站在用戶的角度分析研究需求,既能增長你的科研經曆,也能深化你對未來就業(ye) 方向的認識。
這些企業(ye) 的研發部門崗位,你可以選擇在學校招聘季自己投遞簡曆,通過正常的應聘流程拿到科研機會(hui) ,也可以主動聯係一些與(yu) 企業(ye) 有合作的教授們(men) ,有教授推薦信成功的概率更大。
背景提升公司
隨著留學觀念的普及,留學市場的方向再次衍化,近幾年開始出現了一些專(zhuan) 為(wei) 留學生們(men) 做背景提升服務的公司,按照提升的級別不同,收費高低也不一樣,正規公司運營流程就是:
先評估你的基本背景,給你一些能匹配上的科研項目機會(hui) ,其中包括專(zhuan) 業(ye) 契合度以及申請難易度。
你選擇項目交錢後,公司就會(hui) 幫你聯係國內(nei) 外的教授或大公司科研項目,參與(yu) 期間教授或科研人員會(hui) 指導你如何完成自己的科研部分,也有機會(hui) 發表署名的論文。
這條途徑需要大家做好前期的公司調研測評工作,避免被騙,同時,一些靠自己申請難度很高的項目費用確實也很高,最貴的甚至會(hui) 超過10萬(wan) 元人民幣,因此一定要謹慎選擇!
03、參加科研競賽
相比進實驗室,參加科研競賽在能凸顯科研實力軟背景的同時,參與(yu) 的難度和門檻並沒有那麽(me) 高,有時候國內(nei) 的一些重大賽事上,拿獎較多、排名靠前的的參賽團隊反而是一些雙非背景學生,而且需要付出的經濟成本也並不高,算是我最推薦的提升軟背景的途徑之一。
下麵我盤點一些國內(nei) 外熱度很高,專(zhuan) 門為(wei) 本科學生設立或適合本科學生參加的科研競賽:
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MCM/ICM)
如果是數學、統計、金融工程、物理、電信等偏數理的專(zhuan) 業(ye) ,參與(yu) 數學建模並獲得不錯成績,對申請非常有幫助。
但全球總的參賽人數很多,獲獎難度比較大,如果你要衝(chong) 刺名校,至少要Outstanding Winner(特等獎)和 Finalist(特等獎提名)才會(hui) 比較有用。
官網鏈接:https://www.comap.com/
中國大學生“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ye) 大賽
是全國創新創業(ye) 類頂尖競賽,每年都會(hui) 舉(ju) 辦,主辦單位為(wei) 教育部、發改委、共青團中央等,參賽對象為(wei) 全國高校全日製在校學生以及畢業(ye) 五年內(nei) 的大學生,競賽要求每團隊參賽人員不少於(yu) 3人,允許跨校組隊。
官網鏈接:https://cy.ncss.cn/
“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俗稱大挑)/“挑戰杯”全國大學生創業(ye) 計劃大賽(俗稱小挑)
“挑戰杯”競賽在中國有兩(liang) 個(ge) 並列項目,一是小挑,二是大挑,兩(liang) 項目交叉輪流開展,偶數年為(wei) 小挑,奇數年為(wei) 大挑,均由教育部、共青團中央等單位聯合主辦。
小挑偏向於(yu) 實操,參賽對象為(wei) 全國高校全日製在校學生以及畢業(ye) 3年內(nei) 的大學生,允許跨校組隊;大挑偏向於(yu) 學術,參賽對象為(wei) 全日製非成人教育的高等院校在校生。(偏向於(yu) 學術)
官網鏈接:https://www.chuangqingchun.net/ (小)
https://www.tiaozhanbei.net/ (大)
全國大學生電子商務“創新、創意及創業(ye) ”挑戰賽
簡稱“三創賽”,主辦單位為(wei) 全國電子商務產(chan) 教融合創新聯盟,參賽對象為(wei) 普通高校的在校大學生,競賽要求參賽選手每人每年隻能參加一個(ge) 團隊競賽,團隊成員為(wei) 3-5名,允許跨校組隊
官網鏈接:https://www.3chuang.net/
中國創新創業(ye) 大賽
由教育部、科技部、財政部、共青團中央等單位支持舉(ju) 辦,以社會(hui) 企業(ye) 為(wei) 主的創新創業(ye) 類競賽,大學生參加競賽需注冊(ce) 企業(ye) 可報名初創組。
官網鏈接:https://www.cxcyds.com
“發現杯”全國大學生互聯網軟件設計大獎賽
主辦單位為(wei) 工業(ye) 和信息化部教育與(yu) 考試中心,參賽對象為(wei) 普通高校的在校大學生,團隊成員為(wei) 1-5名,允許跨校組隊。
官網鏈接:https://www.dajiangsai.org
全國移動互聯創新大賽
由工業(ye) 和信息化部、中國科協、中國通信學會(hui) 等聯合啟動,參賽對象為(wei) 在校本科生、研究生、博士、高職院校學生、教師的科研和創新成果。
官網鏈接:https://www.cmiic.org.cn
清華大學全國公共政策案例分析大賽(中文場)
全國六強有證書(shu) 、表現優(you) 秀者可獲得清華推免麵試資格,含金量較高,對於(yu) 留學文書(shu) 寫(xie) 作也是比較好的科研經曆素材。
清華大學全球公共政策案例分析大賽(英文場)
純英文比賽,需要提交英文分析報告,並用英文進行現場答辯,前六強均可獲清華SDGS項目推免麵試資格。英文場看似對學生的要求高,但是因為(wei) 參加人數更少,競爭(zheng) 更小,所以獲獎的幾率其實更大。
以上這些比賽,有些對學生的專(zhuan) 業(ye) 知識的要求比較高,偏學術性,比如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大挑、全國大學生互聯網軟件設計大獎賽、清華大學全球公共政策案例分析大賽等,適合本科背景很強、專(zhuan) 業(ye) 成績比較高的學生,不適合文科學生跨專(zhuan) 業(ye) 參賽。
另一些對專(zhuan) 業(ye) 知識要求較低,偏實踐性,比如小挑、三創賽、全國移動互聯創新賽等,適合本科背景一般、但思維發散的學生,也適合一些想要跨專(zhuan) 業(ye) 參賽的學生,對人的背景要求相對較低,參賽限製更少。
參加科研競賽最直接的實力證明方式就是拿獎,但考慮到一些高級別的大賽拿獎困難,即便沒有獲獎,能有參賽證明也是很加分的。
不管是否獲獎,如果所申專(zhuan) 業(ye) 與(yu) 參賽題目相關(guan) ,優(you) 先將這段經曆的過程和思考反映在文書(shu) 中。
總而言之,對於(yu) 本科學生來說,除了做實習(xi) ,能參加並且適合提升軟背景的活動就是進實驗室和參與(yu) 科研競賽。
進實驗室做出有效成果的時間周期更長,校外實驗室的參與(yu) 機會(hui) 更少,但總體(ti) 難度更低,專(zhuan) 業(ye) 相關(guan) 性更強,適合準備留學時間較早的學生用來突出科研背景。
參加科研競賽的時間周期更短,一般1-2個(ge) 月就能結束,但級別越高的比賽競爭(zheng) 程度更激烈,拿獎更困難,在國外知名度不高的參與(yu) 作用不強,適合準備留學時間較晚的學生用來補充科研背景。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