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 大家好,我是賈航,也可以叫我George。我畢業(ye) 於(yu) 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Go Badgers!),專(zhuan) 業(ye) 是語言學。
今天主要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在過去的5到6年作為(wei) 文書(shu) 老師所收獲的一些心得,還有一些總結出來的經驗。如果你是一名即將申請美國大學的高中生,或者如果你隻是單純對主文書(shu) 有一些興(xing) 趣,好奇或者困擾,希望我今天的分享可以給你帶來一些幫助和啟發。
一、什麽(me) 是主文書(shu) 呢?
首先我們(men) 聊一下主文書(shu) 到底是個(ge) 什麽(me) 東(dong) 西。
主文書(shu) ,common application. 申請美國大學最常用到的文書(shu) ,很多所學校會(hui) 同時看到。字數上限650個(ge) 詞,聽上去挺多的,但是要講述你的一生,好像也是個(ge) 挺不容易的事情。的確,我們(men) 的學生在麵對“成長”、“挫折”等字眼都會(hui) 有點懵,不知道該如何下手。這種反應也相當的正常,畢竟在國內(nei) 很少有人會(hui) 問我們(men) 這種問題。
其實我們(men) 不妨換個(ge) 角度,從(cong) 招生官視角去看。他們(men) 每年辦公桌上都會(hui) 堆著成千上萬(wan) 份申請材料。每個(ge) 學生都有很不錯的獎項,GPA,和課外活動,每個(ge) 人的語言成績也都過硬。那這個(ge) 時候什麽(me) 才可以讓一個(ge) 學生的亮點凸顯出來呢?什麽(me) 可以最有效地展現一個(ge) 學生的思想深度和成長曆程?說白了,什麽(me) 可以讓招生官認識這位學生呢?就是這篇650詞的作文。
7個(ge) 題目,任你挑選,但是其實主旨都差不多。你麵對挑戰、挫折或失敗的經曆;你曾經質疑或挑戰某個(ge) 信念或想法的時刻;一件引發了你個(ge) 人成長和對自己的新認識的事件... 繞來繞去,最後都會(hui) 回到一個(ge) 問題。
“Who are you?” (“你是誰?”)
所以寫(xie) 好一篇令招生官印象深刻的主文書(shu) ,無非就是在回答這個(ge) 看似簡單卻又不那麽(me) 容易的問題。
想象這麽(me) 一個(ge) 場景,你在一個(ge) 社交的場合,大家都第一次見麵,誰都不認識誰。然後你需要在有限的時間內(nei) 給別人講述一個(ge) 你自己的親(qin) 身經曆,讓大家通過這件事盡可能深入和全麵地了解你。你會(hui) 挑哪件事情?我們(men) 一般在電影或者美劇裏看到過類似的橋段,比如有人會(hui) 說,我去年一個(ge) 人背著個(ge) 背包就爬了阿爾卑斯山,或者有人會(hui) 說,我10歲就做過心髒搭橋手術,或者我跟幾個(ge) 哥們(men) 一塊開了個(ge) 博客,分享最新的音樂(le) 動態。
幾乎沒人會(hui) 說,“我曾在20xx年得過xx市/區的xx伟德betvlctor1946一等獎。”這件事難道不好嗎?不,它是個(ge) 很棒,很值得驕傲的成就。但是它是一個(ge) 故事嗎?難說。一天結束之後,有多少人會(hui) 記得這件事,以及它所對應的人?所以文書(shu) 也是這樣的,你的成就和結果固然非常出色,但是它們(men) 更適合放在活動列表和簡曆裏這種專(zhuan) 門為(wei) 它們(men) 預留的位置,不太適合占用主文書(shu) 如此珍貴的舞台。
二、主文書(shu) 該怎麽(me) 寫(xie) 呢?
那主文書(shu) 到底該寫(xie) 什麽(me) ?我可以給大家分享一個(ge) 我之前學生的例子。
去年我帶的一個(ge) 學生,非常酷愛汽車,不光喜歡收集車的模型,自己還會(hui) 研究賽車,卡丁車的組裝。這件事很好寫(xie) 的原因是它既是一個(ge) 學術愛好(學生想申請機械工程),同時也是一個(ge) 課餘(yu) 愛好。它就是一個(ge) 很好的”passion”這個(ge) 詞的定義(yi) 。但是它同時又不太好寫(xie) 的原因就是:如果文書(shu) 有太多關(guan) 於(yu) 車的組裝和測試的內(nei) 容,包括每次測試的結果,數據的好壞等等,它寫(xie) 出來很容易就是一篇學術報告。
初稿出來,果然就有這個(ge) 問題。於(yu) 是在跟學生的幾次溝通之後,我們(men) 調整了文書(shu) 的側(ce) 重方向。雖然還是關(guan) 於(yu) 馬達,賽車組裝,性能測試等等這些和車相關(guan) 的元素,但是裏麵包含了更多有關(guan) 學生一次次測試失敗,一次次的重來,以及調整自己的心態的過程。
換句話說,就是添加了學生的心路曆程。最後的試驗有沒有成功,最終稿的結尾甚至都沒有寫(xie) ,因為(wei) 我們(men) 確定的是,讀到最後,賽車的結果本身已經不重要了。也許成功了,也許沒有。沒人關(guan) 心。再次強調一點:它不是報告。
這件事隻是起到一個(ge) 外殼的作用,我們(men) 通過這個(ge) 外殼展現的是學生的內(nei) 在,就是從(cong) 這次經曆中收獲了什麽(me) 成長。例如,他開始問更多的問題,他對周圍事物的好奇心變得更加強烈,他可以從(cong) 挫敗中獲取更多心得。拋開機械工程,拋開專(zhuan) 業(ye) ,這些都是學生不可忽略的成長。這些也正是我們(men) 需要在主文書(shu) 中用大量筆墨去展現的亮點。
三、文書(shu) 寫(xie) 作常見的問題
主文書(shu) 其實是一個(ge) 自由度非常大的地方,有很多的發揮空間。但是正是因為(wei) 這種開放性,也很容易寫(xie) 著寫(xie) 著就寫(xie) 飛了。
我這裏給大家粗略總結了幾個(ge) 我認為(wei) 在構思和創作主文書(shu) 的過程中經常會(hui) 遇到的問題:
1.過於(yu) 學術和嚴(yan) 肅
就像BBC版的夏洛克說的那樣,”Don’t be boring!” 我相信每個(ge) 人都是有很多很有趣的故事可以講述的,不用因為(wei) 自己是學生,申請的是一所世界知名高端大學,就感到有壓力,恨不得文書(shu) 結尾要加上參考文獻了。放輕鬆,好好想想自己經曆過哪些奇葩的趣事,那種讓自己都一驚,想“喲,我還能這樣!”的事情。
2.缺乏成長與(yu) 收獲
我經常能看到學生在文書(shu) 裏這樣描述自己做過的活動(通常是誌願或者競賽):“在這次經曆中,我首先做了....我然後做了.... 中間碰到了一個(ge) 問題,我這樣解決(jue) 了(就是所謂的挫折)....經過大家的努力,我有這樣的成果。”這樣的文書(shu) ,你下次可以試試,把活動名字通篇替換成別的,比如“機器人競賽”通篇改成“國際氣候論壇”,然後再從(cong) 頭到尾讀一遍,你會(hui) 發現大部分內(nei) 容居然是能順下來的。能出現這樣的情況就是因為(wei) 它缺乏獨立思考的內(nei) 容。
每一次經曆的都是需要有它存在的意義(yi) 的。不能隻是僵屍一般地參與(yu) 了,走一個(ge) 流程。下次在回憶一次經曆的時候,不妨思考一下,我從(cong) 這次經曆中學到了什麽(me) ?經曆前和經曆後的我相比,都有哪些改變?是我的領導力變強了?還是我的與(yu) 別人溝通的能力變強了?遇到的挫折有沒有讓我內(nei) 心變得更強大,讓我看待事情的態度發生了轉變?或者有沒有引發一些新的自我認知等等。
3.盲目羅列
一篇文書(shu) 裏羅列幾次不同的經曆。這麽(me) 做通常有幾個(ge) 原因。第一個(ge) 原因就是這幾件事確實可以相互支撐,並且共同塑造學生性格。如果可以做到這點,那唯一需要注意就是事與(yu) 事之間的銜接,這個(ge) 做到了,那就可以是一篇非常棒,非常強有力的主文書(shu) 。可是尷尬的是當幾件事沒有什麽(me) 聯係的時候。這麽(me) 做的主要原因是可能學生不太清楚如何取舍。
學生之前做過兩(liang) 三個(ge) 都非常有意義(yi) 的活動和經曆,覺得丟(diu) 掉哪個(ge) 都很可惜。於(yu) 是就都寫(xie) 上去了,祈禱著招生官可以看懂到底想說什麽(me) 。這種時候,為(wei) 了文書(shu) 的連貫性,忍痛割愛,做出選擇就非常有必要了。因為(wei) 的確,每位學生做的活動都很豐(feng) 富,但是我們(men) 需要建立的學生性格從(cong) 始至終一定要保持一致,並且一定要深入,不能隻單純停留在表麵。如果盲目地一件一件去羅列的話,它隻會(hui) 變成一篇加長版的簡曆,就失去它作為(wei) 主文書(shu) 的意義(yi) 了。
4.不敢說自己的挫折
有的學生可能會(hui) 擔心,如果我不給學校展現我最強大無敵的一麵,它會(hui) 不會(hui) 不錄我?所以他們(men) 的文書(shu) 裏從(cong) 不敢提自己的失敗,生怕在給自己扣分。有一個(ge) 美國作家,James Lane Allen說過,Adversity does not build character, it reveals it. 逆境不會(hui) 塑造性格,而是揭發性格。招生官看的不是你是否會(hui) 失敗,而是你失敗之後會(hui) 做什麽(me) ?每個(ge) 人都會(hui) 有挫折的,這個(ge) 你是逃不掉的,所以也不要試圖去掩蓋。刻意去描繪一個(ge) 從(cong) 來不會(hui) 失敗的人設是立不住腳的。你在麵對挫折的時候會(hui) 如何走出來,這才是對你性格最大的考驗。這也是招生官最希望看到並且了解的。
說了這些,希望可以對大家一些幫助。最後要記住的是,主文書(shu) 沒有標準答案,沒有絕對的“這篇比那篇好”一說,更沒有“這樣寫(xie) 就一定比那樣寫(xie) 更容易錄取”。每所大學看重的點是不一樣的,不可能在同一篇主文書(shu) 裏一一照顧到。我們(men) 在寫(xie) 的時候,唯一能做到的就是真實。
在構思和打磨的過程中,可以經常尋求老師,同學的建議,但是不要忘,主角永遠是你自己。隻要寫(xie) 的是你最真實,最深入的感受,而且故事最能夠說明你是什麽(me) 樣的人,那這篇主文書(shu) 我認為(wei) 就是成功的。所以不要感到有壓力,也不要趕,好故事從(cong) 來不是趕出來的。學會(hui) 享受這個(ge) 過程,然後去嚐試著寫(xie) 吧!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