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大家好,我是Vivian。作為(wei) 23fall申請完的選手一枚,我從(cong) G2到A1找申請中介的過程中踩過不少坑。今天這篇文章就想回顧一下我的找中介血淚史,並給感興(xing) 趣的同學說說該怎麽(me) 找到適合的中介。
因為(wei) 字數較長,我先把要分享的內(nei) 容都列在前麵供大家參考,覺得哪個(ge) 部分感興(xing) 趣直接跳轉就好。
1.連續兩(liang) 次找到失敗的中介的個(ge) 人經曆
2.留學中介簽約前必問問題總結+選擇中介的建議
3.常見的錯誤認知糾正:大中介、本土中介以及有“保錄取”的中介,真的就一定靠譜?
Part 1: 談談兩(liang) 所對我沒什麽(me) 幫助的中介
從(cong) G2開始到申請季結束,我前後總共簽了兩(liang) 個(ge) 中介,都是在倉(cang) 促和慌亂(luan) 之下做的決(jue) 策。前一所中介規模較小,後一所中介規模較大,但兩(liang) 者都沒有給我提供很大的幫助。主要吐槽點在於(yu) 我最需要幫助的文書(shu) 撰寫(xie) 階段。
跟第一個(ge) 中介頭腦風暴後,我發現他們(men) 寫(xie) 的文書(shu) 過於(yu) 模版化,通篇都是空泛的內(nei) 容,而且踩到了好多個(ge) 文書(shu) 大忌,比如:
?在引入興(xing) 趣動機時,直接表明是因為(wei) 父母建議我才會(hui) 去學習(xi) ,而不是自身角度出發自我選擇的專(zhuan) 業(ye) ;
?學術段落沒有講學術經曆帶來的收獲,隻是羅列了自己參加的活動,實習(xi) 經曆等等。
這都是寫(xie) 文書(shu) 中的雷點,因為(wei) 大學看中的主要是如何develop passion and interest,而不隻是看你參加了多少項目。通篇閱讀下來,模糊的學術經曆沒有展現自己的思考,很像是某個(ge) 吊兒(er) 郎當的學生想釣魚碰運氣寫(xie) 出來的不走心文書(shu) 。
因為(wei) 當時已接近9月份,我對這家中介已經喪(sang) 失了一起合作的信心,於(yu) 是換了第二家中介。
第二家中介很有名,在這裏我不提名字,但我個(ge) 人認為(wei) 這家中介給我最大的幫助就是填補我的信息差,幫助我定位專(zhuan) 業(ye) 和院校。但是在文書(shu) 環節,也沒有給我提供建設性的幫助。
?點名了我學術內(nei) 容上的不足,但是不會(hui) 給我建議,隻是在改我的表達。
?隻會(hui) 說空話,還是讓我自己改。
?隻給我院校推薦書(shu) 單,讓我自己去翻閱,不幫我整合信息。
負責文書(shu) 的項目一般都是幾萬(wan) 塊,真正價(jia) 值幾萬(wan) 塊錢的應該是中介老師根據自己的知識積累,幫助學生從(cong) 經曆中找到合適的學術觀點植入,而不隻是改表達,改語法這些細枝末節的東(dong) 西。
果然,我交上去的文書(shu) ,經過了一周的修改,返回來的基礎結構並沒有修改,仿佛隻是用另外的方式寫(xie) 了一遍。我無奈至極的情況下,隻能自己開始看文獻。
經曆了上麵兩(liang) 次踩坑,我深刻地意識到不跑路我就得被失敗的中介拖死,於(yu) 是果斷選擇半DIY,跟學校的留學輔導部門談了很多次後交上了自認為(wei) 滿意的結果。同時,報名兩(liang) 次中介花費了大概6-7w,給我的幫助卻微乎其微,在憤怒的同時,這也讓我意識到,選擇中介一定不能著急,也讓我萌生了寫(xie) 這篇經驗貼的靈感。
Part 2: 留學中介簽約前必問問題總結+選擇中介的建議
要想選到好中介,我給出的最重要的建議就是多橫向對比中介,就跟買(mai) 東(dong) 西貨比三家一樣,中介出售的“服務”也需要好好對比,才能找到適合自己的。根據自己的經驗,學姐列舉(ju) 了一些必問的問題,大家可以用這些問題詢問中介,了解他們(men) 的服務。
1.詢問中介的服務有哪些,以及對應的價(jia) 格。
可以清楚列舉(ju) 對比不同的價(jia) 格檔位有哪些服務,高價(jia) 到底增加了哪些服務。
2.對於(yu) 學校和專(zhuan) 業(ye) 的定位,是否可以明確今年申請和分數的要求,與(yu) 往年的不同是什麽(me) ?
看出有沒有實時掌握學校更新的動向,學校出了新政策能否及時反饋給學生。
3.任何關(guan) 於(yu) 申請流程上不清楚的問題,能否隨時解答?
能否在幾小時內(nei) 聯係上,可以看出遇上緊急的事情是否能夠找到人問清楚。
4.顧問老師的專(zhuan) 業(ye) 背景,畢業(ye) 學校,經驗,能否在定老師之前跟老師視頻/語音通話,線下交流?
看出老師的水平到底高不高?學術水平充足嗎?幫不幫的上你?
5.根據以往案例,一般需要頭腦風暴和修改的次數?
6.如果文書(shu) 沒有想法,是老師提供學術性的idea,還是需要學生自己去查找?
7.拿到拒信後,有argue的服務嗎? 8.是否積極跟進反饋申請進度,還是需要學生主動反饋? 9.問清楚費用明細,避免隱形收費,要提前說好。
除了這些問題,以下兩(liang) 個(ge) 關(guan) 鍵點,大家一定要切記:
1.考量這個(ge) 留學中介的綜合水平
選留學中介不是看哪個(ge) 公司給的服務好不好,合同寫(xie) 的漂不漂亮,或者有多少成功案例。你可以去了解,去考量這個(ge) 留學中介的綜合水平。但本質上,這些都跟一個(ge) 留學申請生沒有關(guan) 係,我們(men) 最應該注重選擇的,就是給我們(men) 服務的人,這些幫助我們(men) 實操的人,選對了,才能給我們(men) 提供幫助。
這種能夠直接跟你對接的,一般就是提供谘詢服務的老師和文書(shu) 老師兩(liang) 個(ge) 人。他們(men) 兩(liang) 人會(hui) 持續的參與(yu) 到同學們(men) 的申請過程中,幫你填補信息差,隨時解答問題,運用專(zhuan) 業(ye) 知識幫你為(wei) 文書(shu) 出謀劃策。
那麽(me) ,當在考慮要不要跟中介簽約,我建議大家都去線下跟這兩(liang) 個(ge) 人麵談,或者線上打語音電話/視頻電話,一定要有直接的溝通機會(hui) 。在跟他們(men) 溝通的過程中,同學們(men) 隨意問以上問題,看他們(men) 是否能夠經驗老道的解答出來。
尤其是文書(shu) 老師,一定要問跟你專(zhuan) 業(ye) 性相關(guan) 的問題,考察他是否真正能夠運用自己的學術經驗幫助你想到合適的學術觀點。如果在談話的過程中,同學們(men) 覺得對接的老師沒啥經驗,說話模糊,根本理解不了你的意思,隻會(hui) 口頭承諾,沒有給出實質性的回答,那就可以直接換下一家麵試了。
2.不要選擇貴到離譜的中介
不要選擇貴到離譜的中介,比如說幾十萬(wan) 到幾百萬(wan) 不等的中介。這種中介很少,但多半都衝(chong) 有錢人宰。他們(men) 多半都走“特殊服務”的路線,比如說承諾在申請季期間不停的給你介紹能夠提升背景的項目,安排人專(zhuan) 門負責調節申請季間的焦慮情緒,情緒疏導…..就是這些看上去非常人情化的服務,在價(jia) 格上可不太美麗(li) 。遇到這種中介,我建議都不要當散財童子,直接跑路,不要被花裏胡哨的玩意兒(er) 迷了眼。
近幾年留學行業(ye) 流行,留學招生市場也逐漸擴大,留學中介魚龍混雜。家長們(men) 或者同學們(men) 一開始去尋找中介,經驗略少,很容易被無良留學中介忽悠,沒有做好充足的調研就匆匆付款。我在這裏舉(ju) 例幾個(ge) 小白們(men) 很可能會(hui) 踩到的坑,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提高警惕。
Part 3: 常見的錯誤認知糾正 觀念1:大機構一定靠譜。
❌NO.
?1.大機構一般以“眾(zhong) 多成功案例,具有豐(feng) 富的留學經驗”而著稱,千萬(wan) 不要因為(wei) 他們(men) 手下眾(zhong) 多的成功案例迷惑,很多機構都會(hui) 偷錄取同學的offer作為(wei) 自己的“成果”展示出來,以此吸引學弟學妹。拿我身邊的例子舉(ju) 例,這次劍橋放榜後,我們(men) 學校有兩(liang) 三個(ge) 同學都發現自己的offer在小紅書(shu) 上某中介的賬號下被展示出。所以,大家要記住,案例可以造假,中介拿出的以往的錄取率有可能是虛構的,千萬(wan) 不能盲目輕信,挑選時一定要有自己的決(jue) 斷。
?2.文書(shu) 撰寫(xie) 階段,雖然保證會(hui) 分配留學老師,但大機構將文書(shu) 套模版的情況不少見,內(nei) 容沒有原創心意,AO(尤其是重視文書(shu) 的G5)會(hui) 絲(si) 毫沒有看下去的欲望。文書(shu) 質量上的不足被學生提出後,拿去修改反饋的時間又會(hui) 延長,這樣學生就會(hui) 很被動。
?3.一定要強調的一點!是警惕大機構的PUA手段!為(wei) 了保證業(ye) 績,很多老師會(hui) 故意貶低學生的文書(shu) ,然後推薦自家中介的“優(you) 質”文書(shu) 服務。一位去年申請商科的學姐告訴我,她當初快要定稿的時候,好奇去某小紅書(shu) 上聞名大機構做免費評估,本來是想最後讓中介提點建議,結果中介把她的文書(shu) 貶低一通,在學姐明確不會(hui) 報名留學機構後,委婉的表示“今年可以先去試一下”,言下之意是“你的文書(shu) 不合格”,結果學姐在一字未改的情況下遞交,最終錄取結果直接5/5,也被G5夢校所錄取。
觀念2:英國本土機構便宜靠譜。
❌NO.
經常看到小紅書(shu) 上有很多誇獎英國本中介的帖子,我想說千萬(wan) 不要過於(yu) 信任本土中介,無腦衝(chong) 。
?1.英國本土機構的的文書(shu) 老師都是native speaker,由於(yu) 思維方式的不同,大家可能覺得本土的寫(xie) 出來更能跟AO共鳴,能夠給文書(shu) 加分,但其實文書(shu) 裏的學術部分才是最重要的。在我看來,在突出文書(shu) 的學術性這一塊,英國本土機構並沒有比國內(nei) 的留學機構做的有多好。
?2.畢竟英語不是我們(men) 的母語,在跟native speaker溝通時,大家很難準確精準的表達自己的意思。在我去的第一家機構,到了文書(shu) 撰寫(xie) 後期,給我安排了一位跟他們(men) 合作的native speaker,據說是牛津大學畢業(ye) 的碩士。然而,在我們(men) 視頻的時候,他的很多口語表達用法以及極快的語速讓我直接懵逼,有時聽不懂他在講什麽(me) 。這就非常影響雙方的合作效率。
?3.關(guan) 於(yu) 價(jia) 格的問題,不同機構有不同的定價(jia) ,英國本土中介的價(jia) 格相比於(yu) 國內(nei) 機構確實是很劃算的。但要警惕黑心中介給你在合作後期添加很多額外的附加費用,比如文書(shu) 修改次數超出多少次加錢等等。所以在確認機構前,一定要問清楚收費明細。
觀念3:“保錄取”一定靠譜。
❌NO.
眾(zhong) 所周知,申請不光是由學生的申請成績,申請背景,文書(shu) 決(jue) 定的,有時候運氣也占很大成分。然而,就是這麽(me) 一項不確定的事,有些中介也因推出“保錄取”業(ye) 務而受到大量家長歡迎,學姐本人就是受害者之一。第一家中介之所以能說服我和我的家長這麽(me) 快下定決(jue) 心簽合同,就是因為(wei) 他們(men) 保證:如果考不上G5,就退我65%-70%的費用。
天真的我當時想的是,如果我錄取不到G5,那一大半的錢他們(men) 就賺不到了,所以肯定會(hui) 幫我好好搞。但事實證明,他們(men) 也沒有幫我好好搞。
因為(wei) ,他們(men) 不管怎樣,都已經賺到了我35-40%的錢,而我在這份給我安全感的合同下,沒有意識到:其實我找中介就是想要上G5,如果是除了G5之外的其他學校,我完全有能力自己DIY搞完,並且很有信心能夠錄取。(僅(jin) 針對自己的個(ge) 人背景+成績推斷)。因為(wei) “保錄取”的合同一般都比正常的合同多掏一兩(liang) 萬(wan) ,就代表,我多掏了錢,也不一定能完全保證我被夢校錄取。純純白給。
雖然說了很多黑心的留學中介,我並不能否認,還是有很多盡心盡責的跟學生一起商議每一項申請過程的中介的。但因為(wei) 我本人的經曆,讓我覺得肯定也有很多像我一樣的受害者,我才決(jue) 定寫(xie) 出這篇經驗貼,給大家起警示作用。尋找好的中介真是一門學問,一旦選錯,不但花費更多的錢,還會(hui) 耽誤自己的申請。所以同學們(men) 一定要擦亮眼睛,仔細甄別!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