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英美雙申越來越受歡迎。有人說美本申請要比英本申請困難,比如某同學錄取了劍橋大學,但是沒有收到紐約大學的錄取。其實不然,也有同學收到了斯坦福大學錄取,沒有拿到劍橋的錄取。
那麽(me) 問題來了,怎樣在申英申美之間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路線?需要準備一份材料還是兩(liang) 份不同的材料?
今天我們(men) 從(cong) 英美教育體(ti) 製出發,結合真實學員案例,來跟大家聊聊英美雙申的可行性以及如何規劃。
英美教育體(ti) 製區別
美國教育體(ti) 製講究通識教育
在申請美國Top 30大學時,一般建議學生有5-8門AP成績,而這些AP科目最好是文理兼修。並且在申請時可以選擇“不定專(zhuan) 業(ye) ”,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xing) 趣去體(ti) 驗一些課程,等到了大二再確定專(zhuan) 業(ye) 方向。這也能看出來,美國更注重通識教育,以建立知識體(ti) 係為(wei) 主。
英國教育體(ti) 製則更加注重培養(yang) 專(zhuan) 業(ye) 人才
在衝(chong) 擊英國G5大學時,學生需要提前思考好自己的專(zhuan) 業(ye) 方向。學生在申請的時候需要提交3門A Level成績,這三門科目是他們(men) 高中一直都需要學習(xi) 的,並且和他們(men) 將來要申請的專(zhuan) 業(ye) 緊密相關(guan) 。
英國教育體(ti) 製希望學生申請時就確定好了專(zhuan) 業(ye) 方向,並且學了一些基礎知識。英國院校會(hui) 在官方網站上發布不同專(zhuan) 業(ye) 要求的A Level/AP科目及分數的硬性要求。比如,下圖為(wei) 牛津大學部分專(zhuan) 業(ye) A Level要求。美國院校官方則沒有發布針對AP/A Level選科及成績的明確要求。
(紅色為(wei) 必要科目,黃色為(wei) 推薦科目,綠色為(wei) 可能有幫助的科目)
申請側(ce) 重點不同
美國高校對標化成績有要求,但是也非常重視活動和學生的個(ge) 人特色
參加一些高含金量的競賽,可以體(ti) 現出學生課餘(yu) 生活的學術興(xing) 趣,更全麵地展現真實的自己。除了競賽之外,我們(men) 也非常鼓勵學生參加美國超級牛校的夏校(即暑期課程)。這些課程往往對申請者要求較高,例如托福成績要求100+。申請夏校類似一個(ge) 小型的本科申請,相當於(yu) 可以提前練手。另外參加夏校,還有可能拿到牛校教授的推薦信。
英國則更看重學生的學術能力本身,考試成績是核心
大部分A Level體(ti) 係的學生在申請時,都是用預估成績。隨著預估分給的越來越高,學校已經不太能單純通過A Level預估分來挑選學生了,所以他們(men) 開始設置一些考試環節來篩選學生。目前劍橋大學,牛津大學,帝國理工學院均已設置單獨的筆/麵試,倫(lun) 敦大學學院一些專(zhuan) 業(ye) 也設置了筆/麵試(注:筆麵試均考察學生本身的學術能力),如何通過這些學校的筆麵試才是重點。
以劍橋大學數學專(zhuan) 業(ye) 為(wei) 例,筆試是STEP考試。STEP的考試難度可以看作是大二的數學專(zhuan) 業(ye) 學生能解決(jue) 的數學問題。顯然,直接讓一個(ge) 高三畢業(ye) 生做STEP的題,難度是可以想象的,因此我們(men) 需要提前做好準備。
綜上所述,對於(yu) 頗具個(ge) 人特色且標化成績優(you) 異的學生,英美雙申會(hui) 是一個(ge) 不錯的選擇。今年重慶一名學霸,同時拿到了美國麻省理工大學、英國劍橋大學這兩(liang) 所大學的錄取。
對於(yu) 標化成績非常亮眼,個(ge) 人特色相對沒有那麽(me) 突出的學生,更加建議學生主申英國。比如有些托福滿分,AP10門以上5分的申請者,在英國方向申請到了牛津大學、劍橋大學等頂級名校的學生,但在美本方向的申請卻留有遺憾。
以重慶機構的Z學員為(wei) 例。Z學員的標化成績非常亮眼,托福110+,AP8門5分,ACT34分,最後申請到了劍橋大學數學專(zhuan) 業(ye) 。
當標化成績達到了要求,學校才有可能會(hui) 邀請學生參加筆麵試。而筆麵試表現對錄取結果起到了至關(guan) 重要的作用。
Z學員在衝(chong) 刺劍橋大學數學專(zhuan) 業(ye) 的時候知道,數學方麵隻有AP微積分的知識是遠遠不夠的,因此學生考完AP微積分之後,自學了A Level數學(包含純數學,統計學,力學,決(jue) 策數學)的內(nei) 容,並且參加了各種數學競賽。他認為(wei) 通過參加各種數學競賽,可以對自己的數學知識進行查漏補缺。
經過約半年的學習(xi) ,他的STEP II獲得1等成績,STEP III獲得了S的成績(S為(wei) 最高等級,1次之)。MAT考試也拿到了85+的好成績。因為(wei) 前期不斷在數學專(zhuan) 業(ye) 上付出努力,他最終才能順利通過劍橋麵試。
而對於(yu) 標化成績優(you) 秀,個(ge) 人特色比較鮮明的同學,可以嚐試將申請重心放在美國。
比如今年重慶美本申請斬獲美國斯坦福大學urban studies專(zhuan) 業(ye) 錄取的同學,在個(ge) 人特色方麵就有很不錯的表現。
學員本身對於(yu) 城市規劃方麵有持續的體(ti) 驗。他自幼便跟隨父母到長江沿線的城市旅居,對於(yu) 各地建築文化和音樂(le) 文化等方麵給城市整體(ti) 氛圍所帶來的影響體(ti) 會(hui) 深刻,並且他還將這些體(ti) 驗製作成了音樂(le) ,在美本申請的文書(shu) 寫(xie) 作中,也進行了完整的闡述,深深地打動了招生官,拿下了斯坦福大學和康奈爾大學的雙錄取。當然,這位同學的標化成績也有不錯的表現,其中托福115分、SAT1560分,AP則拿到了5門5分成績。
因此,對於(yu) 這樣的同學,也許他們(men) 在部分科目的學術造詣上未能深耕達到牛津、劍橋加試的難度要求,但是他們(men) 的個(ge) 人特色十分亮眼。除了前麵提到的國內(nei) 各城市文化研究項目,也有的同學在學校組建了前所未有的放鬆社團,這些獨特的個(ge) 人特色都為(wei) 他們(men) 的申請之路增色不少。
文書(shu) 方向不同
最後再說說文書(shu) ,由於(yu) 英美大學的本科教育體(ti) 製及申請側(ce) 重點不同,文書(shu) 的要求也大相徑庭。美國Common App的主文書(shu) 需要申請者提交一篇偏重展示個(ge) 人形象的文章,文章主題為(wei) 七選一,有固定話題也有可以自己設計的開放題。
美國牛校通常還對申請者們(men) 有補充文書(shu) 要求,比如“Why School(為(wei) 什麽(me) 是這個(ge) 學校)”和 “Why Major(為(wei) 什麽(me) 是這個(ge) 專(zhuan) 業(ye) )“ 是小文書(shu) 的常見主題,要求申請者體(ti) 現自己與(yu) 學校專(zhuan) 業(ye) 的匹配度。
當然也有一些學校的補充文書(shu) 由於(yu) 主題新穎而被大家津津樂(le) 道。比如,芝加哥大學今年的補充文書(shu) 的可選主題就有:“給成吉思汗一輛F1賽車;給喬(qiao) 治華盛頓一把水槍;給尼祿皇帝一台烤麵包機;“智齒會(hui) 給你什麽(me) 樣的忠告/建議?“等。
相信通過這些文書(shu) ,美國高校可以會(hui) 對申請者的個(ge) 人特色有更加深入的了解。而英國文書(shu) 是一個(ge) 給出大綱的命題作文。UCSA給出的文書(shu) 結構如下:
- 你為什麽申請這一科目?為什麽這個科目讓你感興趣?(writing about the course)
- 介紹有關你所申請的課程的相關學習或生活能力 (skills and achievements)
- 個人愛好和課外活動(hobbies and interests)
- 相關工作經曆 (work experience)
- 介紹你的相關經曆(mature students/international students)
- 未來的計劃(future plans)
想要在短短的700字左右文章中展現以上內(nei) 容,還是非常不容易的,所以對學生的寫(xie) 作功底也是一個(ge) 不小的考驗。
英美雙申建議
AP體(ti) 係的學生,如果想要申請英國G5院校,需要提前確定好專(zhuan) 業(ye) ,然後深挖這個(ge) 專(zhuan) 業(ye) 。例如拓展A Level對應科目的知識點,並且通過一些有含金量的競賽來對相關(guan) 科目知識點進行查漏補缺,為(wei) 筆麵試做好準備。A Level體(ti) 係的學生,整體(ti) 來說申請美本頂尖院校不太占優(you) 勢,但仍可以嚐試。
大部分A Level體(ti) 係學生申請都是拿預估成績(實考成績一般在高三結束的暑假才出),但是他們(men) 的競爭(zheng) 者,AP體(ti) 係的學生,都是用實考成績進行申請,A Level體(ti) 係相對來說競爭(zheng) 力弱一些。如果想通過A Level成績申請美國方向,一定要提前了解學校對A Level分數的具體(ti) 要求。
“英美雙申”看似是一個(ge) 越來越受追捧的趨勢,但是如果各位同學和家長目標定在兩(liang) 國的頂級院校,例如:美本前20和英國G5院校,那麽(me) “雙申”也不見得是一件輕鬆的事兒(er) ,因為(wei) 不同的教育體(ti) 製對申請者提出了不同的素質要求。
而想要“兩(liang) 邊”都拿下的同學,則需要盡早規劃,合理安排標化考試、競賽、活動、申請文書(shu) ,挖掘個(ge) 人特色,以滿足英美大學各自的要求。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