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學和北卡羅來納大學被美國最高法院判決(jue) 敗訴,就是因為(wei) 他們(men) 對於(yu) 亞(ya) 裔學生要求太過嚴(yan) 苛,導致亞(ya) 裔學生在名校錄取中受到歧視!但是從(cong) 名校官方公布的亞(ya) 裔華裔學生占新生比例來看,我們(men) 卻贏麻了?
Columbia University 哥倫(lun) 比亞(ya) 大學
哥大全校國際學生中,中國學生占比最高!
(圖源:哥大官網)
MIT 麻省理工學院
MIT2022-2023入學學生中,全美少數族裔亞(ya) 裔占比最多超過50%,國際學生中亞(ya) 裔占比也最高達到53%!
(圖源:MIT官網)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卡耐基梅隆大學
卡耐基梅隆大學統計全校學生人數時,按國家分類表格中,中國數據一騎絕塵!
(圖源:卡梅官網)
亞(ya) 裔學生在名校校園中人數比其他國際學生要多,是否就意味著亞(ya) 裔華裔學生申請名校更簡單?
——當然不是!
看看名校越降越低的錄取率就能得到答案。雖然錄取的亞(ya) 裔華裔學生數量不少,但是由於(yu) 申請者基數太大,亞(ya) 裔學生的競爭(zheng) 遠比其他族裔學生更加激烈。那麽(me) 如何在同一競爭(zheng) 池中突出自己獨特的優(you) 勢,讓名校青眼有加,一直是我們(men) 在思考的問題。
機構就帶大家從(cong) TOP30名校錄取案例中看看,到底做什麽(me) 才能如願以償(chang) 進入夢校。
手動劃重點
- 頂尖名校錄取的都是什麽樣的孩子?
- 招生官關注申請者的哪些特質?
- 怎樣做才能被TOP30大學看中?
TOP名校錄取案例分析
藤校的完美申請者形象
這位同學是去年機構申請規劃的創紀錄的一位大神級學霸,最後去了普林斯頓大學。大家可以看到他在高中4年的時間裏考了18門AP課程,標化和GPA都無可挑剔。極具個(ge) 人特色的活動組合和勇於(yu) 挑戰的精神令人印象深刻。
頂尖名校最愛的學生類型
這位同學最終被約翰霍普金斯大學計算機工程學院錄取,在申請材料中不僅(jin) 展現了自己文理兼修,學術超強,更展示了自己突破傳(chuan) 統理工男形象,充分展現社會(hui) 責任感和人文關(guan) 懷的內(nei) 核,並且利用了自己的學術優(you) 勢做出了對當地社區的貢獻。
獲得名校偏愛的條件
通過列表中這些同學的案例,我們(men) 不難發現他們(men) 共同的特點:
❇學術表現是重中之重
❇競賽和科研的成就常態化
❇專(zhuan) 業(ye) 愛好有持續性和深度
❇有領導力和社會(hui) 責任感
而這恰恰印證了學校給申請者們(men) 提出的要求……
招生官想要什麽(me) 樣的學生?
標化考試成績依然是門檻
SAT/ACT是所有申請美本學生逃不開的話題,因為(wei) 申請表中填完個(ge) 人信息之後的第一欄就是要填標準化考試的成績。但從(cong) 疫情開始,多數學校開啟了“Test-Optional"(標準化考試可選提交),意味著有些學生沒有標化成績也可以申請。
所以名校對申請者的標準化考試要求真的取消了嗎?
——並沒有!甚至因為(wei) 這個(ge) 政策,各校新生的SAT分數有升無降,從(cong) 上文的錄取案例中也可以看出。下圖為(wei) 2023年錄取結果出來後,我們(men) 搜集到的前30名大學新生SAT分數數據:
一個(ge) 超高的SAT標化分數,已經成為(wei) 申請名校的必備!
高中學業(ye) 成績是關(guan) 鍵
高中學術過硬可以通過很多方式體(ti) 現,比如:校內(nei) GPA、榮譽課程選課、AP和競賽獲獎等等。對於(yu) 目標前30的學生,我們(men) 通常建議AP至少獲得8門以上5分,競賽至少拿一個(ge) 大獎,會(hui) 是比較有學術競爭(zheng) 力的體(ti) 現。
在MIT麻省理工的招生官網上,也列出了他們(men) 推薦參加的學科競賽:
從(cong) 上文的案例中也可以看出,多門AP和競賽大獎已是名校申請必備!
對於(yu) 學生本人的要求
過了SAT/AP/競賽這些“硬門檻”,個(ge) 人軟實力才是區分頂尖名校學生的關(guan) 鍵。比如:
?個(ge) 人的目標是否與(yu) 學校的願景相吻合?
?能為(wei) 改變這個(ge) 世界做些什麽(me) ?
?是否能夠抓住機會(hui) 而不是等待機會(hui) ?
?是否能用創新的辦法解決(jue) 問題?
……
MIT麻省理工校長用簡單的幾句話概括了他們(men) 想要的學生:
我們(men) 希望學生去追求他們(men) 感興(xing) 趣的事情。我們(men) 希望學生為(wei) 他們(men) 在大學及以後的成功做好最好的準備。我們(men) 希望學生在他們(men) 最感興(xing) 趣的領域適當地挑戰自己。我們(men) 希望學生在他們(men) 的追求中融入社區。而且,我們(men) 希望學生表現出強烈的道德品質。簡而言之,我們(men) 希望年輕人首先成為(wei) 學生和社區成員,然後才是申請者。
招生部門希望在申請材料中看到關(guan) 於(yu) 這些軟實力的證據,證明申請者擁有與(yu) 眾(zhong) 不同的素質和能力可以融入學校,並為(wei) 學校做出貢獻。而學生的課外活動、課內(nei) 表現是招生官獲取這些證據的最佳來源。而這些無法量化的品質、特色往往需要比取得好成績更多的付出。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