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十年來,個(ge) 人陳述一直是英國大學申請中非常重要的一份材料,學生往往會(hui) 在家長、老師和申請顧問的指導下,完成這份篇幅為(wei) 4000字符(約600詞)的文書(shu) 。但隨著申請數量激增,現在一般是招生辦而非院係作出錄取決(jue) 定,招生官用於(yu) 閱讀文書(shu) 的時間也大打折扣。
英國高等教育政策研究所(HEPI)對大學招生工作人員的調查顯示,招生官用於(yu) 閱讀個(ge) 人陳述的平均時長為(wei) 兩(liang) 分鍾,有40%的文書(shu) 閱讀時間不到一分鍾。羅素大學集團高校的招生官閱讀個(ge) 人陳述的平均時長為(wei) 一分半鍾。
一名招生官表示:“我們(men) 會(hui) 閱讀個(ge) 人陳述,但大部分不會(hui) 從(cong) 頭讀到尾,隻會(hui) 略讀。”
曼徹斯特大學的研究員Tom Fryer是這份報告的第一作者。他表示:“我們(men) 發現,招生官隻會(hui) 匆匆看一眼個(ge) 人陳述,它並沒有家長、學生和老師想得那麽(me) 重要。”
Fryer稱,參與(yu) 調查的招生官基本都提到了效率問題,很多大學的招生辦需要集中審閱多個(ge) 不相關(guan) 學科的學生申請。
就算每份文書(shu) 隻讀兩(liang) 分鍾,總時長依然會(hui) 非常可觀。倫(lun) 敦大學學院去年一共收到了7.6萬(wan) 餘(yu) 份本科申請。假設讀一篇文書(shu) 需要2分鍾,招生官要2500小時,即63個(ge) 工作周,才能讀完全部文書(shu) ,這還沒算閱讀其他申請材料所需的時間。
這份報告發布之時,英國大學和學院招生服務中心(UCAS)在考慮對個(ge) 人陳述形式進行改革,將個(ge) 人陳述替換為(wei) 6個(ge) 主題的簡答題。原本英國大學的個(ge) 人陳述是一個(ge) 非常開放式的題目,要求申請者談談他們(men) 為(wei) 什麽(me) 希望學習(xi) 這個(ge) 專(zhuan) 業(ye) 。
改革後的個(ge) 人陳述將被以下6道簡答題替代:
1、Motivation for course: Why do you want to study this course(s)?
專(zhuan) 業(ye) 選擇動機:你為(wei) 什麽(me) 想學習(xi) 這門專(zhuan) 業(ye) ?
回答這道題的時候,你可以聊聊自己為(wei) 什麽(me) 喜歡這個(ge) 專(zhuan) 業(ye) ,你以後是否打算從(cong) 事相關(guan) 職業(ye) 。大學問這個(ge) 問題是因為(wei) 他們(men) 希望你已經仔細瀏覽過他們(men) 的專(zhuan) 業(ye) 設置,確保你真的是喜歡這個(ge) 專(zhuan) 業(ye) ,並且適合學習(xi) 這個(ge) 專(zhuan) 業(ye) 。
2、Preparedness for course: How has your learning so far helped you to be ready to succeed on these courses?
對專(zhuan) 業(ye) 學習(xi) 準備情況:到目前為(wei) 止,你過往的學習(xi) 經曆如何幫助你準備好在這個(ge) 專(zhuan) 業(ye) 領域取得成功?
你可以聊聊你在學校的課堂上,比如說A level、IB或AP課程中學到了關(guan) 於(yu) 這個(ge) 專(zhuan) 業(ye) 的哪些知識,並且要指出一個(ge) 你最感興(xing) 趣的細分方向,說明自己希望在這個(ge) 方向裏進一步做研究。
3、Preparation through other experiences: What else have you done to help you prepare, and why are these experiences useful?
其他學習(xi) 準備:你還做了什麽(me) 來幫助你做好學習(xi) 這個(ge) 專(zhuan) 業(ye) 的準備?為(wei) 什麽(me) 這些準備是有用的?
這裏的學習(xi) 準備可以是多種多樣的,比如說參加在線課程、自己閱讀相關(guan) 書(shu) 籍、跟大學教授做科研、參加相關(guan) 領域的社團或實習(xi) 等等。你的回答應當包含你對這些活動的反思,比如說你從(cong) 中學到了什麽(me) ,發展了哪些技能,接下來有哪些打算,為(wei) 什麽(me) 這段經曆對學習(xi) 這個(ge) 專(zhuan) 業(ye) 有幫助。
4、Extenuating circumstances: Is there anything that the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need to know about, to help them put your achievements and experiences so far into context?
情有可原的情況:有什麽(me) 事情是大學和學院需要了解的,以幫助他們(men) 更好地理解你的成就和經曆?
這個(ge) 問題有點像美國大學申請表格裏的“附加信息(additional information)”部分,不是所有學生都有必要回答這個(ge) 問題,但如果你確實有情況需要解釋的話,可以好好利用這個(ge) 空間。
5、Preparedness for study: What have you done to prepare yourself for student life?
為(wei) 學習(xi) 做好準備:你做了什麽(me) 準備來適應學生生活?
從(cong) 高中過渡到大學並不是一個(ge) 容易的轉變,大學學習(xi) 往往意味著你要更加獨立和主動,掌控自己的學習(xi) ,主動去爭(zheng) 取科研機會(hui) ,而不是靠老師推著你走。大學希望申請者明白這一點,並且積極為(wei) 此做好準備。
6、Preferred learning styles: Which learning and assessment styles best suit you – how do your courses choices match that?
偏好的學習(xi) 方式:哪些學習(xi) 和評估方式最適合你?你的專(zhuan) 業(ye) 選擇如何與(yu) 之匹配?
有的學生希望能和老師同學有大量的討論時間,而有的學生則更希望老師多留點時間給自己慢慢閱讀思考;有的學生喜歡做小組項目,而有的學生則喜歡自己一個(ge) 人完成作業(ye) ;有的學生喜歡在一個(ge) 學期裏有多次小測驗,然後這些小測驗的成績匯總算入最後得分裏,而有的學生則喜歡期末的時候才做大的期末考試;有的學生喜歡通過考試作為(wei) 評估方式,而有的學生則喜歡寫(xie) 論文。
大學希望申請者在選擇專(zhuan) 業(ye) 的時候也了解這個(ge) 專(zhuan) 業(ye) 的教學和評估方式,並且確認這個(ge) 方式是適合自己的。
UCAS決(jue) 心徹底改革個(ge) 人陳述形式,是因為(wei) 不少學生和顧問反映,讓申請者寫(xie) 一篇非常開放式的4,000字符的個(ge) 人陳述很難,許多申請者都不知道從(cong) 何下手,不知道到底要寫(xie) 什麽(me) 。而把一篇長文書(shu) 拆散成6個(ge) 簡答題的話,相當於(yu) 給了申請者更多的指示,申請者隻需要按照問題回答即可。
改革之後的問答題能夠讓申請者的答案更加精準,招生官也能比較快速地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而不需要在4,000個(ge) 字符裏苦苦搜尋。不過也有人認為(wei) ,簡答題太過於(yu) “八股”,限製了申請者的發揮。
目前英國文書(shu) 改革依然隻是一個(ge) 提案,後續也許還會(hui) 有改動,這項變動預計在2024-2025申請季實施,也就是說不會(hui) 影響即將到來的2023-2024申請季的學生,馬上要開始申請的這屆學生依然要寫(xie) 4,000字符的大作文。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