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8月1日Common App正式開啟,申請季也正式到來,相信大部分同學正在進行選校研究,製定最終的學校清單。在選擇衝(chong) 刺和目標學校的同時,也別忘記選校清單上必須要有至少一兩(liang) 所保底學校。進入常春藤或其他排名靠前的頂尖院校可能是每一位學子的夢想,但隨著競爭(zheng) 日益激烈,要進入這些頂尖大學並不是件易事。
如果你的選校清單中都是清一色的衝(chong) 刺學校,那你可能會(hui) 陷入一所大學都沒申上的窘境。為(wei) 了避免出現這種情況,你的選校清單上必須要有保底學校。那麽(me) 保底學校該如何選擇呢?我們(men) 是否可以通過錄取率來決(jue) 定一所學校是“保底”呢?
什麽(me) 是保底學校?
保底學校(safety school),指的是你很有信心自己能夠申上的學校。一般來說,如果你的學術水平高於(yu) 某所學校75%錄取學生的水平,那麽(me) 這所學校對於(yu) 你來說就是保底學校。保底學校的錄取率往往也比你的衝(chong) 刺或目標學校高。下麵引知顧問老師將為(wei) 大家介紹如何判斷一所學校對於(yu) 你來說是否屬於(yu) 保底學校,以及如何選擇保底學校。
如何判斷某所學校是否為(wei) 保底學校?
首先,你需要研究這所學校往屆錄取學生的三個(ge) 關(guan) 鍵數據:高中GPA、標化考試分數(如果有)和錄取率。這些數據往往會(hui) 公布在學校的官網上,也可以在穀歌上搜索“[大學名稱] admitted student profile”來找到這些數據。你需要查看的是最近一屆,也就是去年被錄取學生的相關(guan) 數據,太舊的數據可能無法準確反映最新的招生趨勢。
判斷某所學校是否屬於(yu) 保底學校時,需要看你的高中GPA是否高於(yu) 被錄取學生的平均水平,並且你的標化考試分數高於(yu) 75百分位,也就是說你的分數排在前25%,隻有達到這個(ge) 標準,這所學校對於(yu) 你來說才屬於(yu) 保底學校。(當然,課外活動、推薦信、文書(shu) 等也是大學申請中十分重要的因素,但我們(men) 在這裏隻分析大學官網會(hui) 公布的數據,也就是高中GPA和標化考試分數。)
最後再看看該所大學的錄取率,讓你能夠將之與(yu) 其他學校對比,了解競爭(zheng) 究竟有多激烈。保守地看的話,如果一所學校的錄取率在50%或以上的話,那它就屬於(yu) 真·保底學校,是比較容易申上的。此外,錄取率低於(yu) 20%的學校競爭(zheng) 都非常激烈,不管你的GPA和標化考試分數有多高,都不能將之列為(wei) 保底學校,因為(wei) 這些競爭(zheng) 十分激烈的學校根本不缺成績好的申請者,甚至經常拒絕擁有完美成績的學生。
到哪裏去尋找保底學校?
並沒有一個(ge) 神奇的公式能夠快速幫助你找到保底學校。如果你是美國公民,那麽(me) 可以看看你所在州的公立學校,這些學校往往錄取率較高,而學費又比較便宜。也可以看看總體(ti) 錄取率相對較高,但特點專(zhuan) 業(ye) 項目很強的大學。例如,某所大學的總體(ti) 錄取率可能為(wei) 60%,但你感興(xing) 趣的專(zhuan) 業(ye) 領域卻排名十分靠前。此外也可以考慮和你的夢校相似的學校,例如看看那些和你的夢校在同一個(ge) 地區、規模或學術實力相當的學校。
如果你的高中購買(mai) 了Naviance這個(ge) 軟件的服務,則可以利用這個(ge) 軟件給出的散點圖來分析大學的招生趨勢,並結合自身情況進行分析。Naviance這個(ge) 軟件能夠顯示每所大學的數據圖表,Y軸是申請者的高中GPA,X軸是其SAT分數。
你可以看到你所在高中往屆申請了這所大學的學生的數據,包括被錄取學生以及被拒絕學生的成績如何。還可以在散點圖上找到與(yu) 你情況相似的學生,看看他們(men) 是否獲得了錄取。如果你所在高中與(yu) 你GPA、標化考試成績相近的學生中,大部分學生都申上了這所學校,那這意味著你申上這所大學的幾率很大。當然需要再次強調的是,沒有什麽(me) 是一定的,Naviance的數據也無法覆蓋大學申請的每個(ge) 方麵。
應該申請幾所保底學校?
正如前文一再強調的,大學申請中沒有什麽(me) 是一定的,這也是為(wei) 什麽(me) 擬定選校清單時一定要難易平衡,為(wei) 所有可能出現的情況做好準備。所謂難易平衡,就是你的選校清單中必須包含一定數量的衝(chong) 刺、目標和保底學校,不同的學生可能會(hui) 有不同的選校方法。
除了保底學校之外,還要包含一些目標學校,即你的GPA和標化成績在被錄取學生平均範圍內(nei) 的學校,以及一些衝(chong) 刺學校,即你的GPA和標化成績略低於(yu) 被錄取學生平均水平,但依然在合理範圍內(nei) 的學校。創建難易平衡的選校清單能夠幫助你在衝(chong) 刺更好的學校的同時,也對自身水平有一個(ge) 較為(wei) 合理的期望。此外,盡量不要申請對於(yu) 你的水平來說基本沒有希望的學校。
還要考慮哪些因素?
選擇保底學校時,不要僅(jin) 僅(jin) 因為(wei) 某所大學競爭(zheng) 不太激烈就將它列為(wei) 你的保底學校。一定要做好選校研究,並且確保你如果最後真的進入了這所大學,你也能夠在這裏過得開心。很多學生在選擇保底學校時,往往認為(wei) 自己最終肯定不會(hui) 去這些學校。不要把保底學校視為(wei) 最壞的情況,而要把它看作是更有可能申上的大學。
就和你的選校清單上其他的學校一樣,你的保底學校也應當擁有與(yu) 你的興(xing) 趣和未來目標匹配的學術項目、課外活動和校園文化。此外,一定要在補充文書(shu) 中向招生官展示你的熱情。如果招生官認為(wei) 你申請他們(men) 學校隻是因為(wei) 比較容易申上的話,那他們(men) 一定不會(hui) 錄取你。
歸根結底,大學招生是較為(wei) 主觀的過程,沒有絕對的確定性。創建選校清單是一件非常艱苦的大型工程,但如果你認真地做好了選校研究,有策略地作出取舍,保持衝(chong) 刺、目標和保底學校之間的平衡,就一定能做出令自己滿意的選校清單。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