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最國際化的藤校,你先想到誰?很多人幾乎是脫口而出——哥倫(lun) 比亞(ya) 大學!
身處燈紅酒綠的紐約曼哈頓,與(yu) 華爾街、聯合國總部和百老匯比鄰,地理位置過分優(you) 越的哥大,是全球無數學子心中的“白月光”。
在這樣一所典型的城市大學讀書(shu) ,有什麽(me) 優(you) 點和缺點?哥大真的如網上所說全是“中國人”嗎?想進哥大要如何準備?
今天機構就來分享最新最一手的就讀體(ti) 驗分享。
一、學校介紹
01 、學院
哥倫(lun) 比亞(ya) 大學有5所學院麵向本科生提供教學:
哥倫(lun) 比亞(ya) 學院(Columbia College)
工程學院(School of Engineering and Applied Science)
通識教育學院(School of General Studies)
巴納德學院(Barnad College)
猶太神學院(Jewish Theological Seminary)
其中,涵蓋了人文社科和各類STEM專(zhuan) 業(ye) 的哥倫(lun) 比亞(ya) 學院和眾(zhong) 多熱門工科專(zhuan) 業(ye) 的工程學院,備受大家關(guan) 注和喜愛。
哥倫(lun) 比亞(ya) 學院概況
哥倫(lun) 比亞(ya) 學院(Columbia College,簡稱CC),提供文學學士學位,是哥倫(lun) 比亞(ya) 大學主要的本科學院。學生從(cong) 大一開始,需要修習(xi) 哥大的核心課程,並在大二學年末確定專(zhuan) 業(ye) 。
哥倫(lun) 比亞(ya) 學院提供的專(zhuan) 業(ye) 跨度較廣,人文領域和STEM領域均有涵蓋,在哥倫(lun) 比亞(ya) 學院也可以選修和工程學院相同的課程。
哥倫(lun) 比亞(ya) 學院建議申請者在高中選修以下課程,從(cong) 而證明申請者能夠適應大學嚴(yan) 苛的學術環境:
工程學院概況
工程學院也稱作傅基金會(hui) 工程和應用科學學院(SEAS),提供理學學士學位。這是美國曆史上開設的第三所工程學院,也是紐約州第二古老的工程學院。
哥倫(lun) 比亞(ya) 工程學院的應用數學、生物醫學工程和計算機科學等專(zhuan) 業(ye) 尤為(wei) 突出,被認為(wei) 是全美最佳之一。
工程學院裏,數理化等基礎課程全部是必修,但不要求學生修滿每一門的核心課程,可以根據自己的興(xing) 趣選修部分課程。
相比來說,工院學生每學期可以選修的課程更多一些。Columbia college一學期能夠修的學分上限是18,而工院學生可以選到超過20分學分。
對於(yu) 想要申請工程學院的申請者,官方推薦學生在高中選修以下課程:
值得注意的是,學生在提交申請時不能同時選擇哥倫(lun) 比亞(ya) 學院和工程學院,隻能任選其一。
不過,哥倫(lun) 比亞(ya) 學院和工院之間也有學生互相轉專(zhuan) 業(ye) 的先例,如果工院學生想要轉院的話還需要補上哥倫(lun) 比亞(ya) 學院要求的核心課程,反之亦然。
02 、核心課程
說到哥倫(lun) 比亞(ya) 大學的特色,最突出的當屬它的核心課程。旨在培養(yang) 和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yang) ,讓學生在大U學習(xi) 的同時也能夠接受文理學院般的教育。
比如columbia college的大一學生有一門課叫literature humanity,學生們(men) 會(hui) 從(cong) 西方古典時代如荷馬史詩等文學著作開始閱讀,沿著時間線一直讀到近代文學如toni morrison等等。
除此之外還需要選修一學期的寫(xie) 作課和一學期的科學課(frontier of science)。
學生第二年需要上contemporary civilization,在之前文學的基礎上讓學生進一步地了解到當今社會(hui) 的一些基礎哲學思想和政治體(ti) 係。
在以後的幾個(ge) 學年,學生還需要根據自己的課程計劃,在畢業(ye) 前修完音樂(le) 和藝術賞識課,以及一些與(yu) 西方文化相關(guan) 的選修課。
值得一提的是,哥大非常擅長利用它地處於(yu) 紐約的優(you) 勢,很多音樂(le) 和藝術相關(guan) 的課程,教授還會(hui) 帶著學生去博物館遊覽觀看真跡,或是去聽一場音樂(le) 會(hui) ,課堂感受非常棒!
核心課程優(you) 勢
核心課程的優(you) 點在於(yu) 無論學生修什麽(me) 專(zhuan) 業(ye) ,它都可以幫助學生打開眼界,了解當今人類社會(hui) 中的文化精髓,同時拓展自己的興(xing) 趣和知識麵。
如果同學們(men) 對於(yu) 某一核心課程感興(xing) 趣的話也可以去哥大官網上麵查看詳情: https://www.college.columbia.edu/core/
如果同學們(men) 還不確定自己的專(zhuan) 業(ye) 的話,核心課程也可以幫助你探索一些全新的領域。此外,哥大本科人數在六到七千左右,有一定數量的課是小班製討論的形式,能夠保證同學們(men) 有充足的機會(hui) 和教授交流自己的想法。
03、 地理位置
哥大坐落於(yu) 曼哈頓上城,學生在周末可以自由地逛遍各種博物館,其中很多博物館是可以持哥大學生證免費或享有折扣參觀的。
該校專(zhuan) 注於(yu) 培養(yang) 學生藝術人文素養(yang) 的arts initiative組織,會(hui) 在學年期間持續更新最新藝術表演的折扣票。可憑學生證享受折扣和免費進入許多博物館。
哥大還擁有數個(ge) 風格各不相同的圖書(shu) 館。在這裏,學生們(men) 可以靜下心來學習(xi) ,而想要放鬆時,又可以坐上校園門口的一號線地鐵,投身於(yu) 繁華的大都市。
最值得一提的是,哥大與(yu) 華爾街、聯合國總部、百老匯毗鄰,同學們(men) 就業(ye) 時總能“近水樓台先得月”!
04、 飲食/住宿
住宿方麵
哥大要求大一新生必須住校內(nei) 宿舍。共有五個(ge) 特點不一的新生宿舍供居住,由校方根據新生的喜好進行分配。
有相當一部分學生能分配到單人間,運氣好的話還有可能分配到可以俯瞰整個(ge) 校園或者曼哈頓城市風景的房間。
食堂方麵
哥大有五個(ge) 食堂,其中有不少是自助式餐廳。學生可以選擇enroll學校的dining plan,學校附近也有許多口味不一的餐廳選擇。
生活設施方麵
哥大校園內(nei) 有學生專(zhuan) 屬的體(ti) 育館,共有四層樓,提供健身房、瑜伽房、跑步機、室內(nei) 跑道、壁球、羽毛球、排球、籃球場地、泳池等。
由於(yu) 是大U,再加上近些年擴招的原因,哥大的許多設施、選課都出現了人滿為(wei) 患的現象。所以,無論在學習(xi) 上還是生活中,大家都要“先下手為(wei) 強”。
05 、就業(ye)
大家關(guan) 心最多的就業(ye) 問題,有繼續讀PHD的,有上岸美國大廠的,也有回國進了很好的企業(ye) 的。
紐約曾經的地理位置優(you) 勢在疫情後被削弱很多(現在招聘環節都在線上),和大多數院校一樣,找工作主要靠自己投遞+ 找人內(nei) 推。在這裏特別提示,哥大的校友圈真的真的非常強大!
哥大的title能夠幫助大家拿到(很多公司的)OA與(yu) 麵試(前提是擁有一份合理的簡曆,突出自己相關(guan) 方麵的經驗)。頂尖名校的光環足夠找到一份起始點非常不錯的工作。
06、 曆史與(yu) 校友
哥倫(lun) 比亞(ya) 大學簡史
哥大創立於(yu) 1754年,在大不列顛帝國國王喬(qiao) 治二世的皇家特許下成立,因此哥大的原名叫做“King's College”(國王學院),是紐約州成立的第一所大學、全美第五所高等教育機構,也是美國1776年“獨立宣言”前創立的9大殖民學府之一。
美國獨立戰爭(zheng) 後,為(wei) 了與(yu) 皇室撇清關(guan) 係,哥大改名為(wei) “Columbia College”(哥倫(lun) 比亞(ya) 學院)。“哥倫(lun) 比亞(ya) ”一詞源於(yu) 發現美洲新大陸的哥倫(lun) 布,是一個(ge) 在獨立戰爭(zheng) 後十分受歡迎的名詞,象征著北美大陸新世界的獨立。後來,哥倫(lun) 比亞(ya) 學院於(yu) 1896年更名為(wei) “Columbia University”(哥倫(lun) 比亞(ya) 大學),同時也由位於(yu) 紐約中城區Madison大道的原址遷移到Morningside Heights的新址。
校友
申請一所學校最大的原因當然包括校友的去向,因為(wei) 衡量一所學校的終極指標不是排名、教授、課程、資金,而是這所學校培養(yang) 出來的人才。
在過去262年裏,哥大共培育了3位美國總統、26位國家元首、9位美國最高法院法官、43位諾貝爾獎獲得者以及123位普利茨獎獲得者。另有39為(wei) 非校友的諾貝爾獎獲得者與(yu) 哥大有關(guan) 聯,多為(wei) 哥大教授或研究人員。
07、 社團
哥大極低的錄取率意味著能夠進來的學生都是各所高中的尖子,不少同學會(hui) 體(ti) 會(hui) 到從(cong) 尖子生下滑到中流的落差感。
不過,哥大有著豐(feng) 富的課外生活以緩解大家的學習(xi) 壓力。目前全校共有超過350個(ge) 學生組織,涵蓋了學術、文化、兄弟姐妹會(hui) 、政治、媒體(ti) 、藝術、就業(ye) 等不同領域。能夠讓學生在不同領域去探索,認識誌同道合的同齡人。
感興(xing) 趣的同學也可以在學校官網提前瀏覽各個(ge) 社團的特色,如果有自己感興(xing) 趣的甚至可以寫(xie) 進why school文章。(附學生社團官網https://www.cc-seas.columbia.edu/student-groups/all)
哥倫(lun) 比亞(ya) 大學人才濟濟的特點不僅(jin) 僅(jin) 體(ti) 現在學生群體(ti) 上,其實也體(ti) 現在教授師資上。哥大的教授通常有著極具影響力的背景,很多都是各自領域前沿的專(zhuan) 家。
同時,哥大也經常邀請名人來做講座,學生們(men) 有機會(hui) 聽取來自著名學者的想法,以拓展自己的眼界。
08、 生活
首先強調紐約生活成本是無上限的,有錢可以過很好的生活,這裏不討論這個(ge) 方麵。
紐約生活成本高,成本的最大固定開支是租房,建議一定嚐試申請學校宿舍,性價(jia) 比高,離學校近。
吃飯方麵,學校附近吃的不少,紐約好吃的很多,可以自己吃一遍嚐試一下。如果能抽中宿舍,平常自己做飯+外麵吃(70% / 30%),一年半的花銷80w左右(並不是很節省的生活)。
紐約的生活還是很豐(feng) 富的,NBA / 各種戲劇芭蕾交響樂(le) 等等,今年下半年S賽小組賽和1/4決(jue) 賽也在紐約。娛樂(le) 生活方麵,建議一定關(guan) 注學校的優(you) 惠票,可以以較低的價(jia) 格看百老匯等演出。
安全方麵,如果擔心的話建議10點之後不出門,租房優(you) 先選擇靠近Broadway以及在學校Campus以南的區域,107-115街是較好的選擇。平常散步不建議去Morningside Park(白天可去),推薦西邊的Riverside Park,還能看日落,還有足球和籃球場。
租房首選學校宿舍,其次推薦距離學校較近、在學校南邊的公寓樓,如果想好好學習(xi) ,離學校住的遠會(hui) 讓你喪(sang) 失前往學校上課的動力。
交通主要靠地鐵 + 公交 + City Bike + 自己的雙腿。紐約很小,這四樣工具能帶你去紐約的任何地方。去紐約周邊玩可以坐Mega Bus或者自己租車,紐約考駕照相對國內(nei) 容易,考過筆試就能上路(車上有駕齡超過一年的老司機陪同的前提下)。
學校的健身房Dodge Fitness Center,有健身器械 / 籃球 / 羽毛球 / 乒乓球 / 壁球 / 遊泳館 等等多樣的設施,缺點是數量不夠,地方狹小,人多。健身房的錢是包含在每年交給學校的設施費中的。
學校周圍也有一些籃球場、足球場、網球場(是紐約市的公共設施),大家可以去Riverside Park(學校西邊的公園)踢足球、打籃球、打網球。
二、學生就讀感受分享
01、 哥大中國學生多嗎?有何利弊?
多,非常多。截止2023年6月,哥大校方統計一共有9174名中國學生,占國際學生總人數將近一半。其中,研究生6629人,本科生351人,走在校園任何一個(ge) 地方,都能經常聽到中文。
我個(ge) 人覺得,中國人多總體(ti) 來說是一件好事。比如我們(men) 逢年過節都會(hui) 有活動,哪怕是在異國他鄉(xiang) ,也時常會(hui) 有家的感覺。
再比如,很容易找到學姐學長做朋友,有更多的信息和資源共享。而且在學校能和朋友經常說中文,有文化上的共通連接,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
非要說不足,可能就是中國人多容易陷入交友舒適圈,圈子更容易同質化。
這部分確實需要中國學生有意識的避免,因為(wei) 哥大最棒的一點就是多元的學生群體(ti) ,有來自各個(ge) 國家、各個(ge) 信仰、各個(ge) 背景的優(you) 秀人才,值得我們(men) 認識和結交。
02 、就讀體(ti) 驗與(yu) 看法?
哥大有一流的教授、一流的學生和一流的行政。
第一、大多數教授的教學能力非常強,這體(ti) 現在諸多方麵,舉(ju) 個(ge) 例子:公司法老師Goshen對課堂節奏的把控十分精準,基本上能做到講課結束則下課鈴響;財報分析老師Bartczak則能夠深入淺出,成功教會(hui) 律師編製與(yu) 分析簡單的財務報表,學生的學習(xi) 體(ti) 驗非常好。
第二、美國同學的思維非常活躍。無論是在lecture還是研討課上,美國同學總有問不完的問題。可能有些人並不對此感到意外,因為(wei) 大家都熟知所謂“蘇格拉底式”教學法,其必然包含大量問答。但或許出於(yu) 中式課堂的塑造,中國同學常常將問答默認設想為(wei) 一種口頭考試,目的在於(yu) 如何正確地回答老師的問題。美國同學似乎不這麽(me) 想,他們(men) 常常在課堂上提出一些天馬行空的問題從(cong) 而跳出大家本來已經認定的框架和認知,提出新的疑問。他們(men) 總是帶著一個(ge) 大大的“what if”, 敢於(yu) 質疑給定的條件和觀點,不怕問出愚蠢的問題(盡管有些問題的確不合時宜),我想這是值得學習(xi) 的。
第三、哥大的學院為(wei) 本科同學配備了全麵的行政支持:每一位同學都有自己的advisor,可以向其谘詢任何學習(xi) 、生活有關(guan) 的問題。同時學院的Career Services也為(wei) 大家提供一對一的職業(ye) 谘詢、簡曆修改以及模擬麵試,為(wei) 大家提供個(ge) 性化的建議。
03 、哥大適合哪類學生申請?有哪些申請建議?
適合想要被大量信息和機會(hui) 衝(chong) 擊的朋友!
其實我覺得,除非你對某所學校有格外喜歡或者不喜歡的地方,比如地理位置不好、天氣不能適應等,否則申請大學之前不用過於(yu) 糾結是否合適。
至於(yu) 申請建議,這裏簡單說說:
第一條,成績方麵GPA是特別重要的。要盡量拿到全A,然後兼顧自己興(xing) 趣和挑戰性的情況下,盡量多學AP課程和Honor課程。
第二條,活動一定要做自己熱愛和感興(xing) 趣的事情,一定不要別人進夢校時做了什麽(me) ,我就做什麽(me) 。因為(wei) 有興(xing) 趣你才會(hui) 有驅動力。以我自己為(wei) 例,改論文那段時間真的特別枯燥、特別累,基本上每天沒有淩晨之前睡覺的,還有段時間,除了吃飯睡覺就是在搞科研……但就是因為(wei) 我有興(xing) 趣,我全都堅持了下來。這裏引申下就是第三條建議了。
第三條,活動的的質量要大於(yu) 數量。我建議大家在9年級的時候多探索,找到自己的興(xing) 趣,然後就把它慢慢縮小到自己最感興(xing) 趣的,繼而把它做到極致。
第四條,就是申請時一定不要拖延,越早越好。你留給自己的時間越充裕,你的文書(shu) 質量包括其它所有申請材料的質量就會(hui) 越好,我其實覺得如果給我更多的時間,文書(shu) 的呈現效果會(hui) 更好。
此外,文書(shu) 的敘述也特別重要,可以參考Show, not tell 這個(ge) 能增加寫(xie) 作代入感的法則。同時,我會(hui) 建議大家多看往年優(you) 秀錄取範文,看多了,你自然就能get到招生官比較喜歡的表達方式。
以上就是關(guan) 於(yu) 哥倫(lun) 比亞(ya) 大學本科就讀體(ti) 驗的全部內(nei) 容。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