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常常說美本申請特別難,若你的目標是TOP30甚至TOP20的美國大學,更會(hui) 麵臨(lin) 極其激烈的競爭(zheng) ……
許多留學家庭從(cong) 9年級,甚至是初中就已經開始一門心思開始為(wei) 孩子規劃留學之路,這樣肉眼可見的“卷”和焦慮情緒一方麵來自於(yu) 頂尖美本越來越低的錄取率,許多家長在開始了解留學現狀時,都逐漸意識到想要獲得美國大學的青睞遠沒有那麽(me) 簡單……
比如在2022-23申請季被波士頓學院錄取的機構學員Rachel媽媽就曾在分享時寫(xie) 道:
我們(men) 有兩(liang) 個(ge) 女兒(er) ,相差10多歲,姐姐在十多年前取得錄取通知書(shu) 前,除了為(wei) 她開車找太平紳士在她的資料文件上簽字以外,我們(men) 沒有為(wei) 她做過任何幫助性的工作,甚至不知道她申請了哪些大學、需要什麽(me) 資料等。
因為(wei) 姐姐的緣故,我們(men) 原以為(wei) 美國大學申請是一件很簡單而又水到渠成的事,但在小女兒(er) 讀高二時,許多朋友提醒:現在申請美國大學很 內(nei) 卷 !
又比如在2022-23申請季被埃默裏大學錄取的機構學員Steven媽媽也寫(xie) 道:
美本申請是出名的 “玄學” 。這裏的邏輯到底是什麽(me) ?就是可控部分相當有限,或許隻有三成。化繁為(wei) 簡地看,孩子被錄取至少需具備七個(ge) 條件:硬件夠格(GPA+托福+SAT)、申請策略得當(ED用得好)、軟件給力(項目有亮點;文書(shu) 講出好故事)、各大學招生數及錄取率、競爭(zheng) 者水準與(yu) 數量、招生官特質偏好和運氣(含其他無法預知因素)等等……
隻有所有條件齊活才能對應一個(ge) offer 。不可控因素集中於(yu) ④ - ⑦合體(ti) 後這個(ge) 黑箱,這裏麵是多邏輯互動的混沌狀態,變幻莫測且信息高度不對稱。麵對這樣一個(ge) 複雜係統,我們(men) 最佳策略隻能是:把握有主動權的 ① ② ③ 做好,做到極致,然後等待命運的宣判。
除了極低的錄取率,許多國內(nei) 的孩子在準備美本申請時也會(hui) 麵臨(lin) 的另一挑戰就是,美國大學看重成績,但不止看重成績,在錄取決(jue) 策的過程中會(hui) 綜合考慮申請者提交的每一份材料,且會(hui) 結合申請者的背景和經曆去全麵考察其綜合素養(yang) 、學術能力、影響力、興(xing) 趣和理想等等。
也就是說,學習(xi) 成績好並不代表一定能夠獲得錄取,活動競賽五花八門也不代表穩操勝券。那美國大學到底想要什麽(me) 樣的學生呢?老師來帶大家看一看:
Yale University 耶魯大學
多年前,耶魯大學的第十七屆校長 Kingman Brewster 曾寫(xie) 道:
我們(men) 要尋找那些能夠充分利用耶魯大學的非凡資源的人,那些熱衷於(yu) 探索自己能力極限的人,以及那些不遺餘(yu) 力推進公眾(zhong) 福利的人,換句話說,就是那些關(guan) 心比自己更重要的事情的申請者。我們(men) 必須考慮申請者在耶魯的幫助下,是否有可能成為(wei) 他所選擇的領域的領導者。
今天,耶魯大學的目標依然不變 —— 招生辦尋找的正正是可以成為(wei) 各種不同領域的一代領袖的學生。因此,當招生官審核申請時,有兩(liang) 個(ge) 核心的問題是必須要作出判斷的:
誰最有可能充分利用耶魯大學的資源?
誰將對耶魯大學社區作出最重要的貢獻?
Barnard College 巴納德學院
在審閱申請時,巴納德學院的招生官會(hui) 問很多問題:
你在學業(ye) 上是否已經為(wei) 巴納德學院嚴(yan) 格的課程標準做好了準備?
你有什麽(me) 樣的興(xing) 趣愛好,能為(wei) 巴納德社區帶來什麽(me) ?
你將如何影響你的同學,並為(wei) 巴納德學院的生活和學習(xi) 社區做出積極貢獻?
為(wei) 了回答這些問題,招生官會(hui) 仔細考慮每一份申請材料:成績單、推薦信、考試成績和文書(shu) 等,對每位申請者的個(ge) 人素質、知識能力、興(xing) 趣、所修課程的難度以及在巴納德學院取得成就的潛力進行綜合考量。
理想的被錄取者應該具備公認的學術實力,擁有極強的求知欲和和持續發展的巨大潛力
雖然上述隻用了兩(liang) 所大學作為(wei) 例子,但相信許多已經初步了解過美國大學招生情況的家長和同學們(men) 也知道,興(xing) 趣 、貢獻 、影響力 和 潛力 都是美國高校招生頁麵的高頻詞語,也就是他們(men) 非常重視的要素。
那要如何向美國大學證明自己有長久堅持的興(xing) 趣,具備能夠為(wei) 身邊的社區甚至是世界作出貢獻的潛力,且能夠影響或領導同齡人共同進步?靠的就是你的 申請形象 了!
你的申請材料,包括背景信息、主文書(shu) 、補充文書(shu) 、活動列表和獎項列表等,以及一些可以選擇提交的視頻介紹或作品集,就是構建你的申請形象的一磚一瓦。
通過這些材料,你可以告訴招生官你是一個(ge) 什麽(me) 樣的人,如果你的申請形象極其符合大學的價(jia) 值觀,也具備許多大學看重的品質和能力,那能夠獲得錄取的概率就會(hui) 大大提高。
但話又說回來了,到真正需要申請的時候,學生往往也隻有17、18歲,在自我探索和認知方麵真的能夠達到那麽(me) 高的水平嗎?
機構的很多學員在開始進行申請規劃的時候,在被問及“你的興(xing) 趣愛好是什麽(me) ?”或“你將來想成為(wei) 什麽(me) 樣的人?”之類的問題時,也隻能緩緩打出一個(ge) "?“
但在顧問老師的帶領下,他們(men) 嚐試踏出舒適區,進行各種各樣的學術和非學術探索,經曆過一次又一次的挫敗和成長,漸漸找到了自己的興(xing) 趣和熱愛所在,也終於(yu) 能夠回答“ 我是誰?”這個(ge) 問題。
來看看成功獲得頂尖大學錄取的機構學員都是如何描述自己的申請形象的:
耶魯大學錄取者 Will
我的profile是既專(zhuan) 注於(yu) 計算機學術,又積極地觀察社會(hui) 、並利用自己的專(zhuan) 長解決(jue) 社會(hui) 問題的理工科申請者形象。美國本科錄取是一個(ge) 綜合考察的過程,需要看到在整個(ge) 申請材料中折射出的申請者的立體(ti) 形象。我認為(wei) 在我的profile中,最重要的是在申請材料中所展現的一以貫之的對於(yu) 計算機學科的熱愛,以及將所學到的知識用於(yu) 解決(jue) 實際問題的創新熱情 。
JHU錄取者 Bree
自我定位主要是通過總結和反思自己十多年來真正花時間和精力去做/真正認為(wei) 自己熱愛的事情。我個(ge) 人認為(wei) 這些事情不一定是某些成就,完全可以是自己的一些習(xi) 慣,比如說我同時熱愛藝術(主要是攝影)和理科,比如說我非常多愁善感,比如說我很喜歡觀察生活… 總之,這是一個(ge) 非常experience-based的東(dong) 西。
康奈爾大學錄取者 Joe
我覺得申請過程中關(guan) 於(yu) 個(ge) 人定位既是功利的塑造形象也是對自我興(xing) 趣的深入挖掘。所以開始的時候並沒有單純從(cong) 招生官的視角思考大學希望看怎樣的申請者。
我的家庭對傳(chuan) 統中國文化有很強的喜愛,我也因此產(chan) 生了興(xing) 趣,加上我對於(yu) 攝影攝像平麵設計等方麵的興(xing) 趣,很自然的就和傳(chuan) 統文化中的美學藝術圈產(chan) 生了聯係,並了解到了以中國木構建築為(wei) 代表的多種非遺文化,最後以古建築的研究者、保護者、傳(chuan) 承者和發展者的身份作為(wei) 自我定位。
巴納德學院錄取者 Sarah
我是通過不斷的內(nei) 省來探索 Who I Am 的,在保持自我的同時,我能夠挖掘自己內(nei) 心究竟想要什麽(me) 、究竟熱愛什麽(me) 。
而在大學申請中,我主要通過向招生官展現自己最為(wei) 突出和熱愛的經曆來定位Who I Am。課外活動要能夠體(ti) 現你對所處社區的貢獻,以及你是一個(ge) 怎樣的人。
在服務方麵,我主要專(zhuan) 注在自閉症問題的方麵,進行了繪畫心情日記的繪製和出版發行、慈善學校內(nei) 藝術療法課程的開展等等;在校內(nei) 我是服務委員會(hui) 的成員,足球隊的隊員,也參與(yu) 了公益小隊等等;在戲劇演出、策展、CTB比賽和詩歌創作等活動中我展現了我熱愛藝術、關(guan) 注文化的一麵,同時我還撰寫(xie) 了3個(ge) paper,其中一個(ge) 將我對電影藝術的熱愛和社會(hui) 學的研究結合,另外兩(liang) 個(ge) 也是關(guan) 於(yu) 文化研究和社會(hui) 學研究。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