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很多的帖子將港中文的文化管理(Cultural Management)和華威(Creative Media and Enterprise),利茲(zi) 的(culture creativity and entrepreneurship)以及KCL的Cultural & Creative Industries MA 混為(wei) 一談。
Come on, 這是大忌,這涉及到文書(shu) 方向是否切入準確,也就是招生官認為(wei) 你是否理解了專(zhuan) 業(ye) 的nature, 也就是關(guan) 乎著【文書(shu) 這種本來錦上添花的東(dong) 西是不是關(guan) 鍵時刻拉你下馬】。
再強調一遍,你的文書(shu) 不會(hui) 因為(wei) 你弄錯了一個(ge) 單詞拚寫(xie) 或者一個(ge) 隱晦的語法錯誤而被拒,但是會(hui) 因為(wei) 你在文書(shu) 中完全沒有理解申請項目的內(nei) 核而被拒。這類似於(yu) ,你去賣雨傘(san) 的店鋪去找肉包子,無論你給多少錢,你多麽(me) 優(you) 秀,人家不要你也是理所應當的。話不多說。
但凡一個(ge) 具備專(zhuan) 業(ye) 度的文書(shu) 老師仔細看港中文的Cultural Management 官網就會(hui) 發現這個(ge) 專(zhuan) 業(ye) 非常‘文化’,怎麽(me) 說呢,它涉及到的是文化的管理,也就是去管理文化,去管理一個(ge) 戲劇節,一個(ge) 劇團,一場演出。
簡而言之,它強調的是管理某種藝術形式或者藝術組織。管理對象是藝術形式或者藝術組織(國家大劇院,木木美術館,First 電影節)。它的本質最終目的讓商業(ye) 化運作將藝術和文化變得更好。這如同某個(ge) 舞蹈家家去學習(xi) 會(hui) 計學習(xi) 營銷,隻是為(wei) 了讓他所在的歌舞團能夠活下去,能夠讓他熱愛的藝術長存。
而利茲(zi) ,華威,愛丁堡,曼大,格拉的文化創意產(chan) 業(ye) (注意看,這裏有產(chan) 業(ye) 二字),更類似於(yu) :一個(ge) 鄉(xiang) 鎮企業(ye) 家請了歌舞團給他們(men) 新開發的樓盤伴舞,來讓這個(ge) 樓盤賣的更好。這兩(liang) 者有著本質的區別。
文化管理專(zhuan) 業(ye) 側(ce) 重的是用商業(ye) 的手段讓藝術本身更好的走進大眾(zhong) ,被大眾(zhong) 認可;文化創意產(chan) 業(ye) 是‘附庸風雅’,用一種創意的,看似有人文內(nei) 涵的營銷手段去兜售產(chan) 品。
換而言之,文化創意產(chan) 品賣的是口紅,把口紅雕上了故宮的窗花,最終還是賣口紅。而文化管理是拉了投資,學習(xi) 了管理人力資源,但最終還是為(wei) 了讓一場電影節辦的更好,讓那些小眾(zhong) 導演的作品可以被觀眾(zhong) 看到。
來個(ge) 正確的類似專(zhuan) 業(ye) 內(nei) 核分類吧,蝦和螃蟹雖然看著類似,但是不能混淆:
文化管理類專(zhuan) 業(ye) (專(zhuan) 業(ye) 課程內(nei) 核類似,可以彼此之間互相調整):
港中文——Cultural Management
KCL——Cultural & Creative Industries
曼大——Arts Management,Policy and Practice
南安——Arts and Cultural Leadership
這堆專(zhuan) 業(ye) ,強調的是管理藝術和文化,最終讓藝術和文化有更好的生存空間。
文化創意產(chan) 業(ye) 專(zhuan) 業(ye) :
愛丁堡——Cultural Industries
曼大——MA Creative and Cultural Industries
華威——Creative and Media Enterprises (MA)
利茲(zi) ——Culture creativity and entrepreneurship
格拉斯哥——Creative Industries & Cultural Policy MSc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