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yu) 準備留學的同學們(men) 來說,優(you) 先選專(zhuan) 業(ye) 還是選院校排名一直都是大家比較糾結的問題。
那麽(me) 什麽(me) 情況下適合選專(zhuan) 業(ye) ?什麽(me) 情況下適合選院校?分別都適合哪類學生?另外,SPS這種學院是否影響就業(ye) ?
畢竟除了哈耶普斯這類最頂尖的名校之外,其他學校都是各有特色,很難做到魚和熊掌兼得。今天機構就來幫助大家解決(jue) 這個(ge) 困惑啦!快來記重點!
一、所屬院校?極其不重要!
在充分競爭(zheng) 下,學校(指大學排名和知名度)、專(zhuan) 業(ye) (指專(zhuan) 業(ye) 的熱門主流程度,是否利於(yu) 就業(ye) ,專(zhuan) 業(ye) 是不是對應中國人價(jia) 值體(ti) 係裏的好工作)、申請難度門檻(指對本科成績、標化考試、筆麵試、文書(shu) 、運氣維度的要求),這三者是不可能三角(Impossible Trinity),學校和專(zhuan) 業(ye) 的重要性視具體(ti) 的行業(ye) 崗位和孩子發展的需求而定。
與(yu) 這個(ge) 留學申請的不可能三角非常類似的,是買(mai) 房置業(ye) 的不可能三角:地段、麵積、預算。盡管有人說,買(mai) 房最重要的就是地段/地段/地段(重要的事情說三遍),但仍然不得不考慮麵積這個(ge) 最重要的居住屬性,地段再好麵積不夠住還是不行的。學校與(yu) 專(zhuan) 業(ye) 的取舍,也有這層邏輯在。
其實就業(ye) 也有一個(ge) 不可能三角,那就是錢多、事少、離家近。
在這個(ge) 前提下可以得出的結論就是,所屬學院非常不重要,不夠格成為(wei) 三角中的一角。
哥大SPS學院、NYU的SPS學院、波士頓大學的MET學院諸如這類學院,總有申請人及其家長對其有偏見,認為(wei) 類似於(yu) 國內(nei) 的三本獨立學院,就業(ye) 受到區別對待。
其實,這類學院,他們(men) 建院和開設專(zhuan) 業(ye) 項目,並不是基於(yu) 學科基於(yu) 科研基礎的,而是基於(yu) 當下社會(hui) 發展的熱點話題(topics),即topic-oriented。這個(ge) 學院更多的承擔著教育培訓的作用,為(wei) 因職業(ye) 發展需要(充電、轉行)的人士提供教育課程。因此,這個(ge) 學院的教學人員,或從(cong) 獨立招聘,或從(cong) 其他學院兼用,或聘請社會(hui) 在職人士。為(wei) 了照顧在職人員學習(xi) ,往往在工作日晚上和雙休日白天上課。課程內(nei) 容重實踐和應用,而輕理論,從(cong) 這個(ge) 角度來看和商學院很像。
不管怎樣,SPS都是和其他學院平級的二級學院,發出的學位都是各個(ge) 大學正規的學位文憑。
舉(ju) 例一個(ge) 非常難申請的專(zhuan) 業(ye) :UCL的MSc in Banking and Digital Finance。它歸屬於(yu) 世界前10名校UCL,專(zhuan) 業(ye) 內(nei) 容是正宗的金融,申請難度極高(錄取率是UCL最低的幾個(ge) 專(zhuan) 業(ye) 之一)。然而,它歸屬於(yu) UCL的土木工程係。對此你是否一臉困惑呢?金融和土木工程八竿子也打不著啊!那如果你有這個(ge) Offer,並且沒有更好的選擇,你會(hui) 因為(wei) 它所在的院係而不去嗎?
而與(yu) 此同時,絕大多數企業(ye) 是不介意的,或者說根本就不關(guan) 心!若要具體(ti) 執行,有實操性嗎?有一個(ge) 客觀的學院排名嗎?大學一般不會(hui) 關(guan) 閉,世界大學排名也無非是每年有些許變化;而學院的更迭、合並、更名等都是很常見的。院係和專(zhuan) 業(ye) 的排名是很混亂(luan) 的,沒有一個(ge) 權威的排名。企業(ye) 並沒有時間精力去研究。他們(men) 的目標是創造利潤,用股東(dong) 給的資本金去最大化ROE,這是企業(ye) 的使命。企業(ye) 去研究這些學院,不具備可操作性,把時間精力花在研究這麽(me) 微觀層麵的學院區別,投入產(chan) 出比是很低的。
由此我們(men) 可以得出結論:歸屬什麽(me) 學院有時候隻是大學行政管理的一種選擇,完全是一個(ge) 可以忽略的次要矛盾。
二、王牌專(zhuan) 業(ye) VS名校光環?
相信這是很多準留學家庭的一大困惑,有人覺得應當學校優(you) 先,知名度更高的學校擁有更好的資源;也有人認為(wei) 專(zhuan) 業(ye) 更重要,更優(you) 質的專(zhuan) 業(ye) 教育意味著能培養(yang) 更強的能力……
從(cong) 客觀上來講,其實《The Economist》曾做過一個(ge) 關(guan) 於(yu) 美國大學選擇與(yu) 回報的調查研究。最終數據表明:從(cong) 未來的收入水平看,“學什麽(me) 專(zhuan) 業(ye) ”,可能比“在哪裏學”更重要。當然,兩(liang) 種說法都沒問題,想要確定這一問題,其實還得從(cong) 自己的著重點入手。
01、專(zhuan) 業(ye) 優(you) 先
● 學習(xi) 有動力,更容易取得成績
興(xing) 趣與(yu) 特長是學習(xi) 的原動力,如果清楚自己的興(xing) 趣或特長,那麽(me) 選擇一個(ge) 自己願意去努力的專(zhuan) 業(ye) ,並為(wei) 將來的人生事業(ye) 做打算,無疑會(hui) 更容易取得成就。在學習(xi) 中也會(hui) 擁有快樂(le) 的心態,更容易出成果。
● 不走彎路,職業(ye) 發展更加順暢
選好專(zhuan) 業(ye) 是求職的最好優(you) 勢,如果專(zhuan) 業(ye) 完全不符合你要求,進了名校也沒用。學校在一定意義(yi) 上說,隻會(hui) 陪伴你幾年時間,而專(zhuan) 業(ye) 則事關(guan) 未來,職業(ye) 將伴隨你一輩子。
● 提高生活質量,享受生活樂(le) 趣
如果對自己的學習(xi) 、工作沒有興(xing) 趣,或者做起來不順手,當然生活的質量也就降低了。跟隨自己的心,選擇一個(ge) 適合自己的、感興(xing) 趣的專(zhuan) 業(ye) ,開啟一段美好的人生。
專(zhuan) 業(ye) 沒你想象的那麽(me) 不重要,要具體(ti) 崗位具體(ti) 分析:
在服務業(ye) ,特別是商業(ye) 世界,很多從(cong) 業(ye) 人員的專(zhuan) 業(ye) 性並不來自大學所學的專(zhuan) 業(ye) 知識,而是靠職場的快速學習(xi) 和持續積累。比如投行業(ye) 務(這裏指狹義(yi) 的投行,做股市和債(zhai) 市一級市場上市融資輔導的業(ye) 務)、金融行業(ye) 機構銷售、戰略谘詢與(yu) 管理谘詢。這類行業(ye) 崗位,更看重應聘候選人底層的可遷移能力(Transferrable Skills),特別是快速學習(xi) 的能力(我不在乎你現在會(hui) 什麽(me) ,我在乎你能立即學會(hui) 什麽(me) )和能說會(hui) 道的高情商(做業(ye) 務的天賦)。
不看重你是學什麽(me) 專(zhuan) 業(ye) 的。正確的認識自己評估自己,如果自身有這方麵的特質,也有這樣的職業(ye) 目標,那麽(me) 學校裏學的專(zhuan) 業(ye) 的重要性就比較低了。所以,若你篤信“學校重要而專(zhuan) 業(ye) 不重要”,你也要明白這背後暗含的假設什麽(me) ?不是對你的專(zhuan) 業(ye) 知識專(zhuan) 業(ye) 能力沒有要求,而是恰恰要求更高,要求能出眾(zhong) 的可遷移能力(智商/情商/逆商:快速學習(xi) 、溝通與(yu) 口才、多任務、抗壓)!
而很多理工科領域,大學裏學的專(zhuan) 業(ye) 知識非常重要!比如,你想成為(wei) 一名算法工程師或數據科學家,那你就該堅持學習(xi) 數據科學、人工智能、計算機科學這類專(zhuan) 業(ye) ,也可以打打擦邊球學習(xi) 計算科學與(yu) 工程、計算數學、運籌學等,在堅持這類專(zhuan) 業(ye) 的前提下才是選擇盡可能好的大學。
可能遇到的問題
部分專(zhuan) 業(ye) 性強的學校名氣不大、規模較小,像這類普通學校在硬件設施、學校文化等方麵,跟名校依舊有所差距。畢業(ye) 後也會(hui) 遇到類似於(yu) 這樣的情況:專(zhuan) 業(ye) 等同的情況下,因為(wei) 不是名校出身被拒之門外。
02、學校優(you) 先
● 名校光環加身,收獲更多機會(hui) 和自信
首先,越是名校,越是錄取率低、申請難度大、同時排名還高。申到名校本身就是對自己能力和努力的一種認可,是一種階段性的成功,能夠給孩子帶來極大的自信。同時,上名校的學生往往更容易在第一印象獲得別人的尊重。在別人看來,能上名校的人是一個(ge) 厲害的人,不管孩子未來找工作還是在獲得身邊親(qin) 朋好友的認可上,都會(hui) 更有利,給孩子帶來更多機會(hui) 。更重要的是,當孩子嚐到了這種努力就會(hui) 有“尊重”和“回報”的甜頭之後,會(hui) 變得更認可自己、更有自信和樂(le) 觀精神,這樣的品質一旦形成,孩子一生受益無窮。
● 名校資源多,讓你開闊眼界
越是名校,往往財務狀況就越好。在這樣的情況下,它們(men) 就能幫你吸引到更多的資源。
首先最重要的教授和助教,越是名校,越容易吸引到頂級的教授、學者和助教;其次,學校有更多的錢去置辦更好的教室環境、實驗條件、教學輔助設施等等;再次,越是名校,它的圖書(shu) 館往往越多、藏書(shu) 也越好。
比如耶魯大學,校園不大,卻有大大小小20多個(ge) 圖書(shu) 館,藏書(shu) 總量超過1270萬(wan) 冊(ce) ,而且耶魯大學的圖書(shu) 館裏麵還有很多世人難以窺見的孤本和珍本,這些都是無價(jia) 之寶。最後,非常重要的一點,越是好學校,越是有更多的課程可供你選擇。像是學生人數並不多的哈佛,給學生開出了6000門課, 這是很多其他學校可望不可即的事情。更不用說平時幾乎不可能看見的各種著名的企業(ye) 家、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都搶著來你的學校辦演講,跟你充分討論該專(zhuan) 業(ye) 領域的知識和分享他們(men) 的成功經驗。
這些都是好學校能夠給你的無盡的財富,它們(men) 將從(cong) 各個(ge) 方麵浸潤你的思想和靈魂,讓你大學這幾年飛速成長,整個(ge) 人的氣質和氣度煥然一新,這都是好學校能給你的。
● 名校校友更優(you) 質
美國的高等教育,有一個(ge) 非常有特色的文化就是校友文化。幾乎每個(ge) 大學都有一個(ge) 校友關(guan) 係網。校友之間聯係緊密,並且大多學長學姐會(hui) 照顧後麵的學弟學妹。
而越是名校,身邊的校友往往越優(you) 質。以就業(ye) 來說,就像華爾街被哥大和紐大學子占領,矽穀被斯坦福、UCB、UT-Austin和CMU等學子占領一樣,一般越是名校,就越是容易去到更好的公司。而如果你是這些公司員工的校友或者學弟學妹,則更容易被這些公司錄取。
一是你的學長學姐已經在這些好公司裏麵打下了良好的口碑,公司願意錄取這些學校的學生;二是越好的學校越有學校榮譽感,校友願意互幫互助,覺得你是“自己人”,更願意推薦你。
學校裏學的專(zhuan) 業(ye) 知識,的的確確大部分是在工作中用不上的。哪怕是工作崗位和專(zhuan) 業(ye) 直接對口,也需要在工作中不斷學習(xi) ,學校裏學的隻是過時的基礎知識,在很多崗位並不必需。
大學生真的多,留學生也真的多。企業(ye) 的招聘經不起這麽(me) 海選(難道業(ye) 務不做了都停下來篩選應屆生?這不是本末倒置麽(me) ),故往往會(hui) 選擇用世界大學排名先篩走一些排名較差的大學的畢業(ye) 生,降低人力資源成本,提升行政效率。
但是,這種卡學校出身卡的並沒有那麽(me) 苛刻!並不會(hui) 非要卡個(ge) 世界前20甚至世界前10。一般來說,寬鬆一些的企業(ye) 會(hui) 卡世界前200;嚴(yan) 格一些的會(hui) 卡世界前100;比較牛氣的會(hui) 卡前50,少數企業(ye) 會(hui) 劃定世界前30。這裏說的世界排名主要參考QS,也有使用Times,也有綜合多個(ge) 世界大學排名形成自身的一個(ge) 名單的(比如網上流傳(chuan) 的某頭部券商的校招學校名單)。
綜上,建議綜合背景優(you) 秀的申請人,守住QS50這條線;綜合背景一般的申請人守住QS100這條線;所有打算出國讀書(shu) 的申請人,盡量守住QS200這條線。入圍了各個(ge) 排名線,就建議去考慮下具體(ti) 專(zhuan) 業(ye) 了。
可能遇到的問題
成績不突出的同學為(wei) 了選擇一個(ge) 好的學校,往往可能被迫調劑一個(ge) 自己不喜歡的、甚至偏門的專(zhuan) 業(ye) ,那麽(me) 在未來的學習(xi) 中將會(hui) 麵臨(lin) 很多困難。工作後也可能因為(wei) 進入不適合自己的行業(ye) ,而感到無限的壓力和痛苦。
三、就業(ye) 角度考慮,如何分析利弊?
多樣需求
所有工作崗位都是有用人要求的,企業(ye) 招聘都很慎重,大領導在公司運營方麵不一定會(hui) 關(guan) 注一些細節,但是遇上招聘員工,他往往會(hui) 參加一次終麵。畢竟,招一個(ge) 人進來,企業(ye) 是要付人工作和獎金的,人力成本不低。
而這個(ge) 用人要求,或機械無情地體(ti) 現在學校出身上,或嚴(yan) 苛地體(ti) 現在專(zhuan) 業(ye) 背景上,或隱性體(ti) 現在個(ge) 人能力上,但根本上還是為(wei) 了篩選出可以為(wei) 企業(ye) 創作價(jia) 值的人才。
於(yu) 是,我們(men) 看到了下麵這些選人標準:
1. 幾乎不看專(zhuan) 業(ye) ,注重人底層的可遷移能力,篩選學校出身:戰略與(yu) 管理谘詢、投行業(ye) 務;
2. 重點關(guan) 注專(zhuan) 業(ye) 技能:技術研發類崗位(IT開發、數據科學、芯片集成電路);
3. 所需專(zhuan) 業(ye) 和所在行業(ye) 不對應:金融行業(ye) 投研人員(偏好其所研究的行業(ye) 的專(zhuan) 業(ye) 背景);
4. 看學校更看專(zhuan) 業(ye) :金融行業(ye) 的投資交易類業(ye) 務及對應的中台風控(偏好金融工程專(zhuan) 業(ye) 背景,也考慮對崗位有興(xing) 趣有自我學習(xi) 鑽研的理工科背景候選人);
你看,是不是不同的行業(ye) 崗位對學校專(zhuan) 業(ye) 的要求偏好是不一樣的呢?
選擇關(guan) 鍵
關(guan) 鍵是什麽(me) ?是你有沒有對未來的職業(ye) 發展有想法?你有沒有一個(ge) 職業(ye) 目標?這個(ge) 目標,不應該是很空洞很人雲(yun) 亦雲(yun) 的。很多人回答這個(ge) 問題十有八九是:未來想從(cong) 事投行/券商/谘詢/互聯網的工作。這樣的話,一看就是沒有想法沒有規劃的人說的話。
有了一個(ge) 明確的目標,你做很多選擇就會(hui) 很坦然,哪怕專(zhuan) 業(ye) 沒有對口,你也能篤信通過實習(xi) 通過自學能夠水到渠成滿足用人單位的要求;沒有明確的目標,拿到的隻是一張名校文憑,這樣的人太多了。
所以,請好好想清楚,對自己的未來負責。選擇學校而犧牲專(zhuan) 業(ye) ,選擇專(zhuan) 業(ye) 而犧牲學校,都是有道理的,各自適用於(yu) 特定的職業(ye) 目標。關(guan) 鍵就是你得有這麽(me) 一個(ge) 具體(ti) 的目標,這個(ge) 目標絕不是泛泛的:投行/券商/谘詢/互聯網。
其實,本科階段的專(zhuan) 業(ye) 學習(xi) 專(zhuan) 不到哪裏去。如果將來要做專(zhuan) 業(ye) 工作,例如醫生、律師、科學家、工程師等,必須經過嚴(yan) 格的訓練,要有碩士和博士學位。
但高端就業(ye) ,一定是持續終身學習(xi) 專(zhuan) 業(ye) 知識的,業(ye) 務打法一定是不斷演進迭代的,不可能指望本科加碩士的這五六年能管夠你30多年的職業(ye) 生涯,那可能得是小學和中學的老師才行。如果你有很明確的技術性行業(ye) /崗位職業(ye) 目標,那專(zhuan) 業(ye) 至少和學校同樣重要,請堅持專(zhuan) 業(ye) !
不過,在一些大類專(zhuan) 業(ye) 學科中,不建議你執著於(yu) 某個(ge) 特別具體(ti) 的專(zhuan) 業(ye) ,這種過度看重專(zhuan) 業(ye) 的極端是不可以走的。比如,某學生想要從(cong) 事數據方向的工作,執著於(yu) 申請Data Science這個(ge) 專(zhuan) 業(ye) ,非得叫這個(ge) 名字的專(zhuan) 業(ye) 才行。但實際上,數據科學、人工智能與(yu) 機器學習(xi) 、統計學、運籌學、計算科學與(yu) 工程(計算數學)、計算機科學、信息管理與(yu) 信息係統,這些專(zhuan) 業(ye) 都是高度相關(guan) 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選擇讀哪個(ge) 專(zhuan) 業(ye) ,隻不過是決(jue) 定了哪些專(zhuan) 業(ye) 知識在大學裏學,而剩下的其他方向的知識其實都需要在30多年的職業(ye) 生涯裏學。所以,如果你認定了這類技術性的職業(ye) 崗位,哪部分在學校通過學位課程學,哪部分日後到職場裏學,這很重要嗎?這就不重要了,這時候在做選擇的時候就該要兼顧學校了。
每個(ge) 人的留學目的不同,選擇的答案自然也因人而異。不管是學校還是專(zhuan) 業(ye) ,都應該以適合自己為(wei) 出發點。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