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正值申請季,想必大家都在緊鑼密鼓地製定選校清單。但是大學申請隻申請衝(chong) 刺夢校並不夠,因為(wei) 大學申請結果是無法預測的,沒有人能保證自己會(hui) 被某所大學錄取。所以大家不能隻申請藤校或者排名前十的學校,而是要合理規劃選校名單,挑選目標學校和保底學校,讓自己的申請更加平衡。
那麽(me) 在選校時,該如何挑選目標學校和保底學校?怎樣界定保底學校的範圍?是否可以將Top30作為(wei) 保底選擇?機構顧問將在本文中為(wei) 你一一詳解。
什麽(me) 是目標學校和保底學校?
一般來說,你申請的學校可以分為(wei) 三類:衝(chong) 刺學校、目標學校和保底學校。如果某所學校競爭(zheng) 很激烈,或者你的成績達不到它的門檻,那麽(me) 這所大學就算是衝(chong) 刺學校。這些學校往往也是很多學生心目中的夢校,所以她們(men) 可能是最難申的。
如果你的成績達到了學校的門檻,這所學校就可以稱為(wei) 目標學校。目標學校的判斷相對主觀,因為(wei) 它取決(jue) 於(yu) 你的GPA和其他標化分數。你無法保證自己會(hui) 被目標學校錄取,因為(wei) 學校除了成績,還會(hui) 考慮其他方麵的因素。因此,挑選這些學校一定要慎重。
至於(yu) 保底學校,則是你最有把握被錄取的學校。通常來說,你的成績需要高於(yu) 保底學校75%的已錄取學生的水平。相比衝(chong) 刺學校和目標學校,這類學校錄取率更高。
我們(men) 建議大家創建一份選校表格,整理選校過程中的各種數據。這份表格需要包含每所學校已錄取學生的GPA、標化成績中位數(如果你也考了標化)、錄取率以及優(you) 劣勢。分析完這些數據後,你可以把學校標注為(wei) “衝(chong) 刺”“目標”或“保底”,確保自己的選校列表結構合理。
選擇目標學校要考慮的因素
目標學校不隻和成績有關(guan)
衝(chong) 刺學校和保底學校非常好判斷,它們(men) 是根據排名、聲譽和錄取率確定的。但在選擇目標學校時,我們(men) 需要考慮成績之外的因素。一方麵是因為(wei) 好的大學不僅(jin) 僅(jin) 隻看分數,另一方麵也因為(wei) 標化分數的重要性在減弱。舉(ju) 個(ge) 例子,哈佛錄取的學生SAT中位數隻有1520分,但就算你SAT分數高於(yu) 這個(ge) 數字,你也不能把哈佛當做目標學校。哈佛這樣的大學在招生過程中還會(hui) 衡量其他方麵,比如學生挑戰自我的能力以及課外活動領導力。
如果你成績優(you) 異,領導力突出,可以把頂尖大學作為(wei) 衝(chong) 刺學校。與(yu) 此同時,你可以把排名低於(yu) 前20的大學,但是依然很有實力的大學定位為(wei) 目標學校。這些學校包括密歇根大學、喬(qiao) 治城大學和卡耐基梅隆大學等等。
目標學校取決(jue) 於(yu) 學生本人
前麵也有提到,目標學校的選擇是很主觀的。不論成績好壞,別人的目標學校都不一定適合你,反之亦然。對成績和課外表現優(you) 異的同學而言,目標學校也許是排在20多名的大學,比如弗吉尼亞(ya) 大學和南加州大學,甚至是前十的文理學院,比如韋爾斯利學院和明德學院。
但如果你成績不是那麽(me) 理想,對自己申請把握不大,以上這些學校可能就算衝(chong) 刺學校了,畢竟它們(men) 申請競爭(zheng) 還是很激烈。這種情況下,你的目標學校可能是排在30名左右的大學,比如波士頓學院、紐約大學和塔夫茨大學。但是考慮到最近幾年申請競爭(zheng) 越來越激烈,比如紐約大學去年錄取率也創下新低,也許這些學校最後也會(hui) 成為(wei) 衝(chong) 刺學校。
總的來說,你需要詳細了解每所大學的情況。被目標學校錄取會(hui) 是申請季中的一針強心劑,所以一定要認真考慮這類學校。
選擇保底學校要考慮的因素
判斷這所學校算不算保底
申請不可能百分百成功。選校時,大家要先了解各大高校的錄取率、已錄取學生的GPA和標化成績。一般學校官網會(hui) 公布這三項信息。上網搜索“大學名稱+admitted student profile”,比如說“Boston University admitted student profile”,很容易就能找到相關(guan) 信息。這些數據每年都在更新,一定要查看最近的數據。
你的GPA要遠高於(yu) 保底學校已錄取學生的平均值,標化成績要在前25%的區間。這就意味著,單看成績,你可以排在申請者群的前25%,但也不要忽視其他重要因素,比如課外活動、推薦信和文書(shu) 。現在很多學校可能不要求標化分數,你就更要重視其他申請材料。另外,考慮到Top30大學的申請難度,我們(men) 並不建議大家把她們(men) 當做保底院校,盡管你的分數可能排在申請者群的前25%。
怎麽(me) 鎖定保底學校?
選保底學校沒有萬(wan) 能公式。一類不錯的保底學校是州內(nei) 公立高校,因為(wei) 它們(men) 錄取率高,學費低。另一類保底學校是綜合錄取率高,但某些專(zhuan) 業(ye) 很強勢的大學。舉(ju) 個(ge) 例子,有的大學錄取率高達60%,但你喜歡的專(zhuan) 業(ye) 排名卻非常好。此外,你還可以找一些在地理位置、規模或專(zhuan) 業(ye) 優(you) 勢等方麵和夢校相似的大學,把它們(men) 作為(wei) 保底。
如果你的高中使用Naviance係統,那麽(me) 你可以借助這套係統的圖表分析大學的錄取趨勢,了解自己高中的情況。Naviance可以生成每一所大學的圖表,你可以查看自己高中的學長學姐申請某所大學的成功率。在散點圖中,你可以尋找和你實力相似的學生,從(cong) 而預測錄取結果。如果和你成績差不多的學長學姐被錄取了,這就說明你機會(hui) 也很大。但是,申請中有太多的不確定性,Naviance的數據也隻能起參考作用。
明確保底學校數量
申請的不確定性真的很大,所以選校時要合理規劃三類學校的數量,以應對各種可能的情況。三類學校的具體(ti) 比例因學生而異,但我們(men) 的建議是:30-35%為(wei) 衝(chong) 刺學校,40-45%為(wei) 目標學校,20-25%為(wei) 保底學校。
不要忽視自己的興(xing) 趣
不是錄取率高的大學都能成為(wei) 保底學校。一定要先做功課,確定自己喜歡這所大學。很多申請者會(hui) 把自己根本不想去的學校拿來保底,這是不對的。保底學校不是最差的出路,它隻是錄取率比別的學校高而已。
和其他兩(liang) 類學校一樣,保底學校的專(zhuan) 業(ye) 設置、課外活動和校園文化要符合你的興(xing) 趣和目標。補充文書(shu) 要寫(xie) 得真誠熱情一些。如果招生官覺得你隻是為(wei) 了錄取率才申請的,他們(men) 會(hui) 直接拒掉你。
選擇目標學校和保底學校需要非常慎重。不要因為(wei) 過於(yu) 關(guan) 注衝(chong) 刺學校而忽視了其他機會(hui) 。如果你能平衡三類大學的數量,不管最終結果如何,你都會(hui) 進入一所滿意的大學。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