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申請,是眾(zhong) 多優(you) 秀學生下場競技,競爭(zheng) 本就激烈。而回看一些專(zhuan) 業(ye) 的錄取數據,我們(men) 發現有些專(zhuan) 業(ye) 的競爭(zheng) 可謂是“卷上加卷”。不足10%的整體(ti) 錄取率,意味著有超過90%的申請者最終都折戟於(yu) 此,未能斬獲offer。
這些低錄取的專(zhuan) 業(ye) 為(wei) 何這麽(me) 卷?未來申請還應該納入考慮嗎?如果申請,又該如何提升自己的競爭(zheng) 力和成功概率?此篇內(nei) 容,機構將梳理G5院校低錄取率專(zhuan) 業(ye) 、剖析難錄取的原因,並為(wei) 大家未來選擇相關(guan) 專(zhuan) 業(ye) 及提升申請優(you) 勢,帶來更深度的參考。
01 G5院校低錄取率專(zhuan) 業(ye) 盤點
牛津錄取率最低的10個(ge) 專(zhuan) 業(ye)
*以下數據為(wei) 20年-22年3年均值
劍橋錄取率最低的10個(ge) 專(zhuan) 業(ye)
*以下數據為(wei) 22 Entry數據
LSE錄取率最低的10個(ge) 專(zhuan) 業(ye)
*以下數據為(wei) 23 Entry數據;部分專(zhuan) 業(ye) 因申請人數太少,不統計入內(nei)
IC錄取率最低的10個(ge) 專(zhuan) 業(ye)
UCL錄取率最低的10大專(zhuan) 業(ye)
*以下為(wei) 23 Entry數據,為(wei) 便於(yu) 統計,官網數據顯示<5時取值2.5
橫向對比5個(ge) 院校的數據可以看出:經濟學方向及計算機方向的專(zhuan) 業(ye) 是G5共同的卷王,在5所院校中都是低錄取專(zhuan) 業(ye) ;此外醫學和法學專(zhuan) 業(ye) 也都不辜負大家對它們(men) “很難申”的認知。
另外,部分低錄取專(zhuan) 業(ye) 是學校的特色專(zhuan) 業(ye) 或招牌專(zhuan) 業(ye) ,例如劍橋的HSPS(錄取率11.1%)、牛津大學的PPE專(zhuan) 業(ye) (錄取率11%);或者是較為(wei) 小眾(zhong) 招生額較少的專(zhuan) 業(ye) ,如牛津大學的物理與(yu) 哲學專(zhuan) 業(ye) ,平均每年隻有13人入學。
02 為(wei) 什麽(me) 錄取這麽(me) 難?
01、申請紮堆,分母基數大
從(cong) 5個(ge) 院校的錄取數據來看,一些低錄取率專(zhuan) 業(ye) 是當下最熱門的專(zhuan) 業(ye) ,申請者紮堆導致分母變大,在錄取名額基本不變的情況下,錄取率便一路走低。
比如劍橋和牛津錄取率最低的專(zhuan) 業(ye) 都是計算機科學,IC錄取率最低的專(zhuan) 業(ye) 也大都是計算機方向的專(zhuan) 業(ye) 。而根據今年6月UCAS的官方數據,申請計算機專(zhuan) 業(ye) 的人數創曆史新高,有94,870份關(guan) 於(yu) 計算機專(zhuan) 業(ye) 的申請。高於(yu) 去年的86,630 份(+9.5%)和 2021年的71,150份(+33.3%)。大家趨之若鶩的專(zhuan) 業(ye) ,自然會(hui) 導致競爭(zheng) 加劇。
02、小眾(zhong) 專(zhuan) 業(ye) /冷門專(zhuan) 業(ye) ,申請錄取人數都很少
有的專(zhuan) 業(ye) 因為(wei) 熱門而導致難錄取,有的專(zhuan) 業(ye) 卻因為(wei) “冷”而變成低錄取率專(zhuan) 業(ye) 。比如LSE的政治與(yu) 曆史專(zhuan) 業(ye) ,23 Entry錄取率為(wei) 0,因為(wei) 它僅(jin) 有12個(ge) 申請者,最終錄取數人數小於(yu) 3,官方發布的數據中便呈現出0%的錄取率(<3往往會(hui) 被視為(wei) 無法統計或者以0計算)。
而這個(ge) 專(zhuan) 業(ye) 在22 Entry有400人申請,有52人拿到了offer;在21 Entry有304人申請,75人拿到了offer。錄取率從(cong) 24.7%到13%再到0,變動非常大。
LSE政治與(yu) 曆史專(zhuan) 業(ye) 3年申錄官方數據對比
03 難錄取趨勢下,如何提升申請成功率?
專(zhuan) 業(ye) 選擇上,可以嚐試“曲線救國”
比如同樣是LSE的經濟學類專(zhuan) 業(ye) ,純經濟專(zhuan) 業(ye) 和數學與(yu) 經濟專(zhuan) 業(ye) ,根據機構獨家數據平台的測算,對於(yu) 同一水平的申請者,2個(ge) 專(zhuan) 業(ye) 的錄取概率是不同的(24%與(yu) 33%)。
如果學生想要學習(xi) 經濟方向,又想要增加自己進入夢校的概率,就可以根據這一數據調整自己的專(zhuan) 業(ye) 選擇策略。
學校選擇上,謹慎設置梯度
難錄取的專(zhuan) 業(ye) ,尤其是熱門專(zhuan) 業(ye) ,在選校梯度上就需要謹慎考慮。否則按照通常認知水平下設置的選校組合,也許並沒有實現衝(chong) 刺-穩定-保底的階梯策略,反而都是“錄取高難度”。
我們(men) 以熱門專(zhuan) 業(ye) 經濟學為(wei) 例,學生計劃申請劍橋、LSE、UCL、KCL這幾所學校。從(cong) 大家對這幾所學校的普遍認知來看,這種梯度“似乎是合理的”;但對於(yu) 申請經濟學專(zhuan) 業(ye) ,這個(ge) 組合其實並不夠穩妥。
首先,劍橋以及LSE的經濟學專(zhuan) 業(ye) ,都是10%左右低錄取率專(zhuan) 業(ye) ;UCL經濟學平均錄取率在18%左右。而這個(ge) 組合中被視為(wei) 保底校的KCL,其實未能起到保底作用——根據Blue的數據平台算法,3A*及更高成績學生申請KCL經濟學專(zhuan) 業(ye) 的平均錄取率隻有22%。
而與(yu) KCL處於(yu) 同一梯度的愛丁堡大學和曼徹斯特大學,這一數據分別為(wei) 67%和93%,更適合作為(wei) 保底校。
從(cong) 標化成績到競賽背提,全麵提升
在科學規劃的基礎上,“努力”是應對越來越卷申請趨勢的核心法則。“既然都這麽(me) 卷,還有必要申嗎?”可能這樣的疑問偶爾也會(hui) 浮現在大家的心頭。但是申請之路本就是百舸爭(zheng) 流,如果真的心向往之,就應該迎難而上。
機構也已經幫助很多學員錄取到G5“高難度專(zhuan) 業(ye) ”,如果我們(men) 挖掘offer holders的成功經驗,答案就是,從(cong) 標化成績、競賽再到文書(shu) 筆麵試,要成為(wei) 六邊形無短板戰士,才能脫穎而出。
了解低錄取率專(zhuan) 業(ye) 及背後的競爭(zheng) 態勢並不是為(wei) 了煽動焦慮,也不是勸解大家完全回避競爭(zheng) ;
而是提醒同學們(men) ,掌握更多的信息和資訊,才能結合自身情況做出更科學的規劃和選擇,取得留學申請的最優(you) 解,讓每一份努力都不被浪費。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