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為(wei) 大家帶來分享的是本屆斬獲帝國理工 土木工程專(zhuan) 業(ye) offer的K學長,他說:能在世界地圖上留下腳印是一件很酷的事情。
01、建築是成為(wei) 一道長期的風景線也是一項重要的人類發展支持
小時候出去旅遊,我最感興(xing) 趣的除了美食就是各類地標建築等,最初隻是覺得作為(wei) 一名工程師去設計建築物很酷,但後來看到新海誠的建築廣告後受到了特別大的感觸,想著如果能留下一棟自己親(qin) 手設計的建築,不僅(jin) 可以成為(wei) 一道長期的風景線,同時部分建築工程也能夠幫助到很多人,比如水壩,既可以防治洪水傷(shang) 害,還幫助了農(nong) 作物澆灌工程的開展。這讓我感受到了建築的偉(wei) 大意義(yi) ,也為(wei) 今後自身職業(ye) 發展的方向奠定了基礎,希望能夠為(wei) 人類,甚至於(yu) 為(wei) 全世界出一份力。
我是一個(ge) 對自己今後的學習(xi) 方向有較為(wei) 明確規劃的人,所以在明白自己的喜好方向後我立刻找老師商量決(jue) 定好了選課,選擇了物理、數學、化學。由於(yu) 我不想深入物理或數學的純科研領域,並且希望在讀完本科以及碩士後便能投身於(yu) 實際建設項目中,於(yu) 是我就與(yu) 升學老師在工程係中尋找適合自己的專(zhuan) 業(ye) ,綜合申請難度後選擇了土木工程。
帝國理工 土木工程申請要求👇
(點擊圖片 放大查看)
圖片來源 帝國理工官網
帝國理工 土木工程近三年申請數據👇
數據來源 帝國理工官網
02、不斷提升自學與(yu) 合作能力 保持對專(zhuan) 業(ye) 知識的好奇心
我覺得PS文書(shu) 整體(ti) 撰寫(xie) 的比較順利,能夠使用的素材不多不少剛剛好。我在寫(xie) PS前特意研究過成為(wei) 一名合格的土木工程師需要具備哪些技能,所以在文書(shu) 的兩(liang) 段主題段落,對應著更為(wei) 重要的兩(liang) 點土木工程師特質。每段用一個(ge) 土木工程的知識點引出相關(guan) 學術活動並總結從(cong) 中我提升了自己哪方麵的能力。
學術活動我一般會(hui) 選擇能夠幫助我查漏補缺的。由於(yu) 最初我的成績並不是非常理想,並沒有達到衝(chong) 刺牛劍G5的標準。總結了自身原因後,我發現自己無法準確掌握每道題的得分點,即使能夠明白題目的含義(yi) ,但一直在答案邊緣徘徊,所以我就決(jue) 定在課餘(yu) 花更多時間提升自己。
申請前一年的暑假我參加了夏令營,不僅(jin) 能夠鞏固已經學過的知識點,積累更多的課外知識,還因為(wei) 身邊的人是來自各個(ge) 地區的學霸,一直身處濃厚的學習(xi) 氛圍中,激起了強烈的鬥誌。我將在這期間用意大利麵搭建承重橋的活動經曆寫(xie) 進了文書(shu) 中。怎樣的建模設計能夠用數量更少數量的意大利麵承受更大的力?老師不會(hui) 一上來就進行講解,更多依靠自己搜索資料,鍛煉了我的自學能力。另外,這是一個(ge) 合作項目,與(yu) 他人合作解決(jue) 問題的過程中也鍛煉了我的team work能力。
我設想過在未來進行不同的工程項目時可能要與(yu) 多名其他領域的專(zhuan) 家合作,所以自學能力與(yu) 合作能力是兩(liang) 個(ge) 土木工程師需要具備的重要特質。保持好奇心也同等重要,要學習(xi) 的知識實在是太多了,大部分的課餘(yu) 時間我都在學習(xi) 土木相關(guan) 知識,每學到一個(ge) 新的點我就會(hui) 加入一些自我見解。
文書(shu) 中我還寫(xie) 了一些自己初中時參加過的學術活動,所以實際上相比較學術活動經曆豐(feng) 富的其他申請者們(men) ,我覺得自己並沒有十分過硬的學術背景。
03、土木工程更加注重的是實踐能力
IC土木工程筆試是線上的形式,帝國理工學院會(hui) 發送test邀請鏈接郵件,在限定時間內(nei) 完成並提交即可。筆試時長為(wei) 30分鍾,考察範圍在A Level數學以及物理相關(guan) 的課內(nei) 知識點。整體(ti) 難度我覺得適中,我身邊的學長學姐們(men) 普遍認為(wei) 比較簡單,所以我並沒有花費大量精力在準備筆試上。
圖片來源 帝國理工官網
由於(yu) 土木工程中的一些項目預期成果並不完全依靠數學或物理公式推算得出,而是更加注重知識的運用與(yu) 動手實踐方麵的能力。所以在達成數學與(yu) 物理兩(liang) 個(ge) 科目的基本標準後,我花費了更多精力在積累土木工程知識以及研究土木工程的實際項目中。
04、詳細描述解題思路 一定不要放棄回答
IC土木工程的麵試采用線上錄製的方式。印象裏一共有4-5個(ge) 問題,包含了物理題和general questions等。從(cong) 收到麵邀郵件到截止日一共隻有大約3-5天,在這個(ge) 時間段內(nei) 的任意時間完成即可。這期間我參加了別的院校麵試,相當於(yu) 準備期間一直在實操練習(xi) 。同時還瀏覽了不同類型建築的解說視頻不斷積累土木領域的知識,回答問題時能夠更加應對自如。
當時我想著淩晨三點鍾夜深人靜的時候不容易受幹擾,比較適合錄製。結果在電腦前不斷演練,一直坐到了早上八點鍾也沒有鼓起勇氣按下錄製鍵。害怕繼續拖下去有可能會(hui) 睡著,我才毅然決(jue) 然開始錄製麵試視頻。其實正式錄製時我反而覺得沒有那麽(me) 緊張,general questions我答得還不錯,主要得益於(yu) 之前的練習(xi) 以及模擬麵試中我會(hui) 經常瀏覽官網,總結帝國理工認為(wei) 的優(you) 秀申請者的標準。
回答物理題時發生了一些小插曲,因為(wei) 題目彈出後的準備時間非常有限,導致我有點緊張,最初的解題方向跑偏了。意識到之後我趕緊改變了思路,重新開始計算。麵試結束後我又重新推導了一遍,發現改變答題方向後,雖然思路沒錯,但答案依舊是不對的,但幸好最終還是順利收到了offer。所以建議大家在麵試時一定要多說,按照自己的思路詳細描述每一步這樣做的原因,一定不要放棄回答。
另外,大家也可以注意一下麵試時的著裝,一定要得體(ti) ,並且保證背景中的環境都打理幹淨了,給麵試官留下更好的印象。
05、申請的過程就是在不斷積累專(zhuan) 業(ye) 知識
整個(ge) 申請階段中我遇上過的最大困難便是如何大量積累知識。由於(yu) A Level階段的學習(xi) 並沒有涉及到很多與(yu) 土木工程相關(guan) 的專(zhuan) 業(ye) 知識,在經過大量自主學習(xi) 以及閱讀了學長推薦的專(zhuan) 業(ye) 書(shu) 籍後,我才算對這個(ge) 專(zhuan) 業(ye) 有了基礎的了解。
建築不僅(jin) 僅(jin) 需要進行物理工程的技術層麵受力分析、設計建築物等,同時還要考慮交通設置、工程用料等等。在自學的同時我還跟著老師瀏覽了各類土木的標誌性建築,包括熱門的都江堰一帶的建築和一些比較小眾(zhong) 罕見的建築等。我認為(wei) 這對麵試準備也有一定的好處,在研究這些建築物的過程中我還挖掘出了更多新穎的內(nei) 容,保證有足夠的事實論據來支撐自己的觀點。
比如我印象最深的一個(ge) 建築是沙漠幹旱氣候地區的一種特殊建築結構,能使空氣四周流通,降低室內(nei) 溫度,基於(yu) wind catcher這個(ge) 知識點,老師也幫助我梳理了很多物理上的熱傳(chuan) 導相關(guan) 內(nei) 容等,更大程度上擴展了我對於(yu) 土木工程領域的知識。
我還會(hui) 實時關(guan) 注土木相關(guan) 的世界新聞,global goals中提出了今後工程相關(guan) 零碳排放量的目標。於(yu) 是我又去了解了一棟建築從(cong) 建立到拆毀整個(ge) cycle中對環境能源的影響。所以從(cong) 有了明確的申請目標開始,我就持續不斷拓寬自己在土木領域的視野,每學習(xi) 到一個(ge) 新的知識,我就會(hui) 嚐試進一步了解。
06、能在世界地圖上留下腳印是一件很酷的事情
我想對像我一樣沒有很多機會(hui) 或是精力參與(yu) 學術活動的學弟學妹們(men) 說:一定不要灰心,著重描述自己與(yu) 專(zhuan) 業(ye) 的匹配度,為(wei) 理想中的專(zhuan) 業(ye) 付出了什麽(me) ,體(ti) 現出自己的學術熱情,對專(zhuan) 業(ye) 知識提出自己的見解同樣可以給招生官留下深刻的印象。
大家可能會(hui) 在PS中羅列很多參與(yu) 過的活動以及成就,但同時我們(men) 也應該傳(chuan) 達出自己參加活動後哪些能力得到了提升。比如我會(hui) 描述在參加學術活動以及動手實踐的過程中展現了自學能力,強調了leadership和team work能力,而不是專(zhuan) 注於(yu) 告訴招生官,我用了多少根意大利麵就承受了多少公斤類似這樣的結果。過程中的收獲我認為(wei) 是遠大於(yu) 結果的。
因為(wei) 課內(nei) 學習(xi) 很少涉及到土木相關(guan) 知識,所以剛開始會(hui) 不確定自學的方向是否正確。大家一定要多和老師溝通科目搭配規劃等,盡早完成申請遞交以及各類考試。
最後,非常感謝我的老師們(men) 在申請期間緊盯我進度,陪我積累土木專(zhuan) 業(ye) 知識,幫助我打磨文書(shu) ,在各方麵給予了我幫助~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