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申請比較文學需要哪些軟硬條件?
最重要的還是語言功底,也就是用英語寫(xie) 作和交流的能力,尤其是寫(xie) 作能力——因為(wei) 如果你不能寫(xie) 作,作業(ye) 就完成不了,口頭交流至少可以通過減少在課堂上說話。
不過如果你口頭交流不好的話,沒有辦法參與(yu) 大家的討論,也會(hui) 是很不開心的。總之,語言功底是很多事情的基礎。
在英語和中文之外,你可能還需要第三門外語,比如我就是中、英、德三語。其實有的時候古漢語也可以算作第三門外語,因為(wei) 如果拉丁算是第三門外語的話,為(wei) 什麽(me) 古漢語不能算作第三門外語呢?
但是這個(ge) 也要看各個(ge) 學校招生官,通過跟學校的招生委員去進行交流,來獲得相關(guan) 的信息,還是有一定的可行性的。此外,如果你的第三門語言不那麽(me) 精深,但你有閱讀文獻的功底也可以。
跨專(zhuan) 業(ye) 申請而言,如果你的專(zhuan) 業(ye) 可以和比較文學中你所提出來的研究項目相結合,其實競爭(zheng) 力更大。比如你會(hui) 編程、會(hui) 生物,甚至你有後人類理論、BIO politics或者是認知方麵的一些理論,你都可以把相關(guan) 的一些知識聯係過去,但是需要自圓其說,就能夠讓自己在申請中獲得更大的競爭(zheng) 力。
但如果你是學英語或者漢語言文學的也不要氣餒,因為(wei) 你的語言功底很好,這個(ge) 是比較文學專(zhuan) 業(ye) 的立身之本。
02、申請前準備的重點
短期準備中writing sample和 statement of purpose尤其重要。長遠準備需要大量閱讀你感興(xing) 趣的領域的文獻,尤其是你要自己想清楚研究方向是什麽(me) ,需要做一些思考。
statement of purpose就是關(guan) 於(yu) 你的研究計劃,而不是關(guan) 於(yu) 你過去的經曆(比如說你讀了哪些書(shu) ,或者是做了哪些實習(xi) ,不需要講這些東(dong) 西)。
請大家不要把這兩(liang) 樣東(dong) 西搞混,如果學校不要求你遞交personal statement,你就絕對不能把 statement of purpose寫(xie) 成personal statement,尤其是不要寫(xie) 成一個(ge) 流水賬式的(就是我什麽(me) 時候幹了什麽(me) ),這樣是寫(xie) 文書(shu) 的大忌。
比較文學與(yu) 其他專(zhuan) 業(ye) 的申請過程沒有太大區別,重點還是要回到你的研究計劃,你的興(xing) 趣是最重要的。如果你是真正的感興(xing) 趣,相應也會(hui) 付出很多的時間和苦工,這個(ge) 是毋庸置疑的。
03、申請時間
申請時間我講的以美國為(wei) 主。
美國碩博項目的申請截止時間通常是在12月到1月之間,名校它通常12月1日就截止了,排名稍微靠後的學校通常會(hui) 在1月中截止,極少數學校會(hui) 在1月底截止。
所以其實對我個(ge) 人來講,就隻要知道學校的申請截止日期就夠了。
首先一年的時間中,你可以慢慢瀏覽學校的網站,對老師項目等信息做筆記和評估,不同的學校需要哪些資料,申請截止日期你也要做一些筆記。要留意的是有些學校可能甚至不需要你提交標準化考試的成績,比如說有些學校現在已經因為(wei) 覺得需要支持教育公平,不要求大家提交雅思或者是 GRE的成績了。
但是如果你想要盡量盡可能的申請較多的學校,你可能也要同時準備標準化考試,然後你在那之前把所有的文書(shu) 資料和標準化考試的成績準備好就好了,其實也沒有那麽(me) 複雜。
04、文書(shu) 寫(xie) 作
文書(shu) 寫(xie) 作依然是以個(ge) 人的研究計劃為(wei) 主。研究計劃怎麽(me) 寫(xie) 呢?
通常你要介紹你的研究對象,因為(wei) 一個(ge) 詞語大家對它的理解可能會(hui) 不一樣,所以需要先界定你的研究對象和範圍,然後對它做一個(ge) 定義(yi) 。
然後你需要在大量閱讀專(zhuan) 業(ye) 文獻的基礎上,總結出本專(zhuan) 業(ye) 不同的領域,或者其他相關(guan) 學科對於(yu) 該對象或者內(nei) 容的研究現狀,就是進行一個(ge) 總結和評估的工作。
綜合以上情況,提出哪些新的問題是你覺得現有的研究沒有辦法解決(jue) 的,然後你需要論證這個(ge) 問題非常重要,而且通過你提出的研究方式可以把這個(ge) 問題解決(jue) 。
雖然如果是碩士生申請,這個(ge) 要求不會(hui) 太高,你可能不需要做一個(ge) 非常詳盡的研究和總結,但是你需要展示你在研究方研究方向上麵的了解,在大的事實或者是理解上麵不能出錯,而且你也要提出你自己的見解,所以這個(ge) 還是非常難的,也需要大家結合自己的群興(xing) 趣做深入的閱讀,提出一個(ge) 值得研究的問題非常重要。
如果有些學校需要你同時提交個(ge) 人陳述,在statement of purpose的基礎上還需要再提交一個(ge) personal statement,那麽(me) 個(ge) 人陳述也需要和研究有所關(guan) 聯。你主要需要展示你的個(ge) 人經曆如何使你對研究該問題更有動力和熱情,然後還有更有獨特的視角,比如你有哪些經曆能夠讓你提供其他的申請者不能提供的東(dong) 西,要讓你的文書(shu) 打動招生官。
05、在國外讀比較文學是什麽(me) 體(ti) 驗?
所以如果你能夠申請比較文學的話,你也能夠申請很多其他的文科項目,這個(ge) 道理都是相通的。
我在香港中文大學讀的本科,在柏林自由大學讀的碩士,在美國讀的博士,體(ti) 驗還是非常不一樣的。
在港中文的時候我學的是英文專(zhuan) 業(ye) ,這個(ge) 專(zhuan) 業(ye) 是很有意思的,但是香港的學術相對於(yu) 美國或者英國還是要更落後一點,即一些重要的理論或者方法比較落後,比如說許多是美國八九十年代比較流行的方法,不是現在最前沿的一些問題了。
在德國我也有同樣的感受,大家感興(xing) 趣的問題可能依然沒有我在美國看到的那麽(me) 前沿。不過文學研究並不像其他的研究那樣講求“新”,所以大家各自在不同地方做的研究都是很有價(jia) 值的。
我在德國還有一個(ge) 感覺,如果你的比較文學想要做中國方麵的研究,其實還是比較困難的。因為(wei) 在德國做比較文學,通常是非常歐洲中心主義(yi) 的一種研究範式,你會(hui) 比較英國和德國、意大利和德國,把中國放在這個(ge) 範圍裏麵的討論就很難。
而且你會(hui) 發現在德國的的中國研究還是以政治曆史為(wei) 主。所以我後來還是來了美國,做研究來講可能到美國還是最方便的,尤其是如果你想要把中國放在你的研究題目裏麵。但是我也有很多朋友他會(hui) 故意選擇不做中國相關(guan) 的研究,我覺得也是可以理解的,就是想和自己的身份保持一定的距離。
06、我的建議
首先,寫(xie) 作能力是在國外讀文科的基礎,語言能力對於(yu) 你做任何方麵的工作都是很重要的,所以還是好好訓練一下自己的寫(xie) 作和口語的交際能力。
另外,大家也可以考慮一下其他一些更實用的就業(ye) 更好的學科。比如我前麵提到的那些,比如國別語言文學,如果大家是學漢語言文學的,可以好好考慮中國研究。
如果你對語言學有興(xing) 趣,你可以去做統計相關(guan) 的。如果你對翻譯理論感興(xing) 趣,你倒是可以來做比較文學,因為(wei) 翻譯理論也是很有意思的研究,但前提是你中英文都很好,而且要懂得一些翻譯相關(guan) 的理論和知識,然後你再去做翻譯研究就會(hui) 很有意思,需要很多的功夫。
文化研究,就是你對文化現象的一些研究。如果你對新媒體(ti) 甚至是網文等等很有興(xing) 趣,你都可以考慮這些領域。如果你對更更早一些的時段比較感興(xing) 趣,比如說古典文學或者是中國古典文學,或者是拉丁文希臘文,你可以考慮接觸一下古典學和文獻學相處相關(guan) 的知識。但是一般基礎沒有外國的同學好,所以會(hui) 有非常大的差距要彌補,這是要預先料想到的問題。
另外,如果你做古典學文獻學的話,通常你會(hui) 要處理大量的檔案,甚至要去做一些考古相關(guan) 的東(dong) 西,這個(ge) 可能需要用到一些大學裏不會(hui) 教到的技能。所以如果你有機會(hui) 去接觸相關(guan) 的項目,都會(hui) 對你的研究申請很有幫助,也對你將來的研究很有用處。
如果你對少數群體(ti) 等等有興(xing) 趣,對你也可以考慮做酷兒(er) 研究等。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