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yu) 雙非本科+低績點同學而言,申請港八大碩士有機會(hui) ,但難度比較大。
其中:港三上岸靠運氣,城大+理工上岸靠實力,浸會(hui) +教大+嶺南上岸靠努力。
影響留學申請成功的因素有很多,本科院校、績點GPA、實習(xi) /工作經驗、語言成績、專(zhuan) 業(ye) 證書(shu) 、推薦信、文書(shu) ......
香港不像英國,對本科背景卡得很死。
香港的很多專(zhuan) 業(ye) 是比較看重工作經驗這些的,相應地我們(men) 就可以靠這些來彌補本科院校或GPA的不足。
(當然本科和GPA還是越高越好)
一港八大23fall錄取案例分析(部分統計)
在我目前所收集到的港校23fall超過1000條錄取數據庫中,以雙非/低績點(80分左右)本科學術背景拿到港八大offer的,基本都是個(ge) 位數。其中:
1.港前三+城大/理工
港大
港中文
港科大
港前三中,港中文接收的雙非學生數量最多,有兩(liang) 個(ge) 拿到公共衛生碩士offer的,本科GPA在80分以下,但有6年超長工作經驗;
而港大和港科技以相同背景拿到offer的基本都是目前偏冷門專(zhuan) 業(ye) ,或同樣有很長工作經驗。
港城大
港理工
相比之下,城大和理工同樣背景的錄取學生在數量並沒有顯著差距,也就是說港前五的錄取下限其實差不多,對於(yu) 本科學術背景的門檻基本要求比較一致。
因此,對本科背景一般的同學,如果你在實踐經曆方麵比較優(you) 秀,尤其畢業(ye) 時間很長的,衝(chong) 刺港前三和衝(chong) 刺港前五區別不大,同樣都會(hui) 有希望。
這個(ge) 時候,本科背景在申請中隻是作為(wei) 一個(ge) 參考要素,招生老師會(hui) 更加關(guan) 注你工作以來的表現,以工作上的成績來主要評價(jia) 你的申請實力。
其實這個(ge) 道理很容易理解,就像校招和社招的考察區別:
前者核心看的肯定是你本科學校+成績,如果競爭(zheng) 激烈,就會(hui) 增加實習(xi) 作為(wei) 評價(jia) 的標準;
而後者在應聘時作為(wei) 一個(ge) 有過工作經曆的競爭(zheng) 者,判斷你能力的角度肯定是最近的工作經曆而不是多年前的在校經曆,像本科學曆尤其學習(xi) 成績,則會(hui) 在競爭(zheng) 激烈時成為(wei) 一個(ge) 輔助標準。
但從(cong) 具體(ti) 難度來看,也要結合學校和專(zhuan) 業(ye) 本身招人的偏好。
比如港科大新開的市場營銷碩士,明確的培養(yang) 目標就是應屆生,留給這部分申請者的offer名額也是相應更多的,作為(wei) 一個(ge) 在職人士去申請肯定是不占優(you) 勢。
但還有一些專(zhuan) 業(ye) 比如港大的會(hui) 計碩士,明確表示有相關(guan) 工作經驗的申請者將優(you) 先錄取,因此在職人士申請這類專(zhuan) 業(ye) 時,工作經驗能起到的申請加分作用才會(hui) 比較顯著。
2.港八大後三所——浸會(hui) +教大+嶺南
港浸會(hui)
港教大
港嶺南
我們(men) 再看後三所,同等雙非背景下的offer數量整體(ti) 比港前五多一倍,其中也不乏金融、會(hui) 計等非常熱門的商科類專(zhuan) 業(ye) 。
也就是說:在不考慮其他因素前提下,雙非本科+80分左右均分成績,申請港八大後三所在學術背景至少沒什麽(me) 太大劣勢,這個(ge) 背景達到了一個(ge) 剛好夠用的基準線。
然而遇到競爭(zheng) 激烈一些的專(zhuan) 業(ye) ,在學術背景已經固定情況下,建議大家至少要有相關(guan) 實習(xi) 經曆,這樣拿到offer的幾率更大。
當然從(cong) 案例裏麵我們(men) 看到,像浸會(hui) 大學和嶺南大學的會(hui) 計相關(guan) 專(zhuan) 業(ye) ,雙非二本、GPA在80分以下的其實也有,而他們(men) 的實踐經曆並沒有很突出,但這樣的情況隻是小概率錄取。
總的來說: 難的不是你是雙非,是你不僅(jin) 是雙非,還其他要啥啥沒有!
二、學術背景低怎麽(me) 提升自己的競爭(zheng) 力?
1.如何提高GPA?
1)強調專(zhuan) 業(ye) 排名
如果由於(yu) 學校整體(ti) 給分低造成,可以開排名證明。比如你79分已經專(zhuan) 業(ye) 排名第3了,那說明不是你很差,大家都這水平,就是你學校坑爹而已。
2)強調專(zhuan) 業(ye) 課GPA
如果均分是真低,排名也不高,但專(zhuan) 業(ye) 課分數不錯,那就重新核算專(zhuan) 業(ye) 課成績,開專(zhuan) 業(ye) 課成績的證明。有些學生確實不愛學思修、體(ti) 育,不過正好很多學校也更看重專(zhuan) 業(ye) 課成績。
不過如果你的均分低是專(zhuan) 業(ye) 課成績低造成的,其他通選課反而成績比較高,那就沒有必要動這一塊了,去掉公共課你的均分反而更低!
3)分段計算GPA
如果你成績低是因為(wei) 身體(ti) 原因、家庭變故等客觀原因,使你無法專(zhuan) 注學習(xi) 所致,那就分段計算GPA,去證明確實是“不可抗”因素導致的成績某一階段暫時低而已。
這種確實情有可原,但談戀愛失戀那種不算啊!或者,你大一都浪去了,大三突然覺悟了,也可以分段計算,展示分數上漲的趨勢,證明你的能力還是有的。
4)換不同算法
我之前介紹過GPA的多種算法,哪種算法高用哪種算,算完去開一個(ge) GPA轉換證明。也可以直接WES認證,這玩意兒(er) 除了耗錢,沒缺點。用盡一切辦法給我把GPA整上3.0!
5)剔除低分課程、重修刷分等
我帶的學生裏有多上了幾門選修,多出來一些學分,學校是允許刪除一些課的,那就可以挑低分的非專(zhuan) 業(ye) 課程刪。但是不要把專(zhuan) 業(ye) 課都刪沒了,因為(wei) 這些課對麵教授會(hui) 關(guan) 注。
時間來得及,學校政策允許也可以重修。但是要注意,應屆生申請用的是前三年成績,如果你重修分數大四才出來,那就沒必要了。
我以上講的,一條一條過,看自己屬於(yu) 哪種情況,照做,可以讓你GPA變好看,這是最省力且有效增強你競爭(zheng) 力的方法。
千萬(wan) 不要收藏完就存著壓櫃底,GPA提高一點,等同於(yu) 你雅思多考0.5,如果你覺得雅思多考0.5比這容易,那當我沒說~
2.如何彌補學術成績的不足?
1)提升可變動項
市場上很多留學機構都有一個(ge) 概念叫“背景提升”,說的就是除了被“鎖死的”GPA和你的本科院校之外的一些“可變動項”。
研究如何提高之前,我們(men) 先搞明白“可變動項”到底有哪些,然後明白哪些做了可以加分多,對我們(men) 申請幫助最大,然後再做好規劃去執行。
2)雅思/托福
英國可以不帶雅思申請,但如果你帶一個(ge) 7甚至7.5以上雅思成績,絕對比無雅申更有優(you) 勢。香港的話,7.5的雅思能直接把你從(cong) 城市理工送到港前三。
我23fall帶的一個(ge) 同學,一開始雅思6分,後麵港大發郵件說你要是能提交6.5的成績,我就給你發offer,但她死活都考不出來,最後隻能考慮英國的學校然後申請語言班了。
3)專(zhuan) 業(ye) 證書(shu) /學術論文
專(zhuan) 業(ye) 證書(shu) 、科研經曆,尤其是對理工科,知識硬,這東(dong) 西會(hui) 就是會(hui) ,不就是不會(hui) 。GPA、科研就是專(zhuan) 業(ye) 水平最直接有力的表現。所以GPA低,搞研究是你最有用的出路!
我有學生雙非(武漢紡織大學),82,無雅思拿到港中文的機械及自動化工程offer,就是有論文有專(zhuan) 利。
本科階段搞科研難度還是挺大的,省錢一點的,可以去找本科學校的老師,如果老師有項目在做,求抱大腿,求帶飛!去給老師打雜去!論文發表時候,可以帶你名字。
4)實踐經曆
對於(yu) 文商科,知識軟,分高不一定應用得好,學校也看重你未來就業(ye) 潛力。所以,實習(xi) 、工作、專(zhuan) 業(ye) 相關(guan) 活動比賽等就比較加分,相對搞科研,這個(ge) 也更容易實現。
我也有學生雙非(東(dong) 莞理工學院),gpa75,但是創業(ye) 、實習(xi) 經曆多的一比,也被理工商業(ye) 管理錄取了的。
但還是那句老話,這個(ge) 實習(xi) ,不是你蓋章的水實習(xi) 可以搞定的。真真實實的去做。
大小公司都可,公司核心崗位時間3個(ge) 月以上最好。如果不是,也沒關(guan) 係,小公司就實習(xi) 時間拉長,紮紮實實去學技能。
5)文書(shu)
文書(shu) 是呈現你所有實踐努力的載體(ti) 。很多專(zhuan) 業(ye) 沒有麵試,那麽(me) 文書(shu) 就是你唯一的機會(hui) ,學校又不是你男朋友,可以和你實地相處慢慢發現你的好,1000字的文書(shu) 就是他了解你是誰唯一的渠道。
所以在硬件背景都相似的幾千個(ge) 學生中,文書(shu) 就會(hui) 讓你和別人拉開差距,也會(hui) 讓人降低對你GPA的過多關(guan) 注。
6)國際交流(推薦人)
最後說說國際交流。有條件、有機會(hui) 的話,可以參加一些專(zhuan) 業(ye) 相關(guan) 的交流項目。西式課堂思維的學生,港校是喜歡的。但這個(ge) 可有可無,短期交流起不了太大作用。
我之前有節課,教授嚐試和我們(men) 互動,每次所有人都假裝看ipads課件,生怕和教授對上眼叫起來發言(捂臉)。然後快下課,教授坐在前排桌上講:你們(men) 太“認真”了,認真聽講,認真記筆記,唯獨缺乏思考和探索,讓我感覺很失敗。
(就差把我不喜歡大陸學生說出口了啊。當時注意力全被他的港普吸引走了,覺得好笑,後來才覺得,唉~確實是這樣)
以上,從(cong) 錄取的難度來說,港前三、熱門專(zhuan) 業(ye) 和靠後的學校、非熱門專(zhuan) 業(ye) ,同樣的背景去申請拿到offer的概率一定是不同的。
前麵我也總結過規律:衝(chong) 刺港前三和城大理工,他們(men) 的下限其實是差不多的,唯一有區別的是不同類型學生的數量。
雙非、低gpa當然可以申請港八大任何一所,隻不過最終拿到港前三的大多數還是985/211/海本背景的學生,拿到城大/理工offer的是雙非但GPA分數比較高的學生(85-88居多),真正雙非、GPA又不高的,去後三所才是一個(ge) 常態。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