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最大限度發揮夏校的價值?(上)

12月將至,夏校申請拉開序幕。 如今夏校已成為(wei) 中國學生美本申請道路上重要的學術探索經曆“標配”。根據內(nei) 部統計,2023申請季錄取Top10院校的機構學生平均每人上過2個(ge) 夏校。然而,麵對各種各樣的選擇,學生和家長難免困惑,到底該不該選擇夏校?選擇什麽(me) 樣的夏校更好?夏校究竟能給申請帶來哪些幫助?

不久前的線上講座中,機構老師從(cong) 大家最常問的7個(ge) 問題出發,破解家長們(men) 的常見誤區,深度剖析如何最大限度發揮夏校的價(jia) 值。本文將分上下篇與(yu) 大家分享這些內(nei) 容。

Q1 學生可以/應該從(cong) 夏校中獲得什麽(me) ?

我們(men) 接觸的家長對夏校的態度可謂是涇渭分明,有人認為(wei) 夏校是進入美本賽道的必經之路,可以為(wei) 申請增色,尤其是必須上有學分的、或者要上夏校就必須上名氣大的;有的家長則質疑夏校的價(jia) 值,覺得夏校很多就是商業(ye) 行為(wei) ,花了錢卻無法給申請帶來實質的幫助。無論抱有哪一種想法,家長可能都忽略了我們(men) 選擇夏校最主要的目的——夏校經曆帶給孩子自身的成長與(yu) 收獲。

首先,學生在夏校能學到那些平時在高中無法接觸到的內(nei) 容,拓展思維和眼界,對學術興(xing) 趣有更清晰的認識;鍛煉英文閱讀、學術寫(xie) 作、批判性思考、科學思維等學術能力;體(ti) 驗大學的學習(xi) 和研究方式;有機會(hui) 接觸專(zhuan) 業(ye) 造詣方麵非常頂尖的老師、教授和來自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同道中人”。

比如,Vicky在參加了哥倫(lun) 比亞(ya) 大學的數字電影製作夏校後,除了對拍攝電影有了係統性的學習(xi) ,獨立完成一部微電影的製作,也更加確定自己未來想要以此為(wei) 專(zhuan) 業(ye) 方向。

而Linda則是通過夏校的學習(xi) 認識到工程專(zhuan) 業(ye) 並不適合自己,她此後更專(zhuan) 注於(yu) 生物學的鑽研,夏校所學的內(nei) 容讓她對專(zhuan) 業(ye) 方向做了排除,帶給了她新的思路,也是一段非常寶貴的學習(xi) 和成長經曆。 這些經曆自然而然構成孩子學術成長的重要組成部分,幫助他們(men) 拓展自身知識的邊界。

學生還可以利用夏校提前感受美國的大學教育,比如那些和教授直接交流的機會(hui) 。錄取JHU的Alvin就在計算數學相關(guan) 的Wolfram夏校中和老師積極交流。盡管是線上的課程,但他格外珍惜每一次向老師提問的機會(hui) ,也會(hui) 勇於(yu) 表達自己的想法。正因如此,Alvin和老師建立起密切的聯係。當他最終獲得JHU錄取後,他也跟老師第一時間報喜,還和老師相約之後在美國網友“奔現”。

這樣由一段夏校產(chan) 生的師生情誼也有了延續和更多的可能性。 有的家長還表示聽說通過夏校拿到教授推薦信,才是一段夏校最重要的收獲。從(cong) 過往學生的經曆來看,如果學生在夏校中和老師有充分的互動交流,結束時求得一封推薦信並不是一件很難的事情。

但這種隻有兩(liang) 三周的課程學習(xi) ,老師往往無法對學生有足夠的了解,可能無法真正體(ti) 現出學生特質。因此,機構導師和學生在申請季進行推薦人評估時,夏校老師通常不會(hui) 成為(wei) 推薦人的首選。

Q2 每個(ge) 暑假都要上夏校嗎?

這個(ge) 問題不能一概而論,而要看每個(ge) 孩子的學術方向、能力水平以及獲得的其他學術探索機會(hui) 和資源等具體(ti) 情況。

以美高學生而言,9-12年級會(hui) 經曆3個(ge) 時間相對長的暑假。學生除了利用這些時間完成標化備考和課程預習(xi) 之外,還會(hui) 有比較完整的時間參加夏校或投入其他的研究和活動。

如果想要通過夏校來體(ti) 現學術探索的逐步深入,學生可以第一年參加相對入門級別的優(you) 質項目,第二年衝(chong) 擊3到4個(ge) 頂尖項目,第三年可以更進一步,或者繼續挑戰前一年夏校申請時沒有錄取的頂尖項目。 比如,我們(men) 有一個(ge) 9年級開始規劃的美高學生Max。第一年暑假我們(men) 一起申請了布朗大學的工程夏校,希望對工程方向有更多的探索。10年級暑假我們(men) 申請了錄取和學習(xi) 難度更高的耶魯全球青年學者(YYGS)、賓大的工程夏校、斯坦福的工程夏校,以及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工程創新夏校。那一年我們(men) 最後選了賓大的項目。

到了11年級,基於(yu) Max以工程為(wei) 主的學術興(xing) 趣和在商科方麵的活動經曆,我們(men) 將工程與(yu) 商科結合的頂級夏校LaunchX作為(wei) 目標,最終獲得錄取,Max也孵化了自己第一個(ge) 創業(ye) 項目。

這個(ge) 學生的夏校經曆是非常典型的階梯式發展,三個(ge) 暑假申請的夏校難度越來越高,學習(xi) 研究的內(nei) 容也是越來越精專(zhuan) 。正是這樣,我們(men) 能夠非常清晰、完整地向招生官呈現他在高中期間學術進階的發展軌跡。

如果孩子在國內(nei) 就讀高中,由於(yu) 學製的不同,暑假的數量和時長都有減少,對於(yu) 假期的合理規劃就顯得更為(wei) 重要。比如有些孩子托福成績還沒考到100分,我們(men) 會(hui) 建議更多精力用在準備托福上,同時找一些國內(nei) 不錯的暑期項目。

對於(yu) 托福已經達到100分的學生,如果高一就已經有明確的學術興(xing) 趣,那我們(men) 會(hui) 建議參加一些偏實踐或者學術的項目,比如工程創新、創業(ye) 夏校、科考項目、人文課程等等。

如果高一興(xing) 趣不明確——這也是大部分國內(nei) 學生的常見情況,我們(men) 會(hui) 更建議從(cong) 一些講座式的綜合課程開始學起,比如各種沉浸式夏校、研討課等,幫助孩子明確自己的方向。

到了11年級,夏校的選擇會(hui) 更注重學術深度和產(chan) 出,包括創業(ye) 項目的提升、學術論文產(chan) 出、針對特定社會(hui) 問題的小組調研、藝術作品集等。同時也會(hui) 關(guan) 注校園體(ti) 驗,可以利用夏校的機會(hui) 進行一些訪校。

Q3 是不是隻有“頂尖”夏校才值得去?

我們(men) 常常談到的“頂尖”夏校一般指那些錄取人數少、申請難度大、項目師資雄厚,同時注重學生的學術性和思考深度的項目,比如RSI項目、M&TSI項目、TASS項目、克拉克學者項目等等。

部分頂尖夏校介紹 

RSI項目:由美國精英教育中心(CEE)和麻省理工學院(MIT)於(yu) 合作創立的學術性科學研究項目,目前每年錄取100名高中生。作為(wei) 首個(ge) 針對高中生的暑期免費科學與(yu) 工程項目,學生在6周的時間裏將全程體(ti) 驗完整的研究過程,閱讀領域內(nei) 最新的文獻,起草並執行詳細的研究計劃,並最終發布研究結果。

M&TSI項目:由賓大著名的雙學位項目傑羅姆·費舍爾管理和技術項目、賓大工程學院和沃頓商學院聯合主辦,教師團隊由行業(ye) 頂尖教授以及成功的企業(ye) 家組成。這一工程與(yu) 商科結合的暑期學分項目為(wei) 學生提供了高強度密集學習(xi) 和實踐的機會(hui) ,也包括實地參訪企業(ye) 和研發設備。

TASS項目:被譽為(wei) 人文領域夏校的天花板,是美國最難申請的人文類夏校之一。在這個(ge) 為(wei) 期六周的免費夏校中,學生通過人文社科的課程研究權利和特權如何塑造社會(hui) 結構,課程主題分為(wei) 批判性黑人研究和反壓迫研究兩(liang) 個(ge) 方向。

克拉克學者項目:由德州理工大學舉(ju) 辦的為(wei) 期7周的密集型暑期研究項目,每年僅(jin) 錄取12名學生,費用全免。它的獨特之處在於(yu) ,學生可以從(cong) 任何領域選擇自己感興(xing) 趣的課題,並在老師的指導和學校的資源支持下展開自己的研究。

這些頂尖項目確實是大學招生官眼中的金字招牌,獲得錄取並順利完成項目已經證明了學生的學術水平和能力。但如果我們(men) 隻盯著“頂尖”項目,則可能錯過其他很多的優(you) 質項目,錯失爬坡式前行和進步的機會(hui) 。

本身“頂尖”項目的篩選性已經將大部分學生拒之門。其次,有些項目有年齡限製,低年級的學生無法參加,又或者學生的學術興(xing) 趣與(yu) “頂尖”項目提供的內(nei) 容方向不符,都會(hui) 嚴(yan) 重影響我們(men) 的選擇。

相比夏校是不是“頂尖”,我們(men) 始終關(guan) 注的是項目與(yu) 學生的適配性。孩子在適合自己的夏校中才能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習(xi) 的熱情,發揮出自身的潛力。過往我們(men) 有很多學生進入的並不是那些如雷貫耳的頂尖項目,錄取難度不大,但他們(men) 同樣收獲了寶貴的經曆,在自己的學術方向上進行了深入的探索,並最終進入理想的大學。

Q4 相比線下,線上夏校是否還值得參加?

我們(men) 能夠看到隨著疫情結束,線下夏校大都得以恢複,但同時很多項目仍保留了線上的選擇,如布朗夏校、波士頓大學的寫(xie) 作夏校等。這也就使得國內(nei) 的學生和家長需要在線下和線上之間進行抉擇。

關(guan) 於(yu) 這一問題,我們(men) 可以從(cong) 學術需求、時間靈活性、成本、內(nei) 驅力等不同維度來考慮:比如,有沒有特定的學術目標,比如彌補在某一學科上的知識差距,或者隻是想提前學習(xi) 大學課程。

不同的授課方式對滿足這些學術需求是否有影響?假期是否有其他任務要在同一時段完成?孩子是否具備良好的自我約束和管理能力,對於(yu) 夏校學習(xi) 有多少內(nei) 驅力?……

想清楚這些問題能夠更好地幫我們(men) 做出合適孩子的選擇。值得一提的是,如果選擇線上夏校的直播課,那麽(me) 也要考慮時差帶來的不便。也有一些項目因在亞(ya) 洲地區持續受歡迎,而專(zhuan) 門開設了適合亞(ya) 洲時區的線上項目,如著名的兼有算法邏輯與(yu) 離散數學的計算機夏校PACT就開設了PACT Asia。

如果從(cong) 升學的角度來看,不論夏校采取怎樣的形式,給孩子提供的幫助都包含了短期的功利性成果,比如在大學申請中能夠直接呈現的活動和獎項、文書(shu) 內(nei) 容、補充材料等,同時也有長期的發展性成果,如培養(yang) 學生的科學基本素養(yang) 、敏銳度、發現問題的能力、洞察力、批判性思維,以及溝通與(yu) 協助能力等等。

其餘(yu) 問題的解答我們(men) 將在下篇中分享,敬請期待!

【競賽報名/項目谘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為什麽很多學生排斥去澳洲留學?

下一篇

UCL官宣2023Fall中國學生本科錄取數據

你也可能喜歡

  • 暫無相關文章!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

插入圖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