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麽(me) 一部分同學,喜歡看動畫也喜歡玩遊戲,正想選個(ge) 專(zhuan) 業(ye) 為(wei) 愛發電,發現虛擬現實這個(ge) 東(dong) 西也很酷。雖然有愛好是一件好事,但愛的太多了,選擇未來發展方向時可能就迷茫了,到底是學動畫設計還是遊戲設計,還是搞搞大家都在說的虛擬現實?
俗話說得好:空想沒結果,具體(ti) 問題咱還得具體(ti) 分析,關(guan) 於(yu) 動畫設計、遊戲設計、虛擬現實都有什麽(me) 異同之處,我們(men) 一起來看看。
#1動畫、遊戲、虛擬現實的側(ce) 重點有何不同?
同濟設創學院副教授柳喆俊對於(yu) 動畫、遊戲、虛擬現實的異同之處,有一段簡明的概括:
動畫設計是創作者作為(wei) 導演或編劇,用係列鏡頭與(yu) 畫麵來敘事;
遊戲設計則是一個(ge) 互動的過程,設計師需要通過係列條件讓玩家獲得愉悅;
而虛擬現實則屬於(yu) 交互軟件領域,比起追求體(ti) 驗、樂(le) 趣、豐(feng) 富程度,更多是從(cong) 功能層級考慮,通過逐一構建功能去滿足設定的需求。
Apple Vision Pro展現的功能之一 圖源:APPLE2023年發布會(hui) 這個(ge) 過程中,動畫設計者是作為(wei) 上帝視角的存在,構建了不同的人物與(yu) 他們(men) 的發展情節,所以在故事敘事上如何帶動觀眾(zhong) 要求更高。
而遊戲設計對玩家走向控製更弱,更多是需要多方麵去研究玩家想要什麽(me) ,然後提供多種可選路徑供玩家探索,並需要測試、調整、反饋去構建出一款遊戲,設計者與(yu) 玩家會(hui) 有一定程度上的共創,雖然比起動畫可控性更差,但會(hui) 產(chan) 出意想不到的效果,這些年流行的遊戲改編動畫/電影便是這些驚喜的產(chan) 物。
虛擬現實則是作為(wei) 交互軟件,為(wei) 用戶提供了一個(ge) 活動平台,滿足用戶功能需求。雖說以上三者側(ce) 重點不同,但也有相似之處,具體(ti) 是怎麽(me) 一回事,我們(men) 繼續往下看。
#2動畫、遊戲、虛擬現實的那些共同點
之前有和同學們(men) 介紹過藤校達特茅斯學院有個(ge) 很特別的專(zhuan) 業(ye) ,叫數字藝術(Digital Art),其本科課程內(nei) 容包含3D計算機建模、3D動畫、AR與(yu) VR設計、數字藝術,學生的發展方向有計算機動畫、遊戲製作、設計與(yu) 開發應用程序以及虛擬數字藝術。
圖源:digitalarts.cs.dartmouth.edu
數字藝術碩士則是對計算機圖形、計算機建模動畫、計算機攝影、UI/UX設計、AR/VR等方向的進一步探索,學生畢業(ye) 後也多奔赴了電影行業(ye) 、遊戲設計公司、科技公司工作。
相信同學們(men) 也注意到了課程華點,學生發展方向同時包含了動畫、遊戲以及虛擬現實三者,究其原因,與(yu) 這三個(ge) 行業(ye) 在視覺呈現上有相似的要求有關(guan) 。
達特茅斯數字藝術畢業(ye) 生 Dan Garcia後入職皮克斯負責毛絨生長、人群體(ti) 積變化等技術工作目前動畫與(yu) 遊戲多往3D建模方向發展,虛擬現實就更不用說,那麽(me) 在視覺構建中熟悉計算機圖形與(yu) 計算機建模的人才便不可或缺,對於(yu) 仍未下定決(jue) 心從(cong) 事哪一行業(ye) 工作的同學來說,與(yu) 計算機圖形、3D建模相關(guan) 的專(zhuan) 業(ye) 都可以考慮一下。
除了視覺上的重合,在格拉斯哥藝術學院中,有一個(ge) 名為(wei) 遊戲和虛擬現實(Games and Virtual Reality)的本科專(zhuan) 業(ye) ,課如其名,在教學課程同時包含了遊戲與(yu) 虛擬現實開發的板塊。
圖源:www.gsa.ac.uk
格藝這一專(zhuan) 業(ye) 比起視覺圖形的學習(xi) ,更多重心放在了開發技術上,主要通過教導學生學習(xi) 如何將軟件與(yu) 硬件結合起來,構建數字化係統功能,讓學生擁有實時渲染與(yu) 應用程序開發相關(guan) 的能力,在實踐中還會(hui) 帶領學生將這些技術應用到娛樂(le) 、醫療、工程等行業(ye) 中。
基於(yu) 這一專(zhuan) 業(ye) 的實踐性,其碩士階段直接命名為(wei) 嚴(yan) 肅遊戲與(yu) 虛擬現實(Serious Games and Virtual Reality),學生將學會(hui) 把遊戲設計、開發、分析的種種模式帶入到虛擬現實中,為(wei) 醫療保健、教育、培訓、工程等行業(ye) 帶來新機,推動智慧醫療、互動性教育、遺產(chan) 保護等方向上的發展。
機構學員L同學 獲 格藝嚴(yan) 肅遊戲與(yu) 虛擬現實MSc offer在學術後續職業(ye) 發展中,無論想往遊戲設計方向還是虛擬現實發展都可以,可見從(cong) 程序開發與(yu) 功能實現上,遊戲與(yu) 虛擬現實也有著共通之處,二者技術還能相互促進發展,同樣適合在二者中猶疑不決(jue) 的同學選擇。
#3最後
看到這裏,同學們(men) 會(hui) 發現動畫設計、遊戲設計、虛擬現實之間的鴻溝並沒有我們(men) 想象的那麽(me) 大,而在前文提到的視覺呈現、程序開發與(yu) 功能實現這些領域,他們(men) 還能相互共通。
再具體(ti) 些,三個(ge) 領域的區別多在於(yu) 設計思維的差異,動畫看重敘事思維、遊戲看重互動思維而虛擬現實更注重實現功能,而在硬性技能上,如計算機圖像、3D建模、電腦編程、程序開發、動作捕捉等技術人才在哪都吃得開。
機構學員Liko同學獲 阿爾托新媒體(ti) 、美國東(dong) 北大學、瑞典烏(wu) 普薩拉大學遊戲設計 offer最終因為(wei) 發展麵更多選擇了阿爾泰的新媒體(ti) 所以各位同學們(men) 在選擇未來發展方向時,也不必局限於(yu) 一條路上,比如有同學對虛擬現實感興(xing) 趣,但是又怕這東(dong) 西還得有一段發展時間,自己是不是學太早了,思路打開,畢業(ye) 後往動畫設計、遊戲設計等方向發展也可以。
又或者有同學想去學遊戲,但怕這行太卷了,那咱們(men) 也可以跨跨其他專(zhuan) 業(ye) ,把遊戲發展快的東(dong) 西用到其他行業(ye) 中去,說不定一下子就搞了創新,改變該行業(ye) 的發展方向。
機構Mocandi老師參考遊戲中的波坍塌函數算法做建築包括我們(men) 在每年夏令營、冬令營中也會(hui) 鼓勵同學們(men) 跨專(zhuan) 業(ye) 地共創,一方麵把不同專(zhuan) 業(ye) 學生聚在一起共創,學生能互相參考不同專(zhuan) 業(ye) 思考問題時的視角,另一方麵同學們(men) 也能感受到不同專(zhuan) 業(ye) 的共通之處,會(hui) 發現:原來除了本專(zhuan) 業(ye) ,我還能嚐試這個(ge) 。
甚至在拿到夢校offer上岸後,同學們(men) 也可以在業(ye) 餘(yu) 時間多用用學校資源,設備與(yu) 教師資源都是現成了,多做嚐試也能多產(chan) 出不同領域的項目,為(wei) 後續個(ge) 人發展留下更寬廣的空間。比如機構學員Z同學在皇藝學產(chan) 品設計後發現想做跨學科項目,找digital老師、fashion老師約課都沒問題,後麵還學了動作捕捉,擴展個(ge) 人發展邊界:
Z同學嚐試皇藝的動作捕捉設備做項目無論是動畫、遊戲、虛擬現實,學到最後其實都是技術上的鑽研,而某一領域技術的突破也能惠及到其他專(zhuan) 業(ye) ,專(zhuan) 精固然優(you) 秀,但多去看看其他行業(ye) ,多做嚐試也不是什麽(me) 壞事。在學習(xi) 路上,同學們(men) 大可把學習(xi) 當遊戲,多玩玩、多學學、多去探索,某天發現這幾個(ge) 專(zhuan) 業(ye) 居然還能觸類旁通,還能感到一陣驚喜。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