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hui) 計專(zhuan) 業(ye) 申研答疑專(zhuan) 場(一)】
-美本TOP50,金融會(hui) 計專(zhuan) 業(ye) ,GPA3.8+,GRE330,一段科研,三段實習(xi) :一段銀行,兩(liang) 段頭部券商,將來回國工作,兼顧國央企和私企。請問:
1、這個(ge) 背景能匹配到什麽(me) 層次的學校?
2、碩士讀什麽(me) 專(zhuan) 業(ye) 能兼顧排名和工作?
-美研計算機專(zhuan) 業(ye) TOP的和次TOP檔分別需要怎樣的條件?
-美本前30,經濟學專(zhuan) 業(ye) 大二,學校沒有商學院,考慮暑期在州立或社區大學學習(xi) Accounting,帶學分,請問這樣滿足考cpa的條件嗎?請問老師考cpa一般需要多久的學習(xi) ?
-本科會(hui) 計專(zhuan) 業(ye) ,是否建議碩士仍選擇會(hui) 計專(zhuan) 業(ye) ,本科與(yu) 碩士會(hui) 計專(zhuan) 業(ye) 的課程設置是否有難度和廣度上的差異?
美國會(hui) 計碩士畢業(ye) 後回國工作的話,是否建議先考出美國的CPA?此類證書(shu) 對回國就業(ye) 有無優(you) 勢?回國的話建議選擇哪些工作方向,四大是否合適?有無留美可能?
-美研經濟學,找工作是會(hui) 計,會(hui) 計學分不夠,怎麽(me) 在工作以後學滿會(hui) 計學分?怎麽(me) 平衡H1-B和學習(xi) 的時間?
-想了解美國會(hui) 計類碩士研究生項目!
-請問大數據時代,會(hui) 計專(zhuan) 業(ye) 具體(ti) 怎麽(me) 細分,哪些學校這個(ge) 專(zhuan) 業(ye) 有特色?容易國外就業(ye) ?是否學本科就夠了?
答家長提問:
01、美本TOP50,金融會(hui) 計專(zhuan) 業(ye) ,GPA3.8+,GRE330,一段科研,三段實習(xi) :一段銀行,兩(liang) 段頭部券商,將來回國工作,兼顧國央企和私企。請問:
1、這個(ge) 背景能匹配到什麽(me) 層次的學校?
2、碩士讀什麽(me) 專(zhuan) 業(ye) 能兼顧排名和工作?
金融會(hui) 計背景的同學,在申研時可以繼續申請金融或者會(hui) 計專(zhuan) 業(ye) ,也可以選擇MPP/MPA。如果非常追求排名,以及學生同時也擁有不錯的量化背景,例如學生輔修了數學、統計、計算機,也可以考慮申請金工金數、金融科技這些對量化要求較高的專(zhuan) 業(ye) 。 另外如果學生對數據分析感興(xing) 趣,也滿足了量化課程的要求,也可以申請Business Analytics(商業(ye) 分析)與(yu) Data Analytics(數據分析)專(zhuan) 業(ye) 。
至於(yu) 能匹配到什麽(me) 層次的學校,對於(yu) 商科還有MPP/MPA的申請來看,除了對成績的要求,是否擁有軟性技能例如實習(xi) 經曆,在實習(xi) 中具體(ti) 做了哪些事,給公司帶來了哪些貢獻,是否有明確的職業(ye) 規劃,學生為(wei) 未來的職業(ye) 目標都做了哪些準備,通過文書(shu) 以及麵試表現來展現。
所以我們(men) 在不了解孩子的情況下,很難判斷到底能匹配到什麽(me) 層次的學校,不過我可以說學生的硬件背景沒問題,如何將學生的經曆串聯起來,最後形成一個(ge) 能夠打動招生官的故事,這是接下來需要考慮的問題。剛剛提到的這些專(zhuan) 業(ye) ,QS世界排名以及U.S. News排名都不錯,國內(nei) 央企比較看重排名,私企可能不太看重,具體(ti) 需要看公司的規模性質以及其所在的行業(ye) 。
02、美本前30,經濟學專(zhuan) 業(ye) 大二,學校沒有商學院,考慮暑期在州立或社區大學學習(xi) Accounting,帶學分;
請問這樣滿足考cpa的條件嗎?
請問老師考cpa一般需要多久的學習(xi) ?
如果考加州注冊(ce) 會(hui) 計師的話,需要上過24學分的會(hui) 計課程,24學分的商科課程,同時要滿足總學分150個(ge) 學分。這裏的學分是指Semester製的,不是Quarter製的,如果是Quarter,比如UCLA, UC Santa Barbara,這個(ge) 學分還需要乘以1.5,150學分換算成Quarter製就是225學分。
因為(wei) 大多數本科生畢業(ye) 滿足不了總學分的要求,所以很多想考CPA的同學會(hui) 再上一個(ge) 研究生,很多有會(hui) 計本科的學校也會(hui) 提供一個(ge) 本碩連讀的項目,就是為(wei) 了幫助學生滿足考CPA的要求。
考CPA需要多久會(hui) 因人而異,一般大家都會(hui) 用Becker CPA,有點像以前大家出國會(hui) 找新東(dong) 方一樣,通過機構複習(xi) 會(hui) 大大加快備考的速度。會(hui) 計基礎比較好的學生大概複習(xi) 時間2-3個(ge) 月,基礎一般的3-6個(ge) 月。
03、本科會(hui) 計專(zhuan) 業(ye) ,是否建議碩士仍選擇會(hui) 計專(zhuan) 業(ye) ,本科與(yu) 碩士會(hui) 計專(zhuan) 業(ye) 的課程設置是否有難度和廣度上的差異?
美國會(hui) 計碩士畢業(ye) 後回國工作的話,是否建議先考出美國的CPA?此類證書(shu) 對回國就業(ye) 有無優(you) 勢?回國的話建議選擇哪些工作方向,四大是否合適?有無留美可能?
如何選擇專(zhuan) 業(ye) 需要看學生未來職業(ye) 規劃,比如如果想去四大工作,不管在美還是國內(nei) ,碩士建議繼續學會(hui) 計,並且如果想在美國四大工作,需要考美國CPA,不過首先需要修夠150個(ge) 學分,而本科隻能修120學分,所以學生需要讀完碩士後再進行考試。
如果學生想回國,擁有美國的注冊(ce) 會(hui) 計師也是加分項,因為(wei) 國內(nei) 四大也有崗位會(hui) 要求考出美國注會(hui) 證書(shu) ,例如跨境稅務、並購、跨國公司等,這些崗位需要對美國的會(hui) 計體(ti) 係有一定了解。
我遇到過學生在美國學完會(hui) 計後,發現並不喜歡,未來不打算繼續從(cong) 事會(hui) 計行業(ye) ,想轉行做數據分析、金融,所以這種情況的同學可以考慮申請其他專(zhuan) 業(ye) 。
會(hui) 計與(yu) 數據分析可相結合,比如數據分析、商業(ye) 分析下麵有很多會(hui) 計分支,再比如UIC馬歇爾商學院設立了會(hui) 計+數據分析碩士項目。如果學生對會(hui) 計+數據分析相結合的職業(ye) 感興(xing) 趣,我建議大家考慮選擇,目前美國對這方麵人才缺口較大,就業(ye) 優(you) 勢明顯!
04、美研濟學,找工作是會(hui) 計,會(hui) 計學分不夠,怎麽(me) 在工作以後學滿會(hui) 計學分?怎麽(me) 平衡H1-B和學習(xi) 的時間?
你說的學滿會(hui) 計學分是指滿足報考美國注冊(ce) 會(hui) 計師CPA的條件吧?如果打算考CPA,首先看一下你所在州報考CPA的條件,每個(ge) 州不同,不過大多數州都有150 Credit hours的要求,並且對商科和會(hui) 計的學分也有要求。
了解到具體(ti) 要求後,你可以考慮邊工作邊上一個(ge) Part-time的會(hui) 計碩士項目。當然,在申請前一定要確保上完後是可以滿足考CPA要求的,可以向招生官谘詢,很多學校的會(hui) 計碩士項目就是為(wei) 了幫助在職人士滿足考CPA要求而設立的,他們(men) 會(hui) 非常清楚。
至於(yu) 如何平衡工作和學習(xi) 的時間,這就看個(ge) 人了,在美國很多人會(hui) 選擇邊工作邊充電,還有很多有家庭有孩子的也能堅持下來。為(wei) 了方便在職人士,這類兼職項目的課程一般會(hui) 安排在晚上和周末,上的課時會(hui) 是全職學生的一半,堅持下來應該沒有什麽(me) 問題的。
05、想了解美國會(hui) 計類碩士研究生項目!
美國會(hui) 計碩士是比較看專(zhuan) 排,最權威的專(zhuan) 排是PAR——Public Accounting Report, 不過後來PAR有被購買(mai) ,近幾年沒有再出新排名了,學校開始用US World News Report的排名,不過還是有很多會(hui) 計項目會(hui) 展示以前的PAR排名。會(hui) 計的專(zhuan) 排和綜排還是差別挺大的,比如說會(hui) 計專(zhuan) 排一直排第一的德州奧斯汀分校,綜排隻有38。
如果看重美國就業(ye) 的話,大家可以重點考慮專(zhuan) 排以及大城市附近的會(hui) 計項目(綜排專(zhuan) 排都不一定高),另外項目是否是STEM。如果考慮回國就業(ye) 的話,可以考慮綜排高的學校,比如說康奈爾,紐大,南加大,密歇根大學,當然這些項目在美國的就業(ye) 也很不錯。
06、請問大數據時代,會(hui) 計專(zhuan) 業(ye) 具體(ti) 怎麽(me) 細分,哪些學校這個(ge) 專(zhuan) 業(ye) 有特色?
容易國外就業(ye) ?是否學本科就夠了?
傳(chuan) 統會(hui) 計專(zhuan) 業(ye) 分支主要是兩(liang) 個(ge) ,一個(ge) 是審計,一個(ge) 是稅務,個(ge) 別項目還有forensic accounting(法務會(hui) 計), internal audit(內(nei) 部審計), financial advisory(財務谘詢)等分支。
近些年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大數據分析對會(hui) 計行業(ye) 也有很大的影響,主要體(ti) 現在審計方法和稅務谘詢上。美國有幾個(ge) 會(hui) 計碩士項目在課程創新上做得比較前沿,比如波士頓的本特利大學的會(hui) 計碩士項目加入了analytics分支,賓州的Villenova大學開設了audit analytics 和tax analytics, 馬裏蘭(lan) 大學會(hui) 計項目開設了audit analytics和tax analytics分支。
另外,OSU Fisher商學院的會(hui) 計項目是美國第一個(ge) 會(hui) 計STEM項目,那個(ge) 時候STEM還沒有流行呢,在大數據時代剛到來的時候,Fisher的會(hui) 計就已經看到了未來的趨勢,對課程進行了調整,真的是很有前瞻性。
這些項目可能都不是大家申請的目標學校,原因是綜合排名不高,但是我認為(wei) 他們(men) 都是非常優(you) 秀的項目,屬於(yu) 寶藏項目,就業(ye) 一點不比排名高的學校差,甚至更好。如果說接下來大家會(hui) 以在美國就業(ye) 為(wei) 主的話,我真心覺得大家可能要適當放棄一些綜合排名,更關(guan) 注項目本身的特點,找到最能幫助就業(ye) 的項目。
會(hui) 計本科是可以直接就業(ye) 的,不過因為(wei) 大多數學會(hui) 計的同學會(hui) 考CPA,考CPA的一個(ge) 要求是需要達到150個(ge) 學分,一般本科上下來是不滿足150個(ge) 學分要求的,所以成立會(hui) 計碩士的一大目的是為(wei) 了滿足考CPA的要求。我們(men) 知道大多數美國人是不讀碩士的,但是會(hui) 計是個(ge) 例外,很多美國人為(wei) 了考CPA必須讀個(ge) 碩士。很多學校為(wei) 了方便會(hui) 計本科生讀研方便,建立了直讀碩士項目,也就是4+1項目,需要在大三時申請。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