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ye) 分析專(zhuan) 業(ye) 就業(ye) 可以涉及到哪些崗位?在美國和中國的就業(ye) 前景如何?在美國的西部洛杉磯就業(ye) 機會(hui) 多,還是在美國的東(dong) 部就業(ye) 機會(hui) 多?
-美國商業(ye) 分析和數據分析,是比較好找工作的專(zhuan) 業(ye) ,但是從(cong) 長期的發展以後,比如說10年以後老師怎麽(me) 看這些孩子的未來的職業(ye) 發展規劃?
-大三心理學專(zhuan) 業(ye) ,想申請商業(ye) 分析方向研究生,如果沒有時間再安排實習(xi) 或者科研,對申研會(hui) 有哪些不利?如果從(cong) 將來找工作的角度看,最好如何安排實習(xi) ?
-請問商業(ye) 分析的碩業(ye) 和市場的量化博士,哪個(ge) 更容易在美國就業(ye) 、拿綠卡?
-美碩商業(ye) 分析畢業(ye) 進入互聯網投資或者戰略運營崗薪資待遇大約多少?
-金融工程,金融數學,商業(ye) 分析專(zhuan) 業(ye) 研究生畢業(ye) 能到哪些崗位工作?
(提問均來自答疑群家長真實提問,文末可掃碼加入家長答疑群)
答家長提問:
01 商業(ye) 分析專(zhuan) 業(ye) 就業(ye) 可以涉及到哪些崗位?在美國和中國的就業(ye) 前景如何? 在美國的西部洛杉磯就業(ye) 機會(hui) 多,還是在美國的東(dong) 部就業(ye) 機會(hui) 多?
商業(ye) 分析畢業(ye) 後,從(cong) 事的崗位對應的名稱叫Business analyst(商業(ye) 分析員),其實在不同公司有不同叫法,例如Marketing analyst(市場分析員)、Process analyst(流程分析員)、Operation analyst(運營分析員),不過工作內(nei) 容是類似的,都是通過數據分析幫助公司做更好的商業(ye) 決(jue) 策,通常是管理層與(yu) 偏技術層的數據科學家之間的橋梁,這類崗位在美國的就業(ye) 總體(ti) 情況不錯。
商業(ye) 分析從(cong) 07年開始創立至今15年,在美國一共開設353個(ge) 碩士項目,尤其2014到2019年呈現出井噴式增長狀態,隨著市場對人才的需求增大,尤其針對數據量較多的公司,例如高科技、互聯網企業(ye) 、金融、醫藥、快消、谘詢公司等。
就業(ye) 機會(hui) 如何需要根據城市來確定,西部有舊金山、西雅圖、洛杉磯,東(dong) 部有紐約、波士頓、華盛頓,中部有芝加哥,南部有亞(ya) 特蘭(lan) 大、奧斯汀、達拉斯,這些城市對商業(ye) 分析、數據科學人才需求很大。國內(nei) 就業(ye) 機會(hui) 也有很多,我也了解到很多商業(ye) 分析專(zhuan) 業(ye) 的同學從(cong) 美國畢業(ye) 回國,被互聯網企業(ye) 錄取,例如騰訊、阿裏、字節跳動等。
02 美國商業(ye) 分析和數據分析,是比較好找工作的專(zhuan) 業(ye) ,但是從(cong) 長期的發展以後,比如說10年以後老師怎麽(me) 看這些孩子的未來的職業(ye) 發展規劃?
商業(ye) 分析、數據分析的職業(ye) 發展會(hui) 有兩(liang) 個(ge) 方向,一是走管理,二是走技術。
走管理可以做產(chan) 品經理(互聯網公司),部門經理,從(cong) 中層管理一直做到高層管理,甚至有的公司還有CDO,chief data officer, 說明數據分析在公司戰略層麵的重要性、 走技術可以做技術總監,有chief engineer, principal engineer這樣的title。
我是在科研大院長大的,就像科研機構有院長有總工,院長就是偏管理,總工偏技術,企業(ye) 也是差不多的。
職業(ye) 發展會(hui) 不會(hui) 進入瓶頸期,這裏麵有太多因素在了,自己所在的賽道可能都不是最重要的因素。
當然有些領域的確會(hui) 存在年齡的問題,比如說CS,因為(wei) 技術迭代很快,需要不斷學習(xi) ,如果所處的行業(ye) 又是高強度快節奏的話,往往年齡大了會(hui) 不如年輕人更有優(you) 勢,商業(ye) 分析/數據分析相比CS在這方麵會(hui) 好一些,除了可以去互聯網大廠,還可以去很多其他的領域,比如說醫藥,製造業(ye) ,快消,能源,可以說各行各業(ye) 都可以需要商業(ye) 分析的人才。
另外,商業(ye) 分析不像CS,離商業(ye) 更近,發展路徑往管理走的會(hui) 更多,尤其在中國,而管理路徑的職業(ye) 發展對年齡敏感度相比於(yu) 技術會(hui) 弱很多。
03 大三心理學專(zhuan) 業(ye) ,想申請商業(ye) 分析方向研究生,如果沒有時間再安排實習(xi) 或者科研,對申研會(hui) 有哪些不利?如果從(cong) 將來找工作的角度看,最好如何安排實習(xi) ?
對於(yu) 申請商業(ye) 分析專(zhuan) 業(ye) ,實習(xi) 比較重要,科研是其次。因為(wei) 這個(ge) 專(zhuan) 業(ye) 的核心是解決(jue) 一些商業(ye) 問題,可能是市場方麵如何找到更適合的客戶。可能是產(chan) 品方麵,產(chan) 品如何設計更吸引人,都是解決(jue) 一些商業(ye) 問題。
在實際工作過程中,對於(yu) 商業(ye) 分析職位的人來說,一個(ge) 很重要的能力是他是否能夠把一個(ge) 商業(ye) 的問題化解成一個(ge) 可以用數字解決(jue) 的問題。同理,申請商業(ye) 分析專(zhuan) 業(ye) 時,這個(ge) 能力也很重要。要體(ti) 現這個(ge) 能力,往往要通過實踐,可能是實習(xi) ,可能是PTA。
所以想要申請商業(ye) 分析,實習(xi) 和項目非常重要。
如果本科畢業(ye) 不申請研究生,直接找工作。和申研也差不多,找工作也會(hui) 看你之前學校的學習(xi) 成績,是否有相關(guan) 的經曆。找工作時,公司肯定不願意招聘一個(ge) 需要培訓太多的小白,最好是到崗就可以上手。如果之前有相關(guan) 的實習(xi) 經曆,一定更好。時間最好安排在大二大三,大一大家可能找不到這樣的工作。
04、請問商業(ye) 分析的碩業(ye) 和市場的量化博士,哪個(ge) 更容易在美國就業(ye) 、拿綠卡?
如果不考慮走學術道路,在學校當老師的話,商業(ye) 分析碩士和市場量化博士在美國找工作很難比較哪個(ge) 更容易,因為(wei) 市場上招收碩士學位的崗位數量要遠遠高於(yu) 招收博士的崗位數量。
在美國,碩士和博士對應的崗位區別還是挺大的,不會(hui) 出現Over-qualified這種現象,就是博士做碩士或者本科生的活兒(er) (不過本科和不需要工作經驗的碩士在崗位上差別不大)。
當然,你也可以說碩士生的數量要遠遠高於(yu) 博士。所以碩士生多,招碩士的崗位也多;博士生少,招博士生的崗位也少,所以很難比較哪個(ge) 更容易。
博士在美國待的時間要比碩士多好幾年,更熟悉且適應美國的環境,而且很多博士生導師願意用自己的人脈來幫助學生找工作,從(cong) 這個(ge) 角度來講,博士生找工作可能會(hui) 更容易些。碩士和博士在申請H1-B和綠卡上沒有區別,雖然之前有很多說法就是博士更容易拿綠卡,但到目前這些都是提案,還沒有成為(wei) 法案。
05 美碩商業(ye) 分析畢業(ye) 進入互聯網投資或者戰略運營崗薪資待遇大約多少?
薪資待遇會(hui) 跟公司,崗位,地理位置有關(guan) 。我不太確定互聯網投資或者戰略運營是美碩商業(ye) 分析畢業(ye) 生的主流出路,的確很多BA的畢業(ye) 生會(hui) 去互聯網公司,不過大多數的職位是做和市場、運行相關(guan) 的商業(ye) 分析師或者數據分析師。
我拿UCLA商業(ye) 分析畢業(ye) 生舉(ju) 例,這個(ge) 項目很多畢業(ye) 生去了互聯網公司,平均薪酬是11萬(wan) 5千美金。再看一下南加大的BA項目,也是很多畢業(ye) 生會(hui) 去互聯網公司,平均年薪也是11萬(wan) 美金。
06 金融工程,金融數學,商業(ye) 分析專(zhuan) 業(ye) 研究生畢業(ye) 能到哪些崗位工作?
金融工程,金融數學和金融相關(guan) ,所以畢業(ye) 後大都去到金融機構工作,例如投行,國內(nei) 的券商,對衝(chong) 基金,商業(ye) 銀行等。
具體(ti) 的工作內(nei) 容大多和金融產(chan) 品相關(guan) ,比如衍生品的設計,定價(jia) ,還有量化投資相關(guan) 崗位。還包括風險控製,風險管理。這些崗位招收人數多,門檻相對較低,華爾街現在風控相關(guan) 基本都是中國人在做。
商業(ye) 分析就業(ye) 麵更廣,可以應用在不同的領域。既可以在金融行業(ye) ,也可以在製造業(ye) ,醫療,IT,甚至能源等各行各業(ye) 。商業(ye) 分析的工作性質更多是通過數據,包括影像,圖片等,經過分析得出結論,幫助公司的管理者做出決(jue) 策。所以他和金融工程,金融數學區別比較大。
例如商業(ye) 分析在金融行業(ye) 的應用,金工金數是做金融產(chan) 品的設計。商業(ye) 分析是通過分析收集到的信用卡的持卡人的數據,比如他刷卡在什麽(me) 地方買(mai) 東(dong) 西等。通過分析這些數據判斷他的消費行為(wei) ,在做市場時更好地抓住這群人,從(cong) 而讓他更好的消費。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