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CL倫敦大學學院經濟專業、人文與科學專業申請及錄取經驗分享

根據剛剛UCL經濟專(zhuan) 業(ye) 發來的郵件顯示,今年經濟專(zhuan) 業(ye) 申請人數已突破4500人,較上一年(3583)同比增加了約22.19%,而大學每年所能提供的入學名額相對固定,麵對UCL經濟專(zhuan) 業(ye) 愈發嚴(yan) 峻的申請形勢,今天我們(men) 也特邀2023-24申請季同時斬獲倫(lun) 敦大學學院經濟專(zhuan) 業(ye) 、人文與(yu) 科學專(zhuan) 業(ye) 雙offer的李同學帶來她的申請心得分享

UCL倫(lun) 敦大學學院經濟專(zhuan) 業(ye)  | 她說:左顧右盼又有什麽(me) 關(guan) 係,反正失敗和成功的概率是五五開UCL倫(lun) 敦大學學院經濟專(zhuan) 業(ye)  | 她說:左顧右盼又有什麽(me) 關(guan) 係,反正失敗和成功的概率是五五開

數據與(yu) 圖片來源 UCL郵件

她說:“左顧右盼又有什麽(me) 關(guan) 係,反正失敗和成功的概率是五五開”。

01、經濟學讓我走出自我封閉的怪圈幫我變成了主動探索的世界參與(yu) 者

我是個(ge) 典型頭鐵的經濟申請者,即使非常清楚純經這個(ge) 賽道的“內(nei) 卷”程度有多麽(me) 嚴(yan) 重,這個(ge) 大方向也在我高一下學期毅然而然地決(jue) 定了!因為(wei) 經濟的底層邏輯給我提供了一個(ge) 截然不同的視角去窺探這個(ge) 世界的運行方式,而我恰好對這個(ge) 世界非常好奇

我不認為(wei) 經濟學是一個(ge) 應用類型的學科。相反的,它是一門基於(yu) 許多假設去進行邏輯推導去解釋行為(wei) 和結果為(wei) 資源分配的方式提供指導思想的學科。在我看來學經濟能夠回答許多腦內(nei) 的問題,雖然我並不認為(wei) 一個(ge) 精確的經濟學模型可以直接解決(jue) 實際問題,但它的確可能為(wei) 人們(men) 提供一個(ge) 未來的預期作為(wei) 決(jue) 策參考。

遇到經濟之前,我有些過於(yu) 封閉地專(zhuan) 注於(yu) 自身的探索,甚至曾一度陷入一個(ge) 思維怪圈裏麵:“如果不先搞清楚‘我是誰’這個(ge) 問題,我有什麽(me) 必要以及我該如何去探索這個(ge) 世界呢?”這個(ge) 想法曾導致我“兩(liang) 耳不聞窗外事”,就這樣迷茫又擰巴地度過每一天。

第一次被點醒是在學微觀經濟的時候,我產(chan) 生了“原來人們(men) 做決(jue) 策的思維路徑是這樣的” 和 “我的某些行為(wei) 好像突然可以被解釋了” 的想法。經濟中邏輯嚴(yan) 謹又詳盡的闡釋似乎幫我解開了某些自身矛盾的結

第二次大概是在學習(xi) 宏觀經濟的過程中,我突然發現自己可以理解周圍世界的聲音了,那些人們(men) 一直在新聞上滔滔不絕談論的問題,在飯桌上七嘴八舌議論的話題,逐漸變得清晰明朗起來。我開始能加入人們(men) 的討論了,不再是一個(ge) 愚昧無知的旁觀者而變成了主動探索的世界參與(yu) 者

漸漸地我意識到探索世界和探索自我是相輔相成的。哲學的一大問題“我是誰”並不是我一股腦地悶頭思考就能用寥寥數語作答的,而是在各種事情、思考碎片的映射中,才能隱隱約約看到答案的影子。經濟學或許是一樣趁手的工具幫我理解這個(ge) 世界變得自洽

還有就是我特別喜歡看別人有條理地“爭(zheng) 論”同一個(ge) 問題,在經濟學中不同思想學派的碰撞也給我帶來了極大的樂(le) 趣。有時合上書(shu) 本,停下來自己先想一想、批判性思考一下,再接著往後讀,會(hui) 發現我當下的想法或者當權者的一些做法,其實都曾被經濟學家思考過。

借用凱恩斯的一句話:“The ideas of economists… both when they are right and when they are wrong, are more powerful than is commonly understood… Indeed the world is ruled by little else.” 。爭(zheng) 論到最後,歸根結底,背後其實是道德、政治價(jia) 值觀的判斷

但說實話在申請季到來的前期,我才深刻地發覺經濟中的數學含量有些超乎我以前的認知。我的數學不能說是短板,因為(wei) 標化考試都能handle,隻能說是實在沒有天賦和熱情去深究其原理,這也為(wei) 之後的申請結果埋下了伏筆。

選擇學校上我隻有一個(ge) 標準——假如這所學校給了我offer,我會(hui) 真的願意去就讀。所以沒有所謂“保底校”的存在,而是秉持著來一個(ge) 就是賺的心態。在綜合考量了各個(ge) 大學的資源和我的綜合學術能力後,選擇了劍橋、LSE、UCL和華威。

因為(wei) 我最想去倫(lun) 敦,所以UCL報兩(liang) 個(ge) 專(zhuan) 業(ye) 成了最佳策略。在第二誌願即將選擇“東(dong) 歐經濟”時,我的升導Aileen建議我可以去查查Arts & Sciences這個(ge) 專(zhuan) 業(ye) ,前兩(liang) 年算是個(ge) 小眾(zhong) 專(zhuan) 業(ye) ,被好多大佬當G5“保底”,而且除了PS外,它還會(hui) 要求提交一篇“小文書(shu) ”。於(yu) 是我去做了research,便愛上了這個(ge) 課程內(nei) 容設置極其豐(feng) 富的專(zhuan) 業(ye)

簡單來講,這個(ge) 專(zhuan) 業(ye) 下麵有四個(ge) pathways,兩(liang) 個(ge) 文科,兩(liang) 個(ge) 理科;我必須選擇一個(ge) 主修pathway和一個(ge) 輔修,且必須是一文一理。這在某種程度上圓了我想涉獵生物和心理的夢想,我可以主修Societies,輔修Health and Environment!這個(ge) 專(zhuan) 業(ye) 的出現,剛好調和了我對於(yu) 純經申請季的倦怠。於(yu) 是我在提交前的最後幾天,將UCL的第二專(zhuan) 業(ye) 換成了Arts & Sciences。

UCL倫(lun) 敦大學學院經濟專(zhuan) 業(ye)  | 她說:左顧右盼又有什麽(me) 關(guan) 係,反正失敗和成功的概率是五五開

圖片來源 倫(lun) 敦大學學院官網

02、將豐(feng) 富的PS文書(shu) 素材整理串聯多閱讀 多觀察 多看時事

我的PS文書(shu) 是按照LSE的要求去寫(xie) 的,大家可以在動筆之前去官網認真了解大學對於(yu) PS文書(shu) 的具體(ti) 要求。因為(wei) 我專(zhuan) 業(ye) 定的早,所以我並不愁PS的寫(xie) 作素材,但令我頭疼的是如何將這些素材用一個(ge) 順暢的邏輯串起來。我的整體(ti) 邏輯整體(ti) 推翻了三次,大大小小的改動一共有十幾版。

最終第一段正文寫(xie) 了在COVID-19 recovery時期,由我對於(yu) market failure + gov. failure同時出現的思考(challenge了經濟教科書(shu) 上主要的兩(liang) 個(ge) 學派:新古典和凱恩斯),引出我的EPQ關(guan) 於(yu) 房地產(chan) financial deregulation的研究過程(去年房地產(chan) 救市的相關(guan) 政策)。這個(ge) 過程中自然涵蓋了對於(yu) 模型的應用數據的分析自我反思以及反思後我的解決(jue) 辦法。一個(ge) 小tip,為(wei) 了避免招生官看到EPQ這個(ge) 詞就潛意識的想我是“被迫隨大流”做的項目,我在文中將其換成了“empirical study”代稱。

第二段是根據我的研究小結論去尋找理論支撐,過程中又看了一些材料文獻,從(cong) 而寫(xie) 下了我對此的思考和感悟。唯一讓我有些遺憾的是第三段,大邏輯上沒有和前麵有太緊密的銜接。寫(xie) 了對保護主義(yi) 的思考,從(cong) 而引出去年參與(yu) John Locke essay competition的內(nei) 容。但在提交之後,委員會(hui) 才通知我獲得了Distinction,也是比較可惜沒能在PS文書(shu) 裏提及這個(ge) 成果。

這裏也想給學弟學妹們(men) 分享幾個(ge) 我在積累PS素材的經驗。一是可以多去涉獵專(zhuan) 業(ye) 相關(guan) 書(shu) 籍,去豐(feng) 富自己的知識庫和思考的根基。在這裏推薦一本非常好的經濟入門書(shu) ——《每個(ge) 人的經濟學》張夏準。裏麵囊括了一些資本主義(yi) 發展史,8個(ge) 主要經濟學派的介紹,以及經濟學中不同參與(yu) 者的講解等。是我心目中最好的經濟學overview,而且寫(xie) 的非常有趣,不像曼昆老師的書(shu) 對於(yu) 入門者來說可能會(hui) 有些難度。

還有一些對我幫助比較大的書(shu) 。跟數學相關(guan) 的《中級微觀經濟學》by 範裏安;跟貨幣相關(guan) 的《Money Mischief》by Milton Friedman;跟國際貿易相關(guan) 的《Global Trade Policies: Questions and Answers》by Pamela Smith;跟宏觀經濟相關(guan) 《Macroeconomics》by 曼昆 和 《Why Nations Fail》by Daron Acemoglu。

二是可以多多關(guan) 注新聞時事。我認為(wei) 新聞是對於(yu) 一些經濟學理論很好的應用,可以從(cong) 應用層麵積累自己的思考,也能保持對時事的敏感度,對於(yu) 麵試也會(hui) 有一些幫助的。

三是可以嚐試去做一些有關(guan) 數學模型的應用分析。提前接觸大學中的經濟研究方法和流程,看看這個(ge) 過程是什麽(me) 樣的,自己能否接受、會(hui) 出現什麽(me) 問題、如何去解決(jue) 。這些無論是積累素材還是對日後經濟學的學習(xi) ,都是有極大幫助的。

最後,記得把每一件事情和思考進行歸因,就是一定要明確自己為(wei) 什麽(me) 會(hui) 做這件事?這件事啟發了我什麽(me) ,所以我又去幹了下一件事情。這樣PS文書(shu) 的邏輯就會(hui) 逐漸清晰了。在寫(xie) 作過程中不斷推翻、精進是非常正常,不要因為(wei) 比別人進度慢就感到焦慮,因為(wei) 你知道你在等靈感來了的那一刻,你在等“沒錯,就是這樣!”的那個(ge) 瞬間。一旦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那個(ge) 邏輯,一切都會(hui) 水到渠成。

關(guan) 於(yu) UCL的小文書(shu) ,是以回答問題的形式出現的。主要是明確為(wei) 什麽(me) 選擇這個(ge) 跨學科專(zhuan) 業(ye) ,自己為(wei) 什麽(me) 是適合學這個(ge) ,關(guan) 於(yu) 世界問題的思考,未來的就業(ye) 方向,以及跨學科的挑戰性和優(you) 點。總回答字數限製不超過800,切忌寫(xie) 的“假大空”,可以多運用一些自身的經曆作為(wei) 例子來支撐你的答案

文風上我感覺UCL似乎更偏愛寫(xie) 的juicy一些的學生,在這一點我並沒有做的很好。另外,我的文書(shu) 壓線的原因可能是因為(wei) 提到了“核汙水排放”這件事,對於(yu) 當時來說是比較敏感的話題。時機和角度也許不是很好,也非常害怕會(hui) 對招生官留下不好的印象。但從(cong) 結果上來看應該問題不大,不過還是提醒大家:取材要慎重

03、筆試既是對知識點熟練度的考驗也是跟自己心理博弈的過程

TMUA筆試給我的感覺更像是測試數學能力的“腦筋急轉彎”。如果思路暢通則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如遇思路不暢則原地兜圈無從(cong) 下手。對於(yu) 好多數學大佬來說,TMUA就是小菜一碟,但我可是費了老大勁了,這我必須得承認。

在準備筆試的方法和過程上,大家可以多去看看成功案例。我這邊沒什麽(me) 能給到大家的經驗參考,唯一的建議是如果你跟我一樣屬於(yu) 後天努力掛的(練習(xi) 分數參考在6-6.5徘徊,時不時能上7),在捋完知識點後,盡早按知識點刷題,然後總結錯題,最後再綜合做卷子

盡量進步效率高一點,避免使用題海戰術,因為(wei) 本來也沒多少題,再加上TMUA不是通過性考試,我覺得題海戰術不能最大程度的刷分,還是要多總結。如果有能力和時間,先拿MAT練手也是可以的。

最大的挑戰或困難,我覺得其實是跟自己心理博弈的過程。要不斷照顧自己的情緒,並且鼓足勁往前走。因為(wei) 競爭(zheng) 實在太激烈了,申請季的時候大家互相試探著交流,很容易就跟別人進行比較。我克服焦慮悲觀情緒的辦法,就是讓自己一刻不停地忙起來!比如我覺得自己TMUA爛得要死時,與(yu) 其在原地糾結內(nei) 耗,不如多去刷題總結。一旦沉浸在題海忙碌起來,就會(hui) 暫時緩解負麵情緒。當然在休息時多跟不同賽道的朋友聊聊天也是非常有益的,給彼此提供一些情緒價(jia) 值,找一些共鳴也能緩解。

04、多積累和思考提升綜合能力熱愛是探索和學習(xi) 的源動力

個(ge) 人來說收獲最大的是EPQ和科研項目經曆,自己用問卷收集一手數據,並運用Logit模型進行分析。我並不是鼓勵所有人把全部的時間和經曆花在都去EPQ和科研項目上,而是建議在能力允許的情況下,去自己嚐試一些類似的項目。也可以自發性研究一些有趣的話題,不用非得放在哪個(ge) 教育項目的框架內(nei) 。

因為(wei) 這個(ge) 過程和我們(men) 平時書(shu) 本學習(xi) 很不一樣,是在一個(ge) 完全由你操作的學術項目內(nei) 完成的。能夠顯著提升個(ge) 人的溝通能力、自學能力、論文寫(xie) 作能力、文獻檢索能力和問題解決(jue) 的能力,它是一個(ge) 理論應用的過程。於(yu) 我個(ge) 人而言,做項目帶來的收獲要遠快於(yu) 讀書(shu) 中給我帶來的思考。這也許是因為(wei) 我不是頂尖聰明的人哈哈哈~

大家可能已經猜到了我是劍橋落榜生,不過也在我意料之中。一是因為(wei) 在選校時,我會(hui) 描繪在這所學校就讀的願景,考慮到自身的學術實力、性格和這所學校整體(ti) 調性的匹配度,劍橋對我來說是比較不符合的。二是我對於(yu) 數學沒有太高天賦,又沒有太多熱情,隻能勉強應付靈活變換的TMUA考題,在競爭(zheng) 如此激烈的環境下落榜也實屬正常。

不過在筆試準備過程中,我的數學能力還是有一定提升的。我很感激這段經曆,因為(wei) 無論在哪個(ge) 大學就讀經濟專(zhuan) 業(ye) ,數學都是繞不開的課題, 所以在平靜了一個(ge) 晚上後便恢複了狀態。

希望學弟學妹們(men) 保持勇氣和初心。選擇了純經這條賽道不要害怕,跟隨著你心中的熱愛走,不要因為(wei) 大環境的競爭(zheng) 程度退而求其次。當然如果你實在是比我還不能接受數學,那麽(me) 我建議再慎重考慮一下專(zhuan) 業(ye) 選擇,經偏文的專(zhuan) 業(ye) 可能會(hui) 更合適~我一直認為(wei) 熱愛是探索和學習(xi) 的源動力,尤其是你未來在異國他鄉(xiang) 還要繼續學習(xi) 這個(ge) 專(zhuan) 業(ye) 3-4年。

學好數學很重要,不可否認數學在經濟中是個(ge) 非常有用的工具和方法。在平常學習(xi) 數學時,建議牢牢掌握微積分、矩陣、和高數統計的相關(guan) 知識點。這樣從(cong) 應用角度說,才不會(hui) 被數學絆倒。

還有多積累和思考也很重要。我書(shu) 還是讀少了,頂多是讀到了現階段“夠用”的程度。建議大家不要局限自己的讀書(shu) 寬度多積累對平時的essay writing和思維開拓是有極大幫助的。同時不要一味地認同書(shu) 中所言,可以多停下來思考記錄自己的想法後再往下看。培養(yang) 自己的critical thinking,也會(hui) 令你在探討一個(ge) 問題時想得更加全麵和嚴(yan) 謹。

05、堂堂正正地輸 堂堂正正地贏放平穩住心態 堅定地探索前行

在等待了150多天後,UCL的兩(liang) 個(ge) 專(zhuan) 業(ye) 在三天內(nei) 前後腳來了!讓我有點受寵若驚,滿腦子就一個(ge) 想法:我終於(yu) 可以去倫(lun) 敦了!

經濟專(zhuan) 業(ye) 是先來的,“開獎”過程還比較順利的。我在前一天晚上一如既往心如死水地登上UCL的portal查看我申請的狀態,上麵赫然顯示著“currently being processed”!那一刻差點激動得要跳起來,知道自己基本穩了,因為(wei) 拒信還沒開始發!雖然那晚很想熬夜等一下,但轉天有早八的高數課隻能先睡啦。早上醒來發現offer正安安靜靜地躺在郵箱裏,發了個(ge) 朋友圈就上課去了(笑)~

而文理專(zhuan) 業(ye) 的“開獎”之路就比較坎坷了。從(cong) 二月份開始,這個(ge) 專(zhuan) 業(ye) 就大量的撒offer,每次都沒有我,我想可能是我小文書(shu) 的問題,到了三月份我基本沒抱希望了。沒想到就在經濟專(zhuan) 業(ye) 下offer的第二天早上,我登上portal發現此專(zhuan) 業(ye) 也從(cong) “Application received”變成 “currently being processed”。

由於(yu) 時差問題,我猜可能招生官已經下班了。但當我下午再度打開portal時,發現狀態又變回了“Application received”。我跟Aileen打趣說我的小文書(shu) 是不是真壓線了,讓他們(men) 糾結到底要不要我,虛晃一槍。到第三天早上又變成了“currently being processed”,我尋思著我不會(hui) 是全網第一封拒信了吧?也挺好,我還能在小某書(shu) 火一把。

直到下午五點郵箱裏蹦出來UCAS的狀態變化,我滿懷忐忑地打開,生怕是LSE的拒信,此時A & S的offer映入眼簾。謝謝UCL心軟的神!如果大家為(wei) 了求穩的話,不要學我自己DIY小文書(shu) 就交上去了。因為(wei) 確實今年申請人數激增,多找一些老師和學長老師看看思路,潤色一些也是好的。畢竟聽說這個(ge) 專(zhuan) 業(ye) 整體(ti) 來講還是挺偏文的。

拿到offer,最想感謝的是所有在申請季中幫我comment過PS的老師們(men) 和學長老師們(men) !特別感謝William老師,我亦師亦友的Olivia王老師和她的朋友Kieran Nelson!學校的升學指導老師也不厭其煩地為(wei) 我提點過幾次PS文書(shu) ,甚至提交的最後一天也還在改,真的非常感謝他們(men) 的耐心指導和安撫!

還要感謝所有幫我解答過TMUA問題的學長和朋友們(men) ,這個(ge) 過程中沒有你們(men) 我可能連上考場的底氣都沒有,真的非常感恩~

最後,想留一份感謝給自己!謝謝我沒有輕言放棄,一次又一次地救自己於(yu) 水火之中,堂堂正正地輸,堂堂正正地贏!我的申請季還未落幕仍繼續等待,無論最終結果如何我也會(hui) 繼續堅定地探索前行!祝大家都能得償(chang) 所願,申請順利!

 

【競賽報名/項目谘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IB新增3門科目改革 今年秋季啟動 2026年將迎來首考!

下一篇

2024年英國JMC數學競賽4月15日截止報名!

你也可能喜歡

  • 暫無相關文章!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

插入圖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