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某社交平台上看到了一個(ge) 學生的帖子。作為(wei) 一個(ge) 中國大陸的理工科男生,美國和英國同時申請的他,早已經在今年的1月初獲得了英國牛津大學的錄取,但是卻在今年3月份美國大學RD放榜的時候接連收到拒信或等待名單:加州大學UCLA拒信,UCSD等待名單,弗吉尼亞(ya) 大學拒信…
很多人不理解,能獲得牛津大學錄取的學生一定是一個(ge) 很優(you) 秀的學生,但是為(wei) 何連美國Top30的院校都錄不了?很多人說牛津和劍橋對標的美國院校應該是哈耶普斯麻級別的,最差也得是個(ge) Top20吧?! 學生很優(you) 秀沒錯,大學也很優(you) 秀也沒錯。
美國和英國盡管都屬於(yu) 高等教育發達的國家,但是其本科階段的招生卻有著非常大的區別,是兩(liang) 套完全不同的錄取邏輯。這種現象在美國Top30名校和英國牛津和劍橋的錄取結果上表現的特別明顯。
事實上已經有非常多的實際案例表明,中國學生,特別是理工男,在申請英國牛津或劍橋的時候可以獲得很好的結果,而申請美國哪怕是Top30的院校也經常出現被“嫌棄”的情況。
首先,英國牛津或劍橋的錄取難度並不比美國本科Top30低。隻是英國大學的錄取側(ce) 重點在於(yu) 學術、在於(yu) 學生的專(zhuan) 業(ye) 方向的能力與(yu) 造詣,而不關(guan) 心如公益、領導力、多樣性、個(ge) 人特色等等維度。
想要獲得牛津或劍橋大學的錄取,學生在分數方麵一定要高,預估及大考的分數,標化的分數,語言的分數,專(zhuan) 業(ye) 加試的分數等等都必須足夠牛。但同時,學會(hui) 在麵試(專(zhuan) 業(ye) 測試)方麵也必須足夠厲害,才有機會(hui) 獲得錄取。
需要說明的是,無論你選擇哪個(ge) 機構,哪個(ge) 指導老師,他們(men) 能提供的幫助最多最多影響到獲得麵試shortlist這個(ge) 階段。進入麵試後,錄取與(yu) 否的決(jue) 定性因素是麵試答題的表現。張老師此前在朋友圈分析過劍橋大學的申請難度,也曾給我所服務的學生和家長進行過科普,見下圖。
美國Top30錄取的學生從(cong) 學術縱深,專(zhuan) 業(ye) 造詣方麵不見得足夠強。美國強調的整體(ti) 性評估,並不以專(zhuan) 業(ye) 為(wei) 唯一考量,在分數達到一定高度之後,學生的經曆和背景才能夠幫助學生勝出,比如學生是家裏的第一個(ge) 大學生,比如學生做了一個(ge) 影響了很多人但與(yu) 專(zhuan) 業(ye) 絲(si) 毫無關(guan) 的公益項目,再比如學生領導了校內(nei) 的幾個(ge) 有規模和影響力的社團等等。
同時,學生的性別,在意向專(zhuan) 業(ye) 這個(ge) 池子裏麵是否有多樣性,學生是否有趣,是否有故事等等也都會(hui) 影響著的錄取的結果。
中國的典型“理工男”在申請美國大學的時候非常不占優(you) 勢的重要原因就是大家雖然優(you) 秀,但是優(you) 秀的太像了,選小張,小王,還是選小李,沒什麽(me) 大的區別。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