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師簡介
如果你想申請香港大學教育學的博士,那今天這期文章解析可能對你有用!今天Mason學長為(wei) 大家詳細解析香港大學的Professor FUNG, Daniel K. T.的研究領域和代表文章,同時,我們(men) 也推出了新的內(nei) 容“科研想法&開題立意”,為(wei) 同學們(men) 的科研規劃提供一些參考,並且會(hui) 對如何申請該導師提出實用的建議!方便大家進行套磁!後續我們(men) 也將陸續解析其他大學和專(zhuan) 業(ye) 的導師,歡迎大家關(guan) 注!
馮(feng) 教授現任香港大學教育學院語文及文學教學單位助理教授。他先後在香港大學取得文學士和教育學士學位,後赴英國牛津大學深造,獲得理學碩士和博士學位。馮(feng) 教授在EMI、CLIL、雙語教育等領域開展了一係列有影響力的研究,其研究成果發表在SSCI收錄的權威期刊上,為(wei) 相關(guan) 領域知識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他積極主持和參與(yu) 研究項目,獲得研資局等機構的大額資助。馮(feng) 教授還擔任多份國際期刊的審稿人,為(wei) 學術社區服務。教授主頁表明“I am available to supervise PhD/EdD/MPhil students and would welcome enquiries for supervision. “感興(xing) 趣的同學可以套磁申請。
研究領域
馮(feng) 教授在英語教學媒介(EMI)、內(nei) 容及語言整合學習(xi) (CLIL)、雙語教育等領域有著深入的研究。他關(guan) 注高等教育階段學生在EMI課堂中的聽力理解問題和策略運用,探討教師在CLIL評估中的語言目標設定,以及雙語教育中的認知和語言需求。此外,馮(feng) 教授還研究詞匯習(xi) 得策略、教師教育等課題。
研究分析
1.Fung, D., & Lo, Y.Y. (2023). Listening strategies in the English Medium Instruction (EMI) classroom: How students comprehend the teacher input.System, 113, 103004. 這篇發表在語言教學研究權威期刊《System》上的文章,探討了學生在EMI課堂中理解教師講授內(nei) 容時運用的聽力策略。研究發現,學生運用多種認知和元認知策略來理解和處理教師的輸入,為(wei) EMI教學實踐提供了啟示。
2.Fung, D., & Chung, E. (2023). Defining language goals in EMI: Vocabulary demand in a high-stakes assessment in Hong Kong.Language and Education. 這篇論文發表在語言教育類期刊《Language and Education》上。馮(feng) 教授和同事分析了香港一項高風險EMI評估中的詞匯需求,討論了如何在EMI中設定明確的語言目標。研究強調,EMI教學應關(guan) 注學科內(nei) 容知識和語言能力的整合發展。
3.Fung, D. (2022). Students' experience in online teaching and learning: An investigation into EMI classroom interaction, willingness to communicate and classroom enjoyment. In J. Pun, S. Curle, & D. Yuksel (Eds.),The use of technology in English Medium Instruction(pp. 159-175). Springer. 這是發表在Springer出版的EMI技術應用編輯書(shu) 中的一章。馮(feng) 教授調查了學生在線上EMI課堂中的互動、交流意願和學習(xi) 愉悅感。研究揭示了線上教學情境下影響EMI課堂效果的關(guan) 鍵因素。
4.Fung, D., & Macaro, E. (2021). Explor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inguistic knowledge and strategy use in listening comprehension.Language Teaching Research, 25(4), 540-564. 這篇論文發表在語言教學研究領域知名期刊《Language Teaching Research》上。馮(feng) 教授與(yu) 知名學者Macaro合作,探討了語言知識與(yu) 聽力理解策略運用之間的關(guan) 係。研究表明,語言知識水平影響著學生策略的選擇和使用效果,對聽力教學具有啟發意義(yi) 。
5.Lo, Y.Y., Fung, D., & Qiu, X. (2021). Assessing content knowledge through L2: Mediating role of language of testing on students' performance.Journal of Multilingual and Multicultural Development. 這篇論文發表在多語言和多元文化教育研究期刊上。馮(feng) 教授與(yu) 合作者考察了評估語言對學生內(nei) 容知識表現的中介作用。研究發現,使用第二語言進行評估會(hui) 影響學生對知識的展示,對CLIL評估實踐有重要參考價(jia) 值。
6.Lo, Y.Y. & Fung, D. (2020). Assessment in CLIL: The interplay between cognitive and linguistic demands and their progression in secondary educatio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lingual Education and Bilingualism, 23(10), 1192-1210. 這篇論文發表在雙語教育權威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lingual Education and Bilingualism》上。馮(feng) 教授與(yu) Lo教授探討了CLIL評估中認知和語言需求的相互作用及其在中學階段的進階。研究強調,CLIL評估應體(ti) 現認知和語言整合,並隨學習(xi) 進展而調整難度。
項目分析
A multivariate longitudinal study on the listening problems and listening strategies of first-year tertiary EMI students (HK$639,350), General Research Fund (Ref. 18606223), Research Grants Council, 2024-25 [PI] 這是馮(feng) 教授作為(wei) 首席研究員主持的一項縱向研究項目,獲香港研究資助局優(you) 配研究金資助。項目采用多元方法,考察大一EMI學生的聽力理解難點和策略運用,有助於(yu) 改進EMI教學實踐。
Learning to listen in EMI: The effects of strategy instruction on strategic behaviour and learner uptake (HK$975,180), Early Career Scheme (Ref. 28616722), Research Grants Council, 2023-25 [PI] 這是馮(feng) 教授主持的青年學者計劃項目,獲研資局資助近百萬(wan) 港元。項目旨在探討聽力策略教學對EMI學生策略行為(wei) 和語言習(xi) 得的影響,對EMI教學具有重要意義(yi) 。
Investigating the role of language in CLIL assessments through examining teachers' and students' cognitive processes (HK$398,500), General Research Fund (Ref. 17603518), Research Grants Council, 2019-21 [Co-I] 馮(feng) 教授作為(wei) 共同研究員參與(yu) 的這項研究,考察了教師和學生在CLIL評估中的認知過程,探討了語言在評估中的角色。研究對優(you) 化CLIL評估實踐具有啟示作用。
研究想法
一、EMI課堂中的教師話語與(yu) 學生聽力理解策略
研究創新點:深入分析EMI教師課堂話語的語言特征(如語速、詞匯複雜度、語篇結構等),探討其與(yu) 學生聽力理解難點和策略運用的關(guan) 係。
二、內(nei) 容驅動的學術詞匯識別和學習(xi) 模型
研究思路:整合CLIL和詞匯習(xi) 得理論,探索如何在學科內(nei) 容學習(xi) 過程中,有針對性地識別、選取和學習(xi) 學術詞匯,提出內(nei) 容驅動的詞匯教學新模式。
三、遠程EMI教學中師生互動與(yu) 學生投入度研究
研究切入點:基於(yu) 馮(feng) 教授在線EMI教學研究,進一步聚焦遠程教學情境下師生互動行為(wei) (如提問、反饋、小組討論)對學生課堂參與(yu) 度和學習(xi) 投入度的影響。
四、跨學科CLIL項目中的多模態評估研究
創新思路:傳(chuan) 統CLIL評估側(ce) 重語言和內(nei) 容整合,而在跨學科CLIL項目(如STEM)中,可引入多模態評估理念,兼顧實踐能力、團隊協作、批判思維等多維度素養(yang) 。
五、元認知在聽力/詞匯學習(xi) 策略訓練中的應用研究
研究視角:馮(feng) 教授關(guan) 注語言學習(xi) 策略,可進一步聚焦元認知在策略訓練中的作用。探索如何在聽力、詞匯策略指導中融入元認知培養(yang) ,引導學生反思策略認知和運用。
申請建議
1.係統梳理馮(feng) 教授在EMI、CLIL、學習(xi) 策略等領域的代表性論文,深入理解其研究視角、理論框架和方法路徑。
2. 反思自身學術背景和研究興(xing) 趣,找準與(yu) 導師研究方向的契合點。提煉明確的研究問題,體(ti) 現學術積累和創新潛力。
3. 汲取馮(feng) 教授研究的理論養(yang) 分,拓展研究視野。關(guan) 注EMI/CLIL教育前沿動態,思考研究領域的新方向、新問題。
4. 有意識地選修EMI/CLIL/EFL教學研究相關(guan) 課程,夯實理論基礎。係統學習(xi) 第二語言習(xi) 得、教育心理學、課程與(yu) 教學論等。
5. 積極參與(yu) EMI/CLIL/EFL教學研究項目,獲得實踐研究經驗。如參與(yu) EMI課程聽力難點分析、學術詞匯教學設計等。
6. 在EMI/CLIL/EFL教學研究領域發表論文、參加學術會(hui) 議,提升學術背景的針對性和專(zhuan) 業(ye) 性。
7. 通過郵件與(yu) 馮(feng) 教授交流,表達攻讀博士和從(cong) 事相關(guan) 研究的意願,尋求申請建議。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