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哥德堡大學崗位製博士項目招生中!

今天,我們(men) 為(wei) 大家解析的是瑞典哥德堡大學的博士研究項目。

“Doktorandplats i miljövetenskap med fokus på miljömikrobiologi/ekotoxikologi”

學校及專(zhuan) 業(ye) 介紹

學校概況

哥德堡大學是一所曆史悠久、聲譽卓著的綜合性大學。它成立於(yu) 1891年,坐落在瑞典第二大城市哥德堡。學校設有8個(ge) 學院,涵蓋人文、社會(hui) 科學、自然科學、醫學等多個(ge) 學科門類,在校學生約56000人,教職員工6600餘(yu) 人。哥德堡大學致力於(yu) 高質量的教學和研究。

專(zhuan) 業(ye) 介紹

此次招生的博士生將加入生物與(yu) 環境科學係,師從(cong) Natàlia Corcoll Cornet副教授的指導,主要研究領域為(wei) 環境微生物學/生態毒理學

該方向重點關(guan) 注抗生素汙染物及抗性基因在城市河流沉積物中的環境命運與(yu) 風險。 院係介紹 生物與(yu) 環境科學係是哥德堡大學規模最大的院係之一。係裏現有教職工約250人,其中教授30餘(yu) 名,副教授50餘(yu) 名,講師60餘(yu) 名,在讀博士生90餘(yu) 名。

學係的研究領域涵蓋生態學、進化生物學、生理學、係統學等多個(ge) 方向,科研實力雄厚。係裏配備多個(ge) 專(zhuan) 業(ye) 實驗室,大型儀(yi) 器設備齊全,可滿足多樣化的實驗需求。此外,學係在哥德堡市區和克裏斯蒂娜堡附近還建有野外科研基地,便於(yu) 開展田野調查。

項目詳情

此次招收的博士生將納入歐盟瑪麗(li) 居裏項目(MSCA)資助,享受優(you) 厚的待遇。MSCA是歐盟麵向青年科研人員設立的獎學金計劃,旨在提升其科研能力和就業(ye) 競爭(zheng) 力。此項目博士將通過實驗和田野調查,研究汙染物(抗生素殘留、抗性基因)與(yu) 沉積物微生物群落的相互作用,評估外界環境因素(如微生物多樣性、暴露曆史、汙染程度等)的影響。

這一研究課題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yi) 和實踐價(jia) 值。抗生素濫用已成為(wei) 全球性環境問題,大量抗生素通過汙水處理廠排放進入河流,在沉積物中富集,刺激抗性菌的產(chan) 生與(yu) 擴散。揭示汙染物-微生物的關(guan) 係,有助於(yu) 預測抗性基因的環境風險,為(wei) 相關(guan) 管控提供科學依據。同時,微生物群落組成與(yu) 功能的聯係也是微生物生態學的前沿熱點。因此,該課題選題新穎,立意深遠,對相關(guan) 領域知識體(ti) 係的拓展具有重要推動作用。

申請條件

  • 已獲得相關專業的碩士學位,或在申請截止時已修滿碩士階段的主要學分。相關專業包括生物學、生態毒理學、生態學、微生物學、環境科學、生物技術等。
  • 具備紮實的微生物學和分子生物學基礎,熟悉常規的微生物培養、分離、鑒定方法,了解宏基因組測序、定量PCR、生物信息學分析等分子生物學技術
  • 熟練掌握實驗設計、統計分析、科研論文寫作等技能
  • 擁有優秀的英語書寫和口語能力。

申請材料

申請人需通過哥德堡大學的招生係統提交申請,並上傳(chuan) 以下材料:

  • 個人陳述
  • 簡曆
  • 兩位推薦人的聯係方式
  • 完整的論文發表目錄及其他學術成果
  • 語言能力證明
  • 學位證書和成績單複印件

所有材料須用英文撰寫(xie) 或附英文譯本。學校招生委員會(hui) 將綜合申請人的學業(ye) 成績、科研經曆、個(ge) 人素質等因素,遴選出合適的麵試對象。

有話說

項目理解

本項目處於(yu) 環境科學、微生物學和生態毒理學的交叉領域。環境科學關(guan) 注人類活動對環境的影響,微生物學研究微生物的結構和功能,而生態毒理學探討汙染物對生態係統的毒害作用。三者相互交織,共同圍繞"汙染物-微生物-生態風險"這一主題展開。項目的核心目標是闡明抗生素汙染物及抗性基因與(yu) 河流沉積物微生物群落的互作關(guan) 係,評估微生物群落結構、汙染曆史、環境因子等的調控作用,揭示抗性基因的環境歸趨和生態風險。這對理解微生物生態過程、指導環境治理決(jue) 策具有重要意義(yi) 。

項目將綜合運用實驗生態學和分子生物學方法,包括室內(nei) 模擬生態係統構建、野外調查采樣、宏基因組測序、實時熒光定量PCR、生物信息學分析等。結合多組學數據和表型表征,多維度刻畫微生物群落結構和功能,全麵認識其對汙染物的響應機製。項目有望豐(feng) 富和發展微生物生態理論。

一方麵,抗生素抗性的微生物生態機製尚不明確,而微生物-汙染物互作又是微生物生態學的重要命題。另一方麵,外界環境如何調控微生物群落結構進而影響生態功能,對生態係統穩定性至關(guan) 重要。拓展這兩(liang) 個(ge) 方麵的認知,對完善微生物生態理論體(ti) 係大有裨益。

創新思考

在學科交叉融合方麵,可進一步聚焦抗性基因在人-環境-微生物間的傳(chuan) 播機製。將人類活動視為(wei) "擾動源",評估其對環境微生物的選擇壓,刻畫抗性從(cong) 環境向人體(ti) 的反向轉移風險。

這需整合流行病學、風險分析等方法,凸顯"One Health"理念。同時,抗性汙染治理需要工程學和管理學的參與(yu) ,如改進汙水處理工藝、限製抗生素使用等。鼓勵多學科協同創新,拓展項目的視野和內(nei) 涵。在前沿方向拓展上,可借鑒宏基因組和代謝組學,從(cong) 遺傳(chuan) 物質和功能表達兩(liang) 個(ge) 層麵,深化對微生物群落的認知。

聚焦抗性基因在宿主間的水平轉移,mobiliome及其調控機製值得探究。另外,將抗性基因拓展至其他汙染物,如重金屬、農(nong) 藥等,比較不同類型汙染物誘導抗性的異同,揭示普適性規律。在汙染物毒理機製方麵,多組學整合分析或可識別新的生物標誌物,革新環境監測手段。

 

【競賽報名/項目谘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上海三公小升初不同年級如何備考?

下一篇

“光華係”學校盤點 新增光華劍橋溫州校區現已開放報名

你也可能喜歡

  • 暫無相關文章!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

插入圖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