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所有的學校錄取皆下來了,又到了幾家歡喜幾家愁的時間。我總是和我的學生們(men) 說,無論你們(men) 的夢校是否錄取了你們(men) ,都不應該耽誤你的理想,那個(ge) 在寫(xie) 文書(shu) 的時候用過去和現在去描述的未來的自己。
美國藤校的直錄要求非常高,以哥倫(lun) 比亞(ya) 大學為(wei) 例,2027屆的本科錄取率僅(jin) 為(wei) 3.9%,每年在中國大陸錄取的新生更是屈指可數!
圖片來源於(yu) 網絡
直申哥倫(lun) 比亞(ya) 大學的本科學院,工程學院和巴納德學院的難度極大,很多學生就會(hui) 尋找“爬藤的捷徑”,提高被錄取的概率。今天,我們(men) 就盤點一下哥大有哪些彎道超車的錄取方式。
3+2/4+2
其實我想,大部分爬藤的人都知道的文理學院3+2進哥大工程學院的方式。
哥倫(lun) 比亞(ya) 大學聯合計劃項目是哥大和近百所綜合性及文理學院合作的3+2/4+2工程專(zhuan) 業(ye) 雙學位項目,學生先在合作的文理學院裏讀3年或4年,完成文理學院的教育liberal arts(需要保持至少至少全是B以上的GPA),之後轉入哥大工程學院讀2年再畢業(ye) 。
圖片來自網絡
入行十幾年來,我也有過十多位同學從(cong) Top30的文理學院3+2轉入工程學院讀書(shu) ,獲得2個(ge) 畢業(ye) 證,學術生涯和朋友圈又豐(feng) 富又有含金量的路線。但是要注意的是,2019年後入學的學生不再享有保證錄取的權利。 那麽(me) 除了這個(ge) 方式,還有一個(ge) 一步到位拿哥大錄取信的方式(彎道超車)。
相信今年大家可能感覺,好像突然冒出來了很多哥大的錄取榜。如果,大家仔細去看錄取書(shu) ,就會(hui) 發現這些哥大的錄取其實是進入哥大的另一種方式:
圖片來自網絡
2+2
項目一:哥大+巴黎政治學院Columbia University and Sciences Po
哥倫(lun) 比亞(ya) 大學和巴黎政治學院的本科雙學位項目(Dual BA Program Between Columbia University and Sciences Po)由哥大的通識學院與(yu) 法國巴黎政治學院於(yu) 2010年9月開設。學生將有機會(hui) 沉浸在兩(liang) 個(ge) 不同的學術、社會(hui) 和文化環境中:
一所位於(yu) 法國地區的緊密小型學院和一所位於(yu) 紐約市的研究型大學。
巴黎政治大學(Sciences Po)於(yu) 1872年成立,是法國乃至世界最著名的人文社科領域的高等學府之一,該校傳(chuan) 統的支柱學科包括政治、經濟、法律、曆史和社會(hui) 學。
學生將在巴黎政治學院的四個(ge) 校區之一度過前兩(liang) 年,可從(cong) 經濟與(yu) 社會(hui) 學、政治與(yu) 人文、政治與(yu) 政府三個(ge) 跨學科專(zhuan) 業(ye) 中任選其一學習(xi) 。學生還需要參加巴黎政治學院的公民學習(xi) 計劃(The Civic Learning Programme)。
圖片來自網絡
完成巴黎政治學院的課程後,第三、四年學生將入讀哥大通識學院(GS)「關(guan) 於(yu) GS學院介紹,請參考上一篇文章哥大很難錄取,你卻依然能找到錄取的方法(上)」
在GS期間,學生通過完成專(zhuan) 業(ye) 要求來進一步學習(xi) 社會(hui) 科學,同時通過滿足文學、藝術、音樂(le) 、科學和人文學科等各個(ge) 學科的核心分配要求來培養(yang) 知識廣度。畢業(ye) 後,學生將同時獲得巴黎政治學院社會(hui) 科學文學學士學位和哥倫(lun) 比亞(ya) 大學文學學位學位。
申請事項
該項目2023Fall申請季共有613名申請人,其中187人獲得麵試機會(hui) ,114人收到offer,錄取率為(wei) 18.6%,最終入讀人數為(wei) 91人。申請將由哥倫(lun) 比亞(ya) 大學和巴黎政治學院招生代表組成的聯合委員會(hui) 進行審查。
申請人不能同時申請雙學士學位課程和哥倫(lun) 比亞(ya) 學院(CC)或哥倫(lun) 比亞(ya) 工程學院(SEAS)。
此外,如果候選人在過去三年中被CC/SEAS拒絕,則沒有資格申請通識學院,包括雙學士學位課程。
最後,學生在任何特定學期不得向多個(ge) 哥倫(lun) 比亞(ya) 國際雙學位項目提交申請。已申請CC/SEAS提前錄取的學生不能申請雙學士學位課程,無論其錄取決(jue) 定如何。
申請要求
▶ 一篇申請文書(shu)
▶ 兩(liang) 封推薦信(熟悉你學術生涯的老師或指導顧問)
▶ 語言成績:雅思7.0,小分不低於(yu) 6.5;托福94分及以上;多鄰國110分,單項不低於(yu) 100;
▶ 實行標化可選政策,不提交標化成績不會(hui) 在錄取過程中處於(yu) 不利地位;
▶ 中國申請者需要提交10-12年級的高中成績單,以及任何可用的高考成績。
申請時間
▶ 申請開放時間:8月15日
▶ 報名截止日期:1月2日
▶ 麵試決(jue) 定發布和經濟援助申請截止日期:2月15日
▶ 招生麵試:二月中旬至三月中旬
▶ 秋季招生決(jue) 定發布:4月1日
項目二:哥大+都柏林聖三一學院Trinity College Dublin and Columbia
哥倫(lun) 比亞(ya) 大學和愛爾蘭(lan) 都柏林聖三一學院本科雙學士學位項目(The Dual BA Program between Trinity College Dublin and Columbia University)於(yu) 2017年11月啟動,為(wei) 學生提供跨越兩(liang) 大洲和國際大都市的國際教育體(ti) 驗。
都柏林聖三一學院與(yu) 牛津大學奧利爾學院、劍橋大學聖約翰學院互為(wei) “姐妹學院”,三校常年保持著密切的學術交流,在語言文學、史哲法政、古典研究等人文社科和醫藥衛生、自然科學等理工科領域均擁有世界頂尖水平。
圖片來自網絡
該項目的學生前兩(liang) 年將在都柏林聖三一學院學習(xi) ,後兩(liang) 年則在哥大學習(xi) 。畢業(ye) 後,學生會(hui) 獲得兩(liang) 個(ge) 學士學位。
第一年和第二年,學生可以從(cong) 聖三一學院的以下課程中選一個(ge) 作為(wei) 主修:
✔ 經典、古代曆史和考古學
✔ 英語研究
✔ 歐洲研究
✔ 電影
✔ 地球科學:地理學和地球科學
✔ 曆史
✔ 藝術與(yu) 建築史
✔ 中東(dong) 和歐洲語言和文化
✔ 神經科學:生物和生物醫學科學
✔ 數學
✔ 哲學
✔ 宗教
同時,學生將完成聖三一學院選修課,以滿足哥倫(lun) 比亞(ya) 大學的核心課程要求。
第三年和第四年,學生將入讀哥倫(lun) 比亞(ya) 大學通識學院(GS)「關(guan) 於(yu) GS學院介紹,請參考上一篇文章哥大很難錄取,你卻依然能找到錄取的方法(上)」,攻讀與(yu) 聖三一學院學習(xi) 課程相匹配的專(zhuan) 業(ye) ,並完成哥倫(lun) 比亞(ya) 大學的核心課程。
在哥倫(lun) 比亞(ya) 大學期間,學生還參加額外的課程和項目,這些課程和項目構成了授予三一學士學位所需的額外學分。
申請事項
該項目2023Fall申請季共有374名申請人,其中158人獲得麵試機會(hui) ,94人收到offer,錄取率為(wei) 25%,最終入讀人數為(wei) 60人。
申請要求
▶ 一篇申請文書(shu)
▶ 兩(liang) 封推薦信(熟悉你學術生涯的老師或指導顧問)
▶ 語言成績:雅思7.0,小分不低於(yu) 6.5;托福94分及以上(閱讀23聽力23口語22寫(xie) 作26);多鄰國120分,單項不低於(yu) 105
▶ 實行標化可選政策,鼓勵非英語高中的申請者提交最近的SAT/ACT成績作為(wei) 雙學士學位課程入學申請的一部分
▶ 中國申請者需要提交10-12年級的高中成績單,以及任何可用的高考成績。
申請時間
▶ 申請開放時間:8月15日
▶ 報名截止日期:1月2日
▶ 麵試決(jue) 定發布和經濟援助申請截止日期:2月15日
▶ 招生麵試:二月中旬至三月中旬
▶ 秋季招生決(jue) 定發布:4月1日
根據2024年Niche發布的數據來看,哥倫(lun) 比亞(ya) 大學整體(ti) 的錄取率僅(jin) 為(wei) 3.9%,而常春藤盟校的平均錄取率都在3%到4%之間。相比之下,哥倫(lun) 比亞(ya) 大學(GS)的錄取率為(wei) 35%。
但是大家需要注意的是,直接申請哥倫(lun) 比亞(ya) 大學GS學院的要求:有長達一年或更長時間的間隔年Gap Year或有特殊原因隻能兼職學習(xi) 的學生。非應屆本科可生不能申請,詳情請見上一篇推文哥大很難錄取,你卻依然能找到錄取的方法(上)
不過呢,相信大部分同學還是應屆申請,並且第一時間將哥大作為(wei) ED或者RD的學校申請,那麽(me) 針對這一類大部分學生,我和G老師將文書(shu) 的題目解析如下:
哥倫(lun) 比亞(ya) 大學的申請文書(shu) 分析
Columbia Essay prompts
List a selection of texts, resources and outlets that have contributed to your intellectual development outside of academic courses, including but not limited to books, journals, websites, podcasts, essays, plays, presentations, videos, museums and other content that you enjoy. (100 words or fewer)
– Your response should be a list of items separated by commas or semicolons.
– Items do not have to be numbered or in any specific order.
– It is not necessary to italicize or underline titles of books or other publications.
– No author names, subtitles or explanatory remarks are needed.
題目解析:
記住我的話:多讀書(shu) 的孩子才有可能進哥大!
哥大一直都很關(guan) 注學生的閱讀能力。學校希望通過此題了解學生的個(ge) 人興(xing) 趣、知識水平、思考方式、社交媒體(ti) 使用習(xi) 慣等。如果對自己這方麵比較自信的同學盡可以如實展現,內(nei) 容選取上可以遵循“交相呼應”的原則。
什麽(me) 意思呢?所選的每一項本身要代表你某一方麵的特點,同時各項組合在一起也可以展現你的個(ge) 人風格,就是要考慮搭配在一起時的整體(ti) 效果。
就像時尚圈有同色係穿搭準則,在選取個(ge) 人風格包的成員時,我們(men) 也可以把同一主題下不同角度、深度、媒介的素材放在一起,展現你對一個(ge) 問題探究的深度和廣度。例如:“將真實犯罪播客與(yu) 心理學期刊以及一篇有關(guan) 法醫心理學的博客結合起來。”
如果對自己課外知識拓展沒什麽(me) 自信的同學,難免會(hui) 想要美化一下,比如用大部頭或者內(nei) 容公認比較高深的書(shu) 籍來彰顯自己的學術能力。可以有,但要注意風格的平衡和多樣性。否則就產(chan) 生十幾歲老學究的不自然之感。
當然也不建議走反向極端,如果所列皆是多巴胺補劑類的通俗讀物也顯得學術潛力和嚴(yan) 肅性不足。
在展示多樣化興(xing) 趣的同時,要把大部分空間用來闡述與(yu) 個(ge) 人學術和職業(ye) 興(xing) 趣相關(guan) 的內(nei) 容。所以,平衡是關(guan) 鍵詞:學術vs 休閑,專(zhuan) 攻 vs 多元,虛構 vs 非虛構,各種媒體(ti) 平台等。
最後,盡量用真實素材,以免在麵試中答不上來。或者在麵試之前把自己寫(xie) 的那些內(nei) 容都看一遍。
圖片來自網絡
Prompt 1: A hallmark of the Columbia experience is being able to learn and thrive in an equitable and inclusive community with a wide range of perspectives. Tell us about an aspect of your own perspective, viewpoint or lived experience that is important to you, and describe how it has shaped the way you would learn from and contribute to Columbia’s diverse and collaborative community. (150 words or fewer)
這是一道很多大學都喜歡問的文書(shu) 題目,我們(men) 通常稱之為(wei) “diversity”題/多樣性題。哥大地處紐約這個(ge) 包容性很強的城市,在招生政策上也相應地歡迎能夠豐(feng) 富學生群體(ti) 多樣性的申請人。
這個(ge) 人除了自身有特色之外還要能在多樣性的群體(ti) 中茁壯成長。所以在文書(shu) 中就要寫(xie) 明,你如果豐(feng) 富學校的多樣性以及多樣性的學校社群如何使你獲益。具體(ti) 可以從(cong) 以下幾個(ge) 角度回答:
1 什麽(me) 使你與(yu) 眾(zhong) 不同?
一般談論的話題:人種、性取向、性別認同、原籍國。不一般的角度:你的家鄉(xiang) 、家庭社會(hui) 經濟地位、疾病或殘疾、或興(xing) 趣愛好。
例如,“一位對許多食物有過敏症的學生可能會(hui) 開玩笑說他不能像同齡人一樣享受食堂美食,但是正是由於(yu) 他的過敏症,他學會(hui) 了為(wei) 自己做飯,並找到了其他人從(cong) 未想過的獨特的替代食品,比如用杏鮑菇代替鮑魚。”
2 你的獨特背景是如何塑造了你的發展的?
你以前是如何從(cong) 所在社群中受益的,在社群中鍛煉所得的新視角將如何讓你為(wei) 哥大這個(ge) 群體(ti) 做出貢獻,以及由於(yu) 自身背景的原因你如何得到了成長。
“例如,也許你曾經非常害羞,直到你加入社區劇團,從(cong) 而掙脫性格束縛並勇敢表達自己。在哥倫(lun) 比亞(ya) 大學,你不僅(jin) 會(hui) 鼓勵其他人加入戲劇團以獲得自信,而且你還會(hui) 利用自己在公眾(zhong) 演講方麵的鍛煉出的信心,呼籲其他同學行動起來關(guan) 注你熱衷的問題,比如提高最低工資。”
3 你如何增加校園的多樣性?
用具體(ti) 的事例來說明,“比如你是西班牙移民,可以談論你希望在校園內(nei) 創辦一個(ge) 西班牙語出版物,以便像你一樣的學生能夠用他們(men) 的母語閱讀新聞。或者作為(wei) 第一代大學生,你的家庭和文化灌輸給你大學教育的價(jia) 值觀,讓你非常重視學習(xi) ,並打算在大學裏創辦學校小組來豐(feng) 富同學們(men) 的學習(xi) 體(ti) 驗。”
需要規避以下情況:沒有重點地羅列身份背景特征,著重寫(xie) 負麵經曆,平庸無新意的話題。
圖片來自網絡
Prompt 2: In college/university, students are often challenged in ways that they could not predict or anticipate. It is important to us, therefore, to understand an applicant’s ability to navigate through adversity. Please describe a barrier or obstacle you have faced and discuss the personal qualities, skills or insights you have developed as a result. (150 words or fewer)
在主文書(shu) 的七道題目中也有“挫折經曆”的題目。具體(ti) 寫(xie) 法在此就不贅述了。需要注意幾點:
* 由於(yu) 字數篇幅有限,敘述經曆和所習(xi) 得的經驗都要提到。注意不要講故事講得太開心而留給反思的字數空間不足,導致潦草結尾。
* 文章的整體(ti) 基調不要太過於(yu) 消極。雖然所講述的是失敗經曆,要從(cong) 中找到對自己成長的積極影響,如果實在找不到,那就換一個(ge) 話題。
* 讓招生官看到開頭就知道結尾的老套話題,如 運動創傷(shang) 、父母離婚、親(qin) 友離世等。並不是不可以寫(xie) ,但是要注意角度要盡量有新意。
圖片來自網絡
Prompt 3: Why are you interested in attending Columbia University? We encourage you to consider the aspect(s) that you find unique and compelling about Columbia. (150 words or fewer)
這是很多學校都會(hui) 問到的Why School/為(wei) 什麽(me) 選擇本校題目。回答這類題大家常犯的錯誤是對學校的認知上限是學校官網提供的信息,而且事實上很多同學是在沒有達到這個(ge) 上限的情況下回答此題的。
所以,如果把自己通過短時間閱讀對官網的有限了解作為(wei) 文章主幹的話,對於(yu) 學校官網內(nei) 容撚熟於(yu) 心的招生官來講就比較沒有說服力,就像對著知道真相的人說謊一樣尷尬。
除了講和這所學校現實鏈接及精神共鳴之外,若有和哥大共同的經曆,比如師生學術交流,比如訪校、參加某教授講座、一個(ge) 哥大畢業(ye) 的朋友、夏校經曆對自己有著重大的影響或引導等等,可以挑選一個(ge) 最佳連接點(注意保持獨特性),成為(wei) 本篇文書(shu) 很好的引入點。
圖片來自網絡
Prompt 4: What attracts you to your preferred areas of study at Columbia College? (150 words or fewer)
這題可以歸入Why Major類文書(shu) 題中,和上一題一樣也是很多學校的保留題目。以下幾個(ge) 問題可以幫助大家梳理選擇某專(zhuan) 業(ye) 的原因:
1 誠實地給出除賺錢和好找工作之外第一順位的答案。
2 這個(ge) 專(zhuan) 業(ye) 領域具體(ti) 什麽(me) 東(dong) 西是你很喜歡的?比如:“不要說我愛閱讀,而要說我喜歡讀那些講權力鬥爭(zheng) 與(yu) 謀略的曆史小說。”
3 你覺得這個(ge) 專(zhuan) 業(ye) 會(hui) 如何幫助你充實人生、實現職業(ye) 目標?
4 在學校學習(xi) 和個(ge) 人生活方麵,這個(ge) 專(zhuan) 業(ye) 哪裏讓你覺得很享受?
5 當探索這個(ge) 專(zhuan) 業(ye) 領域的時候你是否有什麽(me) 特別的心情或思緒?如果有的話,你喜歡這個(ge) 精神狀態的什麽(me) 方麵?
總結:這幾題字數上限在100-150之間,所以文風要簡介明晰,內(nei) 容紮實大於(yu) 文字優(you) 美。
圖片來自網絡
最後的最後,祝福所有在2024Fall錄取哥大的新生,也為(wei) 2025Fall準備開始的戰鬥提供以上的經驗筆記!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