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ll
上海包玉剛雙語學
錄取學校
Cranbrook Schools
學生感言
申請美高本就是我自己的意願,而且最近幾年的美高留學熱,很多包玉剛的同學已經申請了美高,我去美國看過學校之後也覺得很喜歡,感覺我也更適合在美國的文化裏成長,所以即使我知道如果申請美高要麵對很多困難和挑戰,我也願意去奮不顧身一把。
和機構認識的過程其實非常坎坷。之前我們(men) 去谘詢了很多其他機構,到最後才找到機構的,去了解之後才發現機構其實對每個(ge) 學員都非常重視,服務非常的細致到位,善於(yu) 啟發和挖掘每一個(ge) 學生的潛質,可以量身定製獨有的“人設”,而且更是有一個(ge) 團隊的老師們(men) 來陪伴我走完申請的全程。對於(yu) 我這種活動,藝術,體(ti) 育都不突出的學生,這樣的機構我反而認為(wei) 是更適合我的,因此我們(men) 選擇了機構。
突出重圍
其實我各方麵都不是一個(ge) 很突出的學生,因此在選校和整個(ge) 申請過程中都非常尷尬。我的在校成績優(you) 秀,全A/A+,但在藝術上,我有一個(ge) 可憐的單簧管;在體(ti) 育上,我隻有籃球和滑雪可以拿出來講;所以,我主打活動牌,活動有Enhancing societal recognition towards minorities(增進社會(hui) 對少數群體(ti) 的認識), Public welfare club(公益慈善社團)和在學校的電視台頻道做視頻剪輯。
當時機構老師鼓勵我申請前20-30的學校的時候,我甚至都覺得自己沒希望。我當時想的就是死磕麵試,既然我沒有更多的時間擴展社會(hui) 活動,那我就把已有的活動說得更有趣,更走心,利用麵試官對我的好印象去和別人“搏一搏”。
我準備麵試的時間比改文書(shu) 的時間多很多,理論上麵試是為(wei) 了更好的體(ti) 現其他材料,我把麵試當成我最鋒利的武器,不停的和機構老師還有合夥(huo) 人練習(xi) 麵試。我的每一場麵試,即使問題一樣,我說的內(nei) 容也不會(hui) 完全一樣,我是完全把麵試當作聊天去看待的,這也算是我能彌補這麽(me) 多短板的原因吧。
申請讓我找到自我
我獲得的最大的成長是我學會(hui) 了如何用批判的和感性的兩(liang) 種眼光去看我的未來。在短短不到一年的申請裏,我知道了美國的招生官喜歡什麽(me) 。在我看來,他們(men) 喜歡的是得體(ti) 的,有趣的,有自己想法的,並且敢於(yu) 追隨自己熱愛事物的人。其實,這一點無論我去不去美高,對大學申請都是非常重要的。在8年級畢業(ye) 之際,我也知道,現在也應該開始為(wei) 大學申請做準備了。可我當時的腦子一片空白,完全不知道要做什麽(me) 。
但現在的我和那時完全不一樣了,我似乎在申請美高的過程中真正認識了自己,找到了自己的愛好,以及未來想發展的方向。我的成熟度自然也提高了很多,因為(wei) 我要考慮的東(dong) 西比別人更多。雖然艱辛,但我覺得這段時間的努力是值得的,無論我去不去美高,這些經曆經驗都是彌足珍貴的。
不是一個(ge) 人的戰鬥
我覺得對我幫助最大的人,當然是陪伴我最久的谘詢師 Rina。我覺得Rina老師適合我的原因有兩(liang) 個(ge) :一是給了我足夠的推動力和清晰的規劃讓我去完成學習(xi) 任務。二是她給我的想法是能夠啟發我的(這裏要感謝機構將Rina老師帶到我身邊,幫助我走完申請的全程)。
在申請的過程中機構老師們(men) 給我的規劃和建議處處戳中“要害”,也正是這些原因,讓我有了很大的提升和對自我更清晰的認識。此外我也想在這裏特別感謝所有幫助過我的機構老師,Anson, Eric, Fanny, Wilson, Eddie, Renee, Delia老師,幾位都是我申請路上不可或缺的人,我不是一個(ge) 人在戰鬥,十分感激機構老師們(men) 的付出,也感謝我自己努力,使我的申請有了一個(ge) 非常滿意的結果!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