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就讀於(yu) 上海美國學校、剛剛在ED2錄取紐約大學的N同學!👏🏻N同學申請季選擇了同時申請美國、英國和香港地區的大學,不僅(jin) 要應對繁忙的IB課程,還要同時準備多條戰線的申請!來聽聽她的申請季故事!
1、請簡單介紹一下自己的學術背景,在什麽(me) 學校?考試成績?參加過哪些競賽。
我目前就讀於(yu) 上海美國學校12年級。總GPA在年級中應該算是非常一般,但好在,較為(wei) 重要的十年級下學期開始成績都在3.95/4左右,有顯著的上升趨勢以及Full IB的課程選擇。感覺高中和課程選擇在美本申請上有天然的加分。然而,在申請過程中因為(wei) 和部分學校老師有“糾紛”,申請時候的IB總分才37,可以說在一眾(zhong) 卷人裏非常堪憂(雖然現在到了39但好像於(yu) 事無補)。此外,在競賽方麵可以說是空白。
2、為(wei) 什麽(me) 會(hui) 想申請紐約大學的Media Culture Communication?什麽(me) 時候決(jue) 定的?在規劃方麵機構老師們(men) 給了哪些有用的建議?
與(yu) 很多對專(zhuan) 業(ye) 有明確方向及興(xing) 趣的同學相比,我從(cong) 始至終並未有對任何科目有顯著的興(xing) 趣,甚至在UCAS和港科大中都申了商科(也因為(wei) 家裏是做這個(ge) ,且在一眾(zhong) 專(zhuan) 業(ye) 中用途較為(wei) 廣泛)。目前錄取了NYU Steinhardt的Media Culture Communication,算是一個(ge) 容納了很多元素的、偏文社科的專(zhuan) 業(ye) 。在老師看到我除了商科以外,大多是社科和心理學後,選擇了這個(ge) 大概率適合我且更具普適性的專(zhuan) 業(ye) 。
3、做了哪些活動?你的人設可以說說亮點嗎?背景提升的規劃/申請文書(shu) 的準備,機構的老師是如何幫助你的?
大多活動都處於(yu) 校內(nei) 的社團,集中於(yu) 為(wei) 學校社區提供更好的環境或對盲童提供教育輔助。其中,還包括一些藝術類的活動,例如準備音樂(le) 劇舞台設置或攝影等,還要寫(xie) 在主文書(shu) 內(nei) 寫(xie) 到的對不同舞種的涉獵及通過舞蹈而產(chan) 生的:對藝術/世界的理解。在背景的提升上被老師推薦去了EXLAC夏令營(唯一缺點是i人痛苦營),可以同時選不同大學/文理學院的課程並在兩(liang) 周內(nei) 讀完,也要到了兩(liang) 封推薦信。
4、壓力最大的一段時間,因為(wei) 什麽(me) ?自己的薄弱環節,機構如何帶你攻破,給了什麽(me) 有用的幫助?
壓力最大的一段時間應該是ED被拒後:我和IB老師爭(zheng) 取我的分數以及決(jue) 定要不要ED2 NYU,這也決(jue) 定我UCAS和香港的選校。雖然在申請截止之前都沒要到最理想的IB分,但老師提供了明確的可選擇的學校列表,以及張老師無償(chang) 全新寫(xie) 的一片HKU社科文書(shu) !(雖然HKU的辦事效率到現在都了無音訊,但確實是秉持著機構文書(shu) 的一貫高質)
5、能否說3點建議給到後麵要英美雙申的學弟學妹?
- 心態放平,the best is yet to come,現在回看過去的很多焦慮其實完全隻是消耗自己
- 盡量在活動、競賽、成績中做三手準備,機會(hui) 會(hui) 留給做足準備的人。當然,有一個(ge) 清晰的目標和興(xing) 趣永遠是更加難得的事情。
6、申請季最想感謝誰?也說幾句感謝機構的話吧~
很感謝機構的規劃和陪伴,也感謝申請季超級厲害的文書(shu) 指導,確實給我指明了方向。也同樣很感謝Liying老師在美本申請上帶娃式過流程,對於(yu) 懶人簡直是一鍵操作、有問必答。老師們(men) 也接住了很多我的焦慮、猶豫、不知所措。在無序的想法中找靈感,在零散的經曆中找亮點,令人感歎的遠不僅(jin) 是結果,更是過程。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