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師簡介
如果你想申請新加坡管理大學運營管理學的博士,那今天這期文章解析可能對你有用!今天Mason學長為(wei) 大家詳細解析新加坡管理大學(SMU)的Prof. Onur BOYABATLI的研究領域和代表文章,同時,我們(men) 也推出了新的內(nei) 容“科研想法&開題立意”,為(wei) 同學們(men) 的科研規劃提供一些參考,並且會(hui) 對如何申請該導師提出實用的建議!方便大家進行套磁!後續我們(men) 也將陸續解析其他大學和專(zhuan) 業(ye) 的導師,歡迎大家關(guan) 注!
教授目前是新加坡管理大學李光前商學院的運營管理學全職教授。他於(yu) 2007年獲得法國歐洲工商管理學院(INSEAD)管理學博士學位,此前分別於(yu) 2003年和2001年獲得INSEAD管理學碩士和土耳其比爾肯大學工業(ye) 工程碩士學位。從(cong) 2007年起,BOYABATLI教授先後在新加坡管理大學擔任運營管理學助理教授(2007-2015)和副教授(2015-2023),並於(yu) 2023年晉升為(wei) 全職教授。
研究領域
教授的教學領域主要集中在運營管理領域,包括供應鏈管理、生產(chan) 運作管理、服務運作管理等。他的研究興(xing) 趣非常廣泛,主要包括以下幾個(ge) 方麵:
- 製造業靈活性和產能管理,包括與財務決策/風險的整合以及新商業模式
- 強調可持續性的農業運營決策
- 可持續運營
- 全球供應鏈中的綜合風險管理
- 供應鏈金融
此外,BOYABATLI教授還擔任多個(ge) 國際知名期刊的編委,如Manufacturing & Services Operations Management、Production and Operations Management等,在業(ye) 界享有很高的聲譽。
研究分析
Bin L. O. Boyabatli, B.Avci. 2023. "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Implications of Biomass Commercialization in Agricultural Processing," Management Science, 69 (6), 3561-3577. 這篇論文研究了農(nong) 業(ye) 加工過程中生物質商業(ye) 化的經濟和環境影響。農(nong) 業(ye) 生物質是一種有前景的可再生能源,但其商業(ye) 化麵臨(lin) 諸多挑戰。作者構建了一個(ge) 決(jue) 策模型,分析了不同生物質商業(ye) 化策略下的經濟績效和環境影響,研究發現最優(you) 策略取決(jue) 於(yu) 原料供應的不確定性和加工廠運營的靈活性。該研究對於(yu) 農(nong) 業(ye) 生物質產(chan) 業(ye) 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指導意義(yi) 。
Boyabatli, O., J. Nasiry, Y. Zhou. 2019. "Crop Planning in Sustainable Agriculture: Dynamic Farmland Allocation in the Presence of Crop Rotation Benefits," Management Science, 65 (5), 2060-2076. 這篇論文研究了可持續農(nong) 業(ye) 中的作物規劃問題。傳(chuan) 統農(nong) 業(ye) 中的單一種植會(hui) 導致土壤退化等問題,輪作種植可以改善土壤質量、提高產(chan) 量。作者提出了一個(ge) 動態規劃模型,考慮了輪作效益,以優(you) 化農(nong) 田分配和作物輪作計劃。研究表明,考慮輪作收益可以顯著提高農(nong) 場整體(ti) 績效。該研究對於(yu) 推動農(nong) 業(ye) 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yi) 。
Boyabatlı, O., Q. D. Nguyen, T. Wang. 2017. "Capacity Management in Agricultural Commodity Processing and Its Application in the Palm Industry," Manufacturing & Services Operations Management, 19 (4), 551-567 (lead article). 這篇論文研究了農(nong) 產(chan) 品加工業(ye) 的產(chan) 能管理問題,以棕櫚油產(chan) 業(ye) 為(wei) 例進行了應用分析。不同於(yu) 傳(chuan) 統製造業(ye) ,農(nong) 產(chan) 品加工受到原料供應的季節性和不確定性影響,因此需要製定有針對性的產(chan) 能策略。作者構建了一個(ge) 隨機規劃模型,綜合考慮原料采購和產(chan) 能投資,得到了最優(you) 產(chan) 能策略。該研究對於(yu) 提高農(nong) 產(chan) 品加工企業(ye) 的運營效率和盈利能力具有重要參考價(jia) 值。
Boyabatlı, O., T. Leng, L.B. Toktay. 2016. "The Impact of Budget Constraints on Flexible versus Dedicated Technology Choice," Management Science, 62 (1), 225-244. 這篇論文研究了預算約束對企業(ye) 技術選擇的影響。企業(ye) 往往麵臨(lin) 靈活技術和專(zhuan) 用技術的選擇,前者可以生產(chan) 多種產(chan) 品但成本較高,後者專(zhuan) 用性強成本較低。作者分析了在預算約束下,影響企業(ye) 最優(you) 技術選擇的各種因素,如需求不確定性、轉換成本等。研究發現,預算約束會(hui) 顯著影響企業(ye) 的技術策略,且最優(you) 策略取決(jue) 於(yu) 環境特征。該研究對於(yu) 企業(ye) 技術管理具有重要啟示。
Boyabatlı, O. 2015. "Supply Management in Multi Product Firms with Fixed Proportions Technology," Management Science, 61 (12), 3013-3031. 這篇論文研究了固定比例生產(chan) 技術下的供應管理問題。在許多加工製造企業(ye) 中,產(chan) 品之間存在固定的投入比例關(guan) 係,這給供應計劃帶來了挑戰。作者構建了一個(ge) 隨機規劃模型,綜合考慮原料采購和產(chan) 品組合決(jue) 策,證明了最優(you) 供應策略的結構特征,並給出了易於(yu) 實施的近似策略。該研究豐(feng) 富了多品種聯合生產(chan) 係統的研究文獻。
Boyabatlı, O., P. Kleindorfer, S. Koontz, 2011. "Integrating Long-term and Short-term Contracting in Beef Supply Chains," Management Science, 57 (10), 1771-1787. 這篇論文研究了牛肉供應鏈中的長短期合同策略。牛肉供應鏈麵臨(lin) 原料供應的季節性、價(jia) 格波動等風險,長短期合同的整合有助於(yu) 降低風險。作者考慮了現貨市場和合同市場的互動,分析了最優(you) 合同組合策略,證明了隻有在一定條件下整合才是最優(you) 的,並給出了合同參數的選擇方法。該研究對於(yu) 農(nong) 產(chan) 品供應鏈風險管理具有借鑒意義(yi) 。
項目分析
棕櫚油產(chan) 業(ye) 的可持續發展
該項目與(yu) 多家棕櫚油企業(ye) 合作,旨在推動棕櫚油產(chan) 業(ye) 的可持續發展。研究團隊針對棕櫚油供應鏈的環境、社會(hui) 和經濟可持續性進行了全麵調研,識別了主要風險和機遇。基於(yu) 此,他們(men) 開發了一套可持續性績效評估工具,幫助企業(ye) 評估和改進其可持續發展實踐,並就提升行業(ye) 整體(ti) 可持續性提出了政策建議。
農(nong) 產(chan) 品供應鏈風險管理
該項目以多個(ge) 農(nong) 產(chan) 品供應鏈為(wei) 研究對象,旨在幫助企業(ye) 更好地管理供應鏈風險,提高運營韌性。研究團隊係統梳理了農(nong) 產(chan) 品供應鏈麵臨(lin) 的各類風險,包括原料供應風險、產(chan) 品質量安全風險、市場需求風險等。在此基礎上,他們(men) 開發了一套風險評估與(yu) 預警係統,可以幫助企業(ye) 動態監測供應鏈風險水平。此外,他們(men) 還設計了一係列風險緩釋策略,如供應商管理、庫存優(you) 化、金融風險對衝(chong) 等。這些成果已在多家農(nong) 產(chan) 品企業(ye) 應用,取得了顯著成效。
可持續農(nong) 業(ye) 技術經濟性評估
該項目旨在評估各類可持續農(nong) 業(ye) 技術的經濟可行性,為(wei) 農(nong) 業(ye) 可持續轉型提供決(jue) 策支持。研究團隊選取了節水灌溉、精準施肥、秸稈還田等典型技術,從(cong) 經濟、環境、社會(hui) 等多維度評估其效益和成本。
評估采用了多種方法,包括實地調研、田間試驗、數學建模等。項目成果表明,許多可持續農(nong) 業(ye) 技術在中長期能夠帶來正的經濟效益,關(guan) 鍵在於(yu) 技術的適用性和推廣配套。該項目為(wei) 政府製定可持續農(nong) 業(ye) 補貼政策提供了重要依據。
研究想法
農(nong) 業(ye) 供應鏈金融創新:探索區塊鏈、大數據等新興(xing) 技術在農(nong) 業(ye) 供應鏈金融中的應用,如開發基於(yu) 區塊鏈的農(nong) 產(chan) 品溯源係統,利用大數據分析農(nong) 戶信用風險,設計創新性的農(nong) 業(ye) 保險產(chan) 品等,以提高農(nong) 業(ye) 供應鏈的融資效率和風險管理水平。
農(nong) 業(ye) 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優(you) 化:圍繞農(nong) 業(ye) 廢棄物(如秸稈、畜禽糞便等)的資源化利用展開研究,構建多目標優(you) 化模型,在考慮經濟效益的同時兼顧環境和社會(hui) 效益,設計高效、可持續的廢棄物處置與(yu) 資源化方案,探索循環農(nong) 業(ye) 經濟新模式。
農(nong) 產(chan) 品質量安全風險管控:針對農(nong) 產(chan) 品質量安全問題,開發農(nong) 產(chan) 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模型,識別關(guan) 鍵風險因素並量化風險水平;在此基礎上,設計農(nong) 產(chan) 品質量安全監管策略,優(you) 化抽檢抽測方案,製定針對性的風險管控措施,最大限度保障消費者權益。
農(nong) 業(ye) 共享經濟平台優(you) 化:隨著共享經濟理念在農(nong) 業(ye) 領域的興(xing) 起,亟需加強對農(nong) 業(ye) 共享平台的優(you) 化研究。可圍繞農(nong) 機共享、土地流轉等平台展開,考慮供需匹配、動態定價(jia) 、激勵機製等關(guan) 鍵問題,提出平台優(you) 化運營策略,促進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要素的高效配置。
極端天氣下的農(nong) 業(ye) 供應鏈韌性:全球氣候變化加劇了極端天氣事件的頻發,給農(nong) 業(ye) 供應鏈帶來嚴(yan) 峻挑戰。可研究極端天氣衝(chong) 擊下農(nong) 業(ye) 供應鏈的脆弱性評估方法,設計應急預案和韌性提升策略,如備份供應商方案、應急物資調度優(you) 化等,提高農(nong) 業(ye) 供應鏈抵禦極端天氣的能力。
申請建議
1. 夯實運籌學基礎:教授的研究大多采用運籌優(you) 化方法,因此學生需要紮實掌握運籌學的基本理論和建模方法,如線性規劃、整數規劃、動態規劃、隨機規劃等,最好能修讀相關(guan) 課程或自學相關(guan) 內(nei) 容。
2. 了解農(nong) 業(ye) 供應鏈管理知識:學生需要對農(nong) 業(ye) 供應鏈管理有基本了解,熟悉農(nong) 產(chan) 品生產(chan) 、加工、配送等環節的特點和挑戰。可以閱讀相關(guan) 文獻綜述,或參加農(nong) 業(ye) 供應鏈管理課程,也可實地考察農(nong) 業(ye) 企業(ye) ,深入了解農(nong) 業(ye) 供應鏈運作實務。
3. 關(guan) 注可持續發展理念:教授的研究注重農(nong) 業(ye) 供應鏈的可持續發展,學生應當樹立可持續發展理念,了解農(nong) 業(ye) 可持續發展麵臨(lin) 的機遇和挑戰。可關(guan) 注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思考農(nong) 業(ye) 供應鏈管理在其中的角色和潛在貢獻。
4. 提升編程和數據分析能力:現代農(nong) 業(ye) 供應鏈研究離不開數據分析和計算機仿真,學生應當提升編程和數據分析能力。可以學習(xi) Python、R、MATLAB等常用編程語言,掌握主流的數據分析和優(you) 化求解工具,如CPLEX、Gurobi等。
5. 鍛煉獨立科研能力:教授欣賞具有獨立科研能力和創新思維的學生。學生應當鍛煉獨立思考、分析問題和解決(jue) 問題的能力,培養(yang) 批判性思維和創新意識。可以嚐試獨立完成一些研究項目,撰寫(xie) 研究報告或論文,展現科研潛力。
6. 展現應用研究興(xing) 趣:教授的研究注重解決(jue) 實際問題,學生應當表現出對應用研究的濃厚興(xing) 趣。可以主動聯係農(nong) 業(ye) 企業(ye) ,了解他們(men) 麵臨(lin) 的實際挑戰,提出潛在的研究問題和解決(jue) 思路。在申請材料中,可以結合BOYABATLI教授的研究,說明自己希望研究的具體(ti) 問題及其應用價(jia) 值。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