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生到底要不要進行間隔年?利弊分析!

麵對越來越難的申請季,美本申請該從(cong) 什麽(me) 時間開始準備?有哪些需要注意的要點?這些在最難申請季收獲頂尖大學錄取的學生們(men) ,有什麽(me) 共同之處?

Gap

year,也就是所謂的間隔年,最初流行於(yu) 美國。指的是美國人在上大學或者大學畢業(ye) 後工作前,會(hui) 選擇放一年的假,通過這一年的時間來旅行、做義(yi) 工或是做其他自己想做的事情。

後來間隔年的概念逐漸在中國學生中也流行開來。畢竟對剛剛經過了多年苦讀和令人筋疲力盡的申請季後,能有一整年的時間來調整放鬆,對很多學子來說都是一個(ge) 不小的誘惑。

但並不是每個(ge) 人都適合進行間隔年,間隔年也有可能會(hui) 帶來負麵的結果。究竟要不要進行間隔年,還是需要根據每個(ge) 人自身的情況,具體(ti) 問題具體(ti) 分析。顧問老師為(wei) 大家整理了間隔年的好處和壞處,在考慮是否要進行間隔年時,可以結合自身情況和未來計劃,按照以下列出的幾點來權衡利弊。

利——進行自我調整,為(wei) 未來蓄力

在經曆了差不多12年的苦讀後,也許會(hui) 有學生感覺到自己的弦已經繃得過緊,需要放鬆調節。這種情況下,間隔年能夠很好地幫助學生放鬆,讓學生能通過經曆學校外的生活為(wei) 自己充電。也有些學生因為(wei) 一直在學校內(nei) 學習(xi) ,所以對未來的方向並沒有很好的思考,那通過間隔年去做實習(xi) 或者義(yi) 工來探索未來職業(ye) 方向也是一個(ge) 不錯的選擇。

哈佛大學在自己的招生網站上發布了一篇關(guan) 於(yu) 這個(ge) 話題的文章,探討了間隔年可能會(hui) 給學生帶來的益處。畢竟大學申請競爭(zheng) 極其激烈,在招生官的眼中,暫停學業(ye) 無可厚非,甚至頗有裨益。

文章鏈接:

https://college.harvard.edu/admissions/preparing-college/should-i-take-time

弊——過度放鬆,反而浪費了一年時間

當然選擇間隔年也有不利的地方。一方麵,如果你過去12年都在好好學習(xi) ,那突然停下學習(xi) 可能會(hui) 導致你過於(yu) 放鬆。而這樣的放鬆很有可能會(hui) 讓你對學習(xi) 的熱情逐漸消退,甚至慢慢陷入這種放鬆自由的狀態中無法脫身。另一方麵,如果你選擇間隔年隻是一時興(xing) 起而沒有很好規劃的話,那間隔年很可能也會(hui) 被白白浪費掉。不管是哪種情況,都會(hui) 導致你浪費了一年的時間,尤其是當你的同學們(men) 在埋頭學習(xi) 前進時,你卻因為(wei) 沒有很好地規劃間隔年而在家裏玩手機。

也許你已經收到了offer,但希望選擇推遲入學;又或許你還沒有申請,想再多等一年。如果前麵的利弊分析還沒有幫助你決(jue) 定,那也許你可以通過思考以下14道問題,判斷自己是否適合間隔年。

  1. 比起上大學,你有沒有更想做的事?
  2. 你想不想自己創業?
  3. 你想不想在某項愛好上投入更多時間,比如寫小說?
  4. 你在間隔年期間有沒有特定的學習目標?
  5. 你希望在間隔年進行遠程實習嗎?還是說你更喜歡到實地去實習?
  6. 你對自己大學畢業的年齡有沒有要求?比如說想做的工作有年齡限製?
  7. 你介意比同齡人晚一年上大學嗎?
  8. 你選擇間隔年是不是因為有朋友作了這樣的決定?
  9. 間隔年會不會讓你失去學習動力?
  10. 你需要攢錢嗎?
  11. 間隔年能幫助你提升背景經曆嗎?
  12. 你為間隔年的計劃存夠了錢嗎?
  13. 間隔年能幫助你為上大學做準備嗎?
  14. 在寫申請文書的時候,你能很好地闡述自己在間隔年所做的事情嗎?

對於(yu) “有沒有比上大學更想做的事”這類問題,如果你的回答是肯定的,或許間隔年是不錯的選擇。但如果你隻是在盲目跟風,可能間隔年並不適合你。在進行最終選擇之前,一定要權衡間隔年的利弊,這樣才能對自己的未來負責。

【競賽報名/項目谘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留學生拿到多個Offer應該怎麽選?

下一篇

CAIE與IB夏季大考取消怎麽辦?

你也可能喜歡

  • 暫無相關文章!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

插入圖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