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文科生申研實習(xi) 經曆重要嗎?
文科生和理科生的概念在國內(nei) 區分比較明顯,但是對於(yu) 美國研究生申請,一般不分文理,分Professional degree(專(zhuan) 業(ye) 學位)和Academic degree(學術學位)。Professional degree是為(wei) 讀完碩士後,沒有讀博計劃,直接找工作的人準備。Academic degree是為(wei) 讀完碩士後,計劃讀博的人準備。
對於(yu) Professional degree,招生官會(hui) 非常看重你的實踐能力。他會(hui) 提前做公司HR招人的工作,招生標準與(yu) HR招人標準也類似,不僅(jin) 看重學習(xi) 成績,也看重實踐能力,而實踐能力往往是通過實習(xi) 展現。
Academic degree的學科在招生時會(hui) 更傾(qing) 向研究能力。比如在學校有沒有和老師做過科研,相關(guan) 的實習(xi) 經曆最好也要能夠展現你的學術和科研能力。
所以,關(guan) 於(yu) 這個(ge) 問題,要看申請的研究生項目更偏向哪一種。如果本科背景是傳(chuan) 播或者曆史等文科生背景,研究生也有可能申請商科。如果申請商科類的Professional degree,實習(xi) 經曆比較重要。
02
已經找到工作,H1B抽簽概率太低,可以有其他選擇嗎?
不清楚你的這個(ge) degree是STEM還是non STEM,STEM是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mathematics(科學技術工程數學)的縮寫(xie) ,這個(ge) 項目有很多與(yu) 數理有關(guan) 的內(nei) 容。如果是STEM是3年,有三次抽簽機會(hui) 。也有人有三次都沒抽中的情況,但如果想有三次機會(hui) ,這個(ge) 更好。其他的選擇,也就隻有三次抽不到然後回國。
03
讀研的短期目標和長期目標如何規劃?
不知道問題是指申請文書(shu) 中的短期目標和長期目標,還是指孩子本身的長期目標和短期目標,因為(wei) 二者不一定一致。
孩子實際的短期目標和長期目標我很難講,因為(wei) 對孩子不了解。但是對於(yu) 申請文書(shu) 中的短期目標和長期目標,可以簡單分析一下。
第一點,每個(ge) 同學的情況肯定各不相同,但是一個(ge) 普遍的規則是短期目標和長期目標都需要和實際相符,遵循常規的發展方向。以金融為(wei) 例,通常很少有人能直接找到工作進去買(mai) 方,大多數是先在賣方工作若幹年再跳到買(mai) 方的工作路徑。
第二點,需要具體(ti) 化,避免泛泛而談。比如商業(ye) 分析的具體(ti) 目標,可以是未來想做跨境電商的商業(ye) 分析,而不能說未來想進入一家企業(ye) 做跨境電商。
第三點,短期目標和長期目標要根據現有的經曆展開,不能與(yu) 現有經曆毫無關(guan) 聯,這樣會(hui) 沒有說服力。
第四點,短期目標和長期目標要突出自己的個(ge) 性。盡可能針對自身,而不是對其他人也適用。
第五點,長期目標最好要有一些社會(hui) 影響力,因為(wei) 國外的學院很看重這一點。不能僅(jin) 僅(jin) 考慮到掙錢,還要考慮你個(ge) 人為(wei) 社會(hui) 帶來的價(jia) 值。
04
國內(nei) 大專(zhuan)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計算機科學與(yu) 技術),英國TOP up,如何申請美研?
TOP up是英國的一個(ge) 特殊項目,可以通過在英國學習(xi) 一年直接拿到本科學曆。這個(ge) 專(zhuan) 業(ye) 還是需要和國內(nei) 大專(zhuan) 的專(zhuan) 業(ye) 相匹配。比如國內(nei) 大專(zhuan) 專(zhuan) 業(ye) 是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計算機科學與(yu) 技術),英國TOP up也隻能選擇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計算機科學與(yu) 技術)。而申請研究生,隻需要有本科學曆,就滿足申請要求。具體(ti) 申請專(zhuan) 業(ye) 的過程與(yu) 正常申請一樣。
05
美本大一商科,計劃畢業(ye) 後先工作再讀研。因為(wei) 大一缺乏專(zhuan) 業(ye) 知識,暑假隻能去家裏介紹的會(hui) 計事務所工作,但暑假不是忙季,估計也學不到什麽(me) 。那暑假到底是付費科研好還是事務所實習(xi) 好?科研可以有論文發表,是否對以後申研和明年實習(xi) 都起作用?
我的建議是先去事務所,因為(wei) 孩子是商科背景,有一個(ge) 會(hui) 計師事務所的實習(xi) 比較有幫助。會(hui) 計是一個(ge) 商業(ye) 語言,掌握這門語言對於(yu) 學金融甚至學市場都有幫助,所以我認為(wei) 這是一個(ge) 很好的經曆。問題中提到暑假不是忙季。一般事務所的忙季在年終一月份到三月份。暑期的確不是忙季,但是也並不是沒活幹。有些企業(ye) 會(hui) 在這個(ge) 時期做中期的審計,這樣在年審時會(hui) 輕鬆些。大一可能對這些活都不懂,但是可以通過自己學習(xi) 或者問同事有所收獲。如果孩子比較主動,事務所比較正規,暑期也可以學到許多。
科研對於(yu) 商科類申請的作用其實不大,因為(wei) 科研更多體(ti) 現的是研究能力。但對於(yu) 商科,一般都不會(hui) 申請博士,往往都是申請一個(ge) 碩士。而這些碩士往往都是為(wei) 就業(ye) 準備。所以我認為(wei) 科研對於(yu) 商科申請不是一個(ge) 重要的經曆,論文發不發表對於(yu) 申研和明年暑假用處都不大。大一做科研反而會(hui) 讓招生官考慮你未來是否要走學術道路,會(hui) 產(chan) 生些疑問。
06
澳洲的學校澳國立排名最好,但是不是沒有墨爾本和悉尼大學名氣大?用人單位更看重哪個(ge) 學校?
這個(ge) 很難講。因為(wei) 用人單位沒有全國的統一標準,HR和公司主管看待學校的差異也比較大。很難說大家都認為(wei) 哪個(ge) 更好,每個(ge) 人心中都有一個(ge) 排名。墨爾本和悉尼,因為(wei) 他們(men) 也是城市的名字,所以知道的人會(hui) 更多。總體(ti) 來講,三所學校是同等水平,都差不多。更關(guan) 鍵的是要看學生學習(xi) 的專(zhuan) 業(ye) 以及和申請的工作是否對口,其他的經曆如何。學校在錄取中隻是一方麵。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