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構過往也不乏通過waitlist最後轉正錄取芝加哥、西北、加州伯克利等Top校的成功案例。這兩(liang) 天也陸續有最新的轉正喜訊傳(chuan) 來:來自北京公立高中國際部的W同學成功轉正密歇根大學安娜堡分校,來自上海國際學校的J同學成功轉正凱斯西儲(chu) 大學等等。
根據College Kickstart網站的統計,2020申請季全美大學waitlist的轉正率平均為(wei) 29%。因此,當深陷waitlist中時,先不要氣餒,你仍有最後力挽狂瀾的可能性。
隻不過,越是排名靠前的大學,waitlist轉正越充滿不確定性,機會(hui) 也往往更加渺茫。
Waitlist 大學招生的保護傘(san)
那麽(me) ,美國大學為(wei) 什麽(me) 會(hui) 設置waitlist,具體(ti) 又是怎樣的錄取機製呢?
美國大學申請是一個(ge) 雙向選擇的過程:申請者競爭(zheng) 有限的名校入場券,並在收到學校的錄取後挑選最想去的(如果有不止1個(ge) offer),然後拒絕掉其他學校。因此,學校設置waitlist是為(wei) 了填補學生拒絕offer後造成的空位,確保秋季有足夠多的新生報到。實際有多少新生入讀直接影響著大學的學費、住宿、秋季課程的安排等各個(ge) 方麵,因此學校不得不準備好長長的等候名單,以備不時之需。
事實上,美國Top30的大學中,隻有南加州大學和佛羅裏達大學不使用waitlist。前者會(hui) 向一部分申請者發送春季入學通知,來為(wei) 秋季錄取補位。
不少學校都會(hui) 在官網說明,進入waitlist的申請者都是符合學校錄取標準的,隻是學校苦於(yu) 沒有足夠的名額給這些人發出offer。因此,一定程度上,進入waitlist至少說明你已經達到了大學的錄取標準,獲得了學校的認可。
就像在常規的招生過程中一樣,大學在決(jue) 定補錄哪些學生(如果有的話)之前,需要評估他們(men) 的新生注冊(ce) 率、新生群體(ti) 構成和其他因素。大部分學校不會(hui) 對等候名單中的申請者進行排名——這意味著如果有名額的話,沒有優(you) 先順序。但學校同樣會(hui) 參考學生的專(zhuan) 業(ye) 、成長背景、特質等因素做出選擇。
“求愛信” 你最後能做的努力
進入等候名單,你可能會(hui) 和Susanna一樣感到失望,但這個(ge) 時候更加需要重新調整心態進行最後一搏——用一封飽含真情且獨特有力的“求愛信”增加自己獲得補錄的機會(hui) ——這也是眼下除了把既定的成績更新給學校外,你能做的唯一努力,畢竟很多學校都不接受現階段申請者再提交額外的推薦信。
這封信的目的是向大學表明,與(yu) 第一次申請時相比,你取得了更多進步,已經成長為(wei) 一個(ge) 更有實力的候選人。這可以改進招生官此前對你的判斷。比如在提交申請之後還獲得了獎項、出版了論文、成績有所提升等等,一定要記得寫(xie) 到“求愛信”裏去。即使隻是保持了原有的GPA水平,甚至也值得一提,因為(wei) 你可能在12年級選擇了更有難度的課程,並且確實有很多學生在收到錄取信之後就無心學習(xi) ,導致成績大幅度下跌。
關(guan) 於(yu) “求愛信”,機構創始人孫老師的建議是,用新鮮的、有趣的和眼睛一亮的創意方式分享自己的故事,並表達對進入學校的持續興(xing) 趣。孫老師結合過往豐(feng) 富的成功轉正案例,給出了寫(xie) 不同類型“求愛信”的幾點建議:
- 分享申請後幾個(ge) 月裏做過的新奇而酷炫的事情,並展示你將為(wei) 校園帶來的價(jia) 值;
- 分享你目前正在讀的一本書(shu) 或與(yu) 你學術興(xing) 趣有關(guan) 的時事或人物,以此體(ti) 現你的思考與(yu) 成長;
- 與(yu) 和你的學術興(xing) 趣最相似的本校教授建立聯係,表達你對相關(guan) 研究方向的熱忱,並體(ti) 現在“求愛信”中;
- 向招生官更新“Why School”文書(shu) 中的新信息,如新了解到的關(guan) 於(yu) 學校的各種細節;
- 與(yu) 校友或在校生取得聯係,並在求愛信中進行描述;
- 運用帶有強烈個(ge) 人色彩的文字和獨特新穎的表達形式;
- 使用個(ge) 性化的開頭和結尾。
此外,我們(men) 的Ryan教授也曾在文章中針對“求愛信”的遣詞造句、寫(xie) 作口吻提出了10條重量級建議。從(cong) “別寫(xie) 模棱兩(liang) 可的話”“別提與(yu) 申請無關(guan) 的內(nei) 容”到“要展現對知識的好奇與(yu) 渴望”“個(ge) 人風格保持前後一致”,這些具體(ti) 的建議將給“求愛信”的寫(xie) 作帶來實質性的幫助。
機構孫老師還建議,提交“求愛信”的最佳時間是4月15日至5月1日之間。過早提交,你可能還無法從(cong) 之前的失落情緒中完全走出,或者需要更新的成績、信息還不夠完善。而過晚提交,則可能錯過轉正的先機,學校一般會(hui) 在5月1日之後結合決(jue) 定入讀的實際情況陸續發出waitlist的轉正offer。
當然,並非所有學校都接受waitlist中的申請者提交更多材料,如加州大學聖地亞(ya) 哥分校在給申請者的回信中寫(xie) 道,學校將不會(hui) 參考額外的材料,包括“求愛信”。
轉正錄取率 變幻莫測的數據
由於(yu) 新冠疫情的爆發,美國大學申請也在經曆著各種始料未及的突發情況:Test-optional政策的廣泛使用助力了頂尖大學申請人數的飆升;同時,從(cong) Common App公布的數據來看,人均申請學校數量也在不斷攀升。這些情況不僅(jin) 造就了曆史新低的錄取率,也使得大學越來越難對新生注冊(ce) 率(yield rate)做出準確的預測——2020年秋季很多學校都因為(wei) 疫情經曆了新生注冊(ce) 率的暴跌,又在2021年秋季迎來了全麵回升。這樣的情況也使得近兩(liang) 年大學waitlist的錄取率更讓人捉摸不定。
以密歇根大學安娜堡分校為(wei) 例,過去四年中從(cong) waitlist中錄取的申請者在2020年達到了1289人,而去年則僅(jin) 錄取了69人。與(yu) 之類似的,從(cong) 弗吉尼亞(ya) 大學過去13年從(cong) waitlist中轉正的人數看——多的時候有915人,少的年份則隻有個(ge) 位數——轉正錄取毫無規律可言,招生官也很難做出準確的預測。
密歇根大學安娜堡分校和弗吉尼亞(ya) 大學近幾年waitlist轉正數據
文末我們(men) 整理了部分美國大學近三年的waitlist錄取率,供大家參考。
用Ryan教授的話說,在申請過程中,運氣的作用比你預想的要重要得多。無論是過硬的申請材料,還是發自肺腑的“求愛信”可能最後都沒能讓招生官“回心轉意”,這時不妨向前看。相信你也一定可以在那些向你拋出橄欖枝的學校創造出獨屬於(yu) 自己的風景。即使不行,還有轉學這個(ge) 選擇。
美國綜合性大學近三年waitlist錄取數據
美國文理學院近三年waitlist錄取數據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