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每年的3月10日,眾(zhong) 多寄宿學校會(hui) 向申請者公布錄取結果,這些結果通常分為(wei) 三種:錄取、列入候補名單(waitlist)和拒絕。錄取和拒絕的決(jue) 定含義(yi) 明確,因此一目了然。對於(yu) 那些獲得錄取通知的申請者來說,他們(men) 通常需要在4月10日或者學校指定的某個(ge) 日期之前,提交一筆不退還的押金,以表明他們(men) 打算入讀該校。
相反,如果申請被拒絕,這表示招生委員會(hui) 認為(wei) 該申請者與(yu) 學校的環境不太匹配。然而,候補名單的情況則相對複雜,不像錄取或拒絕那樣直接明了。
候補名單背後的原理
那些被列入學校候補名單的申請者通常是對學校而言合適的候選人。然而,他們(men) 的申請資料尚且不算強勁,不足以獲得立即錄取。招生委員會(hui) 選擇不直接拒絕這些申請者,而是為(wei) 他們(men) 提供一個(ge) 候補名單的位置。這可以視作一種招生中的暫緩狀態,申請者們(men) 在此懸而未決(jue) ,期待著可能獲得的錄取通知,或是迎來被拒絕的命運。
有的家長和學生可能會(hui) 因為(wei) “名單”這個(ge) 措辭,而認為(wei) 這是一份有先後順序的名單。比如說學校錄取了100名學生,那麽(me) 排名第101名的學生就是候補名單上的第一名,如果被錄取的學生中有人選擇不接受offer,那麽(me) 排名第101名的學生就會(hui) 自動錄取。
然而現實並不是這樣的。實際上,候補名單更應該被稱作“等待池”,因為(wei) 名單上的申請者並沒有任何排名或順序。當有入學名額空出時,招生委員會(hui) 會(hui) 從(cong) 這個(ge) 池中選出適合填補空缺的申請者進行錄取。
候補名單的運作機製是這樣的:
招生委員會(hui) 負責尋找潛在學生,這些學生往往具有能夠融入校園文化、並有助於(yu) 構建充滿活力的校園的潛質。為(wei) 了達到這個(ge) 目標,招生委員會(hui) 通常會(hui) 向超過實際招生名額的申請者們(men) 發出錄取通知,預計隻有一部分被錄取的學生會(hui) 正式注冊(ce) 入讀。這種預期的注冊(ce) 率與(yu) 錄取人數之間的差距,被稱為(wei) “流失率(attrition)”。
為(wei) 了更清晰地解釋流失率,我們(men) 可以設想一個(ge) 名為(wei) 惠靈頓學院(WA)的虛構寄宿學校作為(wei) 案例。在常規的招生周期中,WA的目標是招收100名新生,而他們(men) 的預期流失率通常是50%。因此,為(wei) 了確保最終有100名新生入學,WA的招生委員會(hui) 需要給200個(ge) 學生發錄取通知。
然而,在本年度的招生周期結束時,僅(jin) 有75名新生申請者最終選擇在WA注冊(ce) 入學。因此,招生委員會(hui) 需要額外招收25名新生以填滿班級名額。為(wei) 此,WA的招生委員會(hui) 將借助候補名單進行補錄。委員會(hui) 將對候補名單中的新生申請者進行審核,以填補這25個(ge) 空缺。
需要注意的,WA的例子隻是一個(ge) 非常簡化的說明。招生委員會(hui) 在從(cong) 候補名單中錄取申請者時,還會(hui) 考慮多種其他因素。比如年級、性別、是否寄宿,以及課外活動的參與(yu) 度。
假設學校有一個(ge) 九年級寄宿女生的名額空缺,招生委員會(hui) 就會(hui) 檢視候補名單上符合這一條件的申請者,來填補這一空缺。那麽(me) 當然他們(men) 就不會(hui) 考慮十年級的走讀男生。我們(men) 再舉(ju) 一反三地解釋一下,如果學校的女子冰球隊急需一名守門員,或者管弦樂(le) 隊需要一名大提琴手,招生委員會(hui) 也會(hui) 在候補名單中尋找具備這些特定技能的九年級寄宿新生女孩。
從(cong) 候補名單中被錄取的機會(hui) 有多大?
這是一個(ge) 經常被問到的問題,遺憾的是,它並不總是有確切的答案。對於(yu) 許多申請者來說,從(cong) 最頂尖的寄宿學校的候補名單中獲得錄取的機會(hui) 幾乎可以忽略不計。這些學校因其高受歡迎度和較低的流失率而顯得特別有吸引力,因此,它們(men) 很少需要從(cong) 候補名單中錄取學生。
此外,一些寄宿學校可能會(hui) 候補更多的申請者,而實際可填補的空位卻很少,這意味著某些申請者可能永遠不會(hui) 從(cong) 候補名單中“下車”。因此,申請者及其家人應該意識到,從(cong) 候補名單中獲得錄取,與(yu) 在常規申請周期中獲得錄取相比,可能意味著更多的挑戰,幾率也更小。
被列入候補之後要做什麽(me) ?
一旦你決(jue) 定了要留在學校的候補名單上,應立即通知學校。在通知申請者已被列入候補名單的信函中,學校會(hui) 提供關(guan) 於(yu) 留在候補名單上的具體(ti) 步驟。家長們(men) 接下來應采取的行動是在已經獲得錄取的學校中選擇最喜歡的一所,繳納留位費和學費等費用。由於(yu) 候補名單通常沒有明確的最終錄取決(jue) 定截止日期,也就是說你不會(hui) 知道學校到底什麽(me) 時候會(hui) 通知你被從(cong) 候補名單上錄取了,因此,家長們(men) 一定要確保孩子已經找到了秋季要就讀的“備胎”學校,以防萬(wan) 一。
然而,這種情況可能會(hui) 帶來相當大的經濟負擔。私立學校通常不會(hui) 退還入學押金和學費,而這兩(liang) 筆費用通常在當年夏季開始前就需要支付。假設孩子的夢校是A校,但被放入候補名單了,而B校則錄取了孩子,這時候你不得不向B校繳納押金和學費,先給孩子占個(ge) 位子;結果等到後麵七八月份了,A校才通知你說孩子被錄取了。如果這時候你決(jue) 定送孩子去A校就讀,那麽(me) 已經交給B校的錢是不會(hui) 退還的。
這意味著,實際上家庭需要為(wei) 孩子的第一年高中支付兩(liang) 份學費。因此,當申請者得知自己處於(yu) 候補名單時,他們(men) 和他們(men) 的家人應該花幾天時間討論在這個(ge) 過程中的下一步行動。
如何才能提升候補名單下車幾率?
申請者能采取哪些措施來幫助自己從(cong) 候補名單上脫穎而出?
那些希望留在候補名單上等待機會(hui) 的申請者,應該要與(yu) 學校的招生辦公室保持定期聯係。
可以把負責進行申請者麵試的招生官作為(wei) 主要聯係人,因為(wei) 這位工作人員已經對申請家庭有所了解。為(wei) 了展現對學校的興(xing) 趣,候補名單上的申請者應向招生辦發送所謂的“求愛信”(“love letters”) 。
這些郵件會(hui) 向招生委員會(hui) 說明你在提交申請後有了哪些新信息或經曆,申請者可以通過分享這些信息來繼續為(wei) 自己的申請材料加分。這些新的信息可以是:成績的提高;令人振奮的課外活動消息,
比如機器人團隊贏得了全國冠軍(jun) ,或者申請者在學校學生會(hui) 中承擔了新角色。這些郵件應該每隔幾周發送一次,或者每月發送一次,以表示你對學校的持續興(xing) 趣,但不要過於(yu) 頻繁,以免給招生聯係人帶來壓力或煩惱。
被放入候補名單並不是申請過程的終點,而是一個(ge) 獨立的過程。學校確實會(hui) 從(cong) 候補名單中錄取學生,而且有一些策略可以幫助申請者實現這一目標。雖然候補名單上的申請者不應放棄希望,但也需要認識到,被錄取的可能性可能並不大,所以要及時調整心態,做好去第二誌願學校的準備。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