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政經經濟專業申請及錄取經驗分享

今天與(yu) 大家分享的是2023-24申請季斬獲倫(lun) 敦政經 經濟專(zhuan) 業(ye) offer的劉同學,她說:“命定的局限盡可永在,不屈的挑戰卻不可須臾或缺”。

01、兒(er) 時公益活動讓我愛上經濟初中便將LSE視為(wei) 我的夢校

從(cong) 小學起,我每年都要到城鎮周邊的貧困山區參與(yu) 公益活動。這讓我從(cong) 很小的時候就開始觀察到regionalinequality的現象,以及它所帶來的潛在“馬太效應”。我意識到區域發展不平衡會(hui) 形成一個(ge) 負反饋循環導致機會(hui) 不平等,阻礙鄉(xiang) 鎮居民的社會(hui) 向上能動性,最終造成貧富差距日益擴大,就是常聽到的“窮人越窮,富人越富”這句話。

在觀察中我對這種不平等問題產(chan) 生了濃厚的興(xing) 趣,因此在進入高中時,我選擇將經濟學作為(wei) 主修學科和專(zhuan) 業(ye) 踏上了係統學習(xi) 的旅程。逐步接觸經濟學的過程中,發現它是一門極具人文關(guan) 懷的學科。與(yu) 商科專(zhuan) 注於(yu) 收益最大化不同,經濟學研究的是如何實現社會(hui) 福祉的最大化和優(you) 化資源分配。它的內(nei) 涵就像"經濟"這個(ge) 詞的來源“經世濟俗”,摘自《抱樸子·內(nei) 篇》,意味著治理天下、救濟百姓。

倫(lun) 敦政經經濟專(zhuan) 業(ye)  | 她說:命定的局限盡可永在,不屈的挑戰卻不可須臾或缺

在堅定經濟這個(ge) 專(zhuan) 業(ye) 的前提下,我在初中時就已經將LSE列為(wei) 了自己的targetschool。它在經濟領域擁有非常豐(feng) 富的研究資源和就業(ye) 資源,提供的投行銀行實習(xi) 機會(hui) 使我能夠將理論應用於(yu) 實際,為(wei) 未來職業(ye) 發展打下基礎。

倫(lun) 敦政經經濟專(zhuan) 業(ye)  | 她說:命定的局限盡可永在,不屈的挑戰卻不可須臾或缺

圖片來源 倫(lun) 敦政經官網

02、文書(shu) 的寫(xie) 作邏輯很重要展現自己的求知探索能力

我認為(wei) PS寫(xie) 作邏輯很重要,經曆、思考、理論、實踐在PS裏麵一定是連貫的,不僅(jin) 要展示出對這個(ge) 學科濃厚的興(xing) 趣,還要讓學校看到你除了興(xing) 趣之外具有繼續探索的求知欲和鑽研的能力

比如我PS中提到Solow-Swan model對於(yu) regional inequality的運用,結合了在貧困山區做公益時的觀察,並在官方網站上采取了相應數據做了一個(ge) Convergence regression。整篇PS是圍繞著“inequality”這一主題展開的,從(cong) regional過渡到了interpersonal並結合閱讀的書(shu) 籍寫(xie) 出了自己的思考。這個(ge) 思考不能單單是對書(shu) 籍內(nei) 容的總結,還探究了書(shu) 籍的局限在哪裏等。

給大家分享兩(liang) 本書(shu) 籍,感興(xing) 趣的同學可以閱讀看看。一本是Daron Acemoglu & James A. Robinson的Why Nations Fail:Theorigins of power, prosperity, and poverty,這本讀起來非常的有趣,它從(cong) 曆史殖民的角度解釋了亞(ya) 利桑那州和索諾拉州的貧富差距,作者認為(wei) 這是由於(yu) 美國和墨西哥分別管理的不同政治和經濟製度導致的,而不同之處是因為(wei) 曆史殖民時期西班牙和英國采取了截然不同的製度。

讀完這本書(shu) 我不僅(jin) 學習(xi) 到了很多曆史知識,還引發了我對不平等問題很多新的思考,並且將自己的見解寫(xie) 進了PS中

倫(lun) 敦政經經濟專(zhuan) 業(ye)  | 她說:命定的局限盡可永在,不屈的挑戰卻不可須臾或缺

還有一本是Michael. J. Sandel的Justice: What’sThe Right Thing To Do?,這本是關(guan) 於(yu) 政治哲學的,但我從(cong) 中也獲得了很多關(guan) 於(yu) 不平等和社會(hui) 福祉的思考。它討論了一眾(zhong) 哲學家對社會(hui) 正義(yi) 的觀點,比如功利主義(yi) 、自由主義(yi) 、康德的“絕對命令”等,非常發人深省。不平等問題著重推薦第678章John Rawls的論述。

倫(lun) 敦政經經濟專(zhuan) 業(ye)  | 她說:命定的局限盡可永在,不屈的挑戰卻不可須臾或缺

03、積累穩固的學術知識學術實踐經曆中思考收獲

我參加了NECBPA的學術挑戰活動,這兩(liang) 個(ge) 活動對於(yu) 擴展我的經濟知識麵都非常有用,因為(wei) 在準備過程中需要大量刷題和鞏固知識點,推薦大家可以利用高一高二的課餘(yu) 時間參加。除此之外,還參加了IPQ、John Locke和劍橋學院的寫(xie) 作論文活動。

高二暑假時我參加了JT牛劍營,這段經曆給我衝(chong) 刺G5帶來了很大的提升和幫助。涉及的知識範圍很廣也非常有深度,從(cong) 發展經濟學、貨幣銀行、博弈論到環境經濟學,每一個(ge) 板塊都很好地幫助我銜接大學階段的學習(xi) 。每個(ge) 早晨都有數學和經濟的練習(xi) 來鞏固前一天的內(nei) 容。導師們(men) 都非常認真負責,當時還是劍橋經濟專(zhuan) 業(ye) 背景的導師幫我梳理的博弈論相關(guan) 內(nei) 容,那些密集且充滿趣味的知識至今令我印象深刻。

在這些實踐經曆中,我不僅(jin) 在學術專(zhuan) 業(ye) 知識上有了更多積累,打下了穩固的基礎,也很好地提升了思維邏輯能力,同時寫(xie) 論文的過程中鍛煉了思辨和evaluation的能力。在集中寫(xie) 論文的那幾個(ge) 月看了上百篇文獻書(shu) 籍,最後還需形成自己的觀點。參加了各項學術活動後,我對經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我認為(wei) 這才是參加這些學術挑戰活動的意義(yi) 。

如今以結果為(wei) 導向的環境往往容易讓我們(men) 忽略了過程的價(jia) 值所在。結果固然重要,但是希望大家能好好享受在準備學術活動中帶來的收獲,積極參加不同的學術項目,無論拿獎與(yu) 否,一定是會(hui) 有所收獲的。

04、培養(yang) 並形成自己的邏輯框架麵對困難時行動大於(yu) 思慮

學科成績肯定是首要的,其次是項目經曆。高中課程其實是幫助我們(men) 建立了一個(ge) 學術知識框架,很多理論都是這個(ge) 框架的延伸,所以一定要保證自己有個(ge) 紮實穩定的學術知識基礎。經濟是一個(ge) 很有邏輯的學科,在寫(xie) essay時更多的是理解而非死記硬背,針對不同的topics可以通過做思維導圖的方式加深對邏輯鏈條的理解

大家可以利用閑暇時間多聽聽經濟學博客或閱讀The EconomistTheGuardian等期刊和新聞,保持對當前經濟時事的關(guan) 注。通過日常一點點的積累,會(hui) 發現不同知識點彼此更容易形成關(guan) 聯,從(cong) 而構建自己一套思維框架

倫(lun) 敦政經經濟專(zhuan) 業(ye)  | 她說:命定的局限盡可永在,不屈的挑戰卻不可須臾或缺倫(lun) 敦政經經濟專(zhuan) 業(ye)  | 她說:命定的局限盡可永在,不屈的挑戰卻不可須臾或缺

在整個(ge) 牛劍G5申請季中,我遇到的挑戰都是階段性的。比如一開始不知道什麽(me) 樣的Evaluation才是effective, 後來通過不斷的練習(xi) ,我能很熟練地將批判性思維運用到essay中。在高一第一次拿到論文題目時也會(hui) 感到不知所措,不知該如何破題和做research。後來通過大量的閱讀文獻積累學術知識的同時鍛煉自己的邏輯思維能力,腦子裏不由自主地形成了自己的個(ge) 人觀點和清晰的文章架構

在不斷克服困難的過程中,我意識到“clarity comes from engagement”。有些時候人們(men) 可能正是因為(wei) 想得太多,反而在心理層麵上增添了翻越這座山的困難性。也許邁開步子行動,一切都會(hui) 變得更加清晰和從(cong) 容。

05、以不屈的精神迎接挑戰迷霧終有散去的那一刻

倫(lun) 敦政經是4月28日發來的offer,但我其實是在29日看到升學導師的消息才知道自己被錄取了。在收到offer之前我一直處在很迷茫的狀態,就像內(nei) 心深處有一艘迷失的船,找不到屬於(yu) 自己的港口。點開郵箱的那一刹非常的恍惚,似乎終於(yu) 等到了迷霧散去的那一刻。前幾天還刷到小紅書(shu) 說:“the best is yet to come”, 沒想到不久之後我的offer就來了。

非常感謝校內(nei) 外老師們(men) ,幫助我在邏輯思維與(yu) 學術知識上獲得了很大提升,同時減少了升學信息差。文書(shu) 老師們(men) 也非常耐心地幫助我一遍遍修改PS,還有詳細的模擬麵試feedback,以她們(men) 豐(feng) 富的經驗幫助我取得了今天的成果。

在這裏祝願學弟學妹們(men) 以不屈的挑戰精神,麵對申請季的種種困難,拿到自己夢校offer~

*以上內(nei) 容來自個(ge) 人經曆,僅(jin) 用於(yu) 經驗交流分享,無任何商業(ye) 推廣意圖。

 

【競賽報名/項目谘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紐約留學指南:衣食住行全麵解析!

下一篇

QS前百特別好拿商科offer的幾所英國大學 也是留學生申請的熱門

你也可能喜歡

  • 暫無相關文章!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

插入圖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