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加拿大大學的分類
加拿大的大學分為(wei) “醫學博士類”、“綜合類”和“基礎類”三大類別。 醫學博士類大學規模最大、學科最全,以學術研究、培養(yang) 高端學位人才為(wei) 主要目的; 綜合類大學同樣是設有碩博學位,但學科設置不像醫博類那麽(me) 齊全; 基礎類大學的辦學宗旨很明確,以務實的本科教育為(wei) 主。
這隻是一種分類方式,與(yu) 大學的教育水準並無絕對的關(guan) 係。醫博類大學的門檻未必就高;綜合類大學中也不乏北美名校;基礎類大學畢業(ye) 的,不一定就不好找工作。
選擇哪類大學,取決(jue) 於(yu) 你的發展規劃:想本科畢業(ye) 直接工作,綜合類和基礎類大學興(xing) 許是明智之選;如果想一路本、碩、博地讀下去,當然是醫學博士類大學的起點更高。當然,也可以在綜合類大學和基礎類大學先讀本科,再申請醫博類大學的碩士和博士學位。
2 加拿大大學性質
加拿大的大學主要都是公立大學,也就是政府出資辦的。加拿大實行省管教育,各公立大學都是各省出錢、各省管理。 因為(wei) 是各省自己辦的大學,所以加國大學有非常明顯的地方化傾(qing) 向。
比如學科設置會(hui) 與(yu) 本省的經濟布局相適應;本省的中學生一般都會(hui) 首選報考本省的大學;本省的用人單位在招聘時會(hui) 對本省大學的畢業(ye) 生有一定的傾(qing) 斜等等。
BC省媒體(ti) 上發布過一個(ge) 調查報告,就本省各所中學應屆畢業(ye) 生升入UBC、SFU這兩(liang) 所“名校”的人數進行排名,卻不提多大、麥吉爾、滑鐵盧等其它加國名校。
3 Co-op課程
Co-op是一種目的性非常強的大學教育模式,簡單說就是“學以致用”。 滑鐵盧大學開Co-op的先河,與(yu) 業(ye) 界眾(zhong) 多的企業(ye) 合作,尤其是安省工商業(ye) 企業(ye) ,所以該校Co-op學生的就業(ye) 極具優(you) 勢。
近些年,越來越多的大學,如多倫(lun) 多大學也有不少專(zhuan) 業(ye) 開設Co-op項目了。
4 進入加拿大大學的主要途徑
加拿大大學最主流的招生模式,也是從(cong) 中學畢業(ye) 生中直接“招考”。可以接受世界各地的學生,加拿大的高校也是為(wei) 數不多認可中國高考成績的大學。
除此之外,加拿大大學還有一個(ge) “偏門”,允許學生們(men) “曲線救國”、拐彎抹角地進入理想的大學。這就是從(cong) 社區學院或其他大學轉校過來。 另外,加拿大作為(wei) 世界上主要的留學目的地國之一,加拿大大學的國際留學生數量龐大。
以留學生的身份進入加拿大大學,英語托福或雅思成績是硬指標,隻不過每年招生都有特例,比如多倫(lun) 多大學要求托福 100或雅思 6.5,但是每年都有語言成績未達標但仍被錄取的案例。
5 加拿大大學的專(zhuan) 業(ye) 和學位
加拿大大部分大學,一年級是不分具體(ti) 專(zhuan) 業(ye) 的,隻是有個(ge) 大致的分科,比如Science、Arts、Engineering、Applied Science等等。一年級隻學基礎課,至一年級結束,根據學生的成績和意向,二年級以後的課程才會(hui) 區分出專(zhuan) 業(ye) 方向。不過課程的靈活度因不同學校,不同學院和專(zhuan) 業(ye) 而異。
加拿大大學的專(zhuan) 業(ye) 設置也很靈活,學生有很大的自主選擇餘(yu) 地。比如前麵提到過的“精算”,在滑鐵盧大學是作為(wei) 一個(ge) 本科專(zhuan) 業(ye) 出現的,但是在UBC,那就是“應用數學”學科下麵的一個(ge) 專(zhuan) 業(ye) 方向。
就拿“應用數學”為(wei) 例,學生可以在數學教育、計算機數學、金融數學、統計數學等多個(ge) 專(zhuan) 業(ye) 方向中做出選擇。再比如你選了金融數學,你還可以選擇主修數學、兼修金融,或是數學、金融雙主修等方式。所有這些差異,往往隻是在課程選擇上有所不同。
加拿大大學的本科學位也與(yu) 國內(nei) 有所不同。以數學專(zhuan) 業(ye) 舉(ju) 例子,比如UBC的數學學院,既可以頒發理學學士學位,也可以頒發文學士學位以及應用科學學士學位。大方向都是學數學的,但拿哪種學士學位,與(yu) 具體(ti) 的專(zhuan) 業(ye) 方向和課程選擇有關(guan) 。 另外在普通學士學位後麵,加拿大還有個(ge) “榮譽學士”學位,一般需要在正常的本科課程後加學一年,才可以拿到這個(ge) 學位。
本科畢業(ye) 後直接進入社會(hui) ,普通學士學位就夠了,榮譽學士學位隻是錦上添花。但是,在加拿大進一步攻讀碩士、博士學位,這個(ge) 榮譽學士則是必經的一步台階。
6 加拿大大學的校區
加拿大很多大學都有不同的“校區”(Campus),比如多倫(lun) 多大學就有聖喬(qiao) 治、士嘉堡、密西沙加三個(ge) 校區;UBC也有溫哥華、奧肯納根兩(liang) 個(ge) 校區。
加拿大大學這種分區,不能簡單按“本校”、“分校”來理解,而且事實上也就是叫“某某校區”,而不是“某某分校”。 但是必須承認,一些加拿大名牌大學,其不同校區頒發的畢業(ye) 文憑,其含金量是有差異的。 拿UBC來說,她的溫哥華校區,要比奧肯納根校區難進得多,學習(xi) 壓力也大得多,當然牌子也硬得多。
不過,在奧肯納根校區取得好成績,經過申請,是有機會(hui) 將來轉進溫哥華校區的。 當然也有的大學隻是把某些院係放在另一個(ge) 校區裏,這種校區劃分,與(yu) 上麵講的就不是一回事了。
7 加拿大大學的學習(xi) 壓力
大家都說在中國讀中學受罪,上大學倒相對輕鬆。但在加拿大正好反過來。 加拿大的公立中學是平民教育。把學生送入大學,並非是加拿大公立中學的唯一目的,甚至不是主要目的。
但加拿大的公立大學、特別是那幾所國際知名的名校,則實行的是精英教育,他就是培養(yang) 高端人才的。如果你有幸進入這樣的大學,那麽(me) 與(yu) 你坐在一起上課的,是來自全世界的人精。
加拿大大學屬於(yu) “寬進嚴(yan) 出”那種,第一學年結束後,會(hui) 有一個(ge) 相當大的淘汰率。尤其是多倫(lun) 多大學著稱,作者在多倫(lun) 多訪校時遇見以為(wei) 多大學生,據他估計有 20-30% 的第一年淘汰率,或退學或轉學。
8 加拿大大學的校園生活
像多大和UBC這樣的巨無霸大學,因為(wei) 學生數量龐大,學校一般隻能保證一年級的學生入住校區內(nei) 的學生公寓。二年級以後,你就隻能自己想辦法解決(jue) 住宿問題了。
大學裏有若幹餐廳,還有不少進駐校園的北美餐飲連鎖店。學生們(men) 的餐費由學校統一收取後打進學生卡裏,學生們(men) 憑卡消費,一卡通,可以吃遍全校。 大學在收取學費的同時,還會(hui) 收取一筆“學生費”,這個(ge) 費用是包幹的,學生們(men) 在學校裏遊泳、打球、滑冰、健身,憑學生卡不再另收費用。
加拿大大學實行學分製、走班製,學生們(men) 沒有固定的班級、教室,再加上他們(men) 在課程選擇、學習(xi) 進程安排等方麵具有巨大的自主性與(yu) 靈活性,所以即使是學同一專(zhuan) 業(ye) 的同學,也不一定有太多的接觸機會(hui) ,因而難以形成國內(nei) 那種穩定、親(qin) 密的大學同學關(guan) 係。大學同學之間的親(qin) 密關(guan) 係,更多的是通過校園內(nei) 的社交、社團活動而建立起來的。
9 加拿大大學的假期
加拿大的大學也有“寒”、“暑”兩(liang) 假。寒假很短,一般是從(cong) 12月份中下旬開始,放到元旦後開學,加起來3個(ge) 星期左右。 但是,加拿大大學的“暑假”無比漫長。很多學校的學年期末考試在5月初就結束了,考完最後一門課就放假,而假期要到9月初才結束。整個(ge) 暑假長達4個(ge) 月。
學校放這麽(me) 長時間的暑假,是有目的的:
目的一:上課。加拿大大學沒有固定的“四年製”說法,幾年拿下本科學士學位,取決(jue) 於(yu) 每學期選課選的多少,選的多,三年即可拿下本科學曆;選得少,五年也未必畢得了業(ye) 。
一般來說一學期選4、5門課屬於(yu) 正常,再多選,可能壓力就比較大了。為(wei) 了幫助學生們(men) 加快學習(xi) 進度、攢學分,大學在暑假期間也會(hui) 開設一些課程。
這樣,學生們(men) 在完成學期內(nei) 所選的課程之後,還可以在暑假期間再學一兩(liang) 門其它課程。
目的二:打工。加拿大大學的一學年學費,大約在一萬(wan) 加元左右(指加國本國學生,留學生學費要五六倍,而且每年上漲),今年多倫(lun) 多大學數據科學本科國際生學費已經上漲到6.5 w 加幣,換算人民幣接近 35w,算上食宿費再加上雜七雜八的花費,一年也得 50-60w。當然不同城市消費水平也不一樣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