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轉申商科錄取哥大商學院Marketing、西北IMC、杜克BA案例!

漫漫留學路,前樹蔭後人。 我們(men) 邀請學員分享申請心得,講述個(ge) 人故事,輸出申請幹貨。積沙成塔,為(wei) 千萬(wan) 學子指引方向。

采訪老師:衛老師(Aria)

受訪學員:M同學

本科:美本

專(zhuan) 業(ye) :心理學

GPA:3.89/4.0

Offer:

1. 哥大MS in Marketing

2. 西北MS in Integrated Marketing Communications

3. UCB Master of Analytics

4. Cornell Tech MEng in Operations Research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5. Duke MQM: Business Analytics

6. Cornell MS in Biosestatistics and Data Science

7. USC MS in Business Analytics

8. UCSD MS in Business Analytics

PART.01什麽(me) 時候開始有申研打算?

進大學之前,我就有讀研的想法。一方麵受到家裏人讀研觀念的熏陶,另一方麵我還不是很明確自己未來的職業(ye) 目標,希望在真正步入社會(hui) 之前,能有更多的時間去思考和探索我真正感興(xing) 趣的領域和想要從(cong) 事的方向,所以讀研是現階段比較理想的一種選擇。

PART.02當時怎麽(me) 找到我們(men) 的?

起初我在群裏聽到一個(ge) 學生的申研分享,是吳老師協助做的,然後看了吳老師的申研視頻,感覺吳老師說話、做事非常踏實。當時有朋友也打算申研,大家就一起了解了下。我在線下和吳老師見過麵,他沒有給我畫大餅,該是什麽(me) 就是什麽(me) ,說的很中肯,給我的印象非常好。這中間我們(men) 也聽了很多案例分享,申請結果都不錯,所以選擇在這裏做申請。

PART.03最初想要申請什麽(me) 學校?有什麽(me) 申請預期?

一開始我想往數據方向轉,想申請商業(ye) 分析項目。跟吳老師講了我的背景和申請目標後,吳老師很快為(wei) 我製定了選校方案。這個(ge) 過程很順利,我感覺吳老師對這類研究生項目非常了解,他能判斷哪些項目適合我,哪些不太匹配,當時溝通的非常好。至於(yu) 申請預期,我沒有硬性的要求或期望,能去到比本科更好的學校和項目就不錯啦。

我本科是心理學專(zhuan) 業(ye) ,讀了兩(liang) 年後,我了解到未來比較普遍選擇的發展道路是讀博,或者往clinical方向發展。這兩(liang) 個(ge) 都不是當下我最想做的,所以不打算在心理學方麵深造,果斷嚐試換條賽道。當時在探索心理學和商科的結合項目,比如marketing、商業(ye) 分析,既可以融合心理學知識,又能幫助我探索商科領域的職業(ye) ,是比較好的選擇。另外,我也申了數據分析、數據科學,還真給我拿到了幾個(ge) offer雖然礙於(yu) 項目時長隻有一年,不是我的首選,但能被錄取還挺意外的。

PART.04申請項目是偏衝(chong) 刺的多還是偏穩妥的多?當時有要求嗎?

剛開始申請的時候,我對這些項目的要求標準不是很清楚。吳老師給了我很強的信心,他說列表裏的項目都可以嚐試,都可以衝(chong) 一衝(chong) ,都有機會(hui) 。當時我還挺自信的,現在複盤的話,其實該申到的都申到的,包括衝(chong) 刺項目也有拿到offer,沒申到的確實是最難申請的一批,對誰來說都是。

PART.05為(wei) 轉專(zhuan) 業(ye) 申請,做了哪些努力?

我有一個(ge) 統計的minor,是一直在上的,也上過編程課。實習(xi) 方麵,基本都在往商科領域靠攏。後來吳老師推薦我暑假上一些網課,提高下硬實力背景。我也向吳老師谘詢了關(guan) 於(yu) 活動和課程的規劃,比如我上的課夠不夠,需不需要再補等等。和吳老師討論確定後,我能明確努力的方向,也有信心去一步步落實。

PART.06自己具備的申請優(you) 勢是什麽(me) ?差距或短板在哪裏?

我的短板就是和正統本科學統計、DS的學生相比,硬實力、量化背景不夠突出,上的課程或者做的project肯定比他們(men) 少。但是吳老師和我講過,我的亮點就是沒有特別大的短板。我在學校做的幾個(ge) research project都比較有趣,所以申請資料上會(hui) 體(ti) 現出與(yu) 眾(zhong) 不同的一麵。

比如說我有一個(ge) 正在進行的心理學研究項目,涉及到人際交流、數據處理,這可能會(hui) 給招生官留下不一樣的觀感,他們(men) 也許看過很多傳(chuan) 統的數據分析project,但看到我的項目會(hui) 覺得比較獨特。我還有一個(ge) 研究項目是在商學院下的行為(wei) 經濟研究,也比較有趣。

PART.07GPA/推薦信/實習(xi) ,在你心中的優(you) 先級排序

我認為(wei) 推薦信和簡曆更重要。按我的申請結果推測的話,不同學校側(ce) 重點不同。有的更喜歡看推薦信,有的更看重簡曆。反而是GPA和標化成績,基本上過了線,就問題不大。

PART.08和申請團隊配合的怎麽(me) 樣?哪些是實質性的幫助?

我覺得選校幫助很大,因為(wei) 我真的不了解這些研究生項目,也不清楚自己的水平處在哪裏。這期間吳老師給了非常多專(zhuan) 業(ye) 建議。文書(shu) 老師也很負責,基本上我提出來的意見,包括我的想法,都會(hui) 融合到修改後的文書(shu) 中,反饋也很及時。從(cong) 我們(men) 一開始的頭腦風暴,就能看出來文書(shu) 老師很有經驗,知道該往哪個(ge) 方向側(ce) 重。我能夠順利度過申請季,離不開各位老師們(men) 的幫助。

PART.09經曆過一個(ge) 申請季後,有什麽(me) 心得體(ti) 會(hui) ?

我覺得如果需要考標化,就早點搞定吧。因為(wei) 我是拖到申請季去考的,到後麵還蠻焦慮的。我覺得要下定決(jue) 心,早早把標化考出來,這個(ge) 挺重要。

其次,如果有申研打算,就早一點和教授或者任課老師打好交道,從(cong) 大三開始就觀望下找哪些老師寫(xie) 推薦信。因為(wei) 我本科是公立大校,教授可能會(hui) 限製推薦信的數量。像一些老師隻願意給3-4個(ge) 學生寫(xie) ,得早一點爭(zheng) 取名額才行。

另外實習(xi) 、科研經曆,有的話肯定很好,沒有也不用太焦慮。可以借助學校的資源,比如課內(nei) 的project或research好好做,同樣會(hui) 出彩。

申請季期間,多少都會(hui) 有焦慮,但隻要沒有出現很大的錯誤,最後總歸會(hui) 有一個(ge) 還不錯的結果。因為(wei) 我身邊的朋友都是如此,大家穩著心態慢慢來就好。

PART.10等offer的過程是怎樣的?對申請結果滿意嗎?

我第一個(ge) offer是在感恩節前拿到的,是一個(ge) 保底的offer,當時很開心。後麵很長一段時間沒有消息,等待的過程比較煎熬。我經常給吳老師發消息,讓他幫我再盤一下哪些學校可能性比較大。吳老師每次都非常耐心地給我講一些申請季的事情。3月中旬時,我有幾個(ge) 衝(chong) 刺項目被拒了,當時有一點失落,但很快就收到一個(ge) 衝(chong) 刺項目的麵試邀請,後麵又拿了好幾個(ge) offer,還是挺開心的。因為(wei) 畢竟我是跨專(zhuan) 業(ye) 申請,跨度還挺大,然後衝(chong) 刺項目也有錄取,總體(ti) 很滿意了。

哥大商學院的marketing項目一開始不在我的選校list上。是因為(wei) 後麵我拿到了杜克MQM商業(ye) 分析的offer,所以把一個(ge) 偏保底的項目刪了,換成了哥大marketing。當時吳老師說這是全美最好的marketing項目,讓我試一試。我在官網上看到這個(ge) 項目的錄取率隻有5%,我說要不算了吧,還得多花錢去申。然後吳老師和我家長都鼓勵我,讓我申請試一試。提完交之後,我轉頭就把這個(ge) 項目給忘了,沒有抱任何期待,也沒有多想這個(ge) 學校,結果哥大就給我發麵試,然後就被錄啦。

PART.11對轉專(zhuan) 業(ye) 申研學子的寄語

我認為(wei) 轉專(zhuan) 業(ye) 申請,既有優(you) 勢也有劣勢。優(you) 勢在於(yu) 你之前的經曆跟別人很不一樣,如果能找到一個(ge) 好的切入點去講述你的故事,包括為(wei) 什麽(me) 想轉專(zhuan) 業(ye) ,肯定會(hui) 讓招生官眼前一亮。因為(wei) 他們(men) 看過太多份文書(shu) ,你的材料會(hui) 是比較特別的一份,他們(men) 肯定會(hui) 印象深刻。劣勢在於(yu) 相比別人從(cong) 大一就開始學數據分析,我們(men) 的硬實力肯定會(hui) 差一點。但不論如何,穩住心態吧,先努力爭(zheng) 取,該來的總會(hui) 來的。

【競賽報名/項目谘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今年九月份入讀美高請問在這之前需要做什麽來銜接美高的學習?

下一篇

JHU生物統計碩士項目(ScM)介紹

你也可能喜歡

  • 暫無相關文章!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

插入圖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