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men) 為(wei) 大家解析的是倫(lun) 敦國王學院聯合新加坡國立大學的博士研究項目。
“Philosophy PhD (option of joint PhD with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學校及院係介紹
學校概況: 倫(lun) 敦國王學院(King's College London,簡稱KCL)是一所享譽全球的世界頂尖大學,位於(yu) 英國倫(lun) 敦市中心的泰晤士河北岸,地理位置機構。學校由9個(ge) 學院組成,涵蓋人文、社會(hui) 科學、自然科學、工程、醫學等多個(ge) 領域。目前在校學生超過33,000名,其中研究生占比40%以上,來自150多個(ge) 國家。
KCL是英國羅素大學集團、歐洲研究型大學聯盟成員,也是英國僅(jin) 次於(yu) 牛津、劍橋的第三古老大學。學校在多個(ge) 學科領域具有重要影響力,其中哲學專(zhuan) 業(ye) 尤為(wei) 突出。
院係介紹: KCL哲學係是英國規模最大、實力最強的哲學研究機構之一。根據最新的REF(Research Excellence Framework)評估,該係60%以上的研究達到4星(世界領先)水平,位列全英第三。
哲學係現有30位教職研究人員,其中不乏重量級學者,如專(zhuan) 攻古希臘哲學的Richard Sorabji教授,研究康德哲學的John Callanan教授等。此外還有60多位在讀博士生,研究方向涵蓋哲學各個(ge) 分支領域。
學係常年舉(ju) 辦講座、研討會(hui) ,積極參與(yu) 國內(nei) 外學術交流。
學係為(wei) 研究生配備獨立的學習(xi) 空間和計算機室。學生還可使用學校圖書(shu) 館豐(feng) 富的藏書(shu) 資源。哲學專(zhuan) 業(ye) 的藏書(shu) 達到10萬(wan) 冊(ce) ,還訂閱了諸多重要期刊數據庫。
專(zhuan) 業(ye) 介紹
此次招生的是哲學係全日製/非全日製的碩博連讀(MPhil/PhD)項目。該項目旨在培養(yang) 具備紮實哲學基礎和獨立從(cong) 事哲學研究能力的高層次人才。學生可在西方哲學史(分析哲學與(yu) 歐陸哲學)、希臘羅馬哲學、中世紀哲學、近代哲學、18-20世紀哲學等領域,以及心智哲學、行為(wei) 與(yu) 心理學哲學、認識論、形而上學、科學哲學(尤其物理學和醫學哲學)、倫(lun) 理學、政治哲學、藝術哲學、邏輯學、語言哲學等方向深入研究。
畢業(ye) 生大多進入高校從(cong) 事教學科研工作,或在出版、傳(chuan) 媒、政府部門、智庫等機構任職。此外,哲學專(zhuan) 業(ye) 培養(yang) 的批判性思維、邏輯論證與(yu) 表達能力,也讓畢業(ye) 生在法律、管理谘詢、公共服務等行業(ye) 嶄露頭角。
申請條件
學曆要求:申請人需具有國內(nei) 211、985高校或國外知名院校哲學或相關(guan) 專(zhuan) 業(ye) 的學士及碩士學位,成績優(you) 異。
語言要求:母語非英語的申請人須提供雅思、托福等語言成績證明。最低要求為(wei) :雅思7.0,單項不低於(yu) 6.5;或托福100分,寫(xie) 作和口語不低於(yu) 25分。此外學校認可的其他語言證書(shu) 也可接受。
研究計劃:申請人需提交3000-5000字的研究計劃。應體(ti) 現出紮實的專(zhuan) 業(ye) 基礎、清晰的學術思路。
動機信:就讀博士的目的及在KCL深造的理由,如學術發展規劃、職業(ye) 理想等,800-1000字為(wei) 宜。
推薦信:提供至少兩(liang) 封學術推薦信,由直接指導過申請人學習(xi) 、科研的教師出具。
成績單:需提供從(cong) 本科到碩士階段的所有正式成績單。
其他材料:如英語論文寫(xie) 作樣本、獲獎證書(shu) 、科研及項目經曆證明等,均可作為(wei) 有利的補充材料提交。
特別推出的聯合培養(yang) 項目
KCL哲學係目前與(yu) 德國洪堡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建立了博士生聯合培養(yang) 機製。學生在讀期間可在兩(liang) 校之間分階段學習(xi) ,享受雙方導師的共同指導。 洪堡大學哲學係在德國古典哲學(尤其是康德)、近代哲學(如萊布尼茨、洛克)、心智哲學、古希臘哲學以及分析形而上學等領域實力雄厚。
這與(yu) KCL在哲學史、古代哲學、近現代哲學、心智哲學和形而上學的優(you) 勢形成互補。該項目還為(wei) 有誌用德語撰寫(xie) 論文的學生提供了良機。
新加坡國立大學哲學係有16名全職教員,30多名碩博研究生。研究領域除西方哲學外,還涵蓋佛教、印度、中國哲學及比較哲學。學生可在那裏得到KCL不能提供的跨文化哲學研究的指導。同時還能體(ti) 驗新加坡的多元文化。
聯合培養(yang) 項目使學生有機會(hui) 接觸不同學術傳(chuan) 統和思維方式,開拓眼界、啟發思想。同時有助於(yu) 構建國際學術人脈,為(wei) 未來發展奠定基礎。
有話說
項目理解
哲學是一門基礎性的人文學科,涉及認識論、倫(lun) 理學、形而上學、邏輯學、美學、政治哲學等多個(ge) 分支,與(yu) 眾(zhong) 多學科有密切聯係。KCL的哲學博士項目致力於(yu) 探究宇宙本質、思維奧秘、道德理則等人類思想活動的基本問題,希望在哲學各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推動哲學這一古老學科煥發新的生機。
項目采用文獻研究、邏輯論證等傳(chuan) 統方法,同時引入心理學實驗、大數據分析、人工智能模擬等跨學科視角和技術手段,努力構建新的哲學理論體(ti) 係。這不僅(jin) 有助於(yu) 深化我們(men) 對哲學本體(ti) 問題、知識論問題的認識,也可以為(wei) 倫(lun) 理決(jue) 策、科技創新、公共政策製定等提供更加科學係統的思想指引。
創新思考
未來哲學研究可進一步拓展神經科學、認知科學、人工智能等交叉領域,運用腦機接口、深度學習(xi) 等前沿技術,探索心智的神經基礎、思維的運作機製等。
利用虛擬現實等新技術搭建沉浸式思想實驗平台,直觀呈現各種假設情境,為(wei) 哲學論證提供更豐(feng) 富的素材。在理論構建上,可嚐試從(cong) 複雜性科學、湧現論等視角詮釋意識現象,打造能夠統攝物質世界和精神世界的新型本體(ti) 論模型。同時拓寬研究視野,納入東(dong) 方哲學智慧,開展跨文化哲學對話。
在實踐應用方麵,可以針對AI倫(lun) 理、基因編輯、意識上傳(chuan) 、腦機融合等前沿科技議題,結合元倫(lun) 理學、後人類主義(yi) 等理論展開深入思考,為(wei) 科技發展把關(guan) 定向。加強國際學術交流,積極參與(yu) 和主導前沿問題的討論,提升項目的全球影響力。總之,麵對智能時代的機遇和挑戰,哲學研究要勇於(yu) 變革創新,在繼承傳(chuan) 統智慧的同時,以開放包容的心態擁抱新思想、新方法,推動人類思想認知能力不斷邁上新台階。
博士背景
985本碩,目前UCL哲學PhD在讀。研究領域包括行為(wei) 與(yu) 心理學哲學、認識論和形而上學。在國際權威期刊《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和《Philosophical Studies》上發表過兩(liang) 篇論文,擅長跨學科視角探究意識、信念、理性等哲學問題,熟悉相關(guan) 領域的PhD申請文書(shu) 撰寫(xie) 。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