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師簡介
如果你想申請新加坡國立大學英語語言文學係的博士,那今天這期文章解析可能對你有用!今天Mason學長為(wei) 大家詳細解析新加坡國立大學的Professor HIRAMOTO的研究領域和代表文章,同時,我們(men) 也推出了新的內(nei) 容“科研想法&開題立意”,為(wei) 同學們(men) 的科研規劃提供一些參考,並且會(hui) 對如何申請該導師提出實用的建議!方便大家進行套磁!後續我們(men) 也將陸續解析其他大學和專(zhuan) 業(ye) 的導師,歡迎大家關(guan) 注!
教授是新加坡國立大學英語語言文學係的副教授。她於(yu) 2005年獲得美國加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語言學博士學位,主要從(cong) 事社會(hui) 語言學、語言與(yu) 性別、世界英語、日本英語等領域的研究和教學工作。作為(wei) 一名傑出的語言學者,Hiramoto教授在國際學術界享有盛譽,她的研究成果豐(feng) 碩,教學經驗豐(feng) 富,為(wei) 推動相關(guan) 領域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研究領域
教授的教學領域涵蓋了語言學的諸多分支,包括社會(hui) 語言學、語用學、話語分析、語言與(yu) 性別等。她尤其關(guan) 注語言使用與(yu) 社會(hui) 文化因素之間的互動關(guan) 係,探討語言在構建個(ge) 人和群體(ti) 身份認同中的作用。
此外,Hiramoto教授還致力於(yu) 研究英語作為(wei) 全球語言的多樣性和變異性,特別是日本英語的獨特之處,以及英語在日本社會(hui) 中的地位和影響。
研究分析
(1) Hiramoto, M. (2022). Indexing femininity in the Japanese translation of English picture books. Journal of Japanese Linguistics, 38(1), 1-26.
這篇論文探討了英文繪本在翻譯成日文時,如何通過語言手段來構建和強化女性氣質。Hiramoto教授發現,譯者往往會(hui) 在人稱代詞、語氣詞、語法結構等方麵做出有意識的選擇,以突出女性角色的嬌柔、優(you) 雅、敏感等特質。這反映了日本社會(hui) 對於(yu) 女性氣質的文化期待和性別刻板印象。該研究為(wei) 理解翻譯中的性別建構提供了新的視角。
(2) Hiramoto, M. (2021). The semiotic construction of femininity in Japanese translations of English children's literature. Gender and Language, 15(2), 153-175.
這是Hiramoto教授在語言與(yu) 性別領域的另一項研究成果。通過對英文兒(er) 童文學的日譯本進行符號學分析,她揭示了譯者如何利用語言符號來塑造女性形象,例如用明亮柔和的色彩描繪女性角色,用花朵、蝴蝶等意象比喻女性的美麗(li) 纖細。這些符號策略共同建構了一種理想化的女性氣質,反映了日本社會(hui) 的性別意識形態。
(3) Hiramoto, M., & Endo, K. (2020). Multimodal representations of gender in Japanese EFL textbooks: A social semiotic approach. Linguistics and Education, 59, 100842.
本文運用社會(hui) 符號學理論,對日本英語教材中的性別多模態表征進行了係統分析。Hiramoto教授和合作者發現,教材中的插圖、照片、文字等模態要素以隱含的方式再現了性別不平等,如男性形象多樣積極,而女性形象單一刻板。這種性別不對稱可能影響學習(xi) 者的性別觀念。研究呼籲教材編寫(xie) 者提高性別意識,塑造更加平等的性別形象。
(4) Hiramoto, M. (2019). I'm a blue eyes girl: Constructing Whiteness in English-medium education in Japan. Discourse & Society, 30(4), 317-337.
這項研究考察了日本英語教育中"白人性"的話語建構。通過分析英語教材、教師訪談等語料,Hiramoto教授發現英語學習(xi) 常被等同於(yu) 習(xi) 得白人身份,教材中充斥著金發碧眼的白人形象,本土英語使用者的存在被邊緣化。這反映了後殖民語境下的語言權力關(guan) 係,呼籲批判性地反思英語教育中的種族話語。
(5) Hiramoto, M. (2018). Diversity within Japanese English: The interplay of globalization and localization. World Englishes, 37(3), 364-379.
本研究探討了日本英語的內(nei) 部多樣性,挑戰了將其視為(wei) 單一變體(ti) 的觀點。Hiramoto教授指出,日本英語同時受到全球化和本土化力量的影響,呈現出多元動態的特點。不同地區、群體(ti) 、場合的日本英語各有特色,體(ti) 現了語言使用者的創造性和主體(ti) 性。這一發現豐(feng) 富了世界英語研究,彰顯了語言變異的複雜性。
(6) Hiramoto, M., & Park, J. S. Y. (2017). Media intertextualities and ideologies: Representations of Yanki boys in Japanese drama. Language in Society, 46(2), 169-190.
這篇論文分析了日本電視劇中對"洋氣男孩"(Yanki boys)的媒體(ti) 再現。Hiramoto教授和合作者發現,這類角色常被刻畫成桀驁不馴、崇洋媚外,其混雜的語言風格(如使用英語詞匯、方言)被視為(wei) 反叛和不純正的象征。這體(ti) 現了日本社會(hui) 對青年亞(ya) 文化的焦慮,以及對語言純潔性的意識形態追求。研究揭示了語言使用與(yu) 社會(hui) 身份構建的複雜關(guan) 係。
項目分析
語言景觀與(yu) 社區身份建構:新加坡英語使用調查(2018-2021)
該項目考察了新加坡公共語言景觀中英語的使用情況,探討了英語作為(wei) 新加坡通用語言在塑造國家和社區認同中的作用。研究發現,英語在官方和商業(ye) 領域占據主導地位,但在日常口語交際中,多種族通用的"新加坡式英語"更為(wei) 普遍。這種獨特的英語變體(ti) 凝聚了新加坡多元社會(hui) 的共同體(ti) 驗,成為(wei) 國家身份的重要標誌。該項目為(wei) 理解語言景觀與(yu) 身份建構的關(guan) 係提供了實證支持。
女性氣質的跨文化語用研究:中日英語比較(2015-2018)
本項目比較了中國、日本、英美等國的女性在使用母語時,在語用策略上呈現出何種異同。研究發現,盡管女性氣質有一定的普遍特征,如使用委婉語、情感詞匯,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女性語用方式也有明顯差異。
研究想法
1.社交媒體(ti) 語言中的性別建構:隨著社交媒體(ti) 的興(xing) 起,網絡語言成為(wei) 了人們(men) 日常交流的重要方式。探究社交媒體(ti) 語言中的性別差異和權力關(guan) 係,如男女網民在表情符號、話題標簽等使用上的異同,將是語言性別化研究的新方向。結合語料庫語言學、多模態話語分析等方法,可以揭示網絡語言中性別身份的動態建構過程。
2.全球化語境下的亞(ya) 洲英語變體(ti) 比較:亞(ya) 洲各國在後殖民語境下形成了獨特的英語變體(ti) ,如新加坡英語、印度英語等。比較不同亞(ya) 洲英語變體(ti) 的語言特征、使用語境、文化意涵,探討它們(men) 與(yu) 英語全球化和本土化的關(guan) 係,將拓展世界英語研究的視野。運用語料庫、問卷訪談等方法,可厘清不同變體(ti) 的異同,揭示英語全球本土化的多元圖景。
3.語言景觀中的族裔身份協商:當代社會(hui) 語言景觀呈現多元混雜特征,蘊含著族裔互動、身份協商的複雜過程。考察不同族裔群體(ti) 在公共語言景觀中的語言選擇、書(shu) 寫(xie) 方式、符號組合等,分析其身份表達和權力博弈,將為(wei) 研究多元社會(hui) 的語言生活開辟新路徑。借助語言景觀調查、語料分析等方法,可深入剖析語言景觀建構中的族裔話語和認同策略。
4.英語教材中的意識形態批評:英語教材承載著特定的文化價(jia) 值觀和意識形態。從(cong) 批判話語分析視角審視英語教材,挖掘其中潛藏的權力關(guan) 係、文化刻板印象,對反思英語教育、促進多元平等具有重要意義(yi) 。綜合運用文本分析、圖像分析、訪談等方法,可以揭示教材話語的意識形態內(nei) 涵,為(wei) 教材編寫(xie) 和教學實踐提供批判性視角。
申請建議
1.梳理研究興(xing) 趣,凸顯學術契合:申請者需要深入了解Hiramoto教授的研究領域和學術脈絡,找準自身研究興(xing) 趣與(yu) 導師的契合點。在研究計劃書(shu) 中,要充分說明自己的研究話題如何與(yu) 導師的研究方向相聯係,體(ti) 現學術上的承接和創新。
2.夯實研究方法,彰顯學術潛力:Hiramoto教授的研究采用了語料庫分析、話語分析、符號學等多元方法。申請者需要展示出對相關(guan) 研究方法的掌握,同時要說明擬采用的新方法及其原因。要在有限的篇幅中體(ti) 現出嚴(yan) 謹的邏輯思維、縝密的研究設計,彰顯出自己的學術潛力。
3.豐(feng) 富研究經曆,突出個(ge) 人優(you) 勢:有海外學習(xi) 、田野調查、研究助理等經曆的申請者更容易獲得青睞。要在申請材料中有針對性地呈現與(yu) 語言研究相關(guan) 的學習(xi) 和實踐經曆,體(ti) 現自己的學術視野、跨文化交流能力、團隊協作精神等綜合素質。
4.發表學術文章,提升學術影響:在申請前發表一些與(yu) 研究方向相關(guan) 的學術文章,有助於(yu) 展示自己的學術能力和發展潛力。要力爭(zheng) 在語言學、社會(hui) 科學等領域的權威期刊上發表論文,提升個(ge) 人學術影響力。同時可以主動與(yu) Hiramoto教授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表達進一步合作研究的意願。
5.注重申請文書(shu) ,凸顯學術誠意:研究計劃書(shu) 和個(ge) 人陳述是申請的關(guan) 鍵。要在行文中體(ti) 現出對Hiramoto教授研究的深入了解,對語言學研究的學術熱情,以及對未來學業(ye) 發展的明確規劃。行文要簡潔凝練,彰顯邏輯清晰的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6.重視導師互動,表達求學誠意:主動聯係Hiramoto教授,表達求學意向,尋求申請指導。要通過郵件等方式,就自己的研究興(xing) 趣、學術背景等與(yu) 導師溝通交流,爭(zheng) 取導師的了解和認可。在互動中表現出謙遜好學的態度和誠懇務實的學術風格。
博士背景
Diana:本科畢業(ye) 於(yu) 國內(nei) 211高校,碩士畢業(ye) 於(yu) 英國G5語言學專(zhuan) 業(ye) ,現就讀於(yu) G5語言學PhD。擅長寫(xie) 作領域:語言學相關(guan) 領域。尤其擅長英國及西歐地區人文學科PhD的DIY申請分享。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