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美國名校College和University的區別是什麽?

在過往的谘詢中,我們(men) 發現許多家長默認為(wei) “大學”比“學院”更有實力和聲望。這也導致了一些僅(jin) 名字中帶有“學院”二字的美國文理學院顯得不如那些名稱中帶有“大學”的學校顯得高級。

實際上,在美國,四年製高校有的以“學院”(college)命名,有的以“大學”(university)命名,但兩(liang) 者都授予本科學

兩(liang) 者之間有區別,但不能簡單地說“大學”一定比“學院”好。許多以“學院”命名的美國高校在教育質量和聲譽上絲(si) 毫不遜色於(yu) 以“大學”命名的學校。因此,理解這一點可以幫助我們(men) 更好地欣賞和評估這些院校的價(jia) 值和聲譽,而不僅(jin) 僅(jin) 是依賴名稱來判斷。

什麽(me) 是學院?

一般來說,以“學院”命名的高校往往規模較小,且側(ce) 重於(yu) 本科教育,不過也有例外。有的學院被稱為(wei) 文理學院(Liberal Arts College),這類高校強調多學科通識教育,不會(hui) 要求學生一進大學就確定具體(ti) 專(zhuan) 業(ye) 方向。

“雖然其他國家也有文理學院,但它們(men) 並不像在美國那樣普遍,而且也不一定能感受到美國文理學院那樣的校園住宿社群氛圍,”富蘭(lan) 克林與(yu) 馬歇爾學院國際招生辦副主任Hannah Kim表示。

申請者可能會(hui) 誤以為(wei) 文理學院主要專(zhuan) 注於(yu) 人文學科教育,但實際上很多文理學院也提供理科學位項目。例如位於(yu) 加州的哈維穆德學院,就是一所以理工科著名的文理學院。

另一個(ge) 常見的誤解是,以“學院”命名的高校沒有多少科研機會(hui) 。Kim表示,富蘭(lan) 克林與(yu) 馬歇爾學院有65%的學生在畢業(ye) 前參與(yu) 過科研。

另一類名字裏帶“學院”的美國高校是社區學院(community college),它們(men) 的學製為(wei) 兩(liang) 年,開設副學士學位(associate degree)項目和職業(ye) 培訓項目。不同社區學院的學生人數差別很大,有的雖然名為(wei) “學院”,但實際規模並不小。有的學生會(hui) 先在社區學院就讀,之後轉入四年製文理學院或大學,攻讀學士學位。

什麽(me) 是大學?

以“大學”命名的高校通常規模更大,提供本科和研究生教育。公立大學的規模往往更大,在校學生有時候能達到幾萬(wan) 人。這些大學也非常注重科研。

不過,明尼蘇達大學雙城分校國際招生交流辦公室主任Chelsea Keeney表示,名字帶“大學”的高校並不一定規模都很大。有的大學規模相對較小,比如阿拉斯加太平洋大學隻有300名本科生。

此外,不是所有大學都是公立的。普林斯頓大學等藤校均屬於(yu) 私立大學。

Keeney指出,這些大學內(nei) 部往往設有按專(zhuan) 業(ye) 領域劃分的學院,比如商學院、工程學院或者社會(hui) 工作學院,這會(hui) 讓國際學生感到更加困惑。

通識教育也不是文理學院專(zhuan) 屬。有的大學為(wei) 本科生設置了核心課程,學生在進行專(zhuan) 業(ye) 學習(xi) 之前需要完成各類通識課程的學習(xi) 。

由於(yu) 規模較大,大學提供的科研機會(hui) 比學院更豐(feng) 富。但這也意味著本科生可能需要和研究生競爭(zheng) 科研資源和機會(hui) ,教授可能會(hui) 把更多精力放在帶研究生做科研上,而不是本科教學上。

簡單來講:

學院(College)是把重點放在本科的院校。大學(University)既提供本科,也提供研究生課程。學院和大學一樣,都提供高質量的高等教育,它們(men) 錄取學生的難度有時也不相上下。

學院和大學該怎麽(me) 選?

首先建議大家明確自己最看重的因素。這些因素可能包括高校是否為(wei) 本科生提供了科研機會(hui) 、交換項目和特定的學位項目,或者學校所處的地理位置等等。此外,側(ce) 重了解高校的課程設置、校園生活、學習(xi) 費用、獎學金、畢業(ye) 情況、科研經費和學生關(guan) 懷等因素。而大學和學院名字的區別,反而可以不用過多重視,因為(wei) 這些因素與(yu) 高校是學院還是大學無關(guan) ,它們(men) 反映的是學生的個(ge) 人偏好。例如,美國的文理學院的特色往往是師生比很高。而且,大部分文理學院課堂規模很小,小組討論更多,學生參與(yu) 感更強,老師主導的講座式教學較少。

舉(ju) 例來說,富蘭(lan) 克林與(yu) 馬歇爾學院的師生比為(wei) 1:10,課堂平均規模為(wei) 17名學生。

因此,學院的社群凝聚力很高,學院鼓勵學生創造個(ge) 性化的學習(xi) 體(ti) 驗。要確定自己適合哪一類高校,了解學習(xi) 環境是不錯的切入點。要想審慎作出決(jue) 定,大家可以查看高校的社交媒體(ti) 網站,了解在校學生的就讀體(ti) 驗,向家人、朋友和顧問老師尋求建議。

同時,我們(men) 還可以利用假期規劃訪校行程,參觀感興(xing) 趣的高校,旁聽課程,和在校生溝通。深度理解了“學院”和“大學” 後,在真正遞交申請時,大家可以嚐試申請不同類型的高校,也許會(hui) 發現此前從(cong) 未想過的機遇。

【競賽報名/項目谘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全法50所公立大學經管專業榜單 巴黎九大實力最強!

下一篇

牛津大學近期各專業筆試更新匯總與最新的樣題

你也可能喜歡

  • 暫無相關文章!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

插入圖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