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nford斯坦福大學詳細介紹(學術/課外活動/就業)

在1891年,斯坦福夫婦在矽穀投資建立了Leland Stanford Junior University 以紀念因傷(shang) 寒而於(yu) 16歲生日前夕去世的兒(er) 子。130年後,這所高等研究學院誕生了84名諾貝爾獎得主、8位菲爾茲(zi) 獎得主以及29位圖靈獎得主,這裏是SLAC國家加速器實驗室的所在地,是互聯網雛形的起源地,這裏走出了穀歌、雅虎、惠普、耐克等一係列著名企業(ye) 的創始人…… 或許你會(hui) 覺得小利蘭(lan) 這個(ge) 名字非常陌生,那麽(me) 斯坦福呢?沒錯,小利蘭(lan) 大學也就是今天的斯坦福大學!

【南森析校】S1.1 斯坦福大學·讓自由之風勁吹

今天我們(men) 就來介紹一下這所小利蘭(lan) 大學Leland Stanford Junior University。我們(men) 的推文將基於(yu) 在校生的就讀體(ti) 驗,以係列的形式分別從(cong) 學術(社科、人文、理科、工程)、課外活動、以及就業(ye) 來介紹Stanford斯坦福大學。

關(guan) 於(yu) 選課的非嚴(yan) 肅討論

In general, 斯坦福大學本科選課無學院限製,所有學院的本科課都可以選,探索不同的學科很便利。無必修課列表,隻需滿足八個(ge) ways requirements,畢業(ye) 總學分要求是180個(ge) units。一般每學期除了選兩(liang) 三門4-5 units的大課還可以選1-3 units的小課及seminar。如果剛入校,可以搶一些比較有特點課,比如frosh101可以讓大一生充分了解community以及通過討論分享自己的goals、values,給專(zhuan) 業(ye) 未定學生設計的introsem以各種有趣的角度切入五花八門的學科,這對於(yu) 探索興(xing) 趣效果非常好。

關(guan) 於(yu) 選課,小編這裏想建議純粹為(wei) 了“挑戰自己”而強行override maximum unit limit是毫無意義(yi) 的,與(yu) 其靠上很多課來顯示自己很牛逼,不如通過參與(yu) 科研、創業(ye) 、社團活動能其他方法鍛煉自己的能力。而課外,學校也設有多樣的中心來幫助學生handle學習(xi) 壓力:Hume writing center的寫(xie) 作輔導在整理思路、改善表達方麵可以提供很多幫助,而T&FL Practice有各種學科tutor。下麵我們(men) 以比較熱門政治科學、經濟學的過來人經驗為(wei) 例,帶大家一探斯坦福的社會(hui) 科學學術氛圍。

關(guan) 於(yu) Social Science社會(hui) 科學

C on Political Science

政治學是關(guan) 於(yu) 配置激勵(aligning incentives)的社會(hui) 科學。基於(yu) 這個(ge) 研究對象,我們(men) 的方法主要有理論(formal theory)和實證兩(liang) 個(ge) 部分,理論部分通常以社會(hui) 選擇理論(social choice theory)和博弈論(game theory)表示。實證部分的基礎是因果推斷(causal inference),近年來隨著大數據的普及,機器學習(xi) (machine learning)等新興(xing) 手段也愈發成為(wei) 了政治學者常用的工具。因果推斷是統計的一個(ge) 分支,而機器學習(xi) 的本質也是統計和最優(you) 化,所以如果大家有誌於(yu) 從(cong) 事科研,一定要提早把數理統計的基礎打紮實。對常用的編程語言(主要是Python和R)以及這些語言常用的package,也要盡早熟悉。這方麵推薦MATH 51、CS 109/ STATS 116、POLISCI 150B、POLISCI 150C和POLISCI 356A。後兩(liang) 節課比較難啃,但是對希望真正對於(yu) 政治學有所了解的同學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最理想的情況下,POLISCI major 應該搭配數學或者CS的minor(取決(jue) 於(yu) 你想走理論還是實證的道路),以及一個(ge) 相關(guan) 的co-term。(插播一句,我校 Molly Roberts 女神學姐就是Econ本科,Stats co-term,最後在哈佛讀PhD期間三年就找到了教職 lol) 退一步說,即使到最後不想從(cong) 事學術道路了,學好 CS 和數學同樣會(hui) 給你提供很多其他的就業(ye) 可能。

(畢竟萬(wan) 物皆可coding,笑) 當然啦,定量基礎隻是必要條件,不是充分條件。況且POLISCI的目的顯然不在於(yu) 培養(yang) 統計學家,也不奢望能訓練出程序員,我們(men) 的精華部分還是定性(qualitative)的課程。需要特別說明的是,如果你隻是想輕鬆水過,這些課程都沒有太大的難度(再次插播一句,歡迎其他major通過POLISCI滿足SI或者AQR lol),所以一定要抓住機會(hui) 在office hour和教授聊天。

聊天可以增進自己對於(yu) 理論框架的 sense,這種 sense 日後極其重要,尤其是當你需要自己尋找研究問題之時,很有可能會(hui) 成為(wei) 你建模或者設計實驗的第一部。對於(yu) 當代政治學整個(ge) 框架的了解,強烈推薦福山的POLISCI 114D。

做科研的重要途徑是寫(xie) honors thesis,我校 POLISCI honors thesis 有很多不合理要求,比如一定要上 POLISCI 150A,但其實 CS 109/ STATS 116 在這方麵能提供 rigorous 得多的訓練,所以可以和係裏爭(zheng) 取 waive 這個(ge) 要求。(150B 和 150C 都是很好的課。)另外也可以考慮 CDDRL 的跨學科 honors thesis。(近年寫(xie) 的比較好的thesis都是結合了機器學習(xi) 的。)

H on Economics

金融危機以前econ一直是斯坦福第一大係,然後就CS崛起了,但econ一直保持相對熱門的狀態。很多選econ的同學都是以後想在business領域有所涉獵,這裏想強調的是斯坦福是不設本科的business和finance major,所以學finance的朋友主要concentrate在ECON和MS&E(management science and engineering)這兩(liang) 個(ge) 專(zhuan) 業(ye) 。Econ的另外一個(ge) 比較大的特色是有一係列非常strict的prerequisite也就是core curriculum, 包括Econ1, Econ 50-51-52中級經濟學係列,econ 102A, 102B 計量經濟學係列。

除了core curriculum, Econ主要有finance, policy, development, strategy等6個(ge) track, 80個(ge) 學分requirement。基本是門門5分的課,比較占用unit capacity。以後想從(cong) 事金融/谘詢或者相對general business有所了解的推薦econ 112 financial markets, econ 140 financial economics, econ 135 corporate finance, econ 190 financial accounting, econ 183 cardinal fund 基本經濟係裏的金融相關(guan) 的課就是這些;對development感興(xing) 趣的可以check out econ 118,econ 128, polisci 114D, econ 124, econ 125, econ 162, 對strategy / behavioral感興(xing) 趣的可以上Econ 137 decision making, econ 178 behavioral econ等。

很多econ major會(hui) 參與(yu) 學校一些和business有關(guan) 的課外活動,來增強商科經曆。這裏有一些社團是不錯的推薦:Stanford Finance對finance recruiting很有幫助,Stanford Consulting有很好的對接公司的谘詢項目,Blyth Fund是斯坦福學生運營的投資基金, Stanford Women in Business, Stanford Pre-Business Association等都是很優(you) 質的商科社團。

或許你會(hui) 覺得Stanford是CS大校,商業(ye) 氛圍大校,人文humanities?好像吹不到矽穀的風。希望通過今天的學長姐介紹,你可以了解這所“tech”學校的人文氣息。

Humanities in Stanford

Structured Liberal Education in Stanford

簡單介紹一下這個(ge) freshmen可以參加的program:

SLE 是一年的項目,主要關(guan) 注但不僅(jin) 限於(yu) 西方傳(chuan) 統,是人文經典(文學、哲學和藝術)和寫(xie) 作教學的綜合課程,90 名學生一起住在East Florence Moore Hall。SLE 的所有課程組成部分都在宿舍進行:講座、討論部分、電影放映和特別活動。

(Photo: ARNAV MARIWALA/The Stanford Daily)

簡單來說,基本上就是學一年各種經典哲學,類似於(yu) Columbia的core。但是,根據在校生反饋 core的discussion感覺是非常structured的,會(hui) 有一個(ge) 隱隱約約的標準答案,也會(hui) 有一個(ge) 隱隱約約的正確的perspective。

discussion leader會(hui) 樹立一個(ge) 正統的perspective,篩選出這個(ge) text最重要的內(nei) 容,然後比較有方向性的引導學生往這個(ge) 方向走。而SLE相比討論是比較自由的,感覺也沒有一個(ge) 標準答案,學生也可以非常自由的bring in自己的perspective。

而和東(dong) 海岸Columbia的人文core 100%是西方經典不同的是,西海岸的Stanford的人文program SLE就會(hui) 有很多diversify curriculum的嚐試,也會(hui) 讓學生參與(yu) 這些對教育本質問題的討論。這大概也是東(dong) 西岸文化氛圍的不同之處。

值得注意的是,SLE的學生大部分時間都是在聽一些來去匆匆的guest lecturer講課,lecturer講完就沒了,所以比較難跟他們(men) 有一些更深刻的交流。至於(yu) discussion,確實在同學之間有很多靈感的交換,但是大部分的discussion leader會(hui) 是博士或者博士後,他們(men) 不算Stanford正式的professor,大部分也不是associate professor,很多是想在這邊攢經驗然後出書(shu) 或者去別的學校實現自己人生規劃的。

他們(men) 人確實很好,也可以對於(yu) SLE有很多幫助,但是依賴他們(men) 積累人脈或者獲得research opportunity就有那麽(me) 一丟(diu) 丟(diu) 難了。所以SLE還是比較適合SLE for SLE's sake的人。

C on Philosophy

我覺得斯坦福的哲學和別的美國大學一樣,主要track是analytical。但是它裏麵非常diverse,continental也很不錯(包括哲學本係的教授和比較文學教授),比如我的advisor就是北美尼采協會(hui) 的director。總體(ti) 來講是一個(ge) 小而精的department,很多教授都非常厲害,有在古希臘哲學、metaphysics、邏輯、政治哲學等等領域的leading scholars。

官網上可以看到major requirements非常自由,所以不僅(jin) 你想怎麽(me) structure你的哲學degree是非常自由的事,而且還可以上很多哲學係以外的課程,可以考慮結合不同的學科解答一些哲學係所探討的big questions。

還有一個(ge) 是Stanford會(hui) 有一些很與(yu) 時俱進的課,比如feminist philosophy/philosophy of race,能拓寬視野、探索一些哲學研究的未來新方向。畢業(ye) 了感歎想學的太多、時間太少,本科下來隻能說培養(yang) 了興(xing) 趣,很難說自己有沒有入了門。

Downside可能是很多入門課是lecture,到後麵才是seminar。如果大家覺得自己的學術寫(xie) 作基礎不錯,有些討論課也可以直接上,不一定從(cong) intro上起。大三大四想挑戰自己可以上grad-level classes,教授一般對cross-registration都比較開明。

選校的同學可以多翻翻explorecourses/stanford philosophy department網站,再看看別的大學的class offering,看看這些課是不是對你胃口!我感覺最後的學科體(ti) 驗和你是否有感興(xing) 趣領域的教授很重要

大環境CS/Engineering比較熱門,但具體(ti) 到個(ge) 人我覺得對我inspiration大於(yu) pressure,比如我入學的時候絕對想不到我會(hui) 在大一對music產(chan) 生興(xing) 趣,大二開始認真上了很多music department的課,直到現在開始做一個(ge) music technology project。

雖然有這麽(me) 多choices一開始挺迷茫,但現在挺感激的。我記得我申請大學的時候猶豫斯坦福會(hui) 不會(hui) 文科沒有理科這麽(me) 好,但來了才發現其實文科有這麽(me) 多大牛(比如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很多都是本校教授寫(xie) 的,還有一個(ge) itunes上有的philosophy talk也是斯坦福教授在講),隻是STEM也很強有點被蓋過了風頭。而且有時候因為(wei) 上課人少,反而有更多人均的資源

H on Classics and Modern Languages

對拉丁語感興(xing) 趣的同學,可以考慮斯坦福的古典係~人相對少,但資金充足,暑期各種語言學習(xi) 、考古、考察項目都會(hui) 有funding。

再向大家推薦斯坦福的modern languages部門,它叫DLCL,有一批非常厲害的教授(至少是我比較熟悉的德語、法語和意大利語方麵),而且學生不多,很容易和教授建立比較好的關(guan) 係,然後研究機會(hui) 什麽(me) 的都不是問題。

大家四年可以修240個(ge) 學分,大部分人文專(zhuan) 業(ye) 都要求60-100學分,理科稍微多一些,所以可以盡情選各種各樣的課。

西岸的techie氛圍是比較出名的,但是人文氣氛也非常不錯,隻是大家對於(yu) 矽穀、對於(yu) tech趨之若鶩,讓我們(men) 忽視了西岸強大又接地氣的人文氣氛。

關(guan) 於(yu) 理科 Science

在前麵,我們(men) 介紹了Stanford的社會(hui) 科學以及人文類專(zhuan) 業(ye) 的課程開設。作為(wei) 開車到微軟、穀歌、蘋果等互聯網公司於(yu) 矽穀的總部隻需15分鍾上下的地方,Stanford優(you) 越的地理位置著實是吸引了許多理工科學生前來求學。

和其他推崇博雅教育(Liberal Arts Education)的高校一樣,Stanford本科開設的基礎科學專(zhuan) 業(ye) 都同人文專(zhuan) 業(ye) 一起歸屬在文理學院下(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Sciences),其中提供理學學士(Bachelor of Science)的專(zhuan) 業(ye) 有:Biology, Chemistry, Human Biology, Mathematical and Computational Science, Mathematics, Physics, 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Symbolic Systems。本文我們(men) 將對其中幾個(ge) 比較熱門的科學學科的課程做大致的介紹。

G on Mathematical and Computational Science – 數學與(yu) 計算科學

這個(ge) 專(zhuan) 業(ye) 對於(yu) 那些興(xing) 趣愛好廣泛,想學數學又不想太學術,想學CS又有些犯懶,或者是想學統計但發現Stanford在本科階段不提供的同學們(men) 非常歡迎。MCS是隸屬於(yu) 統計係,比較類似於(yu) 應用數學的專(zhuan) 業(ye) 。在過去一直維持30人上下,MCS專(zhuan) 業(ye) 近兩(liang) 年的人數日益壯大,現已成為(wei) 了一個(ge) 擁有100人以上的大係了。不過雖然人變得越來越多,係裏無論時faculty還是學生都非常的友好。

作為(wei) 一名MCS學生,你可以參加每周的pizza party以及afternoon tea,你可以和administration的奶奶暢談人生理想,你也可以隨時和教授交流學術問題。 關(guan) 於(yu) 選課方麵,MCS專(zhuan) 業(ye) 要求的課程類別會(hui) 更雜一些,其中包括數學、統計、CS以及管理工程(Management Science & Engineering,下一篇推文會(hui) 介紹此專(zhuan) 業(ye) )方麵的課程。

不過這些必修課程內(nei) 容雖然每一科都會(hui) 涉及到,但是內(nei) 容沒有非常深入,所以MCS專(zhuan) 業(ye) 非常適合那些仍然處於(yu) 理科道路上的探索階段,或者有意向參加Stanford的Coterm項目(在本科階段同時修碩士學位)的學生。鑒於(yu) Stanford擁有全美學術最頂尖的統計研究生院,對統計或者應用數學感興(xing) 趣的同學不妨考慮選擇MCS專(zhuan) 業(ye) ,畢竟還可以參加Coterm項目,提前在本科階段接觸碩士級別的統計課程。

Z on Chemistry – 化學

對於(yu) 沒有考過AP/IB或其他國際課程的學生來說,如果選擇了化學專(zhuan) 業(ye) ,那麽(me) 你的第一節專(zhuan) 業(ye) 課一定得從(cong) Chem 31A/B或者Chem 31M開啟,而這兩(liang) 種專(zhuan) 業(ye) 課學校又將其歸類在General Chemistry之下。

Chem 31A/B和Chem 31M的區別在於(yu) ,前者是需要花費兩(liang) 個(ge) 學期分別上完Chem 31A和Chem 31B,其課程內(nei) 容涵蓋了所有基本化學中的重要知識點並加強訓練學生的問題解決(jue) 能力,針對自身化學背景較薄弱的學生;後者Chem 31M是麵對具備較強的高中化學背景的學生,其涵蓋了Chem 31A/B所涉及的相同知識點的更高級的部分,並且隻在秋季學期開設,相對來說課程進度會(hui) 更快一些。

不過無論是Chem 31A/B還是Chem 31M, 它們(men) 都會(hui) 涉及到lab部分,也就是說無論你走了哪一種選擇,你都將學會(hui) 實驗室所需的基本技能、技術以及對於(yu) 儀(yi) 器的使用。

對於(yu) 擁有AP/IB或其他國際課程學分的學生,可以在入學當年的秋季學期參加General Chemistry Proficiency Test,以分到Chem33和其他化學課程中。如果你在高中時期獲得了AP化學5份,並且在秋季學期的分班測試中拿到了通過的分數,那麽(me) 你將會(hui) 直接被分入Chem 33來學習(xi) 有機化學的內(nei) 容;而沒有在分班測試中被分入Chem 33的同學,會(hui) 從(cong) Chem 31M開始上起。

以上所說的三種基礎課均為(wei) Stanford化學係的Chem 30係列課程中。這裏要提醒的一點是,對於(yu) Premed或者計劃讀Medical school的學生來說,這個(ge) 係列課程必須從(cong) 大一的第一學期就開始上,並且學校的醫學院是不接受AP/IB抵分的;換句話說,如果你是一名Premed學生,就算你的AP化學拿了5分,你也必須從(cong) 最基礎的Chem31A開始上起。

這個(ge) 係列課程對於(yu) 基礎好的中國學生來說,內(nei) 容不會(hui) 太過於(yu) 挑戰性,就看你遇上的教授的授課風格是什麽(me) 樣的了。

Z, D & A on Physics – 物理

Stanford的物理係對專(zhuan) 業(ye) 學生有非常係統性的課程規劃(track)的同時,也給予了學生們(men) 足夠的自由來按照自己的能力和興(xing) 趣選擇課程。物理係的很多課都標了Pre-requisites,然而就算你沒有滿足官方要求的Pre-requisites,你仍然可以去上這些課程,這可能是因為(wei) Stanford的物理係覺得作為(wei) 大學生,大家可以準確判斷自己的能力。

*不過這個(ge) 製度在其他department就不一定適用,比如筆者就被教授踢出過graduate literature的課。

另外,由於(yu) Stanford物理係近兩(liang) 年來開始采用了“active learning”的教學方式,並且貌似已經應用到了入門課程的教學,也就是將lecture和discussion session融合在一起,避免了單一的教授講課傳(chuan) 授式教學,學生們(men) 可以做到真正的“邊學邊用”。 對於(yu) 大一想要進物理係的學生,Physics 60係列課程是一個(ge) 不錯的低階選擇,例如61 Mechanics and Special Relativity63Electricity, Magnetism, and Waves以及65 Quantumand Thermal Physics

60係列是物理係的入門課程,內(nei) 容有趣又富有挑戰,對於(yu) 物理和數學係的學生基本都可以駕馭。如果你考過AP Calculus BC以及Physics C,就可以滿足選課基礎了。課程中也會(hui) 用到其他數學類工具,比如multivariable calculus,其實都是可以在上這門物理課的同時通過上其他數學課來練習(xi) 。

另外,如果你是在高中階段完整地學習(xi) 過AP物理,並且也在課外時間裏認真學習(xi) 過熱力學,那麽(me) 你對於(yu) 60係列課程所涵蓋的部分單元會(hui) 非常熟悉。其中最具有挑戰性的部分在於(yu) 如何把這些物理理論用更簡潔的數學方式表達,同時也需要培養(yang) 準確的解決(jue) 物理問題的直覺。

這些挑戰主要體(ti) 現在每周的習(xi) 題集(PSET)上麵,這些習(xi) 題的形式及難度可參考Edward Purcell的Electricity and Magnetism 課本中problems和exercise部分的2-3星的題目。

對於(yu) 具有非常優(you) 秀物理基礎的學生,也完全可以直接跳過60 係列,挑戰進階課程。如果你的數學功底夠紮實,完全可以嚐試在冬季開設的PHYSICS120 Intermediate Electricity & Magnetism I130 Quantum Mechanics I等真正意義(yi) 上的大學物理課。

這些進階課程會(hui) 讓學生對於(yu) 物理的相關(guan) 領域和內(nei) 容有更加係統性的深入理解,同時也為(wei) 假期的科研項目以及之後其他更加高級的課打好了基礎。

如果你對於(yu) 自己的物理知識儲(chu) 備以及學習(xi) 能力非常自信,那麽(me) 歡迎挑戰各種碩士級別的課程,包括230/231Graduate Quantum Mechanics, 262 GeneralRelativity, 153 String Theory, Quantum Gravity, and Black Holes330 Quantum Field Theory等等。

上碩士級別的課程的好處是作業(ye) 量少,考試take-home,但是其挑戰性肯定也是不言而喻,大家需要酌情選擇。

另外,對於(yu) 工程學科和Premed的學生,在需要滿足science requirement 同時又想輕鬆拿A的時候,Physics 40 Series是最佳選擇。但是個(ge) 人建議如果想要進物理或者數學專(zhuan) 業(ye) 的同學,還是要選上述的60係列課程才有足夠的深度為(wei) 接下裏的中級和高階課程打好基礎。

在這裏給大家另外分享兩(liang) 門課:PHYSICS 59 Frontiers of Physics Research APPPHYS 204 Quantum Materials

59是一節seminar(研討會(hui) 形式), 建議對物理感興(xing) 趣的同學在大一的秋季學期選修。這節課每周都會(hui) 有一個(ge) 教授用通俗易懂的語言來介紹各自領域最前沿的研究;如果你對他們(men) 所談到的哪方麵感興(xing) 趣,也可以嚐試直接與(yu) 這名教授交流做research的機會(hui) 。

另一方麵,如果你對凝聚態物理有興(xing) 趣的話,APPPHYS204會(hui) 是一門非常有趣的概論課,每節課會(hui) 詳細討論一個(ge) 方向,比如拓撲材料、高溫超導、量子自旋液體(ti) 等等。

授課教授是夫妻檔 Ian Fisher & Yuri Suzuki,課程內(nei) 容深入淺出,算得上是凝聚態物理通識教育的葵花寶典,如今筆者還經常翻出當年的lecture notes作為(wei) reference。唯一要注意的是這門課隔一年才開一次;如果你錯過了但又想一睹Ian教授的風采的話,推薦APPPHYS 270

關(guan) 於(yu) 科研(research)機會(hui) ,因為(wei) Stanford物理係的教授很多,本科每年隻有大約20名學生,所以隻要你願意厚著臉皮去教授辦公室主動和他們(men) 溝通,你就一定會(hui) 有做research的機會(hui) 。

不少和筆者同屆的物理係同學甚至找到了不止一個(ge) 願意收他們(men) 做research assistant的教授,最後倒變成了學生挑老師。同時,Stanford物理係的研究範圍也很廣,從(cong) 非常數學化的弦論(教授如Shamit Kachru,Eva Silverstein,Renata Kallosh等) 到非常有實用價(jia) 值的高溫超導體(ti) (如沈誌勳)和神經科學(如Surya Ganguli)。不管是什麽(me) 課題,總會(hui) 有幾個(ge) 教授可以滿足你的興(xing) 趣。

除了在校內(nei) 的研究機會(hui) ,Stanford著名的SLAC國家加速器實驗室也值得一提。雖然SLAC建立的初衷是為(wei) 了做粒子物理的研究,現在的SLAC已經發展成了一個(ge) 多功能的跨學科性研究中心,每年暑假SLAC的教授們(men) 也會(hui) 提供種種機會(hui) ,新生們(men) 都可以關(guan) 注一下。

如果你的腦海裏曾經劃過申報物理PhD的念頭,那麽(me) 除了找一個(ge) 導師從(cong) 事本科研究之外,也推薦多去聽聽research seminar,比如說每周二下午的AppliedPhysics/Physics Colloquium,因為(wei) 它是麵向整個(ge) (應用)物理係的,所以各路專(zhuan) 家都會(hui) 盡量讓報告通俗易懂。

如果你想找一個(ge) 教授一對一地聊聊某個(ge) 領域的最新動向,但又不好意思發cold email的話,可以抓住office hour的機會(hui) 。與(yu) 輔導PSET相比,教授們(men) 更加樂(le) 忠於(yu) 和你分享他們(men) 的research。

關(guan) 於(yu) Stanford物理係的community,因為(wei) 人少所以同屆的人都很熟,整個(ge) 係的交流氛圍都非常輕鬆。除了白發蒼蒼的老教授,其他所有人都是first name basis,不過像Leonard Susskind教授,Stanford物理係的領導之一,大家都直接叫他Lenny。

在他自己出版的書(shu) 裏麵,他還常把自己和Steinbeck 《人鼠之間》中可愛的Lenny做比較;上課的時候也經常自嘲,非常平易近人。另外,每周二下午在物理樓Varian building都有免費的甜甜圈拿,而且還有各種請學界大牛來講述他們(men) 研究成果及心路曆程的 colloquium。

如果你經常在Varian晃悠,將有大概率捕捉到物理係的吉祥物:Lenny和Douglas Osheroff,而後者會(hui) 友善地拉住你聊天嘮嗑,給你指路,導致你錯過下一堂課。

最後說一些關(guan) 於(yu) 物理專(zhuan) 業(ye) 的warning——筆者認為(wei) Stanford的物理係和東(dong) 部如Harvard、MIT等學校物理係最大的差別在於(yu) 本科學生的背景。MIT、Harvard和Princeton聚集了大量數學物理奧林匹克金牌選手。同時,這些學校的本科物理係畢業(ye) 生也比Stanford要多。

雖然Stanford物理係的本科學生都非常的優(you) 秀,但是那些少數獲得過競賽金牌在Stanford就讀物理的同學,會(hui) 覺得Stanford的學生基礎不夠紮實,而且解題能力偏弱。所以,對於(yu) 競賽背景很強的新生,warning就是你們(men) 可能也會(hui) 有同樣的感覺。

但是筆者不覺得這是斯坦福的一個(ge) 弱點,即使高中時期沒有競賽的背景也可以在今後物理的學習(xi) 和研究中走的很遠。

本科階段的知識和能力和未來的物理研究沒有必然的關(guan) 聯。如果能在本科階段發現自己的興(xing) 趣和熱忱,然後再投入物理研究,在高中階段落下的一些基礎完全不是障礙。雖然解題能力很重要,但畢竟物理不是工科,所以很多時候更加需要intuition和imagination。

這兩(liang) 點並不是單靠刷題就能獲得的,而是基於(yu) 大量的閱讀、思考以及和他人的交流。Stanford物理係的朋友們(men) 背景和興(xing) 趣都非常多元化,這對於(yu) 培養(yang) 直覺和想象力非常有益的。可愛的Lenny教授自己也不是什麽(me) 金牌選手,在大學也是從(cong) 零開始,但他大膽的想象力和對物理的摯愛讓他成為(wei) 了一個(ge) 傳(chuan) 奇。

同時,斯坦福的物理係學生往往在物理之外有別的興(xing) 趣,生活豐(feng) 富多彩。在筆者所認識的Stanford物理係本科生裏,有自己搞搖滾樂(le) 隊的Scott,有熱愛theater的Z學姐(現非魚劇社社長),也有在海上生活了四年的Douglas。

本科的生活遠不僅(jin) 是學知識和做研究,所以Stanford這樣一個(ge) 比較奇特的物理學生community反而讓人感到很有趣,很inspiring。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Quad at Stanford

關(guan) 於(yu) 工程  Engineering

Stanford的工程學院在近一百年來一直都處於(yu) 創新的前沿,學院共開設10個(ge) 係(Departmental Majors)以及6個(ge) 跨係(Interdisciplinary/Interdepartmental Majors)的專(zhuan) 業(ye) 課程。這10個(ge) 係專(zhuan) 業(ye) 分別為(wei) :Aeronauticsand AstronauticsBioengineeringChemical EngineeringCivil EngineeringComputer ScienceEnvironmental Systems EngineeringElectrical EngineeringManagement Science and Engineering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和 Mechanical Engineering;6個(ge) 跨係專(zhuan) 業(ye) 為(wei) :Architectural DesignAtmosphere/EnergyBiomechanical EngineeringBiomedical ComputationEngineering Physics 以及 Product Design

和Stanford的其他學院一樣,工程學院為(wei) 自己的學生提供了豐(feng) 富和靈活的課程選擇,並鼓勵學生充分地利用大一和大二兩(liang) 年來探索自己真正的學術取向。不過學院建議大家在享受靈活選課的同時也要避免兩(liang) 極分化——作為(wei) 一名工院學生,如果大一一年完全沒有上任何數學、科學或者其他工程類的專(zhuan) 業(ye) 課,會(hui) 導致你很難在四年內(nei) 完成你所選的工程專(zhuan) 業(ye) 的必修課。相反,如果你把大一的每個(ge) 學期都排滿了微積分、物理、化學以及每名學生都必修的寫(xie) 作課,這也將會(hui) 是一個(ge) 災難。你應當在對自己的學術探索以及大學必修課程中找到平衡點,而不是完全漫無目的或者用力過甚。以下文章我們(men) 將帶來對幾個(ge) 工院專(zhuan) 業(ye) 課程的介紹。

G on ManagementScience & Engineering – 管理科學與(yu) 工程

眾(zhong) 所周知,美國大學普遍不在本科開設商學院或商科專(zhuan) 業(ye) ,Stanford也不例外。MS&E專(zhuan) 業(ye) 為(wei) 學生提供學習(xi) 工程係統分析基礎的機會(hui) ,目的是使他們(men) 能夠規劃、設計和實施經濟、技術或金融相關(guan) 的管理係統。MS&E共有三個(ge) track可供學生選擇:Finance and Decision(注重財務和戰略計劃的設計及分析),Operationsand Analytics(注重算法、理論以及製造、生產(chan) 和服務係統的設計及分析),和Organizations,Technology, and Policy(注重對組織和公共政策的理解、設計和分析,尤其是基於(yu) 技術的問題)。

學院本身的範圍比較廣,基於(yu) 學生自行選擇的track,可供選擇的專(zhuan) 業(ye) 課也有很多類別,包括數學、統計、CS、經濟,甚至也有物理、生物等。MS&E的專(zhuan) 業(ye) 核心會(hui) 涉及到數學建模、係統分析、組織類理論、優(you) 化數據/係統、概率論、統計學、倫(lun) 理學、計算機科學和經濟方麵。不同track要求的必修課也會(hui) 有些區別;如果你選擇的是FD方向,那麽(me) 你從(cong) 第三年開始會(hui) 上到的課程有MS&E140 Accounting for Managers and Entrepreneurs 145 Introductory Financial Analysis等;OA方向的進階課程包括MS&E230 Incentives and Algorithms還有267 Service Operations and the Design of Marketplaces等。值得一提的是,MS&E很多本科課程(課號為(wei) 1xx)和研究生課程(課號為(wei) 2xx)是非常相像或者完全一樣的,所以考慮MS&E的同學也可以同時考慮以下Coterm本專(zhuan) 業(ye) ,隻需要45學分,物超所值!

S on Computer Science –計算機科學

之前提到過Stanford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很多同學應該都會(hui) 被CS專(zhuan) 業(ye) 所吸引。和其他部分專(zhuan) 業(ye) 相似,Stanford的CS現開設九個(ge) 細分的方向:Artificial IntelligenceTheory, Systems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GraphicsInformationBiocomputationUnspecialized以及Individually Designed,其中最後兩(liang) 者沒有給指定的具體(ti) 方向,學生可以完全根據自己的學術偏好來自由製定。大多數track要求的課程的總體(ti) 結構是相似的——一到兩(liang) 門入門課程,兩(liang) 到三門高度相關(guan) 的課程,以及選修課;而選修課中需要涵蓋所選track的研究生課程,其他係的課程,還有通用的CS課程。

這裏我們(men) 將對上述九種track中的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方向進行一些介紹。筆者強烈建議抗批評和修改能力很強的同學再來選擇這個(ge) track。一個(ge) 常見誤區是很多人可能覺得自己會(hui) 寫(xie) 代碼的同時,美工基礎也不錯,應該也可以直接幹這行吧。這是大忌!HCI不是專(zhuan) 門學習(xi) 設計APP的track。科技發展那麽(me) 快,在不久的將來(可能5年後)甚至可能都沒有公司在做APP。

非常推薦想走這條track的同學先認真努力上完CS147 Introduction to HCI Design 和 CS247 HCI Design Studio。這兩(liang) 門課是就算你chill一整個(ge) 學期,依然可以做出點東(dong) 西放在final project fair上展示,並且也不會(hui) 在眾(zhong) 人麵前丟(diu) 臉;你也可以更加努力地去對待這兩(liang) 門課,然後做出超過class expectation的final product,結果當然是你會(hui) 收獲更好的成績,另外final project fair會(hui) 有很多公司獵頭,你或許會(hui) 有意想不到的驚喜。最重要的是,今後無論你在做什麽(me) ,是否還在做App,甚至你可能三十年後不再做electronic device platform,也不知道那時候會(hui) 興(xing) 起什麽(me) ,但是這些你曾經拚命練習(xi) 過的技能都是你一輩子能用到的。

關(guan) 於(yu) 選課,另外一個(ge) 要點就是diverse,盡可能的多選一些不同學科的課程,比如Psychology,MS&E,Art,Communication,Graphics等。當然,HCI作為(wei) CS專(zhuan) 業(ye) 下的track,CS係得課程肯定還是首要重點關(guan) 注得,編程基礎一定要打紮實,一般上到CS247就會(hui) 對這一點有很深的感受。

但是一個(ge) 人不可能從(cong) propose idea到coding up都樣樣精通,所以大學四年另一項很重要的任務就是:一定要學會(hui) teamwork。你不是一個(ge) 單純領任務、做任務、通關(guan) ,再到拿金幣的碼農(nong) ——你的想法會(hui) 直接決(jue) 定整個(ge) 團隊努力在這某一時間段內(nei) 的成果是否有用,而有些project就應該在開始前因為(wei) 不完善的idea被槍斃掉。所以一旦走上HCI不歸路,你就要保持絕對的理智和冷靜。是,自己的設計就像自己的孩子,一般人都覺得自己的孩子天下最棒。但其實並不是,尤其在iterate到5次的時候,基本是聽不進任何話的;所有的critique仿佛都在對你進行人身攻擊一樣。然而事實卻是,受到多難聽的批評都要接受消化,碰到多強勢的隊友都要敢於(yu) 否定,一定要相信自己的reasoning,而不是情感。

總之HCI是個(ge) 更加側(ce) 重於(yu) 右腦的track,也是最需要open mind的一個(ge) track。感覺比起tech,personality是最重要的。當然HCI也分research和在公司實幹兩(liang) 個(ge) 路。一般課堂裏學到的都很正,是research會(hui) 走的流程,在公司實幹可能有很大的不同,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選。

CS的科研工作者在Stanford不占多數,但是如果遇上自己很熱愛的題目,做research是一個(ge) 很享受的過程。筆者認為(wei) 做research首先要有好的理論知識基礎,並對科技技術的最新進展要有一定了解。Stanford在AI和Computer vision方麵的課程是很優(you) 秀的,從(cong) 著名的吳恩達的machine learning(在coursera上有公開版本),到Professor Silvio的傳(chuan) 統計算機視覺基礎,再到李飛飛的深度學習(xi) 課程(油管上有錄像),整個(ge) 課程設置循序漸進,相輔相成。處在Stanford的另一大優(you) 勢就是在微信朋友圈裏都可能看到最新的科技進展,除此之外也有其他資源來了解感興(xing) 趣領域的最新進展。

本科生如何開始接觸research是個(ge) 很因人而異的過程。一般來講,Stanford暑假有專(zhuan) 門麵向本科生的Curis項目,能讓你在大一的暑假就開始體(ti) 驗research。但是,這種機會(hui) 往往有時並不能體(ti) 現真正的魅力,尤其在大一這種對很多課題還處於(yu) 一知半解的時候,research往往更像是做software engineer,對真正的學術貢獻可能有些瞎子摸象。個(ge) 人的建議是有機會(hui) 的話把感興(xing) 趣的領域運用到實際應用中去(如人工智能on股票),這樣能讓你逐漸對該領域產(chan) 生一套自己的見解,在未來會(hui) 很有用。另一條路是去像GoogleBrain這樣更加偏向理論應用的地方,鍛煉自己的基本功。當你鍛煉好基本功並對領域有一些小小的見解的時候,research成果才會(hui) 更加水到渠成。

三星說蘋果不值得賠償(chang) 的理由是“intuitive”,那是因為(wei) 蘋果經過無數嚐試找到了最intuitive的solution,那看上去是很intuitive啊。每一個(ge) 點,每一條線,每一種顏色,都有自己的心情。CS係的HCI要解決(jue) 的不是x+5=10中x是多少,而是akflvfa;fhpqwefoj;sadljasd;nv;afoaifwfporjfp’saokv(就是一片意義(yi) 不明的東(dong) 西,你也不知道自己要解決(jue) 什麽(me) ,怎麽(me) 解決(jue) )。既然選了就好好做,人還是要有責任感。我們(men) 必須把自己當作用戶的公仆。startup那麽(me) 多,成功的不多——沒有用戶的基礎,不符合用戶的需求,代碼寫(xie) 得再好,界麵設計的再妙它就是一堆垃圾,沒人用的。但這不是說設計的app一定要讓所有用戶滿意是吧,a product that takes nostand is no point。

F on Product Design –產(chan) 品設計

你知道嗎?Snapchat的創始人Evan Spiegel就是Stanford產(chan) 品設計PD專(zhuan) 業(ye) 出生。他在大四的時候做了一個(ge) 自焚圖片社交軟件peekaboo,後來畢業(ye) 前就drop out把peekaboo做成了後來的snapchat。

產(chan) 品設計是什麽(me) ?Industrialdesign? Graphics design? User experience design? User interface design? Urbandesign? Engineering? Arts? Science? 二十一世紀最大未解之謎。要說PD到底是什麽(me) ,還要從(cong) Stanford的d.school(HassoPlattner Institute of Design)講起。

筆者的恩師David Kelley在上世紀從(cong) Stanford畢業(ye) 後在矽穀開了一家design consulting firm,後來這家公司改名IDEO,通過各種創新型設計項目逐漸確立了全球最大最具影響力的設計公司的地位。第一個(ge) Apple滾珠式鼠標,日常牙刷手柄上那個(ge) 帶squishy rubber的設計等等都是IDEO的大作。你可能還聽說過“design thinking”,這也是David Kelley提出來的新包裝的概念,其原型是近百年來design world最主流的設計理念——human-centered design。後來2004年的時候David Kelley創建了Stanford d.school,而design thinking的影響力也隨之與(yu) 日俱增。

Stanford的PD專(zhuan) 業(ye) 的出現就跟以上這段曆史很有關(guan) 係。PD主修課裏很多課其實都在教授IDEO的獨特工作方式。ABC頻道曾經做過一個(ge) IDEO專(zhuan) 訪,第一次向全世界介紹了他們(men) 的工作方式,感興(xing) 趣的同學可以看看redesignshopping cart的這個(ge) 視頻: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66ZU2PCIcM 

關(guan) 於(yu) PD專(zhuan) 業(ye) 整體(ti) 的課程概況,鑒於(yu) PD隸屬於(yu) Mechanical Engineering(機械工程)係,所以有些基礎的必修課也都是ME的,其目的是著重培養(yang) 學生製造physical prototype的能力。ENGR14 Intro to Solid MechanicsME80Mechanics of Materials還有ME203 Design &Manufacturing是最具代表性的幾門課。其中ME203是比較具有代表性的一門課,就像CS107 Computer Organization & Systems一樣,課程內(nei) 容是使用PRL的machining,sandcasting,welding等資源自己設計CAD模型並獨立完成一個(ge) 物理產(chan) 品的製作(如台燈,椅子,運動器材,自行車蓄電裝置,紅酒架等等)。整個(ge) 課程有很多TA會(hui) 做每周答疑,所以這門課其實不需要任何專(zhuan) 業(ye) 知識就可以上。而上完ME203之後你會(hui) 意識到,想做什麽(me) 就去請教專(zhuan) 家,並不需要等一切具備再去做,這也是d.school所持的理念。從(cong) ME的基礎上,PD刪去了很多不必要的ME課程,加入了Psychology,Art studio,CS等類別的選修課。不過話說回來,由於(yu) 仍然是屬於(yu) 工程學院下的專(zhuan) 業(ye) ,PD還是必不可少的需要數學(20學分)和科學(包括12分的Physics 40 series,如果有AP可以抵掉)。

接下來著重介紹一下ME115係列和ME216係列。兩(liang) 個(ge) 係列都是三門課(ME115A/B/C, ME216A/B/C) 一般大三和大四學年上。115和216是PD的精華,基本上所有產(chan) 品核心技能都是在這幾門課中培養(yang) 的。115A Introduction to Human Values in Design跟IDEO係出同門,David Kelley親(qin) 自教授。整個(ge) 課程完成3個(ge) design project,比如redesign grocery shopping experience,designing the Palo Alto natural museum等等,每年項目有所不同,但是都很有趣。115B Product DesignMethods著重工匠精神和設計風格的培養(yang) 。115C Designing Your Business是企業(ye) 設計,有點像一個(ge) 迷你版本的創業(ye) 類課程。另一個(ge) 216係列是PD的進階課程。216A Advanced Needfinding是教你如何洞察人和環境以及互動來發現問題和機會(hui) ;216B&C Implementation則是自由組隊,自由選題,運用之前所學的技能做一個(ge) 產(chan) 品或服務(可以是digital product like an app or software,physical product 比如運動假肢、輪椅加速器、自拍杆等),上文提到的snapchat原型peekaboo也是由此誕生的。

如果你對PD有基礎興(xing) 趣但還不確定是否就要選擇這條道路,Stanford會(hui) 建議你去上ME101 Visual Thinking。這門課十分強調動手製作各種神奇的project,團隊合作,並且也會(hui) 鍛煉學生brainstorming和wild ideas的做事方式,不過並不是每個(ge) 上過的人都喜歡這門課,筆者本人就是其中之一。但是無論你喜歡具體(ti) 做什麽(me) ,如果你在ME101課上能夠認同他們(men) 的價(jia) 值觀,並且喜歡跟別人合作,在說笑中完美實現一個(ge) 工作量很大的project,那麽(me) PD major很適合你。

最後關(guan) 於(yu) 學習(xi) PD之後能做什麽(me) ,答案是:什麽(me) 都能做。雖然PD沒有很強的technical儲(chu) 備,但是其對於(yu) product sense,business sense 和 leadership and public speaking能力的培養(yang) 都能讓你在各行各業(ye) 脫穎而出。筆者本科暑期實習(xi) 做過投行、管理谘詢、產(chan) 品市場還有和產(chan) 品管理,也嚐試過創業(ye) 項目。隻要你想做,doors are open。如果你比較喜歡digital products但是覺得PD缺乏這些課程,有很多PD的學生同時上很多CS課,甚至幹脆design own major PD+CS。有時間的話Coterm CS也會(hui) 是不錯的選擇。

J & Z on Engineering– 對工院學生總體(ti) 的建議

這邊順便提一下Technical Communication Program,是工程學院的專(zhuan) 屬寫(xie) 作/presentation伟德网址,可以改從(cong) 簡曆到論文到(研究生)申請文章的所有寫(xie) 作和輔導從(cong) 求職麵試到科研會(hui) 議的各類 presentation,尤其是specialize在科技類信息的寫(xie) 作、演講上,全部免費,不過一般情況下是隻有工院的學生才有權限使用。

J: 一定要記住,頂級的工程師都不是專(zhuan) 業(ye) 專(zhuan) 家;隻在一方麵專(zhuan) 精的工程師隻算是個(ge) 高級技工。強烈建議所有的有誌向在工程方向有所建樹的同學,從(cong) 求學第一天起就注重培育全領域能力,尤其在本科階段,比起具體(ti) 的專(zhuan) 業(ye) 方向,更應該注重基礎的工科素養(yang) 的培養(yang) 。如果想成為(wei) 頂級的生物工程師,那就去學習(xi) 機械、電子;如果想成為(wei) 頂級的軟件工程師,就去學好物理、化學、政治和經濟,並且做到能同電子工程和土木工程師談笑風生。你也可以抽點時間去Terman Library或者各種專(zhuan) 業(ye) 圖書(shu) 館閑逛,看到有意思的專(zhuan) 業(ye) 書(shu) 籍就拿下來隨便翻一翻,看看有沒有自己感興(xing) 趣的跨領域知識。筆者在大二於(yu) 化學圖書(shu) 館瞎逛的時候就是這樣接觸了water splitting的概念,六年之後這個(ge) 概念成為(wei) 了自己博士論文的主題。至今也會(hui) 沒事幹就去Medical Library閑逛,因為(wei) 對於(yu) 電子工程師而言,生物和醫療方麵的知識是最難以接觸的知識。

Z: 本人現在的工作偏向於(yu) 計算機係統架構方麵,主要嚐試回答的問題是如何從(cong) 應用出發設計高效低能耗的係統。從(cong) 個(ge) 人的經曆上看,本科是一個(ge) 讓你探索適合自己的學習(xi) 工作方法的過程。專(zhuan) 業(ye) 與(yu) 專(zhuan) 業(ye) 之間雖然會(hui) 有很多細節上的不同,但是驅動這些專(zhuan) 業(ye) 發展的核心問題其實都是很接近的。求同存異,找到這些問題,不斷更新自己對於(yu) 這些問題的解答,是筆者認為(wei) 在本科期間最重要的任務。

Stanford電子工程係與(yu) 業(ye) 界聯係非常緊密,互相之間是一個(ge) 共生的關(guan) 係。有很多業(ye) 界的研究組是由Stanford的畢業(ye) 生在帶領。如果有誌於(yu) 去業(ye) 界工作,可以和你的advisor提出來,他們(men) 會(hui) 幫你聯係到對口的研究組。

【競賽報名/項目谘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AP心理學考點梳理!AP心理學考試備考方案

下一篇

正項級數的收斂與瑕積分計算

你也可能喜歡

  • 暫無相關文章!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

插入圖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