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讀博很多時候就像是一座圍城,外麵的人拚命想進來,裏麵的人拚命想出去。前段時間和高中同學通電話,對方表明自己正在努力申請,希望明年順利到海外讀博,並且還幻想了申請上海外博士之後的幸福生活。
與(yu) 之相反的是,今年課題組即將畢業(ye) 的博士師姐,本以為(wei) 能夠憑借海歸身份回國“大殺四方”,沒想到目前國內(nei) 很多名校越來越對海歸祛媚,文章和項目逐漸成為(wei) 硬通貨。
在這種情況之下,海外博士的性價(jia) 比是否正在逐漸降低?我們(men) 是否還要繼續選擇到海外讀博呢?歡迎各位小夥(huo) 伴評論區留下個(ge) 人意見。
PART 1海外博士性價(jia) 比或許正在逐步降低
從(cong) 早年的“海外前200高校畢業(ye) 博士可直聘副教授”,到現如今的“海外優(you) 青預聘”,不僅(jin) 是海外博士,海外經曆的重要性都在學術圈逐漸降低,隻是這種影響對於(yu) 海外博士而言更為(wei) 顯著。具體(ti) 來說,性價(jia) 比的降低主要體(ti) 現在以下幾個(ge) 方麵:
01海外讀博經濟成本正在逐漸升高
到國外讀書(shu) 除了學費之外,生活方麵的花銷也不可忽視。雖然不少海外博士都拿到獎學金後才選擇出國讀博,但日益飛漲的物價(jia) 甚至是匯率都讓大家的讀博生活越來越艱難。
就拿英國來說,之前Tesco的套餐為(wei) 3英鎊,後來逐漸漲價(jia) 到3.4英鎊;之前出去買(mai) 個(ge) 菜隻需要30鎊就可以搞定一周的夥(huo) 食,現在可能需要50鎊甚至更多。所帶來的直接影響是,之前可能自己還能攢下一定的小金庫,現在不向家裏伸手要錢都算是很不錯的了。
圖源:小紅書(shu)
02全球經濟環境下行壓力大
海外博士畢業(ye) 後選擇在當地大企業(ye) 工作是前些年常見的,尤其是在美國、加拿大,以工科為(wei) 主。
然而,隨著疫情過後全球經濟下行壓力增大,外加單邊主義(yi) 盛行,很多當地的企業(ye) 更加傾(qing) 向於(yu) 招收本地人,而非國際學生。這也導致海外博士畢業(ye) 後大部分隻能被迫選擇回國繼續卷。
除此之外,很多當地的行業(ye) 在疫情之後也遭受了一定打擊,正在經曆大規模的裁員,因此留給求職者的機會(hui) 更是渺茫。
03尋找教職的門檻越來越高
學術圈一直以來是博士們(men) 畢業(ye) 後的首選,然而近年來學術圈的門檻可謂是越來越高,甚至博後學曆化的現象比比皆是。
就以國內(nei) 的情況來看,前些年海外名校博士畢業(ye) 後基本能夠在211高校拿到有編製的教職崗位,而現如今部分高校連海外優(you) 青都要實行非升即走政策。
不僅(jin) 如此,除了過硬的教育背景之外,很多學校也會(hui) 對申請人的科研成果有一定要求(視不同學科而定),國內(nei) 的情況是卷完了論文要繼續卷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總會(hui) 有卷的方向和賽道,而且並不固定。所以海外博士回國想要和國內(nei) 博士PK,容易出現水土不服的情況。
圖源:小紅書(shu)
04畢業(ye) 年限長,要求可能高
海外博士通常情況下最少4年,北美地區甚至可能會(hui) 出現6-8年,該時長遠遠超出了國內(nei) 博士生的讀博年限(通常來說3-4年)。不僅(jin) 如此,海外博士其實從(cong) 某種程度上來說畢業(ye) 要求更高。
國內(nei) 博士雖然會(hui) 量化發表的小論文數量,但對博士論文的整體(ti) 工作質量要求並沒有非常嚴(yan) 格的要求。而海外的PhD,可能會(hui) 更加追求工作的整體(ti) 性和完整性,並且博士期間工作要成體(ti) 係。
很多海外博士雖然畢業(ye) 後才將博士期間的工作發表,但後續發表的期刊分區都比較高。所以綜上來看,海外博士付出多,但得到的回報越來越少。
PART 2
在當前的情況之下,是否還應該繼續選擇海外博士?
01針對個(ge) 人就業(ye) 前景考量
是否選擇海外讀書(shu) 的關(guan) 鍵在於(yu) 對個(ge) 人未來職業(ye) 發展的規劃。從(cong) 目前的情況來看,就業(ye) 市場當中名校博士+熱門專(zhuan) 業(ye) 其實未受到過多影響。
身邊有工科出身的朋友,從(cong) 北美Top20院校畢業(ye) 之後回國順利進入到大廠工作,起薪70w+,這一起薪遠遠高於(yu) 同層次的國內(nei) 博士。
不僅(jin) 如此,海外博士其實回國到高校尋求教職依然有一定優(you) 勢,隻是優(you) 勢相較於(yu) 從(cong) 前而言可能不再明顯。例如,部分高校對教師的第一學曆有一定要求,在未達標的情況下,如果擁有海外名校博士學曆,則可以對第一學曆忽略不計。
綜上來看,從(cong) 就業(ye) 前景角度分析,海外博士依然可以選擇。
02個(ge) 人發展和眼界
海外留學所帶來的國際化視野和經曆是無可替代的。雖然同樣是讀博,但身處異國他鄉(xiang) 用外語交流取得學位的難度總是更大。
不僅(jin) 如此,海外高校的學術氛圍和資源整體(ti) 會(hui) 更好,因此選擇海外留學其實對開拓眼界以及豐(feng) 富個(ge) 人經曆而言至關(guan) 重要。這也是為(wei) 何很多國內(nei) 高校的學生願意在讀博期間到海外聯培的原因。
曾經和一個(ge) 到課題組聯培的師哥交流,師哥認為(wei) 短短一年半的交流時光不僅(jin) 對自己的科研思想以及學術水平有著極大的提升,更重要的是讓自己有了一段在異國他鄉(xiang) 生活的珍貴經曆。
03政策支持
近年來,國家對於(yu) 海外留學歸國人員的支持力度很大。例如,海外留學歸國人員可憑借留服認證到指定機構購買(mai) 免稅車。不同地區對於(yu) 海歸人員的支持政策有所不同。
以香港為(wei) 例,高才通政策吸引了高學曆人才活世界頂尖大學畢業(ye) 生到港工作,有機會(hui) 獲得香港永居權甚至持有香港護照。
內(nei) 地城市當中,深圳對於(yu) 留學生的支持力度非常大,《深圳市新引進博士人才生活補貼工作實施辦法》中,對首次在深圳就業(ye) 的海外博士人才給予每人100000的生活補貼。如此豐(feng) 厚的支持力度讓海外博士更加具有競爭(zheng) 優(you) 勢。
超全整理!各地博士&博士後人才引進政策出爐,最高百萬(wan) 補貼!
從(cong) 目前的情況來看,海外就讀博士性價(jia) 比的確相較以往有所下降。但海外讀博同樣會(hui) 有得天獨厚的優(you) 勢,應當結合個(ge) 人職業(ye) 發展、未來規劃以及國家政策等綜合判斷是否繼續到海外讀博。
寫(xie) 在最後
讀博士並非小事,有時上岸容易,但畢業(ye) 困難,並且沉沒成本較高。希望屏幕前的每一位小夥(huo) 伴在讀博前都能慎重考慮,選擇一條最適合自己的道路。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