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mon Application係統(以下簡稱CA)已於(yu) 8月1日開放,2024-25申請季的選手們(men) 可以開始填寫(xie) 啦!
之前老師給大家簡單介紹了今年CA係統的變化,今天就給大家帶來Common App的保姆式填寫(xie) 教程,事不宜遲,馬上來看看吧!
01、創建賬號
Common App官網:
https://www.commonapp.org/
第一步就是要創建Common App賬號——
訪問Common App官網,點擊右上方的 "Create an account" 創建賬號。
如果你還沒有上過大學,選擇“First year student(大一新生)”;如果你已經高中畢業(ye) 並在一所或多所大學就讀,選擇"Transfer student(轉學生)"。
選擇自己的身份後,便可以創建賬號。
大學可能會(hui) 在申請過程中與(yu) 你聯係,因此需要慎重選擇使用哪個(ge) 電子郵箱。
高中的電子郵箱可能會(hui) 過濾掉這些由大學發來的郵件,或辨別為(wei) 垃圾郵件,所以Common App建議申請人使用個(ge) 人電子郵箱,另外所選擇的郵箱應滿足以下要求:
○ 你會(hui) 定期檢查這個(ge) 電子郵箱
○ 不使用不恰當語言
○ 高中畢業(ye) 後你仍然能夠正常登錄這個(ge) 郵箱
注冊(ce) 賬號時還需要填寫(xie) 一些基本信息,包括姓名、家庭住址、電話號碼和出生日期等。
請務必填寫(xie) 你的法定姓名(legal name),與(yu) 學校的官方文件和標化考試報告中顯示的名稱一致,確保大學能夠正確將文件匹配到相應的申請人。
點擊頁麵最下方的“Create account“,就能順利創建賬號。
02、添加大學
進入賬號,你就可以瀏覽所有可以通過Common App遞交申請的大學,並開始添加大學。
點擊“Collge Search“欄目,就可以搜索和添加要申請的大學。如果你已經有具體(ti) 想要申請的院校,可以輸入大學的名稱進行搜索和添加。
如果你想繼續探索不同的大學,可以點擊“More filters”,根據不同的因素去進行篩選,包括:
○大學所在州或國家
○與(yu) 自己所在地(郵政編碼)的距離
○可選的入學學期
○申請截止日期
○申請費
○寫(xie) 作要求
○標化考試政策
○推薦信要求
比如說你想申請耶魯大學,隻需要在搜索欄中輸入Yale,搜索結果中就會(hui) 出現耶魯大學,確認無誤後點擊左邊的+號,就可以添加到你所選擇的大學。
點擊“Yale University”,還可以瀏覽耶魯大學的詳細信息,了解申請要求和流程,如申請截止日期、申請費、標化考試要求、推薦信要求、申請文書(shu) 要求等重要信息:
添加大學後,你可以在“Dashboard“和“My Colleges”上看到你所選擇的所有大學。
需要注意的是,每位申請人最多隻能添加20所大學。
在提交前,你可以隨時調整大學名單,進行添加或刪減。一旦提交後,你就無法再從(cong) “My Colleges”列表中刪除任何學校。
03、填寫(xie) Common App主表格
Common App主表格共有7個(ge) 部分,分別是個(ge) 人檔案(Profile)、家庭(Family)、教育(Education)、標化考試(Testing)、活動(Activities)、文書(shu) (Writing)和課程與(yu) 成績(Courses and Grades)。
主表格的所有內(nei) 容都共享給每一所你申請的大學,因此填寫(xie) 時一定要格外小心,多檢查幾遍,以免有錯漏。
下麵老師就手把手教大家如何填寫(xie) 主表格的每一個(ge) 部分~
個(ge) 人檔案 /Profile
Profile部分共有7個(ge) 小部分,分別是:
個(ge) 人信息(Personal Information)、地址(Address)、聯絡資訊(Contact Details)、人口統計數據(Demographics)、語言(Language)、所在地與(yu) 國籍(Geography and Nationality)和Common App申請費減免申請(Common App Fee Waiver)。
個(ge) 人信息 Personal Information
○姓(legal last name/surname/family name)
○名(legal first/given name)
○曾用名(如有,沒有的話不用填寫(xie) )
○出生日期
*有很多學生會(hui) 分不清first name和last name分別對應的是姓還是名,務必檢查清楚。
地址 Address
○永久住址
○其他住址(如果你有其他的居住地址,比如說寄宿學校)
聯絡資訊 Contact Details
○偏好家用電話還是手提電話
○手提/家用電話號碼
○其他電話號碼
人口統計數據 Demographics
○性別
○法定性別
○代名詞
○是否有美軍(jun) 身份
○是否為(wei) 西班牙裔或拉丁美洲裔
○所認同的種族身份
*大學在審閱申請時可以選擇隱藏此信息,詳見上文
語言 Language
○能夠流利溝通的語言數量(勾選數字)
國內(nei) 學生一般會(hui) 勾選兩(liang) 門語言,其中普通話的部分可以全選母語(First Language)、說(Speak)、讀(Read)、寫(xie) (Write)和在家裏使用的語言(Spoken at Home)。
英語的部分,一般選擇讀寫(xie) 說,如果英語確實是你的母語或家中主要使用的語言,也可以按情況勾選。
除了普通話和英語之外,如果你還會(hui) 其他語言,也可以填寫(xie) 。
所在地與(yu) 國籍 Geography and Nationality
○出生地/出生國家
○出生城市
○在美國居住了多少年
○國籍信息
CA申請費減免申請 Common App Fee Waiver
國內(nei) 學生一般選擇不需要申請減免。
家庭 / Family
Family部分共4個(ge) 小部分,分別是:家庭情況(Household)、家長1(Parent 1)、家長2(Parent 2)、兄弟姐妹(Sibling)。
家庭情況 Household
○ 父母婚姻狀況
○ 與(yu) 哪位家長同住
○ 申請人本人是否有孩子
家長 1 & 2 Parent 1 & 2
○ 該家長是父親(qin) 還是母親(qin)
○該家長是否在世
○該家長的姓名
○該家長的職業(ye) —— 可選在職、離職、退休或自雇
○該家長的教育程度 —— 若選擇大學畢業(ye) ,可以填寫(xie) 畢業(ye) 院校以及獲得的學位數量
Sibling 兄弟姐妹
○兄弟姐妹的數量
○如有,填寫(xie) 該兄弟姐妹的姓名和年齡
#教育 / Education
在讀高中或最近期就讀的高中(Current or Most Recent Secondary/High School)、其他高中(Other Secondary/High Schools)、大學(College/Universities)、學習(xi) 成績(Grades)、在讀或最近期修讀的課程(Current or Most Recent Year Courses)、榮譽(Honors)、社區組織(Community-Based Organizations)和未來計劃(Future Plans)。
在讀高中或最近期就讀的高中 Current or Most Recent Secondary/High School
○ 搜索列表,選擇在讀的學校名稱
*如果列表裏找不到自己的學校,可以點擊“I don't see my high school on the list”,手動輸入學校名稱。
○ 開始就讀日期
○ 該校是否屬於(yu) 寄宿學校
○ 是否已經/將會(hui) 從(cong) 該校畢業(ye)
*如有提前畢業(ye) 、延遲畢業(ye) 、休學、gap year等特殊情況,需要注明。
其他高中 Other Secondary/High Schools
○ 曾經就讀過的高中數量(除了上一頁在讀高中部分已經提到過的學校)
○ 搜索列表,選擇曾經就讀的學校的名稱
○ 開始就讀日期
○ 結束就讀日期
○ 填寫(xie) 離開該校的原因(250字以內(nei) )
大學College/Universities
○ 如果你曾在一所大學修讀過課程,勾選曾經上過課的大學數量
○ 搜索列表,選擇就讀過的大學名稱
○ 課程類別:高中的Dual Enrollment項目、夏校、大學直接授予學分的課程/項目
*勾選符合自己情況的選項
○ 開始就讀日期
○ 結束就讀日期
○ 獲得的學位:AA、AS、BA或BS
學習(xi) 成績 Grades
○畢業(ye) 生班級規模(大約)
○班級排名計算方式:實數(Exact)、十分位數(Decile)、五分位數(Quintile)、四分位數(Quartile)、無排名(None)
○ GPA計算方式:4-20、100或不計算
○累計GPA(Cumulative GPA)
○ GPA權重:不加權或加權(Unweighted or Weighted)
在讀或最近期修讀的課程 Current or Most Recent Year Courses
○勾選目前這個(ge) 學期在修讀的課程數量
○勾選學校所用的學期製度:Semester、Trimester、Quarter或Yearly
○列出所有在讀課程,需要填寫(xie) 的資料包括課程名稱和課程等級。
注意:課程名稱務必與(yu) 成績單上的保持一致,課程等級常用的包括Accelerated, AP, Dual Enrollment, Honors, IB等。
榮譽 Honors
○列出自九年級起任何與(yu) 學術有關(guan) 的獎項或榮譽。
*最多可以列出5項。
○需要提供的獎項資料包括:獎項名稱、獲獎年級、獎項等級(校際、地區性/州際、全美或國際)
社區組織 Community-Based Organizations
如有社區機構曾經免費協助你進行大學申請,勾選曾經協助過你的社區機構數量。
*國內(nei) 學生一般選擇0。
未來規劃Future Plans
○勾選一項職業(ye) 興(xing) 趣(e.g. 教師、醫生、商界、會(hui) 計、建築等等)
○你計劃獲得的最高學位(e.g. 學士、碩士、博士、MBA等等)
*選了不代表一定要遵循該方向發展,隻是一個(ge) 大致的計劃和目標。
#Testing / 考試
除了官方成績單以外,申請人也可以選擇填寫(xie) 其他參與(yu) 過的標化考試成績,比如SAT/ACT、SAT Subject、AP、IB、TOEFL、PTE Academics、IELTS、Duolingo等等。
有一道題針對國際申請人,以國內(nei) 學生的情況而言,是否有高考成績或會(hui) 考成績,若有可以選擇“Yes”然後繼續填寫(xie) ,若無擇選“No”。
國內(nei) 學生一般會(hui) 提交的考試包括SAT/ACT和托福,下麵就以填寫(xie) SAT和托福為(wei) 例:
以SAT為(wei) 例
○ 你希望報告的SAT考試數量
○ 你是否打算報告SAT Essay分數
○ 你是否打算再度參與(yu) SAT考試、
*若打算,需要填寫(xie) 下一場SAT考試的年月
○ Evidence-based Reading and Writing的最高分
○ 考獲最高分的Evidence-based Reading and Writing的考試日期
○ Math的最高分
○ 考獲最高分的Math的考試日期
○ Combined Essay的最高分
○ 考獲最高分的Combined Essay的考試日期
以TOEFL iBT為(wei) 例
○ 你參與(yu) 過的TOEFL iBT次數
○ 你是否打算再度參與(yu) TOEFL iBT考試
*若打算,需要填寫(xie) 下一場SAT考試的年月
○ Reading的最高分
○ 考獲最高分的Reading的考試日期
○ Speaking的最高分
○ 考獲最高分的Speaking的考試日期
○Listening的最高分
○ 考獲最高分的Listening的考試日期
○ Writing的最高分
○ 考獲最高分的Listening的考試日期
○ 總分的最高分
○ 考獲最高分的總分的考試日期
#Activities / 活動
填寫(xie) 活動列表可以幫助大學更好地了解你的課外生活。活動列表一般會(hui) 包括以下的一些範疇:
○藝術或音樂(le)
○俱樂(le) 部
○社區服務
○家庭責任
○業(ye) 餘(yu) 愛好
○體(ti) 育
○工作經曆或誌願者經曆
○其他對你有意義(yi) 的經曆
申請人最多可以填寫(xie) 10項活動,最好以重要程度對各項活動進行排序,最重要和關(guan) 鍵的活動寫(xie) 在最前麵,相對而言沒有那麽(me) 核心的活動寫(xie) 在後麵。
活動1-10
○勾選該活動的類別
○職位描述(50字符內(nei) )
○機構名稱(100字符內(nei) )
○活動經曆描述/成就描述(150字符內(nei) )
○參與(yu) 年級
*勾選適用的年級(9-12年級或畢業(ye) 後)
○參與(yu) 時間
*勾選適用的時間段(學期中/學期以外/全年)
○每周投入多少時間(以小時為(wei) 單位)
○每年投入多少周
○你是否打算在大學階段參與(yu) 類似的活動
#Writing / 文書(shu)
Writing部分共有2個(ge) 小部分,分別是個(ge) 人文書(shu) (Personal Essay)和其他信息(Additional Information)。
個(ge) 人文書(shu) Personal Essay
申請人需要提交主文書(shu) ,字數不超過650字,從(cong) 以下7道題中選擇一題作答,在最下方的文字框輸入,或從(cong) 文檔複製文字後粘貼。
2024-25申請季Common App的主文書(shu) 題目與(yu) 往年一致,沒有改變。
其他信息 Additional Information
這個(ge) 部分有兩(liang) 道額外的題目,申請人可以自行選擇是否回答:
1)新冠疫情和其他自然災害可能會(hui) 對你產(chan) 生深遠的影響。若你覺得有必要,你可以在這個(ge) 部分敘述這些災害對你的影響,可以是在健康、安全、家庭環境、未來計劃和教育方麵的影響。(250字內(nei) )
2)你是否希望提供一些在申請中未能反映出來的情況或關(guan) 於(yu) 你的學曆背景的更多信息?(650字內(nei) )
若對這兩(liang) 個(ge) 問題都勾選“Yes”,題目下方將會(hui) 出現一個(ge) 答題框,申請人可以在此處輸入答案或從(cong) 文檔複製文字後粘貼。
#Courses and Grades / 課程與(yu) 成績
部分大學要求申請人在 Courses and Grades 部分填寫(xie) 關(guan) 於(yu) 他們(men) 高中所學的課程的詳情。
如果你所選擇的大學要求你完成這個(ge) 部分,你需要準備好你的成績單複印件。
在老師隨機選擇的大學中,南加州大學要求填寫(xie) Courses and Grades 。申請人需要先確認自己有提交成績單的權限,勾選“Yes”後,就能夠依次填寫(xie) 9-12年級的課程和成績,也能填寫(xie) 其他課程和成績。
Courses and Grades 填寫(xie) 方式
○填寫(xie) 學校名稱、年度、評分等級及學期製度。
○ 選擇課程類別,填寫(xie) 課程名稱(必須與(yu) 成績單保持完全一致),選擇課程程度。
○ 填寫(xie) 課程成績和學分(必須與(yu) 成績單保持完全一致)。
按照以上的流程繼續填寫(xie) 其他課程,依次填寫(xie) 9、10、11和12年級的全部課程(如果12年級的課程尚未完成,就在Current or Most Recent Year Courses裏填寫(xie) )。
若有其他修讀過的課程,可以在Other Courses部分填寫(xie) 詳細資料。
以上就完成了Common App主表格的填寫(xie) !
04、單獨填寫(xie) 每一所學校的申請
剛才提到,Common App主表格的所有信息都會(hui) 共享給所有你申請的大學,因此必須保證內(nei) 容準確無誤。
但是接下來你還需要按照每一所大學的要求去進行補充,這項任務主要是在My Colleges頁麵進行。
以紐約大學為(wei) 例:點擊紐約大學,然後就會(hui) 看到下麵的Application,以及其附帶的三個(ge) 小部分 —— 問題(Questions)、推薦人(Recommenders and FERPA)和核對並提交(Review and Submit)。
在這裏填寫(xie) 的一切內(nei) 容就隻會(hui) 分享給紐約大學招生辦,如果你點擊其他大學,進入該大學的頁麵填寫(xie) 信息,那些信息也隻會(hui) 分享給該大學的招生辦。
老師現在就給大家詳細介紹一下大學Application的三個(ge) 小部分!
Questions - 問題
· General·
問題主要關(guan) 於(yu) 入學時間、申請類型、申請的校區、特殊身份(e.g. LGBTQ、第一代大學生)、是否申請費用減免等等。
內(nei) 容大致都是這些,但不同學校會(hui) 有區別。
·Academics·
問題主要關(guan) 於(yu) 申請人是否希望大學參考申請人的標化考試成績,其他大學可能會(hui) 有一些關(guan) 於(yu) 感興(xing) 趣的學術領域、希望申請的專(zhuan) 業(ye) 等的問題,不同學校會(hui) 有區別,取決(jue) 於(yu) 具體(ti) 情況回答即可。
·Contacts·
一般會(hui) 問申請人以前是否申請過紐約大學。
· Family·
一般關(guan) 於(yu) 你是否有兄弟姐妹在這個(ge) 申請季也申請了紐約大學、是否有家庭成員正在紐約大學就讀或畢業(ye) ,是否有家庭成員在紐約大學工作。
·Writing·
這裏屬於(yu) 紐約大學的小文書(shu) 部分:
在一個(ge) “斷聯”盛行的世界裏,我們(men) 正在尋找具有“橋梁建設者”品質的學生——能夠將人們(men) 、群體(ti) 和想法聯係起來,跨越鴻溝,促進理解,並在一個(ge) 動態的、相互關(guan) 聯的、充滿活力的學術環境中促進合作的學生。我們(men) 渴望了解你的經曆如何幫助你為(wei) 構建未來橋梁做好準備。請在你的文書(shu) 中考慮以下一個(ge) 或多個(ge) 問題:
· 哪些個(ge) 人經曆或挑戰塑造了你作為(wei) 橋梁建設者的角色?
· 你如何成為(wei) 學校、社區或個(ge) 人生活中的橋梁搭建者?
· 你采取了哪些具體(ti) 行動來在不同群體(ti) 、思想或文化之間架起橋梁?
· 你預計你會(hui) 如何在紐約大學及以後成為(wei) 一名橋梁建設者?
· Additional Information ·
在這個(ge) 部分需要勾選自己是否在高中期間受過任何懲處(如留校察看、停學、勒令退學等等)或是否有任何犯罪記錄。
Recommender & FERPA
這裏還是以紐約大學為(wei) 例,申請人需要先點擊Complete Release Authorization,確認自己同意升學顧問(Counselor)和老師提交申請材料和推薦信。
申請人可以選擇自己是否放棄(waive)閱讀推薦信的權利,一般都強烈推薦申請人waive掉,以保證推薦信的可信度和真實性。
在勾選waive my rights後,你需要簽名確認。
點擊Invite Recommenders按鈕,就可以選擇邀請升學顧問(Counselor)、老師(Teacher)、其他推薦人(Other Recommender)或谘詢人(Advisor)。
升學顧問
1、、升學顧問是必須邀請的,邀請時需要填寫(xie) 升學顧問的電子郵箱、稱呼和姓名。
其他推薦人
3、可以選擇邀請1位其他推薦人,紐約大學一般接受的其他推薦人身份有:美術教師、神職人員、教練、雇用者、家庭成員、朋輩等。
老師
2、可以選擇邀請2位老師,邀請時需要填寫(xie) 老師的電子郵箱、任教科目、稱呼和姓名。
另外,可以選擇邀請Advisor,也就是在申請過程中幫助過你的人(最多3名),但一般都不會(hui) 邀請。
注意事項!!!
有許多美高和國際學校與(yu) Naviance合作,這些學校的學生一般是通過Naviance係統提交推薦信和成績單,因此升學顧問和老師的推薦信這兩(liang) 個(ge) 部分要跟升學顧問溝通,需要學生在Naviance賬戶裏申請提交成績單和邀請推薦人。
非Naviance係統提交推薦信和成績單的學生,就可以按照上麵的教程去邀請推薦人提交推薦信。
Writing Supplement
部分大學像剛才提到的紐約大學一樣,小文書(shu) 是在Application的Questions裏麵,但有些大學則有些不同,點進去這種大學後就會(hui) 看到單獨的“Writing Supplement”部分。
以韋爾斯利學院為(wei) 例,點進去Writing Supplement下的Questions後,就能看到小文書(shu) :
需要注意的是,申請人仍然需要完成在Application下的Questions部分,雖然韋爾斯利學院單獨列出Writing Supplement部分供申請人提交額外的小文書(shu) ,但仍然很多重要的問題在Application下的Questions部分,比如說申請人希望修讀的專(zhuan) 業(ye) 、參與(yu) 過的活動等等,千萬(wan) 不要漏掉。
Review and Submit
在完成Common App所有部分,並完成指定大學的Questions和Recommenders and FERPA兩(liang) 個(ge) 部分後(以及部分大學的Writing Supplement部分),申請人就可以點擊Review and Submit部分,進入預覽界麵,確認信息無誤後就可以提交和支付申請費。
在提交申請後,應該會(hui) 出現以下的頁麵:
同時,申請人應該會(hui) 收到來自Common App的確認郵件,記得要去郵箱檢查一下是否收到這樣的郵件,收到了才算正式提交完畢。
同時,針對設有單獨Writing Supplement部分的大學,也需要申請人點擊進入Writing Supplement的部分,再點擊Review and Submit - Writing Supplement,就可以提交了。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