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全球經濟和技術的發展,就業(ye) 市場日益嚴(yan) 峻,觀察並適應未來就業(ye) 趨勢變得尤為(wei) 關(guan) 鍵。
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 WEF)發布的《2023未來就業(ye) 報告》, 預測了未來五年內(nei) 職場上將出現的關(guan) 鍵崗位及技能需求變化。
“未來就業(ye) 報告”中指出,在2023-2027年間:
“全球企業(ye) 預計創造約6900萬(wan) 個(ge) 新的崗位,同時,受自動化與(yu) 產(chan) 業(ye) 結構影響,8300萬(wan) 個(ge) 崗位將被淘汰,崗位數量下降1400萬(wan) 個(ge) !”
這段話有很多重點,跟老師一起來看看吧!
未來5年將減少1400萬(wan) 個(ge) 崗位
《2023年未來就業(ye) 報告》中揭示,在接下來的五年間,全球勞動力市場將經曆顯著變革。
全球企業(ye) 預計創造約6900萬(wan) 個(ge) 新的工作崗位,與(yu) 此同時,由於(yu) 技術進步、自動化以及產(chan) 業(ye) 結構調整等因素影響,8,300萬(wan) 個(ge) 工作崗位或將被淘汰。
相比之下崗位絕對數量下降了1,400萬(wan) 個(ge) ,相當於(yu) 目前工作崗位總量的2%。
受影響的崗位有哪些?
大約75%的受訪公司表示,它們(men) 預計在未來五年內(nei) 會(hui) 采用人工智能技術,而最顯性的結果之一便是:
多達2600萬(wan) 個(ge) 記錄保存和行政工作,將被人工智能和其他數字技術淘汰。
未來5年最快走下坡路的崗位,清一色竟是辦公室白領文員。前十個(ge) 崗位分別是:
•銀行出納員及相關(guan) 職員
•郵政職員
•收銀員和售票員
•數據錄入文員
•行政及執行秘書(shu)
•材料記錄和庫存管理文員
•會(hui) 計,簿記和工資文員
•立法會(hui) 議員及官員
•統計、金融和保險文員
•上門銷售人員及相關(guan) 人員
自動化與(yu) 產(chan) 業(ye) 結構影響
《2023年未來就業(ye) 報告》指出,綠色轉型、ESG標準的實施以及供應鏈本地化策略,正逐漸成為(wei) 驅動全球就業(ye) 增長的核心動力。
尤為(wei) 突出的是,自動駕駛和電動汽車行業(ye) 的人才需求呈現出強勁的增長勢頭,緊隨其後的則是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xi) 專(zhuan) 業(ye) 人才,盡管其增長率可能略低於(yu) 前者,但仍保持顯著上升趨勢。
同時,環境保護領域的專(zhuan) 家預計將以約35%的增長率快速發展。
此外,可持續發展專(zhuan) 員、金融科技工程師、各類分析員以及數據科學家等職業(ye) 群體(ti) ,也將迎來超過30%的就業(ye) 崗位增長率。
未來五年增長最快的十大崗位
未來五年內(nei) 職位增長最為(wei) 迅猛的TOP10崗位中,與(yu) 人工智能、商業(ye) 智能分析和數據科學等大數據領域密切相關(guan) 的職位占據了主導地位。
大數據被認為(wei) 是最能創造就業(ye) 機會(hui) 的技術,有65%的受訪者預計大數據相關(guan) 的工作崗位會(hui) 增長。
可持續發展專(zhuan) 業(ye) 人員在崗位增長排名中高居第二位,這一現象與(yu) 全球日益重視環境保護、推進綠色經濟轉型緊密相連,也凸顯了可持續發展領域在未來職業(ye) 市場中的巨大潛力和發展空間。
到2027年,數據分析師和科學家、大數據專(zhuan) 家、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xi) 專(zhuan) 家,網絡安全專(zhuan) 業(ye) 人士等職位的需求預計增加30-35%,這都是依賴大數據和前沿技術采用的進步和增長推動的。
農(nong) 業(ye) 、教育、綠色領域就業(ye) 機會(hui) 興(xing) 起
除了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xi) 專(zhuan) 家等,和技術相關(guan) 職業(ye) 的強勢增長外,農(nong) 業(ye) 、教育和綠色等領域,就業(ye) 機會(hui) 也將顯著興(xing) 起。
其中,農(nong) 業(ye) 與(yu) 教育領域的工作機會(hui) ,淨增長幅度最大。教育行業(ye) 的崗位數量,預計增長10%左右,即新增300萬(wan) 個(ge) 機會(hui) ,特別是職業(ye) 教育和高等院校的職位。
但這些地區多為(wei) 非G20國家(G20包含幾乎所有發達國家),教師崗位,特別是職業(ye) 教育崗位的增加,主要是為(wei) “縮小勞動力的技能差距”。
回顧過去5年增長最快的崗位
據領英的統計數據,從(cong) 2018到2022年的5年裏,增長最快的崗位中,可持續相關(guan) 崗位占了三席,分別是可持續分析師、可持續專(zhuan) 家與(yu) 可持續發展經理。
可持續相關(guan) 崗位的增長主要得益於(yu) 經濟發展向可持續的經濟發展模式轉型,根據世界經濟論壇的統計,ESG 理念、綠色發展與(yu) 氣候變化問題都是企業(ye) 在轉型時首要考慮的宏觀趨勢。
無論是回顧過去,還是展望未來。可持續發展(ESG)已經成為(wei) 未來企業(ye) 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未來企業(ye) 更看重什麽(me) 技能
在技能升級方麵,《2023年未來就業(ye) 報告》估計,從(cong) 現在到2027 年,44%員工的核心技能將被顛覆,技術發展的速度,超過了公司設計和擴大培訓計劃的速度。
未來企業(ye) 最為(wei) 看重的員工應具備的十大核心工作技能:
(近未來最重要的十大技能)
創造性思維、分析性思維以及技術素養(yang) 將被視為(wei) 至關(guan) 重要的三大能力支柱,其中創造性思維與(yu) 分析性思維是認知技能的核心組成部分,而技術素養(yang) 則屬於(yu) 科技技能的範疇。
“認知型技能”是重中之重
可以看出,排在頭兩(liang) 位的重要技能分別為(wei) “分析性思維”和“創造性思維”。
“分析性思維”被放到首位,與(yu) 上一份報告(2020年)一致。這反映出不論市場如何發展變化,工作者能夠解決(jue) 複雜問題才是硬道理。
“創造性思維”說起來,其實是解決(jue) 問題的另一麵:以新的方式看待事物,並用新的方法解決(jue) 問題。創造性的問題解決(jue) 者會(hui) 找到新的解決(jue) 方案,而不是簡單地確定和執行規範。
報告調查顯示,從(cong) 增長速度來看,未來五年市場對“創造性思維”的需求,將超過“分析性思維”,增幅達73%。
大部分重要技能屬於(yu) “軟技能”
報告中排在前麵的10大技能,可被分為(wei) 5類,在認知型技能後麵,還有自我效能、管理技能、技術能力以及協作能力。
拿自我效能來說,其包括的3大技能排名第3、4和5位。其反映的一言以蔽之,其實就是內(nei) 在有驅動力、外在又能抗挫,這些都屬於(yu) 比較典型的的軟技能:值得一提的是“lifelong learning”(終身學習(xi) 的能力)。
報告指出,2027年之前,60%的員工需要重新接受培訓,但目前來看,隻有半數員工能夠獲得足夠的培訓機會(hui) 。
企業(ye) 和政府固然需要承擔責任為(wei) 員工創造學習(xi) 和技能再培訓機會(hui) ,但個(ge) 體(ti) 終身學習(xi) 的能力,或許才是真正的“安全網”。
從(cong) 《2023年未來就業(ye) 報告》中,我們(men) 可以做個(ge) 簡單的總結:
數字化、新技術和綠色經濟,將驅動未來就業(ye) 市場的劇變。在這個(ge) 過程中,一批機會(hui) 興(xing) 起,一批崗位消失,機遇和挑戰並存,不過挑戰似乎更為(wei) 顯著。
未來的職場就業(ye) 將更重視軟能力超過專(zhuan) 業(ye) 技能,能夠保持創造力和分析能力,充分利用AI,利用新技術的人肯定會(hui) 比其他人多一些機會(hui) 。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