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一到,也就意味著屬於(yu) 招生官們(men) 的重頭戲開始了!最近,呼啦啦來了三十多位來自全美各地,主要是文理學院、其次是幾所大U的招生官們(men) 齊聚國內(nei) ,和國內(nei) 的學生、家長、升學指導們(men) 見麵。在招生官們(men) 緊鑼密鼓、穿梭於(yu) 各大學校的行程之中,雖然宣傳(chuan) 自己和冠冕堂皇的話占了大多數,但期間也透露出了一些關(guan) 於(yu) 美國大學目前狀況和申請形勢的重要信息。其中,帶給小C最直觀的感受就是:不少美國大學確實沒錢了。
早就從(cong) 各種新聞報道上聽說,美國大學的“倒閉潮”正在悄然蔓延。時間倒推,過去二十年裏,平均每年都有47所營利性大學關(guan) 閉,9所非營利性大學關(guan) 閉。而這一趨勢在未來恐怕會(hui) 愈演愈烈。
今年六月的時候,就有一所位於(yu) 費城的藝術大學:UniversityofArts,一所擁有100多年曆史的大學,宣布倒閉。
學生剛剛收到今年秋季入學的offer,一覺醒來,發現學校沒了,全校700多名員工也麵臨(lin) 被解雇的窘境……
除了這一類在留學圈不那麽(me) 受到歡迎的學校,其實就連眾(zhong) 星捧月的哈佛大學和芝加哥大學,也陷入到了財務危機之中。哈佛大學在財務狀況評級當中,從(cong) 以往的A+變成了A,而芝加哥大學更是搞了一波ED0的操作,一方麵能夠在夏校學生當中提前選拔高意向、學術表現優(you) 異的候選人,另一方麵則是通過這樣一個(ge) 操作,讓更多的申請者報名參加夏校項目,從(cong) 而增加財政收入。
關(guan) 於(yu) 具體(ti) 芝加哥大學ED0具體(ti) 的操作,之前給大家在一文中就給大家盤點過。不過,百聞終究不如一見,這次招生官到訪的活動上,才算是真正見識到了,美國大學說白了還是要賺錢。
雖說美國大學都倡導教育公平和社會(hui) 責任感,希望能夠發揮影響力,增加多樣性,幫助弱勢群體(ti) 等等,這些也確實不斷在學校的發展中被落實,確實也給了不少人和地區帶來了切切實實的利益,但說穿了,這些大學同時也更像是一個(ge) 公司,到底還是需要經費維持和運營下去的。
部分招生官非常直接地表露了他們(men) 招生難的問題,並非常直白地問:
-中國家長是沒錢了麽(me) ?
-中國家長還想把孩子送到美國嗎?
-現在是不是更多的人傾(qing) 向於(yu) 更加便宜的留學國家,比如新加坡或者日本?
……
和想象中的高冷麵具不同,不少招生官都搶著把名片遞給機構或者顧問,希望能夠收獲更多的潛在學生,也很希望能夠和中國的學校搞好關(guan) 係,尤其是那些不屬於(yu) 第一、第二梯隊學校的招生官們(men) ,更是非常積極地推銷起他們(men) 的學校,且有問必答,到結尾還要感謝參加這次活動的老師們(men) :I really appreciate your attendance in this activity and give us this chance to introduce our school雲(yun) 雲(yun) 。
第二,冰火兩(liang) 重天:雖說不少美國大學缺錢了,但頂尖的、不缺生源的大學依舊是朝南坐,當然不可否認的是,人家確實也有這個(ge) 資本。比如說攤位前,西北大學這樣的Top10大學依舊是門庭若市,大排長龍,好不熱鬧。
不少學生和老師都願意等上半個(ge) 小時,和招生官打個(ge) 招呼或者是說上幾句話,回家還得高興(xing) 上半天;又或者是東(dong) 北大學這樣的中國學生心目中的熱門校,也是不乏追隨者;而那些排名相對靠後的綜合性大學,或者是排名挺好的、教學和研究質量也都挺上乘的文理學院,卻是無人問津,招生官們(men) 站著也顯得有點尷尬……
這樣的場景,實在是太魔幻了!
小C的觀感是,其一,無論是以往學生的就讀體(ti) 驗,還是文理學院招生官口中的介紹,從(cong) 校園環境到教學、科研質量,很多文理學院都是非常出色的,但國內(nei) 對於(yu) 文理學院的認可度還是太低了,可以說很多學校都是被低估了。
文理學院大多山清水秀,自然環境非常優(you) 美,而且師生比很好,學生大概在2000-3000人,基本上老師能夠照顧到每一個(ge) 學生。
有一位文理學院畢業(ye) 之後留校擔任招生官的小哥,就非常熱情地介紹了自己的學校:地理位置好,離城市不遠卻又有世外桃源一般的環境,很適合學習(xi) ,並且課程體(ti) 係非常靈活,學生真的可以在裏麵學到自己想學的任何東(dong) 西。
另外,這位小哥說到,雖然每學期的課程不多,和教授在課堂上的接觸也有限,但課下師生的關(guan) 係非常緊密,有些甚至成為(wei) 了朋友或者是去家裏做客、幫忙帶寵物的關(guan) 係。這種關(guan) 係在大U裏麵真的是很難找的。
其二,對於(yu) 學生來說,拚命卷一些頭部學校、大U,人家招生的時候時候不一定待見你,但是有些小而美的學校,確實缺學生,並且教學、研究資源也非常好,師生關(guan) 係和諧。再從(cong) 回國就業(ye) 的角度上來說,不準備本科畢業(ye) 就直接回國的同學,是可以考慮讀文理學院的,而且好的文理學院在美國本土來講,認可度還是挺高的。
如果打算之後回國發展,文理學院畢業(ye) 之後再申請一個(ge) 大U的研究生,其實以美本的背景,加之不錯的成績,是比較容易就能夠拿到頭部綜合性大學的錄取的。這樣,也不耽誤同學們(men) 刷履曆、回國求職。
第三,薑還是老的辣。雖然這些招生活動的本質都是為(wei) 了擴大大學在學生心目中的影響力,從(cong) 而提高自己的國際聲譽,為(wei) 學校招到更多更好的學生,但眾(zhong) 多招生官裏,也有不同的畫像。
初出茅廬的招生官們(men) ,意氣風發並且非常積極地分享著自己的就讀體(ti) 驗和見解,用美麗(li) 的畫卷和激動人心的實例來打動學生、家長和顧問們(men) ;從(cong) 業(ye) 多年且有一定經驗的招生官,則主要集中如何優(you) 化招生流程,並且和升學指導們(men) 討論校內(nei) 老師如何配合招生官的審閱過程,從(cong) 而更好地去呈現學校和課程情況,以及對學生學術成績的真實性、合理性、學校開具成績單的方式進行了比較深入的探討;而部分眼光獨到甚至老辣的招生官,則已經擺脫了一些社交所需要的寒暄,而是切切實實地開始靈魂發問,就像剛剛第二點裏麵提到的一係列問題,最關(guan) 心的還是:“我能從(cong) 中國準留學生這個(ge) 池子裏招到甚至是招滿學生嗎?”甚至還有一些犀利的發問:“你們(men) 國際高中究竟是如何招到學生的呢?”又或者是無奈的感慨:“現在這世道,真是太難了!”
誰說不是呢?學生難,家長難,學校難,美國的大學也難……
現在不光是留學家庭擔心“斷供”,高中擔心招生難問題,連美國大學也要擔心啥時候開不下去、關(guan) 門大吉了。小C覺得,對於(yu) 留學生家庭而言,最重要的依舊是:找準自己的定位,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命裏有時終須有,命裏無時莫強求!
另外,此刻,最要提醒大家的是關(guan) 注擇校風險,學校是否能夠長期運營下去,也是大家擇校必須要關(guan) 心的一件事。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