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許多美國高校本科學生在考試或者作業(ye) 過程中,經常碰到一個(ge) 意想不到的違規“雷區”–就是作業(ye) 或者考試不經意間被其他學生抄襲。老師看到不少學生的舉(ju) 報郵件發現,許多學生對於(yu) 這類違規的產(chan) 生知之甚少,過於(yu) 輕視自己可能承擔的責任。本文重點討論:
-
哪些情況會(hui) 產(chan) 生學生的作業(ye) 被抄襲作為(wei)
-
這些行為(wei) 麵臨(lin) 的處罰和主動違規來說,會(hui) 有什麽(me) 不一樣
一般哪些情況學生會(hui) 不小心跌坑呢
-
考試位置:在以前教室監考情況下,一場大課會(hui) 上百個(ge) 學生參加考試,這樣很容易導致學生直接距離很緊,很輕易看到彼此考試試卷。哪怕就在去年全部網課,有的學生也習(xi) 慣和朋友坐在一起考試,zoom視頻錄像也可以看到學生討論或者周邊有旁邊人。
-
給同學講解作業(ye) 。特別是成績好的學生,習(xi) 慣性給同學講解自己的作業(ye) ,雖然有幫助學生的心,但是在講解過程中,特別是寫(xie) 碼的作業(ye) ,很容易因為(wei) 思路雷同導致步驟雷同,從(cong) 而被教授懷疑抄襲
-
把自己上過課的作業(ye) 發給其他學生。很多學生心大的認為(wei) 這門課結束以後,自己對於(yu) 作業(ye) 沒有保護的義(yi) 務而把作業(ye) 給學弟學妹,導致其他學生故意或者不經意照搬自己答案,最終自己也會(hui) 因此被牽連。
這些行為(wei) 麵臨(lin) 的處罰和主動違規有什麽(me) 不一樣
-
對於(yu) 這類被動參與(yu) 的學生,也會(hui) 和另外一個(ge) 學生一樣麵臨(lin) Misconduct charge導致自己要被教授約談或者參加聽證會(hui) 。
-
關(guan) 於(yu) 違規的性質以及輕重,需要具體(ti) 問題具體(ti) 分析。雖然大部分學生都claim自己是無辜被抄襲,但是具體(ti) 情節嚴(yan) 重需要聽證會(hui) 老師去判斷,比如主動把自己作業(ye) 給其他人看到,這類責任和抄襲他的學生是等同的,如果是被動被抄襲,還可以爭(zheng) 取輕判。
老師最近處理了一個(ge) 比較成功的俄亥俄州立本科生申訴案例。
案例介紹:學生是一名大二學生,剛剛轉到俄亥俄州立大學,在一次占比很小的作業(ye) 中,給同學講解一道題,導致答案和另外一個(ge) 同學幾乎雷同,被教授指控三項(作弊,協同一起完成作業(ye) ,分享作業(ye) )。
在老師的幫助下,學生成功取消前兩(liang) 個(ge) 指控,隻拿到一個(ge) 口頭警告,用來提醒學生下次不要在分享作業(ye) 。學生很高興(xing) 的和老師分享聽證會(hui) 結果,這個(ge) 結果對於(yu) 他之後本科轉學以及研究生申請影響非常小甚至可以忽略。
最後,不管怎樣,被舉(ju) 報以後學生不要驚慌,特別是不小心被抄襲的學生,更加要做到理智分析自己為(wei) 什麽(me) 被抄襲,可能被抄襲了哪些,以及總結有利於(yu) 自己申訴的證據。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