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IP和USACO計算機競賽可以同時報名嗎?

馬上就快要暑假了,很多家長都會趁著暑假的時間,讓學生集中提升下編程能力。最近不少家長向我谘詢說,他們現在比較糾結,學生目前還在國內體係,所以還是想參加NOIP 競賽的,但是今後是想出國的,想同時兼顧到 USACO,不知道是否可行?我們原來介紹過NOIP 和 USACO 的由來,其實這兩個競賽都是為IOI(世界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服務的,但IOI 每個國家隻能派出四名選手,所以對於每個國家來說,都需要一個選拔賽,能夠用公平的方式挑選出能力強的選手,NOIP 就是中國的選拔賽,而USACO則是美國的選拔賽。

從(cong) 這個(ge) 角度來說,USACO 和 NOIP 的知識體(ti) 係是相同的,畢竟最後都是要參加 IOI 的,一切都是以 IOI 所涉及的知識點學習(xi) 為(wei) 目標。不管是從(cong) 能力的考核,還是從(cong) 知識點範圍來說,都不會(hui) 有什麽(me) 差異。

所以如果學生的算法能力到了,那麽(me) 不管是去參加 NOIP 的競賽,還是USACO 的競賽,應該都是能夠得到對應名次的。但是,對於(yu) 剛剛入門的學生來說,可能還真會(hui) 有一些差別。

首先,USACO和NOIP對於(yu) 競賽層級的設計和每個(ge) 層級所需要掌握的知識點是不一樣的。相比而言,USACO的競賽層級設計的更加清晰,每個(ge) 層級的算法知識點過度也更為(wei) 平滑。例如同樣是初始級別,USACO銅牌組的算法,基本上重點掌握好模擬,枚舉(ju) 和貪心就差不多了,USACO重點訓練學生應用這些算法的能力。

但是NOIP普及組需要學生掌握的算法卻非常多,包括了高精度,遞推,遞歸,搜索與(yu) 回溯,貪心,廣搜,動態規劃等。可以說,基本上把重要的算法一股腦全都學了,普及組的複賽考核中則是更多強調讓學生第一步先理解和記住這些算法,考試中涉及的知識點比USACO多,但靈活性並不高。

對於(yu) 剛開始學習(xi) 信息學的學生來說,USACO的這種設計思路可能會(hui) 更容易讓學生接受些,相當於(yu) 是通過比較少的算法,讓學生初步理解算法是什麽(me) ,如何靈活的應用算法。等學生漸漸有了興(xing) 趣,培養(yang) 了這種思維後,再不斷的學習(xi) 更多的算法知識。

其次,NOIP的普及組,難的不是複賽,而是初賽。每年參加競賽的考生中,很多都不是折在複賽,而是初賽無法通過。大部分地區的初賽通過率隻有40% 以下,很多學生雖然學了不少算法,但可能連進入複賽,展示一下算法編程能力的機會(hui) 都沒有。

NOIP的初賽題目不是編程題,是一些概念性的題目,涉及麵很廣,其中有些概念通過簡單的記憶是不行的,是需要學生通過編程的練習(xi) 深入理解的,但涉及到的知識點這麽(me) 多,學生想要麵麵俱到的練習(xi) 到,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相比而言,USACO 的競賽形式就要簡單多了。USACO是沒有初賽的,沒有那麽(me) 多需要記憶的知識點,所有的知識點考核都是通過算法題目來體(ti) 現的,重點考的就是學生算法的靈活應用能力。

最後,USACO 和 NOIP的競賽規則不一樣,同樣的精力投入在USACO上更容易出成績。對於(yu) USACO 來說,一年有四次競賽機會(hui) ,並且每個(ge) 級別的算法知識點涉及的也不算多,隻需要根據曆年真題,認真學習(xi) 算法並刷題,那麽(me) 年底通過競賽的概率會(hui) 比較高。

但是NOIP的考核一年隻有一次機會(hui) ,而且還分為(wei) 初賽和複賽,任何一場沒有考好,都要再等一年的時間,這對於(yu) 很多學生來說心理壓力還是很大的。

如果學生已經學習(xi) 了不少算法,那麽(me) 同時備戰NOIP 和USACO的競賽是沒有問題,畢竟這兩(liang) 個(ge) 競賽考核的目標都一樣的。但如果學生是剛開始接觸算法學習(xi) 的,那就需要確定一個(ge) 目標了,因為(wei) 這兩(liang) 個(ge) 競賽的初始級別考核的內(nei) 容並不相同,對於(yu) 初學者來說,兩(liang) 者都想兼顧,可能最終兩(liang) 個(ge) 競賽都無法達到預期目標!

【競賽報名/項目谘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iGEM生物多樣性青年領導力項目 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

下一篇

芬蘭獎學金申請類型及條件介紹

你也可能喜歡

  • 暫無相關文章!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

插入圖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