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1:如何下定決(jue) 心考國際高中呢?
“在分享之前,我也想先坦誠的告訴大家。對於(yu) 什麽(me) 教育體(ti) 係更有優(you) 勢、更適合孩子、在孩子的未來發展上更有助力作用,我其實不是很清晰,所以對於(yu) 這次訪談,我是挺忐忑的。但是,我後來又想想,一定也有像我這樣迷迷糊糊的家長,大家可以在我身上找一些認同感吧,然後也希望我的分享能夠化解大家的焦慮。
最開始,我們(men) 是有將孩子送去英國私立學校的想法。但這些想法其實更多地是受到我身邊的身邊人和周邊環境影響,因為(wei) 我身邊很多同事和朋友他們(men) 會(hui) 把孩子送到國外讀書(shu) 。但是我們(men) 沒有更深層次地去思考,也沒有過早去規劃。
我們(men) 的孩子的確是在體(ti) 製內(nei) 學校的學習(xi) 成績還是不錯的,他所在的這個(ge) 學校也是省重點學校,所以相比較來說,中考是基本上沒有什麽(me) 問題的。如果選擇中考作為(wei) 升學路線的話,我們(men) 其實是不需要替他過多慎重考慮或者仔細規劃的。
但是,我們(men) 的孩子在小學階段跟隨學校的代表團去了英國訪問交流、參觀名校,他在那時候就初步地樹立了未來要去英國深造、去學習(xi) 的夢想。並且作為(wei) 家長,我們(men) 比較鼓勵孩子培養(yang) 批判精神、敢於(yu) 去冒險,勇於(yu) 探究。但是 2020 年以來,因為(wei) 疫情導致的一係列出行問題,我們(men) 也比較擔心。
至於(yu) 考國際高中,這個(ge) 路線在最初的時候我們(men) 是沒有考慮的。
不去考慮的原因是因為(wei) 不了解。因為(wei) 我們(men) 所在的這個(ge) 城市的國際高中資源是比較少的,社會(hui) 影響力也不夠。到了去年年底,我們(men) 就慢慢在開始考慮,有沒有一種既能幫助孩子實現自己的夢想,然後又能比較保障孩子的安全,可以留在國內(nei) 的選擇,機構的老師就給了我們(men) 去國際高中的思路。
這之後我們(men) 才慢慢了解到,在上海,有一些國際學校的師資力量、升學情況都是非常優(you) 質的,最終是在今年寒假,我們(men) 才開始針對考這些國際學校做了一些計劃和安排。”
Q2:考哪些國際高中,怎麽(me) 選擇呢?
“大概是在孩子初二的寒假,我們(men) 了解了上海的一些知名的國際學校後,就跟他商量,在中考前去試試,也算是檢驗一下自己的能力吧,在升學方向上也能多一條選擇。
我們(men) 首先是參考了孩子在體(ti) 製內(nei) 的學習(xi) 情況。但是因為(wei) 孩子一直在體(ti) 製內(nei) 學習(xi) ,對應到國際課程體(ti) 係,作為(wei) 父母,我們(men) 也不清楚機會(hui) 有多大。但是機構的老師對孩子的能力是更清楚的,所以當時他們(men) 也是根據孩子的能力還有我們(men) 家長的需求,給我們(men) 推薦了一份上海國際高中的選校表。我們(men) 是先根據孩子未來想去英國留學的意願,然後選擇了比較適合的學校。
因為(wei) 考試是需要到上海去的,所以還要考慮時間、距離的問題,另外孩子還是要參加中考的,所以精力也比較有限,就隻選了兩(liang) 所頭部學校。
但是就是萬(wan) 萬(wan) 沒想到,上海的疫情越來越嚴(yan) 重,所以也改成了線上考試,並且有的考試時間可能跟我們(men) 中考的時間相衝(chong) 突了,確實挺糾結的。
那後來我們(men) 就和機構的老師分析,改變了策略,重新選定了幾所與(yu) 我們(men) 原本確定的目標能夠相抗衡的一些學校,它們(men) 的升學率也不錯,而且有的是呈現黑馬狀態的。
在這些學校的備考當中,孩子不斷的積累了一些實戰經驗,特別是在極具挑戰的麵試環節。他作為(wei) 一個(ge) 初中生,要用英語,非母語來和校方、老師去交流思想。他越來越自信,後麵在我們(men) 的意料之外,但應該是老師們(men) 的意料之中,很順利地拿下了幾個(ge) offer,還有獎學金的項目。
上海疫情的突然變化,對我們(men) 來說可能就是壞事變好事,線上考試讓孩子積累了更多考試經驗,還有的學校更加注重孩子在校成績和標化成績了,這也成為(wei) 了我們(men) 孩子的優(you) 勢。”
Q3:在備考階段,孩子和家長需要付出多大努力,才能取得較好的成果?
“如果你臨(lin) 時突擊備考,同時還要參加中考,那一定是非常辛苦的。
我們(men) 孩子是在初二的時候才真正考慮同步去學習(xi) 國際課程體(ti) 係的內(nei) 容,其實應該有點偏晚了一點,我們(men) 當時基本上是每星期要上兩(liang) 節課,然後寒暑假的課程會(hui) 再密集一些。
課程安排主要就是機構的老師們(men) 根據孩子的學習(xi) 能力,有針對性去設計。我隻負責選定一家值得信賴的培訓機構,專(zhuan) 業(ye) 的事情還是要交給專(zhuan) 業(ye) 的人去做,那是我當時的想法。
如果孩子和家長都已經非常明確未來要選擇國際學校這個(ge) 方向,或者明確是要出國的,我覺得是可以早早地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來提升競爭(zheng) 力,包括綜合能力的培養(yang) 。以及盡早地介入英語學習(xi) ,把英語當成一個(ge) 工具,用這個(ge) 工具來學習(xi) 各種學科,然後還可以補充體(ti) 製內(nei) 其他學科的一些知識點。比如說國際體(ti) 係的科學課。
很多家長擔心孩子的精力不足,兩(liang) 條路都沒走好怎麽(me) 辦?我也有過這樣的擔心,我認為(wei) 家長需要做好評估,看看孩子的學習(xi) 能力和狀態能不能支撐,然後去做好相應的準備。”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