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數學壓軸題難不難?

高考數學壓軸題:難 vs. 不難

今年的高考數學考試結束以後,很快引發了一波關(guan) 注。對於(yu) 這份“新高考數學I卷”,各方麵的聲音幾乎是眾(zhong) 口一詞地定性為(wei) “非常難”。

我原本不想趟這個(ge) “渾水”,一方麵是我對高考不感興(xing) 趣,另一方麵,我不是中學老師,對當前中學的數學教學狀況沒有深入的了解,因此不適合隨便插嘴——畢竟,一道題難不難,學生應該具備怎樣的能力,都不是以我的判斷為(wei) 準。

出於(yu) 好奇,我還是瞄了一眼這份試卷,對最後一道題產(chan) 生了一點興(xing) 趣。放在最後的題目,通常被稱為(wei) “壓軸題”,難度往往是比較大的但我之所以關(guan) 注它,是因為(wei) 這道題與(yu) 大學的數學學習(xi) 內(nei) 容關(guan) 聯性很大

我讀高中的時期有一個(ge) 特殊性。在這個(ge) 時期以前,高中數學是有微積分的基礎內(nei) 容的,而我在高中完全沒有接觸過微積分的內(nei) 容。在我畢業(ye) 以後不久,微積分的內(nei) 容又逐步回歸了高中數學課本。

不過,這個(ge) “空白期”具體(ti) 有多少年,我難以查證。

在大學裏,大多數專(zhuan) 業(ye) 都要求學生修讀“高等數學”這門課——通常簡稱為(wei) “高數”。根據我的觀察,“高數”的學習(xi) 情況非常不理想,所以看到作為(wei) “高數”的主要學習(xi) 內(nei) 容的微積分題目出現在高考試卷中且作為(wei) 壓軸題,我的好奇心就被勾了起來。

高考數學壓軸題:難 vs. 不難

這道“壓軸題”難嗎?不難嗎?還是難嗎?

快速地把題目掃完一遍,我的第一判斷是:不難理由如下:

第一小題是求a的值。題目條件是兩(liang) 個(ge) 函數的最小值相等,而根據費馬定理,函數的極值可以用a表示出來。所以求a的值應該就是解一個(ge) 方程。

第二小題中的y=b是一條水平直線。由於(yu) 不難判斷兩(liang) 個(ge) 函數都有唯一的最小值且沒有最大值不妨想象成開口向上的拋物線),所以當水平直線與(yu) 兩(liang) 條曲線(即兩(liang) 個(ge) 函數的圖像)總共交於(yu) 三個(ge) 點時,必然有一個(ge) 交點是兩(liang) 條曲線的公共點

上麵的分析中涉及的兩(liang) 個(ge) 知識點:極值點的特性函數圖像的特征,都應該是高中數學的重點學習(xi) 內(nei) 容。也就是說,這道題在知識點的考察上並沒有什麽(me) 刁鑽之處

不過,壓軸題畢竟是壓軸題。雖然在大的思路上沒有設置明顯的障礙,但細節上不乏“荊棘”。下麵我們(men) 具體(ti) 看一下有哪些荊棘。

首先來看第一小題。顯然兩(liang) 個(ge) 函數在整個(ge) 定義(yi) 域上都是可導的,所以最小值點一定是駐點,即導數值為(wei) 0的點。易知

f'(x)=ex-a,  g'(x)=a-1/x.

f'(x)=0得駐點x=lna,由g'(x)=0得駐點x=1/a

由於(yu) 題目已經告訴我們(men) 兩(liang) 個(ge) 函數有最小值,而它們(men) 的駐點都是唯一的,所以我們(men) 立即可以推出上麵兩(liang) 個(ge) 駐點一定就是極小值點

不過作為(wei) 驗證方式,我們(men) 還可以通過二階導數來判定一下。

f''(x)=ex,  g''(x)=1/x2.

以上兩(liang) 個(ge) 二階導數的值都恒為(wei) 正,所以兩(liang) 個(ge) 函數都必然隻有唯一的最小值點。

下麵來求兩(liang) 個(ge) 函數的最小值的表達式。

f(lna)=a(1-lna),  g(1/a)=1+lna.

由於(yu) 最小值相等,所以a(1-lna)=1+lna

第一個(ge) 難點來了!上麵的等式是關(guan) 於(yu) a的超越方程,而超越方程的求解並沒有係統性的方法,隻能靠技巧。

把上麵的等式重新整理成lna=(a-1)/(a+1)

之所以整理成這種形式,是為(wei) 了把方程的“超越”部分放到左邊,而右邊是相對基礎的有理函數

通過分別畫出等號兩(liang) 邊的函數的草圖和觀察,可以發現a=1是方程的一個(ge) 解

可以猜測這是方程的唯一解。如果要嚴(yan) 格證明唯一性,則需定義(yi) 函數F(a)=lna-(a-1)/(a+1),然後證明函數F隻有唯一的零點

這一步也可以算作第二個(ge) 難點。不過我不太了解高中教學對這種方法的介紹和訓練是怎樣的情況,所以不好判斷對考生來說這個(ge) 難點有多大。

下麵來看第二小題。 根據第一小題中的分析,函數f和g的圖像都是有唯一的最低點、兩(liang) 端向上無限延伸的曲線,且最低點都在y=1。所以

當b<1時,水平線y=b與(yu) 兩(liang) 條曲線都沒有交點;

當b=1時,y=b與(yu) 兩(liang) 條曲線各有一個(ge) 交點;

當b>1時,y=b與(yu) 兩(liang) 條曲線各有兩(liang) 個(ge) 交點。

因此,要使y=b與(yu) 兩(liang) 條曲線總共有三個(ge) 交點,必須剛好穿過這兩(liang) 條曲線的(唯一)交點

要求兩(liang) 條曲線的交點,隻需令ex-x=x-lnx

第三個(ge) 難點來了!這又是一個(ge) 超越方程,而且比前一個(ge) 看起來更麻煩——前一個(ge) 隻出現了對數函數,這一個(ge) 同時出現對數函數和指數函數。

根據兩(liang) 條曲線的圖形特征,它們(men) 的交點肯定是唯一的,而且交點的橫坐標必在0和1之間(即兩(liang) 條曲線的最低點的橫坐標之間)。所以上麵的超越方程的解肯定存在唯一

嚴(yan) 格的論證可定義(yi) 函數G(x)=ex-2x+lnx。根據G'(x)在x>0時恒大於(yu) 0知G是遞增函數,所以G的零點若存在必唯一。又根據G在0附近的值小於(yu) 0及G(1)=e-2>0知唯一解在0和1之間。

要具體(ti) 求出超越方程ex-x=x-lnx的解似乎不太可能,但要找到y=b與(yu) 兩(liang) 條曲線的三個(ge) 交點之間的關(guan) 係,還是有技巧性的處理方式的。

我們(men) 把這三個(ge) 交點從(cong) 小到大分別記為(wei) p,q,r。則

f(p)=f(q)=g(q)=g(r)=b.

函數f和g的表達式之間有一個(ge) 巧妙的聯係,即在g的表達式中把x替換成ex,就得到f的表達式。換句話說,f(x)=g(ex)

請注意,這個(ge) 等式對任意的x>0都成立。而f(p)=f(q)=b,所以必然有g(ep)=g(eq)=b。也就是說,根據f的圖像曲線與(yu) y=b的兩(liang) 個(ge) 交點橫坐標,就可以完全確定g的圖像曲線與(yu) y=b的交點橫坐標。而f與(yu) y=b的右交點就是g與(yu) y=b的左交點,所以q=ep

同理得r=eq注意到q是函數G的零點,即G(q)=eq-2q+lnq=0,即r-2q+p=0。最後這個(ge) 等式說明p,q,r構成等差數列。

題目解答完了,最後總結一下。

如解答過程所述,整個(ge) 解答包含三個(ge) 難點。解決(jue) 第一個(ge) 難點需要處理超越方程的一些經驗。如果能想到把方程化為(wei) lna=(a-1)/(a+1)的形式,接下來推斷a=1滿足方程,應該不算太難。

解決(jue) 第二個(ge) 難點需要熟悉如何用微積分方法分析方程和函數性質。要判定方程的解唯一,一個(ge) 很基本的方法就是把方程的解看作相應的函數的零點,然後驗證這個(ge) 函數是單調函數。具體(ti) 來說,就是驗證它的導函數的值恒大於(yu) 0或恒小於(yu) 0

第三個(ge) 難點,需要非常敏銳的觀察力和冷靜的分析。說實話,如果我在考場裏連滾帶爬地衝(chong) 到最後一道題,估計是很難保持住足夠的敏銳和冷靜的。

總而言之,在現實的考場裏,要在最後一道題拿到滿分,確實需要超強的數學能力,甚至還得仰仗一點運氣的加持。如果退而求其次,隻做出第一小題,難度就低了很多——當然,能達到這個(ge) 能力的學生肯定還是少數。

作為(wei) 高考數學的壓軸題,第一小題是常規的壓軸題難度,數學能力強的學生隻要時間不太緊張都有機會(hui) 做出來;第二小題的難度往上抬升一級,隻有極少數學生有機會(hui) 拿到分數。這樣的設計應該是比較合理的。如果壓軸題有很多學生能拿到滿分,反倒是難度偏低了

【競賽報名/項目谘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IGCSE階段物理課程應該怎麽學?

下一篇

Vericant維立克第三方麵試有哪些優勢?

你也可能喜歡

  • 暫無相關文章!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

插入圖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