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多的同學已經意識到讀博需要付出的代價(jia) 太大,但是預期收益跟以前比大打折扣。
很多讀過博的同學都說:讀博是一場豪賭,堵上3-5年最美好的時光在實驗室和圖書(shu) 館度過,賭上3-5年內(nei) 隻能靠獎學金維持基本生活。
還有健康上的代價(jia) 包括:頸椎病、腰椎病、抑鬱、心理扭曲;還不包括其他隱性代價(jia) 比如:被壓榨,被PUA,被劈腿....
我記得當年讀研的時候課題組裏有位師兄,博士畢業(ye) 的時候年過三十,還沒有女朋友,人都禿了.....
讀過研究生的同學應該會(hui) 深有體(ti) 會(hui) 讀研的不容易,等到畢業(ye) 的時候都會(hui) 覺悟發現自己根本不適合讀博,讀個(ge) 研都能把自己累的夠嗆,我剛讀研的時候,對讀研充滿了期待,感覺一切都非常的好奇和新鮮,想象自己穿著白大褂,做著很高深的課題研究,像個(ge) 科學家的樣子,但經曆過讀研後,與(yu) 自己想的差距有點大。
1.曾經幻想著:穿著實驗服白大褂,帶著白手套和護目鏡暢遊在實驗室求真務實的海洋裏,做著高深的課題研究和操縱高大上的實驗儀(yi) 器。讀研後實際發現:根本沒有高大尚的課題,也沒有什麽(me) 高大上的實驗儀(yi) 器,做的隻是在普通不過的研究而已。
2.曾經幻想著:遇上一位學術大佬導師,帶著我做項目,教我寫(xie) 論文做實驗,能夠多發論文帶著我飛,讀研後實際發現:導師根本不管,課題方向自己找、課題組的師兄師姐也是各忙各的,根本沒人帶,隻能默默自己一個(ge) 人摸索,踩坑是日常,原來的雄心壯誌被磨的煙消雲(yun) 散。
3.曾經幻想著:讀研後我要好好努力做科研,爭(zheng) 取畢業(ye) 前多發幾篇高質量的小論文;要拿國獎,在學術上有一定的科研成果,讀研後實際發現:創新點為(wei) 啥這麽(me) 難找;實驗結果為(wei) 啥總是不理想;我的小論文什麽(me) 時候才能寫(xie) 出來。
4.曾經幻想著:坐在電腦前,泡一杯茉莉香茶,淺淺的研究一下文獻,沉浸式了解科研動態;讀研後實際發現:站在通風櫥前,捧各種危險試劑,小心的勾兌(dui) ,勾兌(dui) ,再勾兌(dui) ,製樣時守在爐子旁邊生怕出啥狀況;
5.曾經幻想著:三年的讀研時間,會(hui) 平衡好科研、學習(xi) 和生活,花兩(liang) 年的時間完成課題研究,寒暑假要留出時間出去旅遊領略祖國的大好河山,剩下半年準備找工作,最後半年完成畢業(ye) 論文;讀研後實際發現:讀研三年時間全都泡在了實驗室,沒有寒暑假,周末也都貢獻給實驗了,旅遊和找工作的時間都少之又少,還好順利畢業(ye) 了。
6.曾經幻想著:讀研後找個(ge) 女朋友/男朋友,除了做科研,也要好好體(ti) 驗下愛情的滋味;讀研後實際發現:整天泡在實驗室根本沒時間談戀愛,每天隻能見到課題組內(nei) 的那幾個(ge) 人,連個(ge) 狩獵目標都沒有,真的太難了。
總而言之:過來人血淚史,讀博隻適合兩(liang) 種人:第一種是家裏有錢的,不差錢的, 不差你這個(ge) 勞動力賺錢的;第二種是科研有天賦的,熱愛科研的,最好碩士就發表paper了那種。其他的,一概不推薦。要出社會(hui) 工作,本科和碩士就足夠了,別浪費時間給自己挖坑。
也有很多學弟學妹一直谘詢我,要不要讀博的問題。這裏統一回複,從(cong) 現在的情況來看,讀博士的難度比以前高多了。
這個(ge) 難度高,一是門檻高,比如我研究生時,當年畢業(ye) 的時候還是考博,也不要求啥文章之類的,能通過考試就行,但是四五年前開始改了申請製,就要求有不錯的論文成果,近兩(liang) 年直接開始要求有兩(liang) 篇1區一作。
二是競爭(zheng) 越來越激烈。現在碩博都在擴招,人數也越來越多,這就導致讀博的竟爭(zheng) 也越來越大,變向導致博士也越來越卷。
總結
最後總結:讀博隻適合兩(liang) 種人:第一種是家裏不差錢的;第二種是天賦也真的熱愛科研的同學,隻推薦這兩(liang) 類同學讀博,其他的一律不推薦,讀完碩士早點就業(ye) 真的是適合絕大部分研究生的。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