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yu) 很多計劃申請英美本科的學生來說,參加競賽絕對是準備申請前的核心部分。試問哪位頂尖大學的錄取者沒參加過幾個(ge) 競賽呢?
那麽(me) 什麽(me) 類型的競賽值得參加?在學業(ye) 之外參加多少競賽比較合適?我們(men) 看到很多學生在競賽選擇和競賽參與(yu) 頻率等問題上采取了錯誤的方法,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卻收獲很少。今天,我們(men) 就這些問題為(wei) 大家做出解答。
參加學術競賽的目的
為(wei) 了選擇正確的學術競賽以幫助大學申請,首先要了解它能夠為(wei) 你帶來什麽(me) 。具體(ti) 可以分為(wei) 以下幾種:
1. 證明學生的能力
這是學術競賽最重要的功能:對於(yu) 許多頂尖大學而言,A-level達到A*成績、IB達到7分或AP達到5分隻是一個(ge) 起點。這是被錄取的最低要求,但這還不夠。有許多學生在A-level中獲得4A*等級或IB拿到45分,但仍被牛劍或帝國理工等學校拒絕了;申請的競爭(zheng) 一年比一年激烈,你需要證明自己比其他人更強大。那麽(me) 一種很好的方法就是在含金量高的學術競賽中贏得獎項,因為(wei) 這些學術競賽的難度更大。
2. 表現出對學科的熱情
名校都希望看到學生對所選學科的真正興(xing) 趣和熱情。花時間為(wei) 學術競賽做準備是證明這一點的好方法。對於(yu) 學生來說,在個(ge) 人陳述中寫(xie) 下他們(men) 從(cong) 準備到參加比賽的過程中學到哪些知識是非常有益的。因為(wei) 大學的教授們(men) 通常認為(wei) ,學習(xi) 本身就是一種獎勵。
3. 加深對學科的理解
學生挑戰普通中學課程之外的內(nei) 容,尤其是學校通常不會(hui) 涉及的主題和問題的論文競賽,它們(men) 都鼓勵學生去探索一些主題和問題,這絕對是申請牛劍G5的必備利器。因為(wei) 牛津和劍橋等頂尖大學的麵試問題通常側(ce) 重於(yu) 學校課程之外的內(nei) 容,以了解學生的反應和學習(xi) 速度。
哪些競賽值得參加?
1. 各種奧林匹克競賽
數學,化學,生物學,物理學和信息學等學科的奧林匹克競賽是學術競賽的最高標準之一。難度很高,但所有的大學都認可這些比賽。在這些比賽中獲獎將有助於(yu) 任何大學的申請。
2. 牛津劍橋的論文競賽
牛津和劍橋大學每年都會(hui) 舉(ju) 辦自己的論文競賽,這類競賽對於(yu) 中國學生來說比較小眾(zhong) ,但是對於(yu) 希望申請人文和社會(hui) 科學的學生來說非常有用。參加論文競賽需要進行大量的研究和準備,但回報同樣豐(feng) 厚。因為(wei) 評審通常都是牛劍的導師,因此在這些論文競賽中獲獎甚至入圍都將有助於(yu) 學生的申請。
3. 辯論賽(英國國會(hui) 風格)
辯論是一種訓練自己接受牛劍G5麵試的絕佳方式。它鍛煉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同時學會(hui) 用該語言快速思考。我們(men) 推薦英國國會(hui) 風格的辯論賽。
因為(wei) 英國國會(hui) 風格辯論特點是:
1. 對辯論話題的準備時間隻有20-30分鍾;
2. 辯論者需要能夠在每次演講中互相質詢和挑戰;
3. 這是國際比賽的主要形式。想在辯論賽中取得好成績,不僅(jin) 需要學生充分閱讀和了解時事中的重要問題和話題,而且還需要思維敏捷。這同時也是在為(wei) 牛劍G5麵試做好充分準備。
哪些競賽不值得參加?
1. 團隊類型的競賽
大學申請不是團隊活動,它看重的是個(ge) 人優(you) 點,而且招生官很難量化你對團隊的貢獻有多少;另外,一個(ge) 有能力的學生可能會(hui) 因為(wei) 隊友的問題,導致在團隊比賽中表現不佳;因此團隊獎的重要性不如個(ge) 人比賽。雖然團隊合作對於(yu) 個(ge) 人發展和建立友誼很有用,但在大學申請方麵來說,花費的時間和精力可能不值得。
2. 商賽
商賽很受歡迎,但是頂尖大學更喜歡學術競賽,因此在這些商賽中獲獎對於(yu) 申請來說幾乎沒有幫助。但是對於(yu) 申請管理等學科,實習(xi) 形式的實踐經驗可以為(wei) 個(ge) 人陳述提供好的素材。
3. 容易獲獎的競賽
有一些競賽可以輕鬆贏得獎項,那麽(me) 參加這些競賽通常就是浪費時間。因為(wei) 申請大學是一個(ge) 競爭(zheng) 過程,如果你與(yu) 其他學生都獲得了其中一項獎項,那麽(me) 該獎項並不會(hui) 真正幫助你脫穎而出。
應該參加幾個(ge) 競賽比較好?
這是非常關(guan) 鍵的問題!因為(wei) 時間是非常寶貴的,記住一點,學術競賽應該是你學業(ye) 上的補充,而不是代替。因此,參加學術競賽的先決(jue) 條件應該是你已經在學校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成績;如果沒有,那還是應該把重點放在自己的高中課程上,因為(wei) 當大學的錄取條件是A時,沒有任何學術競賽可以將“B”彌補成“A”。
我們(men) 建議學生在一學年內(nei) 參加不超過3個(ge) 競賽。學術競賽的質量遠比數量重要,一個(ge) 頂級的獎項遠遠比比三個(ge) 普通獎項更有價(jia) 值。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