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ge) 問題我太有發言權了,首先得看專(zhuan) 業(ye) 。人文社科類的專(zhuan) 業(ye) 隻要搞定了選題,2個(ge) 月基本能搞定初稿,如果是理工科類,前期把實驗數據搞定,寫(xie) 起來還會(hui) 更快,快的話1個(ge) 月就能搞定。
但是如何確保能在兩(liang) 個(ge) 月搞定畢業(ye) 論文是有方法和技巧的,這裏就給大家分享下,記得點讚收藏哦,你寫(xie) 畢業(ye) 論文時肯定會(hui) 用的到:
沒有考不上的博士,沒有畢業(ye) 不了的碩士,這話短時間內(nei) 還是可以用的,至於(yu) 以後,可能隨著學術環境的嚴(yan) 苛,乃至碩博盲審、抽查程序的標準化,會(hui) 難一點。
按照目前的碩士畢業(ye) 標準,隻要能水過畢業(ye) 論文,哪怕校內(nei) 答辯時一塌糊塗,還是能夠畢業(ye) 的。
我遇到過碩士論文找人做的,期刊找人發的,答辯時導師問研究用了幾種材料都回答不了的學渣,整個(ge) 答辯會(hui) 議室尷尬得腳趾扣地,還是答辯主席見多識廣:“這位同學太緊張了,論文工作量還是可以的,這樣吧,你給大家念一下你的摘要部分就可以了。”
我勒個(ge) 去,這是我見過的最渣的碩士畢業(ye) 生。所以題主問能否畢業(ye) 的問題,我的答案是,隻要你達到了學院的標準,有了期刊論文和大論文,即便是個(ge) 啞巴,也能照常畢業(ye) 。
怎麽(me) 畢業(ye) ,當然是最基本的要有學位論文。學位論文無論長短,都可以在短時間內(nei) 水完,但是需要一些技巧。
1.寫(xie) 畢業(ye) 論文首先要注意的一些原則
2.如何快速完成碩士畢業(ye) 論文?
3.論文核心章節一定要有套路
4.最後給大家準備的畢業(ye) 論文計劃模板
一、寫(xie) 畢業(ye) 論文首先要注意的一些原則
1.寫(xie) 畢業(ye) 論文一定要一鼓作氣搞出來,千萬(wan) 不要把戰線拖得太長:
你要知道一點畢業(ye) 論文就是為(wei) 了達到畢業(ye) 要求而已,不要追求寫(xie) 的多好,隻要能達到畢業(ye) 要去既可,所以不要琢磨的太深,如果把戰線拉的太長隻會(hui) 越容易陷入自我懷疑,更加不能三天打魚兩(liang) 天曬網,斷斷續續的寫(xie) 重新撿起來就很費時間。
2.別癡心妄想追求完美,達到畢業(ye) 要求就行:
說的難聽點大家寫(xie) 的畢業(ye) 論文都是垃圾。每年那麽(me) 多畢業(ye) 論文被提交到知網,很少很少有被引用的,就是呆在知網數據庫裏蒙塵吃灰的,所謂的論文創新點其實都是其他中外文文獻中找的,所謂的論文質量就是字數別太少,論文結構不要太亂(luan) 。所以不要花太多時間搞,要花時間的是你的小論文,這才要精心鑽磨。
3.不要總想著要自己找一個(ge) 被人沒做過的創新點,能模仿就模仿,能借鑒就借鑒:
碩士畢業(ye) 論文的綜述部分你是自己琢磨寫(xie) 的嗎,你看看絕大部分同學都是直接從(cong) 文獻中大段大段的複製粘貼,再自己改改不就行了嗎?不用擔心什麽(me) 東(dong) 施效顰惹人嫌,論文後麵的參考文獻不是用來湊字數的,光明正大地化為(wei) 己用,為(wei) 我所用,這裏推薦一個(ge) 寫(xie) 綜述的小技巧,就是找十幾篇英文文獻,直接翻譯和將小論文綜述做拚湊,也不會(hui) 存在查重問題 。
4.前期做實驗時就要做好數據處理和分析,寫(xie) 論文是發現會(hui) 巨省事:
尤其適用於(yu) 理工科的同學,左每次做完實驗就要把數據處理好,該畫圖的就畫圖,該做分析的就做分析,最好是圖+數據討論寫(xie) 在一份word文檔中,你寫(xie) 畢業(ye) 論文的時候就會(hui) 發現有了它,論文進度可以加快一個(ge) 月。
5.別逮住一隻羊使勁薅:
不管是你多麽(me) 看重某篇碩論或者某個(ge) 期刊論文,都不要全文複刻(尤其是找一篇博士論文然後使勁薅),隻有多找幾篇文獻,這邊組合點,那邊複刻點,縫縫補補就是一篇碩士畢業(ye) 論文了,即使模仿也要不漏痕跡,切忌拿別人東(dong) 西直接降重。
寫(xie) 畢業(ye) 論文的一些原則就說這麽(me) 多,說太多了泄露天機。
二、如何快速完成碩士畢業(ye) 論文?
想要快速完成碩士畢業(ye) 論文,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分為(wei) 兩(liang) 種方法。
1.連開題報告都沒有
第一種就是啥也沒有,甚至連題目也沒,別這種情況下首要任務就是搞定論文的選題,這裏分享我的總結的一套方法論,特別有用。教大家一個(ge) 三步找到自己研究方向的方法,不是投機取巧,不是偷奸耍滑,而是紮紮實實找到自己要做什麽(me) 的方法。隻要你按照這個(ge) 步驟好好搞一周你一定會(hui) 發現自己的選題,不相信你來找我!
第①步:確定你的研究領域
大部分研究生進組之後老師都會(hui) 給到一個(ge) 大方向,如果你有就直接用這個(ge) 。如果連大方向都沒有的話可以參考導師近年來申請的橫向縱向課題,師兄師姐的研究方向,導師的研究方向。盡量選擇課題組有相關(guan) 積累的方向。
第②步:開始文獻檢索
打開文獻檢索網站,輸入大方向的關(guan) 鍵詞進行檢索。從(cong) 2024年以後的開始看起,快速看標題,感覺和自己領域有關(guan) 係的就點開看。然後到2023,最後2022。三年就夠了。
第③步:看文獻
步驟如下:
❶用翻譯軟件迅速瀏覽摘要,引言最後一段,結論第一段,然後用自己的語言描述文章內(nei) 容,並記錄,格式如下:XX等人提出了一種XX方法/模型,實現了XX,結果表明XX;一定要在word上寫(xie) 出來,而不是簡單的文獻閱讀筆記,回頭根本不會(hui) 看;
❷看了二十來篇後,你就會(hui) 逐漸明白領域內(nei) 大家都在做什麽(me) 事,主要解決(jue) 的幾個(ge) 問題是什麽(me) ;
❸最後對之前寫(xie) 下來的內(nei) 容進行分類整理,大致可以形成幾種邏輯:
①同意關(guan) 係,這些文章論證了同一件事;
②繼承關(guan) 係,B在A的基礎上延續;
③反對關(guan) 係,B和A在同一件事上研究結果不同;
④並列關(guan) 係,針對同一個(ge) 問題不同方麵開展研究;
通過以上3步,你一定會(hui) 對某個(ge) 研究領域有自己的小小看法,也會(hui) 對領域的研究不足有一定了解,具體(ti) 逐漸要做什麽(me) 就會(hui) 水到渠成的出來啦,再跟導師討論一兩(liang) 次,課題方向定下來準沒問題。
2.當你已經完成開題,甚至論文已經寫(xie) 了部分內(nei) 容
這種情況下的話就好辦了,也跟大家分享下我的方法,可執行特強:
如何搭建論文框架:首先去知網通過關(guan) 鍵詞檢索+文獻類型篩選,找出跟你課題方向相近的3~5篇博士畢業(ye) 論文,從(cong) 中挑出兩(liang) 篇你認為(wei) 框架不錯的,先搞清楚這兩(liang) 篇文章的框架搭建的套路,然後就是兩(liang) 篇都借鑒下,每篇文章中摘一部分框架出來用到你自己的大論文框架搭建。
如何寫(xie) 論文的各部分章節:套路也很簡單,就是仿寫(xie) , 還是借鑒下載下來的博士論文+SCI小論文,通過仿寫(xie) 避免較高重複率,其實畢業(ye) 論文的大部分內(nei) 容,隻要定好了框架,就是內(nei) 容填充,比如文獻綜述部分,博士畢業(ye) 論文一般會(hui) 寫(xie) 的比較詳細,質量也高,那麽(me) 就可以挑選一部分出來作為(wei) 你的綜述,還可以找SCI文獻的引言直接翻譯過來作為(wei) 綜述也可以。像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義(yi) 等這些都是同樣的套路,仿寫(xie) 準沒錯。
三、論文核心章節一定要有套路
第三章的結果分析與(yu) 討論是畢業(ye) 論文的重點,但是寫(xie) 作的思路都隻有一個(ge) :先發現問題,再做原因分析,然後提出解決(jue) 思路,通過數據驗證問題是否解決(jue) ,最後給出結論。
如果你是人文社科專(zhuan) 業(ye) ,其實核心部分的數據收集和分析,快的話一個(ge) 月就能搞定,無非就是做一些數據收集和分析,不同專(zhuan) 業(ye) 用到的軟件會(hui) 不一樣,把數據用軟件的某個(ge) 模型分析後,做一些參數調整或者分析,再看趨勢就行,所以我覺得核心就是軟件的運用,隻要有了數據分析起來就非常的快。
如果你是理工科類專(zhuan) 業(ye) ,核心就是做好實驗和模擬仿真分析,這部分是比較費時間的,所以一般來說在研二一年都會(hui) 把時間耗費在實驗上,但是如果這一年我們(men) 把所有的實驗數據做好整理和分類,以及繪製好數據圖和對實驗結果進行詳細說明的話,那寫(xie) 畢業(ye) 論文的時候就非常的方便了,這部分就是複製粘貼這麽(me) 簡單,基本不用花啥時間。
四、最後給大家準備的畢業(ye) 論文計劃模板
最後再來說下我自己是怎麽(me) 用不到一個(ge) 月的時間寫(xie) 完畢業(ye) 論文的,以及我寫(xie) 畢業(ye) 論文的大概計劃安排是咋樣的,給學弟學妹們(men) 也借鑒下。
一、畢業(ye) 論文框架搭建一周搞定:
這是動筆寫(xie) 畢業(ye) 論文的第一步,怎麽(me) 搭建框架,直接按照我上麵說的方法來就行,把框架搭建好後跟導師確認下,再修改一兩(liang) 遍基本就沒啥問題,一周搞定綽綽有餘(yu) 。
二、緒論部分一周搞定:
其實緒論部分是最難寫(xie) 的,所以在寫(xie) 之前要做一些準備。第一就是你的研究綜述裏用到的中英文文獻,先把他下載下來,知道每一篇論文的主要內(nei) 容;然後根據研究方向,研究方法的不同將所有的文獻分成幾類,這就是你寫(xie) 國內(nei) 外研究綜述的幾個(ge) 二級小標題。
在將文獻分成幾個(ge) 大類之後,再進行細分,比如A針對B問題做了哪些工作,還有哪些工作沒有做。然後C在A的基礎上又做了哪些研究,存在什麽(me) 不足。依此類推,就可以完成一個(ge) 小類的文獻綜述;其餘(yu) 的小標題的內(nei) 容也用這樣的方法進行敘述,這樣寫(xie) 出來的國內(nei) 外研究現狀才稱得上是文獻綜述,這比毫無邏輯的羅列堆積文獻要好的多。
在這裏推薦一個(ge) 文獻整理神器,zotero。我花了兩(liang) 天的時間將我需要用到的所有文獻進行分類整理,然後寫(xie) 文獻綜述的時候真的速度加快了好多。
三、第二章基礎知識概述部分3天搞定:
這個(ge) 和第一章的內(nei) 容比起來簡直太容易,往往是你的課題方向裏用到了什麽(me) 理論,什麽(me) 方法,哪些實驗設備和儀(yi) 器等等,所以非常快,3天都是很保守的評估。
四、核心部分2周內(nei) 完成:
畢業(ye) 論文最重要的兩(liang) 章,第三章和第四章都是自己核心的研究內(nei) 容。如果自己已經發了小論文,那這兩(liang) 章的內(nei) 容就很簡單。直接複製粘貼就可以。我在寫(xie) 大論文之前就有幾篇小論文,所以這兩(liang) 章寫(xie) 的也很輕鬆,基本就是複製粘貼,如果是人文社科的話,沒有數據的基礎上其實兩(liang) 周時間也基本能夠搞定,因為(wei) 數據收集和分析很快,不像工科做實驗周期很長。
五、收尾和文獻整理一周搞定:
第五章總結和展望,以及參考文獻格式調整也是比較容易的,因為(wei) 就是總結,很多結果前麵幾章結論是已經有了的,就是根據你的研究內(nei) 容能得出什麽(me) 樣的結論,以及當前研究中有哪些問題還沒有解決(jue) ,還有哪些問題需要解決(jue) ,可以用什麽(me) 方法,從(cong) 哪些角度去解決(jue) 這些問題等等,做一個(ge) 整體(ti) 的總結和展望就行,還可以參考下別人博士畢業(ye) 論文的寫(xie) 作套路。
你按照這個(ge) 大致的計劃來,基本可以控製在一個(ge) 月內(nei) 搞定畢業(ye) 論文,怎麽(me) 樣,不是很難吧。
順便我想說,自己寫(xie) 的論文有一個(ge) 好處,那就是查重率真的很低。根本就不需要費盡心思的去降重,真的省時又省力。所以論文一定要自己寫(xie) ,一定要自己寫(xie) ,一定要自己寫(xie)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總結
希望每位同學都可以順利的完成畢業(ye) 論文,通過查重,通過盲審,通過畢業(ye) 答辯,順利畢業(ye) !!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